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高的人要注意什麼?

用戶55752908178

高血壓的注意了,再饞都不能多吃這幾樣菜,別人吃治病,你吃要命

隨著物質生活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人得高血壓,其中飲食是引起高血壓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患有高血壓,千萬別再碰這4個種食物了,要不你的降壓藥等於沒吃。

高血壓是一種全球性的流行病,每年有 700萬人死於高血壓,15億人受到高血壓的影響。高血壓是導致心臟疾病、中風、腎臟疾病和糖尿病最大的獨立死亡危險因素。

可能大家都知道高血壓不能吃高鹽的食物,其實高糖的食物比高鹽的食物對高血壓患者的健康傷害更大。

高血壓患者要注意這4種食物能不吃盡量不吃

1、瑤柱

瑤柱含有較多的膽固醇,多食會引起血膽固醇增高,加速動脈硬化,故高血脂、脂肪肝、肥胖、心臟病人群應少食。營養成分測定顯示雞肝含有大量膽固醇,不利於降低血脂,且會增加動脈硬化的程度,故高膽固醇血癥、肝病、高血壓和冠心病患者應少食。

2、羊腎

羊腎含膽固醇含量較高,多食會導致血脂異常、動脈粥樣硬化,對心血管不利,高血脂者不宜食用,尤其是膽固醇血癥患者。

3、鹹鴨蛋

鴨蛋膽固醇含量較高,食一個鴨蛋就會超過每日膽固醇攝入量,所以高血壓病、高脂血症、動脈硬化及脂肪肝者不宜多食。

4、墨魚

墨魚含膽固醇較高,多食易導致動脈粥樣硬化,不利於保護心血管健康,高血脂、高膽固醇血癥、動脈硬化、心臟病等心血管病及肝病患者應慎食。

怎麼樣可以不吃藥還能控制血壓呢?

在過去,對於長期服用降壓藥的病患,只注意血壓是否降低,但越來越多研究證實,除了降低血壓,要從成因著手,特別是要解決動脈血管的粥樣硬化,高血糖、高血脂帶來的血液粘稠,恢復血管彈性和通暢性,才能有效降低高血壓併發症的風險,同時積極改善造成高血壓的生活因子,讓血壓回到正常值。

  • 清潔血管,把血管中造成血液粘稠度增加的物質降低下來,將血液變得稀一點,血流的速度就加快了,另外把血管壁裡的汙垢清除掉,溶解掉血栓,至關重要,也是最徹底的方法。

  • 適當運動,增加血流速度。但是高血壓患者,尤其是老年人,不宜從事劇烈運動,可選擇健走或散步、甩手、打太極拳等溫和的有氧運動。持續溫和的有氧運動有助血壓的降低。

  • 改善血管的彈性,增加蛋白質、納豆、基本營養素如:維生素C、鈣鎂片、維生素E等攝入。

戈寶麻葉主要活性成分黃酮、鞣質類物質,可有效清除血管內垃圾,降低血清膽固醇,軟化血管,防止脂肪在血管壁中沉積,從根本上解決了高血壓的病因。並迅速降低血脂、血粘、防止脂肪在血管壁中沉積,減輕心臟負擔,將多餘的血脂通過大量的深色尿液排出體外。

中科院大量專業研究,證實了戈寶紅麻醫用價值

戈寶麻降壓、預防心血管疾病的雙重功效,一方面可以讓血壓得到有效控制,另一方面通過對心血管功能的增強、血液粘稠度的改善,從根源上解決了問題,並且使動脈硬化、心衰、腿腳浮腫等各類併發症得到有效的緩解。



茶餘飯後思人生


其實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有許多問題都是需要注意的。

因為篇幅有限,所以我以日常工作中最常見、最主要的關於高血壓的誤區來和大家分享。

第一:不要認為自己沒有高血壓

在門診經常可以遇見這樣的患者:“我身體一直都很好,什麼毛病都沒有…..”

