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安乃近会被禁用呢?

独立feel

安乃近这一药物,可能很多人都使用过,对于一般的感冒发热头痛情况,如果患者们能够吃该药,往往还可取得较为不错的临床效果。但是近些年来,大家却禁止甚至是淘汰了该药的临床使用,这究竟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虽然安乃近所具有的解热镇痛效果较为良好,但是其的副作用也很大,因而其效益风险比太小,换句话说,该药的用药风险要远大于其在临床上所能够带来的获益。


事实上,安乃近一种是氨基比林和亚硫酸钠相结合的化合物,其所具有的最大的副作用是骨髓抑制,在临床上,该药物可以引起粒细胞缺乏症的发生,而且其发生率相当高,情况严重的话,还可能会引发感染的发生,最终产生致命的风险。


对于部分患者而言,在使用该药物后,还可能会引发荨麻疹、渗出性红斑等疾病,情况严重的话,还可能会导致过敏性休克情况的发生,甚至导致患者的死亡。因而目前而言,临床上的专业人士一般都不会将安乃近推荐作为解热镇痛的首选,甚至根本不会考虑使用该药。



医联媒体

安乃近是一个老药,对于80后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基本不会选用。但是像我爸爸妈妈这样生于50年代末的人来说,他们感冒发烧还是会第一时间考虑使用安乃近这个药。安乃近为氨基比林和亚硫酸钠相结合的化合物,易溶于水,具有解热镇痛的药理作用,它的解热、镇痛作用较氨基比林快而强,所以我妈妈在发烧头痛时喜欢使用它,用她的话来说这个药很有效治病很灵。对于患者来说,病急的时候对药物的疗效是最关注的点,能够有效快速治好病的就是好药,所以会忽略它的一些不良反应。安乃近一般不作首选用药,仅在急性高热、病情急重又无其他有效解热药可用的情况下用于紧急退热。

安乃近在我国目前并没有被禁止使用,不过在很多国家这个药已经被禁止使用了。主要的原因还是它比较严重而广泛的不良反应,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安乃近的不良反应。

安乃近的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血液系统和皮肤等方面,它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相对较小,但是可以引起粒细胞缺乏,为急性起病,发生率可达1.1%,严重者可有致命的危险;还可以引起自身免疫性溶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溶血;皮肤方面,可引起荨麻疹、剥脱性皮炎等,严重者克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曾经看到过有服用安乃近的患者出现全身性剥脱性皮炎的严重报道。

从用药安全来说,安乃近是解热镇痛药,目前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的药物有很多,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在不良反应方面也比安乃近少,危害的程度也相对小,因此很多国家禁止使用它。


药事健康

先补充一下问题,安乃近目前并没有在我国禁止使用,但的确因为各种风险被30多个国家禁止使用,目前国内也只是医学界在不断呼吁大家不要使用该药物。同时最早禁止该药的并不是1977年的美国,而是1974年的瑞典。

这种药物从建国初期的神药到如今地步其实是医学发展的一个表现,安乃近作为一款吡唑酮类的解热镇痛药,其效果是相当出色的。虽然抗炎效果很差,但是在止疼和降温上比常见药物效果好的多,甚至他的止痛作用可以和阿片类药物曲马多类比,同时没有呼吸抑制等副作用。所以在当时是一个控制症状非常有效的药物,当然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一些小诊所开的退烧药比医生开的对乙酰氨基酚效果好的原因,因为有可能里面就是安乃近。

但是安乃近的副作用已经越来越被关注,目前大多数禁止该药物的国家主要考虑其可以引发致命性粒细胞减少症。其实安乃近的风险远不止这种血液病,2002年在药物流行病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有关安乃近文献报道的不良反应综述(文献报道的量是极低的,就好比你吃感冒药觉得恶心,不一定会给医生说,就算你说了,可能不到百分之一的医生会收集发表吧)。这篇研究一共收集了1986~2001年间国内外有报道的92名因服用安乃近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结果如下:

从结论中可以看出安乃近除了会导致血液疾病,对肾脏和皮肤的损害也非常明显。在现在已经有非常安全的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的情况下,再首选安乃近显然是不合理的。

所以从各种证据能够表明,使用安乃近作为退烧药物是过时的决策,至于其他用法,需要更多的符合国人的临床试验以指导用量。从现有证据,不推荐儿童及婴幼儿使用安乃近,成人使用需遵医嘱。


冯生健谈

其实,在我国安乃近并没有完全禁用,只是临床应用较少了;但是,在美国等其他地区确实有禁用安乃近的规定。那安乃近为什么会被禁用或是退出市场呢?

