“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怎么正确的解读这句诗?

行健文史观

有的人认为辛弃疾这首词描写的是儿女私情,对此我有不同的看法。

鉴赏一首诗词,不应该只是寻章摘句,更要重视创作背景,往往能发现更深层次的境味。

《青玉案·元夕》

这首词,正好写于辛弃疾刚从北方投奔南宋。时逢金兵驱境,南宋王朝却不思收复失地,反而偏安一隅,终日纵歌舞以享乐。时人有诗云: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稼轩胸怀壮志,空有一腔热血却无用武之地,这与当时所处的环境是极其矛盾的。如若将此词解释成儿女情长,或许可以,但此时词人与南宋贪图享乐之人有何区别?

大凡寓情于景的诗词都有言外之意,这首词也不例外。

这首词的上阕描写的是当时掩饰的太平之象,而下阕则写的是自己无心赏景,而是为了寻找一个身影。如果把这首诗上升到政治层面,似乎许多矛盾之点就可以解释地通了。

在没有作序的情况下,我们能推敲出一首诗词的言外之意,最多只有十之八九,剩下一二除了作者谁都无法下定论。这也是争议的来源之一,俗话说各花看各眼。


除却背景不谈,今人把这首诗作为情诗看待,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引用名句,还想表达的是自己的心声


诗词补习班

我还是比较推崇静安“立、守、得”三大境界之说的,此一境就是第三境界——“得”,寻觅千百次,竟然是在灯火冷落之处发现了那人。诚然,苏辛是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但是不等于他们不能写婉约词,总体上青玉案.元夕还应属于幼安少有的精彩婉约词。

我认为这样说还是有些武断,如果如前所言,那么后四句前的“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又如何理解?上下阙词的对比是显而立见,下阙的情调漫然是有,但由此而说“寂冷”则有些过了,只是关注点的不同,体现了词人心境的对比反差,众人关注的是宝车香路、凤箫玉壶、鱼龙花千树,而作者关注的只是那个阑珊处蛾柳暗香的她。人们都在尽情的狂欢,陶醉,可是她却在热闹外,灯火写得愈热闹,则愈显“那人”的清高,人写得愈忘情,愈见“那人”于世间的不同境地,更是在诗人心中的不同境地。

第一层意思是她,引申到志同道合之友,同持家国情怀的挚友也未尝不可,这不同的境地是修出来的,是对她的朝思暮想、对北国家乡的眷恋,日积月累而达到的境界,达到了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他能明察秋毫、别人不理解的事物他会突然豁然领悟贯通的境界,“得”不是天上掉馅饼,是量变到质变的修身悟道!

另外,这几句不是出题者所言的诗,是词句!

最后我要说的的《经典咏流传》陈彼得的演唱,将一首婉约词唱的如此豪放,也是他对幼安青玉案的解读,确实不错。


宝吧--暑烬秋逸

这句词的字面意思是:经过千百次的寻觅,突然不经意间一次回头,却在灯火稀疏的地方发现了她。

题中这一句单纯理解没有特别的深意,需要结合上下阙来解读,原词如下图:



所以结合全词来看题上这一句包含了三层意思,不知道我领会的是不是过分解读。

第一层意思:表明了感情路上的曲折和峰回路转,是爱情的一种存在方式。

第二层意思:作者借此自喻明志。表达自己和词中的女子一样高洁自持、孤芳自赏、高雅淡然。不肯与当时的世风和黑暗现实同流合污,宁可一个人寂寞站于灯火阑珊处,也不肯屈身降志,去和志向不同的当权者凑热闹。

第三层意思:表达了人生的一种境界与哲理,这种哲理与境界是人生中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理解,具有永恒性和宇宙性。不会因岁月、际遇、环境的不同而磨灭或忘却。


不知大家又是如何理解的呢?一起探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