一番你來我往之後,終於道出實情:“前年體檢的時候,說血壓最高180/100mmHg…..”

還能遇見這樣的患者:我有病嗎?可是我沒有任何不舒服呀?

“你的血壓已經190/110mmHg!”我有些哭笑不得的回答這些患者。

事實是:有很多人因為沒有頭痛、頭暈、頭昏等不適,而忽律自己的高血壓,甚至從來沒有測量過血壓,即使曾經測量過,也會在不久之後便將之忘記!

對於這一部分患者來說,需要提醒的是:你們不是沒有高血壓,而是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病!

第二:沒有症狀就不需要吃藥

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最危險的因素某過於如此:因為沒有症狀,所以從不用藥!

頭顱CT檢查提示是右側基底節區腦出血,心電監護上顯示的血壓結果是190/130mmHg。

我問子女:“有高血壓多少年了,平日裡都吃藥嗎?”

子女痛心的告訴我:“發現高血壓已經五年多了,一直都沒有吃藥!”。

我並不能武斷的說,導致患者腦出血的根本原因或者唯一原因就是高血壓病,因為導致腦出血的原因有很多。

但是,有一點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高血壓病,是導致心腦血管意外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在急診,我經常對我的患者說:如果你現在不控制自己的血壓,可能在短期內覺得無所謂。但是,幾年之後,你就會後悔。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天生就會腦出血、腦梗塞、心肌梗死,絕大多數都是因為沒有及時有效的控制自己的血壓或者血糖!


第三:認為降壓藥會成癮,所以堅決不用

這個謠言是我見過最常見的謠言,也是危害最深的謠言!

有很多老年人,甚至是中年人會因此,而拒絕使用口服降壓藥!

每個人的血壓都有著自己的不同之處,有的人可能只服用一種降壓藥,但是有的人甚至需要服用四種降壓藥。有的人需要終身服藥,但是也有的人可能會在用藥一段時間後,就可以逐漸減量。

無論如何,都有著一個前提條件:

按醫囑用藥,定期監測血壓!


最後一支多巴胺

很簡單,血壓高的人要注意控制血壓,這是永遠不會變的真理。

那怎麼控制血壓呢?說到底,無非還是從生活習慣和藥物控制兩個角度展開。

先說生活習慣吧。

首先,飲食上是一定要控制的,我在之前的回答裡提出過“戒菸戒酒,低鹽低脂”八字方針的飲食原則,這裡就不多在贅述了。

除了飲食,運動也是十分重要的。曾經也有人問我“我每次運動完之後,血壓都會升高,這樣真的對血壓好嗎?”我給他舉了一個例子,一個人跑步,第一週能跑500米,第二週就能跑到1000米,到了第四周第五週,也許就能跑到3000米,4000米。血壓也是如此,剛開始運動的時候,人體的心臟,血管還不適應,會反射性的引起血壓升高。隨著運動量的加大,運動時間的延長,人體越來越適應這種狀態,在同等的運動強度下,血壓反而能沒有波動,更能抵抗外界的干擾。

在運動方式的選擇上,應當以有氧運動為主,快走,慢跑,游泳也是不錯的方式,每週應該堅持4到5天以上,每次的運動強度應當持續在40分鐘左右。另外,有一點很重要,運動,一定要在餐後兩小時進行,因為胃排空的時間是兩小時,如果提前運動,會不利於食物的消化。

說完了生活方式的控制,再來說說藥物吧。

很多時候,血壓一旦升高,就是不可逆的,生活方式的控制也需要強大的意志力,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那麼這個時候,藥物,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降血壓的藥物有很多,效果不盡相同,我也會在以後開帖進行說明,我今天只想談一談服藥的原則。

高血壓的服藥原則,我也總結了四個字“規律、堅持”。

先說規律。高血壓的藥物通常都應當在晨起後,空腹服用,因為在空腹的時候,藥物進入胃腸道,被吸收入血液的速度最快,法規的效果也最好。所以,請高血壓人群記住,每天早晨,起床後第一件事就起吃藥,哪怕刷牙都可以排在吃藥後面。

再說堅持。很多人吃上藥物之後,看到過了一段時間血壓得到了初步控制,就立刻自作主張的停藥了。。。走過了一段時間,血壓開始報復性的升高,而且比以前更好。那麼,請大家記住我的話,高血壓藥,不可以停,

只要你不擅自停藥,是不會產生任何耐藥性的!


