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T(本體)詳細解讀:為什麼說本體是史上最牛區塊鏈項目?

ONT(本體)詳細解讀:為什麼說本體是史上最牛區塊鏈項目?

ONT代幣價值分析

1.代幣分配情況

本體的ONT代幣總量設計為10億個。其中投資機構和合作夥伴佔28%,從neotracker的數據來看,這一部分份額有鎖倉,尚未完全發放到市場流通;本體網絡的生態拓展佔25%,有利於後期項目的長線開放;核心團隊持幣15%,這一部分應該也有一定的鎖倉期,具體時間暫未找到相關公開資料;社區和用戶回饋佔12%,其中已有約1300萬代幣在官網訂閱活動中贈送,這是比較良好的社區激勵機制;Neo理事會持幣10%,其中已經有2000萬按照1Neo:0.2Ont空投發放給Neo的持幣人;本體技術社區份額佔10%。

ONT(本體)詳細解讀:為什麼說本體是史上最牛區塊鏈項目?

可以看出,本體並沒有進行ICO,而是直接將代幣贈送給訂閱用戶,形成了良好的社區激勵機制。整體而言,本體代幣分配較為合理,有利於項目的長期發展。

2.代幣價格分析

截至2018年5月15日,本體價格為50.88人民幣,流通市值為122億人民幣,流通量為2.4億,流通率為24.12%,換手率為4.21%,說明本體最近交易不夠活躍。目前上架了火幣、OKex和幣安等10家交易所,且大部分是國內交易所,可以看出本體國際化的程度並不高。

ONT(本體)詳細解讀:為什麼說本體是史上最牛區塊鏈項目?

ONT(本體)詳細解讀:為什麼說本體是史上最牛區塊鏈項目?

自3月份上架交易所以來,本體價格走勢非常獨特,當整個幣市都處於下跌狀態時,本體卻逆勢上漲,從3月10日的1.42美元一路上漲至5月10日的8.98美元,上漲幅度達6倍。

至於為什麼會逆勢上漲,個人認為有兩個原因,其一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本體受到大家的認可,因此受到大家追捧,據說當時上架交易所時,國內各大交易所都爭先想讓本體上架自己的交易所;其二,則是莊家的控盤能力較強,如果還沒有強大的控盤能力,僅靠散戶去購買,在熊市中逆勢上漲的概率是非常小的。

ONT(本體)詳細解讀:為什麼說本體是史上最牛區塊鏈項目?

ONT基本介紹

據本體白皮書介紹,本體信任網絡架構了一個分佈式融合的信任體系,將信任的多樣性在一體化的協議體系下進行協同,整合分佈式多維實體認證體系及各類不同區塊鏈體系與信息系統,納入多源身份認證和多源信息交換協議,並提供不同分佈式應用場景的開放基礎模塊,實現分佈式點對點的信任體系,構建跨鏈、跨系統、跨行業、跨應用和跨終端的分佈式信任基礎設施。

舉個通俗的例子來說明,各個區塊鏈就像是一個個孤島,因為交通不暢、語言不通等,使每個島都是孤立的存在。而本體要做的事情,一是造船,把各個孤島通過航運鏈接起來,二是確權,確認你是哪個島上的村民,你家是茅屋還是船,三是給大家一個語言翻譯器,無論孤島上是講什麼方言,只要用了這個翻譯器,村民就可以互相交流。說到這裡,我們發現本體網絡就是一個分佈式的信任鏈網,可以融合多種區塊鏈或非區塊鏈系統。

ONT(本體)詳細解讀:為什麼說本體是史上最牛區塊鏈項目?