首先,我们简单了解一下安乃近。安乃近是药物的商品名,其药物本质为氨基比林和亚硫酸钠结合的化合物,在上个世纪常用于解热、镇痛,临床起效快,药效强,所以现在仍有一些老年人,有个头疼脑热就喜欢用安乃近。那么,这么好的药为什么就消失了呢?

安乃近之所以会逐渐退出临床市场,主要有两方面因素:

第一,是因为安乃近的临床副作用。大量临床数据显示,服用安乃近会引发多种副作用,甚至是一些致命性的副作用,且发生率高。例如:除去常见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外,安乃近致命的副作用主要表现在血液系统及皮肤损害,例如引起严重的粒细胞减少症、自身免疫性溶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障等;皮肤损害方面,严重者可引起全身剥脱性皮炎,有些还会出现过敏性休克,引起死亡。此外,还可出现急性肾衰、消化道大出血等,同样后果很严重。

第二,是因为我们有了更好的选择。社会不断地发展,药物的科研脚步自然也是“不甘落后”,解热镇痛消炎类药物也在不断推陈致新。达尔文生存定律:任何事物都遵循“优胜劣汰”的原则。新型的解热镇痛药物,在效价及安全性上比安乃近更具优势,当我们有了更好的选择,自然而然地会选择淘汰安乃近。

本期答主:张克慧,医学硕士


生命召集令

安乃近为老的一种解热镇痛药,中老年人一般会比较熟悉这种药,在那个时期,有发烧的病人会常使用到此药,使用还是比较多的,不过现在,几乎已经看不到此药了。

  • 血液上,安乃近会导致粒细胞缺乏症,且发病急,严重的会有致命的可能,还可导致出现贫血、血小板减低、紫癜等;
  • 皮肤上,安乃近会导致出现药物性皮疹等,甚至还可造成剥脱性皮炎、表皮松解等症状。

安乃近出现不良反应,还会造成病人死亡。就是因为它存在的风险,在美国一九七七年就已经被下令禁用此药了。

安乃近使用后即使存在以上一些不良反应,但因为它退热效果好,还有价钱比较便宜,在我国有的偏远地区还在使用,且于二零一五年被中华药典再次收入。不过为了病人人身安全考虑,建议,若有别的药物可代替它的药效,就不要再首选此药为好。

毕竟药物的使用不能光看疗效,对于出现的不良反应,对于人造成的不同程度的危害也是相当重要的。


共享医生网

安乃近是一个比较老的解热镇痛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可能对这个药比较熟悉,因为在那个时期药物比较匮乏,患者在发烧时经常会用到。但现在,除了在偏远地区,几乎很难再见到。下面我就把安乃近这个药给大家做个简单介绍。


安乃近是氨基比林与亚硫酸钠相结合的化合物,比较易溶于水,较氨基比林解热镇痛作用起效快且效能增强(解热作用为氨基比林的3倍)。安乃近于1912年首先在德国上市,我国于1950年由上海五洲制药厂研制成功。随后开始了大批量生产,还一度成为我国非常畅销的三大解热镇痛药物之一(还有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


安乃近不但有口服、注射剂型,还有滴鼻剂。由于疗效较好,曾经应用非常广泛。但随之大量应用,安乃近的一些不良反应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


安乃近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表现为血液系统皮肤方面的损害。血液方面,安乃近可引起粒细胞缺乏症,发生率大约为1.1%,起病比较急,严重的还会发生致命的危险,也可以引起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正是由于该药存在引起粒细胞缺乏的较高风险,美国FDA已于1977年禁用


皮肤方面,安乃近可引起药物性皮疹等过敏性症状,严重的还会引起剥脱性皮炎、表皮松解症等。


安乃近最严重的不良反应可以导致患者死亡。雷光远2012年发表在医药导报的《安乃近致死亡26 例分析》一文,从中文数据库中检索到26例安乃近引起的死亡案例,10 例其中死于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紫癜和血小板减少症各 6 例。其中用药剂量过大、不合理联合用药、过敏体质等是致死主要原因。


虽然安乃近不良反应较为严重,但由于其退热疗效较好,价格便宜,仍在一些偏远地区应用,并且中华人民共和国2015版药典也再次收入了该药。但为了患者的人身安全,建议:有其他药物可选的情况下,尽量不选安乃近(

不作首选用药),仅在急性高热、病情急重、又无其他有效解热药可用的情况下用于紧急退热。应用时,避免单次剂量过大、应用时间过长等不合理应用。


刘药师话用药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小时候可能都使用过安乃近,感冒发热头痛,吃该药效果还不错,管用。那么为什么要禁止或淘汰使用该药呢?