來自星星的萌醫生

我們從上面一副圖片可以知道,高血壓危險因素,需要注意的事項:

1. 限制食鹽量,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一天攝入的食鹽少於6g,最好少於5g。即一瓶啤酒蓋。研究表明食鹽低於6g,收縮壓可下降2~8mmHg,

2. 清淡飲食,多食蔬菜、水果,肉以瘦肉和魚肉為主,少食含油脂高的肉類。多吃水果即蔬菜可明顯降低心腦血管疾病。油脂高可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引起心血管疾病。

3. 控制體重,體重指數控制在24kg/m2,腰圍男性控制在2250px以內,女性控制在2125px以內。體重肥胖者體重減輕10kg,收縮壓可下降5~20mmHg

4. 中等強度運動,比如不行、快走、慢跑、游泳、太極拳等。

5. 戒菸戒酒。香菸中的尼古丁會刺激心臟,使心律加快、血管收縮,導致血壓升高。過量飲酒可以加速動脈硬化,影響降壓藥物效果。

6. 保持心情愉悅,適當減輕壓力。情緒突變,可導致血壓突然升高,而引發不良事件。所以平時應儘量心情平穩。

出了生活中注意事項外,我們在服用藥物時,也要注意:不要血壓達標就自行停藥、不要自己隨便換藥、不要出現副作用就停藥、感覺效果不好就停藥或換藥。血壓達標是硬道理,而且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血壓達標也是有個過程,不是幾天就可以將血壓控制的非常完美的。

所以,血壓高了,應堅持服藥,而且應從生活方式開始改變,控制危險因素。


藥事健康

控制鹽的攝入,食鹽過多,會加重病情,一般高血壓患者每天攝鹽量最好控制在4~6克。需要注意的是,在低鹽飲食的同時,要增加鉀的攝入,鉀可以保護心肌細胞。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柑橘、果汁、甘藍菜、蘿蔔、芹菜、黃瓜、捲心菜以及其他綠葉蔬菜對心血管均有保護作用,可經常食用。

肥胖者患上高血壓的幾率,比同齡的中等身材的人要高上數倍。特別是年紀越輕的肥胖者,得高血壓的風險就越大。因此一定要嚴格控制自己的體重,科學進行減肥運動,讓體重保持在正常水平。

長期處於精神緊張、疲勞狀態下的人,往往也會有血壓升高的情況。要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讓自己多參加一些有益的活動,例如打籃球、唱歌,放鬆心情,消除身心的緊張和疲勞感。

高血壓患者以老年人居多,他們對環境溫度變化的適應性較差,當遇到寒冷刺激時,體內腎上腺分泌增強,而腎上腺素增多會使血管收縮引起血壓明顯上升,因此在冬春季節,高血壓患者要做好防寒保暖。

以上介紹的這些都是血壓高的朋友平時需要注意的事項,希望大家都能來了解一下,如果你的血壓比較高,就算不是高血壓這種疾病,不重視護理和預防的話,也可能會發展為高血壓,所以大家必須要多注意。


醫聯媒體

1998年10月8日為第一個“全國高血壓日”,今年的10月8日,即將迎來第20個全國高血壓日。

常常與其他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共存,是重要的心腦血管疾病危險因素。

可損傷人體心腦腎等重要器官的結構和功能,最終導致這些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是一種慢性病、多發病、終身疾病。

近年來,導致我國居民血壓升高的危險因素不斷增多,如吸菸、有害飲酒、高脂、高鹽飲食、身體活動不足、超重和肥胖等,而

男性在這些不良生活方式方面更加嚴重

再加上現代生活節奏快,年輕人壓力大、不愛運動、對健康的關注度低,這又使得高血壓患病開始年輕化。

江鳳林表示,我國高血壓患病人數正在迅猛增加,據測算目前高血壓的患病人數已達到2.7億,即每四個成年人中就有一個是高血壓患者!

