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成品保护所需采取的措施!

一、成品保护的目的

制定成品保护措施是为了最大限度的消除和避免成品在竣工验收移交前受到的污染和损坏,以达到减少和降低成本,提高成品一次合格率、一次成优率的目的。

建筑工程中成品保护所需采取的措施!

二、成品保护措施

1、进场期间的保护

成品、半成品材料进场必须有产品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合格证书、复试报告等有关质量保证资料,并经材料员、质检员检验其外观尺寸、产品质量、型号规格等,合格后方可进场使用。如在进场检验中发现有产品质量缺陷、损坏等问题责令立即退场更换。验收合格进场后按照相关要求分类别堆放、保存,并做好相关防雨、防尘、防火等工作。需做二次检验的,立即会同监理或建设单位有关人员进行现场见证取样送及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检测。

2、现场材料成品保护措施

进入现场的所有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定,经检验不合格的材料要及时清退出场,严禁不合格品用于工程中。

水泥要放入室内,一次进料不要太多,以防水泥变质硬化。

钢材等堆放要分类并堆放整齐,准备好防雨的篷布,下雨天及时将篷布覆盖在钢材上,以防生锈。

加工成型的钢材,(如箍筋)要放入钢筋棚内,不要受雨水冲淋,并做好防潮、防雨、防腐蚀工作。一次加工钢材不要太多,按需要及时加工,以免库存太多,使钢材受腐蚀。

现场砂石料等材料要指定专门堆放的地方,不能使其他杂物混合入内。

土工织物等材料进场后需注意防雨及防晒,覆盖防雨篷布,存放时间不能过长。

3、施工成品保护措施

1)土工布及碎石倒滤结构的成品保护

土工铺设完成后需及时申请验收,验收通过后及时回填覆盖,防止雨水冲刷及暴晒。同样,混合倒滤层铺设验收通过后也需及时回填覆盖,防止大浪淘刷破坏倒滤结构。

2)垫层石理坡成品保护措施

垫层石理坡完成并经验收通过后,需及时安装扭王字块,防止风浪过大时对垫层的破坏。

3)钢筋工程的保护措施

a、钢筋运到加工场地后,必须严格按进场时间、批号、牌号、直径、长度分别挂标识牌堆放,不得混淆。

b、存放钢筋的场地要进行平整夯实不得积水。堆放时,钢筋下面要垫以垫木,离地20cm,上面要覆盖,防止钢筋锈蚀和污染。

c、钢筋半成品要分部、分层、分段并按构件名称、顺序堆放,同一部位或同一构件的钢筋要放在一起,挂标识牌,注明构件名称、部位、钢筋型号、尺寸、直径,堆放场地要有遮盖、防止雨淋日晒。

d、浇筑砼过程中,安排专职钢筋工值班,发现钢筋位移和变形后及时修复,保证钢筋间距、位置、保护层始终符合设计要求。

e、转运时钢筋半成品应小心装卸,不应随意抛掷,避免钢筋变形。成型钢筋、钢筋网片应按指定地点堆放,用垫木垫放整齐,防止压弯变形。

4)模板工程的保护措施

a、模板几何尺寸经检查符合要求后,施工人员要特别注意不得任意修改,开洞等。

b、大模板堆放场地应夯实平整,不得有积水。角模平放时,应有垫木支垫,立放时,要搭设模板插放架。模板触地处要加垫木,保证模板不扭曲变形。

c、模板吊装时轻吊轻放,以免损伤砼表面和棱角。

d、 拆下的模板及时清理干净、打磨修整,刷好脱模剂,并且堆放合理,保持面板不变形。

e、吊运模板及配件时,要平稳、准确,不得撞到钢筋,调整模板时,注意保护模板止浆条。

5)混凝土工程的保护措施

a、用商品混凝土,首先要对混凝土搅拌站进行考查,搅拌站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和实力。

b、混凝土供应保持运输平衡,夏季或根据运距较远的实际情况适当加入缓凝剂,考虑运输时间、浇捣时间确定混凝土出凝时间,必须保证并做好效果试验。

c、混凝土到场后严禁加水,当塌落度损失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退回搅拌站处理。

d、泵送混凝土时,不得直冲钢筋、模板及预埋件进行布料,以保证位置准确,不发生位移。

e、所有混凝土结构浇筑后均要覆盖洒水养护,且养护时间不小于14天。

f、浇筑好的混凝土在强度未达到规范要求前,不能拆模及上人施工。

g、使用振动棒时,注意不要触碰钢筋与埋件、预埋螺栓、暗管等,如发现变异应及时校正。

h、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临界强度以后,才可以上人和安装钢管支架及模板。如果混凝土未达到临界强度,但又必须上人操作时,必须在混凝土表面铺设跳板增大受力面积,防止混凝土被破坏。

i、混凝土构件的起吊、堆放或安装过程中应轻吊轻放,不得碰坏混凝土构件的棱角及表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