这是因为安乃近虽然解热镇痛效果好,但是它的副作用却很大,其效益风险比太小,也就是说其用药风险远大于其所带来的获益。


安乃近是氨基比林和亚硫酸钠相结合的化合物。这个药最大的副作用就是骨髓抑制,他可以引起粒细胞缺乏症,而且其发生率是相当高,达到1.1%,粒细胞缺乏严重,会引发感染,有致命风险。

另外它还可引起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

还有的人使用后可能引发荨麻疹、渗出性红斑,有的还可能会发生过敏性休克,甚至导致死亡。




无名药师

1920年,德国人发明了安乃近,用于解热镇痛。由于退热作用起效明显,被广泛的使用,于2小时内达到血药浓度的高峰。但是随着临床应用时间一长,发现了安乃近有严重的不良反应,引起了许多国家的重视。

一款药品的退市,有两种原因。有严重的不良反应,或者有新的同类药品,疗效更好,副作用小的药品出现。而安乃近这两个原因都被占有了。不退市,它自己都不好意思了。于是安乃近霸占解热镇痛位子半个世纪后,1974年,瑞典率先撤销了它的上市许可。紧随其后的是1977年美国也撤销了它的上市许可。随后欧盟,日本,伊朗,澳大利亚,印度等许多国家都禁用了此药。中国由于特殊的国情,安乃近价格便宜,于70年代80年代在许多地方该药曾帮助过许多患者。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人更加的关注健康,安乃近不可避免的遭到了淘汰。


安乃近不像许多药物的不良反应常见又轻,而是比较的严重,且有可能致死。副作用如下:

血液系统安乃近人群用药后可以发生1.1%的粒细胞减少症,使患者的免疫能力下降;亦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过敏反应可引起荨麻疹,渗出性红斑,严重的话可发生剥脱性皮炎,表皮松解症,过敏性休克。

泌尿系统反应可发生尿失禁,长期使用可能造成肾功能的衰竭。

现在一般不作为首选药,仅在急性高热,病情急重,而又无其他有效解热药的情况下用于紧急退热。如果发现有长期服药此药用于解热镇痛的话,立马的停止服用。


莫亟WHangYTeng

现在有医生在用液体安乃近,固体的不好找了,扑热息痛用的多!个人感觉注射液体安乃近比注射柴胡十激素好,安乃近是药,有止痛退热的特效,而柴胡在短时间内是无效的,真正的快速有效的是激素,激素与安乃近比更应该禁止激素……


qianqian521

作为80后一代,特别是农村长大的孩子,听到安乃近的名字肯定更不会陌生,因为小时候生病发烧,轻一点的家里会用酒精给擦身上,如果还不能退烧,那就半片安乃近,几乎都会退烧的,见效快又便宜!

那安乃近为什么会被禁呢?

因为近些年,好多国家开始对安乃近的副作用开始关注,据此美国1977年停止该产品多种剂型的临床应用。我国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有关安乃近引起的可疑药品不良反应数据中有过敏性休克11例,其中7例死亡;血液系统反应16例,1例死亡;皮肤及其附属器反应3l例,4例死亡;泌尿系统反应17例,5例死亡;消化系统反应9例,1例死亡;另有呼吸心跳停止、大小便失禁等严重反应8例,其中1例死亡。建议安乃近仅限于其他解热镇痛药无效的患者短期应用,必须连续一周以上应用时,务必加强血象监护。

而且具不官方的说法,安乃近严重的损伤肝功能(其实大部分的药都伤害器官)。


自从有了孩子,我现在生病几乎都吃孩子的药,即使不吃孩子的,同样的药也有大人量的。比如拉肚,我会吃孩子的蒙脱石散;发烧了,吃孩子的美林和泰诺林;消化不好就吃孩子的益生菌。总之,随着医学的发展,有些药物必然会随着新技术新配方的更新退出历史舞台,也希望各位能正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