尤其令人擔憂的是,高血壓的控制率卻一直較低。

直接導致高血壓相關疾病不斷增加,心血管病的死亡率躍居首位,成為“頭號殺手”,嚴重危害我國人民的健康及生命。

高血壓是整個心腦血管疾病防治中的第一道防線。

因此,如何有效防治高血壓,始終是醫務工作者及衛生行政部門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來不得半點馬虎和鬆懈。

江鳳林指出,血壓管理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賴患者的認知和自我管理。

高血壓患者一定要掌握正確的降壓理念,堅持規律服藥,服用長效平穩的降壓藥,才能最終控制好自己的血壓,遠離心腦血管疾病的困擾。

江鳳林強調,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菸限酒、心態平和,這也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健康四基石”。

常用的降壓藥物包括五大類:利尿劑如吲達帕胺緩釋片,β受體阻滯劑如比索洛爾片,鈣拮抗劑如氨氯地平片,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如貝那普利片,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如阿利沙坦酯片。

為了幫助高血壓患者掌握正確的降壓原則,中國心血管健康聯盟推出了患者健康教育口訣:

  • 要長效,不短效,一天一次更重要;

  • 要規律,不隨意,測完血壓再吃藥;

  • 要和緩,不求快,四到八週是常態;


  • 要堅持,不停藥,平穩長效保心腦。

1、不願意服藥:

有不少的病友,高血壓已經確診,即使出現了頭昏頭痛等不適,就是不肯服藥。

醫生好言相勸也不予理睬,甚至一臉的不悅,而對一些諸如保健品、降壓表等“高科技產品”卻情有獨鍾。

究其原因,一是“是藥三分毒”的觀念根深蒂固,懼怕藥物的毒副作用;二是錯誤地認為“高血壓藥物會成癮”。

其實,病友的這種擔心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長期的臨床實踐證明,目前已有許多安全有效的降壓藥物問世,其副作用是可逆的、輕微的。

另外,降壓藥不是毒品,不會成癮!

但是,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終身疾病,需要終身服藥,目前主要還是依靠藥物,對血壓加以控制,以減少併發症的發生。

2、不難受不服藥:

其實,無症狀的高血壓更危險!

3、不按醫囑服藥:

正確的服藥方法:

服藥後出現血壓下降,可採用維持量,繼續服藥;或者在醫生的指導下將藥物進行調整,而不應斷然停藥。

4、不測血壓服藥:

高血壓的症狀與血壓水平雖有一定的關聯,但與病情輕重並不一定一致。

不能以症狀的輕重來估計血壓的高低和決定降壓藥物的服用劑量。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心血管病專家 江鳳林

湖南醫聊

眾所周知,高血壓是最常見的慢性病,特別在中老年人身上很常見。高血壓也是心腦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就目前來講不易治癒,只能控制。

在日常生活中,血壓高的人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降壓藥。長期服用有效的降壓藥,是防治高血壓病的主要措施之一。 服藥選擇很多如纈沙坦、氯沙坦、厄貝沙坦、替米沙坦、奧美沙坦等,這類藥物優勢在於副反應少,降壓效果好。但是,每個患者的血壓水平不同,年齡、體重、飲食、肝腎功能等存在差異,對藥物的反應也不等。這就使得不同高血壓患者的藥物選擇需要個體化。因此,一定注意在醫生指導下選服適合自己的藥物。


