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南征安南,让安南在汉唐以后重归中华

1

安南曾是明朝的属国。洪武年间,朱元璋曾经册封安南国王陈氏。朱棣登基,安南国也派遣使臣前来朝贺。但是,安南国文书上写的国王,不姓陈,姓胡。

朱棣发问,使者就说,姓胡的国王是陈氏国王的外甥。有功于安南国人民,人民拥立他为新国王。使者这次来,目的之一就是请朱棣同意胡国王即位。

为了争夺皇位,朱棣打了四年的仗。说陈氏国王主动让位给胡氏,无论怎么说,朱棣都不相信。

2

为了探访实情,朱棣派杨渤前去探听。杨渤回来,告诉朱棣,安南国使臣所说的一切,完全是事实。

朱棣笑了笑,想不到世间竟然有这等好事。如果朱允炆主动让位给他,他也就不用打四年的战争了。

第二年,一个自称安南国前朝大臣的人求见朱棣。这位大臣告诉朱棣,现在的安南国胡国王,就是前朝国相黎季犛。黎季犛趁陈国王不备,发动兵变,篡夺皇位,并改姓为胡。这位大臣请求朱棣出兵光复陈氏安南国。

3

朱棣听后,仔细考虑之前使臣的话,对这位大臣的话就有点不相信。发兵安南的事,暂时搁置了。

同年八月,安南国陈国王的弟弟陈天平来到,说的话与之前那位大臣的一样。尽管两个人说的话一样,朱棣还是不敢相信。

明成祖朱棣南征安南,让安南在汉唐以后重归中华

朱棣告诉他们,就要到年底了。凡是年底,附属国就要来朝拜。到时候,让陈天平和安南国使臣对质,真相自会大白。

4

安南国使臣见到陈天平后,和盘托出胡国王的暴行。朱棣于是告诉胡国王,安南国是陈氏家族的,应该归还陈天平。胡国王听说后,立刻写信告诉朱棣,愿意归还安南国给陈天平。

为保障陈天平的安全,朱棣派遣黄中护送。但是,胡国王吃了豹子胆,在黄中的眼皮底下,杀了陈天平,还封锁道路,阻止明军前进。

朱棣大怒,调遣三十万军队,兵分两路,攻打安南国。第一路军由老将朱能带领,从广西进入安南;第二路军由沐晟率领,从云南进攻安南。

5

朱能年老病多,加上不适应广西的气候,死于行军途中。接替朱能的,是个年轻将领,名叫张辅。他的家庭背景很厚,他父亲是靖难第一功臣,朱棣麾下第一勇将张玉。

果然是将门出虎子,在张辅的带领下,明军一路南下,如入无人之境,非常容易就到达白鹤,与沐晟军会师。

会师后,明军所面对的,是安南的重镇多邦。多邦一带有七万多人,大部分是不怕死的军人。胡国王还利用多邦水流众多的优势,沿河布防。对于不熟悉水战的明军,攻打多邦城,十分吃亏。

6

突然,探子来报,说胡国王有一项秘密武器。那个武器生得比牛马还要强壮,它背上能坐好几十个人,有一根又长又粗的像大蟒蛇一样的鼻子,鼻子还会喷水。胡国王的这个秘密武器,就是大象。

从北方来的士兵,连大象都没听说过,更不知道怎么对付。但是张辅很自信,什么都不怕。敌军有庞然大物,张辅也请出庞然大物,用狮子打仗。

明成祖朱棣南征安南,让安南在汉唐以后重归中华

众将听后,都傻眼了。狮子是百兽之王,它不吃人就算好了,怎么能指挥它去打仗。再说,片刻之间,到哪里去找那么多狮子。这个方案没有可行性,人人反对。

7

张辅又告诉他们,用画的狮子去打仗。众将士听后,笑得前仰后合。他们都认为,张辅不是书痴就是白痴,竟然用画的狮子去打仗。

到十二月,天气凉了,对付大象的纸狮子也准备好了。选定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明军突然发起进攻。

在进攻中,明军将领黄中奋勇当先,高举火把,第一个渡过护城河。紧接着,蔡福扛起一架云梯,率先爬上多邦城。众军士见到后,一个个血液沸腾,争前恐后不要命地攻城。

8

多邦城眼看就要被攻破,突然,一群群大象向明军直攻而来。这个时候,张辅一声令下,一排排高大健壮的狮子向大象冲去。更奇的是,在这些狮子身后,响着噼里啪啦的爆炸声,并且闪着缭乱的火焰。

那些大象见到这些凶神恶煞般的狮子,十分惊恐,纷纷转回头,向安南军冲去。安南军正站在大象之后,来不及撤退,被踩死、被踏伤、或者被撞亡的,不计其数。

原来,张辅将画有狮子的纸套在马上,并且蒙住马的眼睛。马群听到屁股上的火枪响,惊吓过度,没头没脑地向前冲击。

9

大象没有见过这种情况,非常害怕,扭头就跑。安南军的主力全集中在多邦城,这一仗大败后,他们再也组织不起像样的抵抗。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明军一路高歌,顺利地攻陷安南的东都和西都。这两座重要城市被攻陷后,胡国王向朱棣投降。

明成祖朱棣南征安南,让安南在汉唐以后重归中华

永乐五年(1407年),朱棣采纳张辅的建议,改安南为交阯,设置布政使司。这意味着,安南成了大明的一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