2、避免頻繁換藥、突然停藥。高血壓的用藥,需要個體化,不可以常規替換,如果血壓情況有變化,同樣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藥物調整、加量或換藥。服用降壓藥血壓降至正常是藥物作用,但不可隨意停藥,否則血壓會很快升高。


3、注意採取低鹽、低脂、易消化食物,避免肥胖。平日要注意避免過量進食,以清淡為主,儘量少吃或不吃肥甘厚味之品。烹飪時要控制食鹽的用量,每天用量以4--6克為宜。補充含鈣豐富的食物如牛奶、蝦皮、蘿蔔、蜂蜜等,因鈣劑具有降低血壓之功效。對肥胖老年人來說,要堅持節制飲食及參加體育鍛煉,且不可盲目服用減肥藥,以免引起副作用


4、注意保持心情舒暢,避免大喜大悲。否則便會引起高血壓病。


5、注意參加體育運動,如打太極拳、練劍、游泳、打乒乓球等以舒筋活絡、暢通氣血,對預防高血壓病有一定的作用。



家庭醫生在線

在我國35~75歲的人群中大概有三成是高血壓患者,血壓得到控制的僅有6%。

1、氣候變化

不只高血壓,所有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不怕天氣持續冷或持續熱,就怕天氣突然變化!

引起血壓增高的第一大原因就是天氣變化,秋季氣候容易反覆,並且早晚溫差大,容易刺激周圍血管收縮,心率加快,導致血壓波動。

2、秋冬進補

秋冬是進補的好時機,很多人會抓住機會大吃補品、肉類進行食補。

但是,對於高血壓人群來說,許多滋補之品往往比較溫燥,無法消受。比如進補常吃的桂圓、羊肉、肥牛等都是溫補的東西,容易導致血壓升高。

3、環境乾燥

秋季天乾物燥,明顯缺水,在這種乾燥環境裡,我們的血液變得相對粘稠,容易誘發心腦血管意外,一旦發生腦梗塞,血壓也會升高。

4、保持心態平衡

高血壓人群情緒容易激動、生氣,在季節變化交替的時候更應該注意控制情緒,保持心態平衡。


德陽爆料王

得了高血壓,生活中都得注意啥?我整理出一篇高血壓生活手冊,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量血壓篇

1、量血壓用哪隻手?數值高那隻!

一般主要工作的手臂,血壓會較高一些,比如右手工作的人右手的血壓較高,“左撇子”左側手臂的血壓會較高一些。

一般首次就診時,醫生會同時測量左、右上肢的血壓,以後固定測量較高一側的上肢血壓。

2清晨量血壓,把握3個“要”

  1. 要在清晨服藥之前測量;

  2. 要在起床後30分鐘到1小時內,上完廁所後測量;

  3. 要正坐在凳子上,而不是沙發上測量。

3、左右手血壓差20以上,危險!

兩側上臂所測得的血壓數值存在一定差異是正常的,但其差值一般不會超過5~10mmHg。如果多次測量,差值都大於20mmHg,就必須要引起高度重視,可能是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需要進行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或動脈造影檢查。

二、生活篇

4、生活中記住“5510半半”

具體是指 :

① 限制鈉鹽<5~6g/天;

②肥胖超重患者減重5kg以上;

③限酒,每天白酒不超1兩;

④ 戒菸;

⑤均衡飲食,每天食用蔬菜半斤;

⑥ 每天適當運動半小時以上。

5、柚子別與高血壓藥同吃

建議少吃柚子,或不吃柚子。服藥期間如吃柚子,建議與服藥時間間隔12小時以上。

柚子對非洛地平、硝苯地平、尼卡地平、尼莫地平等地平類口服制劑作用明顯,可不同程度的升高其血藥濃度,過多吃柚子可導致頭暈等低血壓症狀。對輔助口服藥物他汀類如阿託伐他汀、辛伐他汀、洛伐他汀等和鎮靜催眠藥如地西泮、三唑侖、咪達唑侖等也有類似的作用。

6、睡覺要用輕被低枕

高血壓患者有時即使只是把手放在胸口,夜晚也容易憋醒,所以被子越輕越好,當然也要同時兼顧保溫性。

過高的枕頭則會使患者脖子上的血管受到壓迫,影響腦內血液循環,所以要選較低的枕頭。

7、避免低頭彎腰

少做做低頭彎腰的動作,尤其是彎腰提重物時!

頭部突然低於心臟水平位置時,就會有大量的血液流向腦部,如果彎腰所提物體過重,會使腦部血壓突然增高。這時如果腦部血管有薄弱之處,就可能被衝破,造成腦中風的發作!

三、降壓的幾個數值

8、要注意血壓、血脂、血糖、血栓的綜合干預管理:

130:平均動脈壓130mmHg

第一個7:空腹血糖<7mmol/L

第二個7:糖化血紅蛋白<7%

70: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70mg/dl

80:女性腹圍<80cm

90:男性腹圍<90cm

9、心率超80要當心了

心率超過每分鐘80次時就要注意了!心率上升意味著交感神經的過度激活,對引發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心力衰竭等有促進作用。

四、輔助降壓方

10、食物

葡萄乾和葡萄籽:

葡萄乾含有豐富的鉀元素,1/4小杯的葡萄乾中就含有272毫克鉀,佔我們每日需攝入鉀量的8%。葡萄籽還具有降低心臟病、高血壓、關節炎和老年痴呆症發病率的作用,建議買含籽的葡萄乾。

亞麻籽:亞麻籽含有歐米伽-3脂肪酸前體,殼中還富含結構類似多酚的木素,能夠對抗微小動脈發炎,使血液更多到達腎臟,對高血壓腎病有很好保護作用。亞麻籽的殼較硬,需用熱鍋炕一下再碾碎了吃,還可吃些冷榨的亞麻籽油,同樣有較好的保健作用。

五色食物:

  1. 黑色食物含大量抗氧化的花青素、酵素,可軟化血管、降低血黏度、血膽固醇;

  2. 黃色食物的香蕉和土豆,富含纖維素和鉀,可減輕動脈硬化;

  3. 白色食物如冬瓜、雪蓮果,能有效利尿、通便、疏通腸道;

  4. 綠色食物像海帶富含纖維素,可清除腸道和血液垃圾;

  5. 紅色食物如紅棗和枸杞,有健脾、補肝腎的作用,而紅景天可以增加紅細胞攜氧量,使高血壓導致的頭痛得以緩解。

11、中藥

中藥降壓的選擇還是挺多的,提供2個方法:

杜仲:

用新鮮的杜仲或者藥房裡賣的杜仲,一次10克泡水服用,早、晚各一次。杜仲含有一種叫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的成分,它能抑制血管壁平滑肌的鈣離子內流,使血管擴張,從而達到降壓的目的。

枸杞子:

用枸杞子20克泡水,一天喝兩次。枸杞子裡的枸杞多糖對收縮壓、舒張壓都有降低作用,另外枸杞酒裡面含有的少量酒精成分能起到活血的作用,還能降低日後心腦發病幾率。

12、穴位

太沖穴:中醫說高血壓是肝陽上亢造成的,而太沖穴則可以平息肝陽。太沖穴在足大指和次趾中間靠後的地方,這個穴位你可以按揉它,揉到酸脹的感覺就可以了。時間長短靈活掌握,按揉力度要適可而止。

湧泉穴:位於我們的腳心,把腳掌分為前中後三部分,湧泉穴就在前一部分和中間一部分交叉地方的正中間,用手摸那個地方正好是一個坑,揉一揉就能對血壓起到保健的作用。按這個穴位起到降低血壓的作用。

要提醒的是,上述輔助降壓效果是有限的,該吃藥還是要遵醫囑服藥,畢竟把血壓控制住才是最重要的。


成都耳科陳純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