ONT的創新與優勢

1.在私有鏈、聯盟鏈及公有鏈間構建鏈接,在區塊鏈應用和現實世界間構建橋樑。

由於現實社會中業務的多樣性、複雜性和特殊性,出於對性能、可擴展性和業務適用性的考量,僅使用一條公有鏈/聯盟鏈難以支撐所有的應用場景。

例如性能問題,以太坊的擁堵就是個典型的例子。當以太坊中有大型集中交易,或者有類似於養貓遊戲等頻率較高的應用時,就會造成以太坊的擁堵和性能的急劇下降。雖然以太坊的目標是世界的計算機,但這樣的單一公有鏈的設計機制很難支撐大規模、廣泛性的規模應用和實際場景。

性能之外,在實際應用場景中,另一個更重要的挑戰是需要滿足各項特定需求。各類實際應用場景中有自己獨特的治理模式、准入需求、隱私保護需求、合規與政策法規需求等等。這些需求在不同體系下,不同行業中、不同政策與法律模式下各有不同,也無法在一個技術架構和治理模型相對固定的單一公有鏈中滿足多樣化的需求。

本體要做的就是打通中間這些溝壑,提供高性能的鏈網,不同團體的應用可以定製哪些數據可以公開共享,哪些又需要以私有形式存在,讓區塊鏈技術可以真正運用到商業中去。

因此,本體網絡提出了一個矩陣式立體網絡架構超融合鏈網結構。作為一個鏈網體系,它可以融合多種區塊鏈或非區塊鏈系統,使其在體系中展現各自特點,實現自身價值。

ONT(本體)詳細解讀:為什麼說本體是史上最牛區塊鏈項目?

簡單來說,本體就是將各個公有鏈和聯盟鏈融合進來,形成一個網絡,根據業務需求的不同來調用相應的網絡,形成協同效應。如實體認證、數據交換協議可以通過公有鏈在一些行業共性流程上進行合作,而對於某些特定的業務則在業務鏈上進行協作。這是本體的一大創新之處,同樣實現難度也非常大。

2.本體網絡使用本體身份標識(ONT ID)來標識和管理實體的網絡身份,打造去中心化信任。

我們找工作時,為了讓公司相信自己有勝任該項工作的能力,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來講述自己的工作經歷和取得的成績。而基於本體的身份ID則可以將自己過往的經歷快速展示,這是如何實現的呢?我們可以打開一個基於ontology的dapp,把你想展示的數據直接一鍵分享,這些內容由你身邊的親友、領導、老師驗證過,記錄了你在哪生活、工作、有何愛好等,一目瞭然。看了這些內容公司自然會明白你是否具備勝任該項工作的能力,消除了信息不對稱。

ONT(本體)詳細解讀:為什麼說本體是史上最牛區塊鏈項目?

生活中,我們有身份證、護照等這些身份驗證,但其真實性只能由當地政府機構來驗證、維度單一且容易造假。而現實世界是多元的,我們做過什麼,是什麼樣的人,在網絡世界裡又有什麼成就等等,這些是很難被快速驗證的。本體就是要構建一層公鏈,鏈接不同的數據源,提供多維度的數據認證。

3.本體核心賬本支持新一代共識引擎-OCE。

據本體白皮書介紹,OCE是一個高效的、基於dBFT共識協議和可驗證隨機函數VRF的增強版本共識引擎,實現了近乎無限的可擴展性,它只需要很少的計算量開銷,生成幾乎不會分叉的區塊鏈網絡。我們可以把OCE看成DBFT的升級版,這種共識機制具備大容量、快速且低成本等特點。

我們在測評小蟻項目的時候提到dBFT共識算法是在犧牲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了網絡的性能,dBFT共識算法在小蟻網絡尚未大規模驗證。現在本體網絡又基於dBFT提出新的共識機制,聽上去很是高大上,但是在實現和驗證,尤其是驗證層面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正是因為OCE算法的實現難度,目前本體採用的是VBFT共識算法,可以說是本體OCE(Ontology Consensus Engine)開發的第一個里程碑。VBFT算法是融合了PoS、可驗證隨機函數(VRF)和BFT的一種新的共識算法。在VBFT算法中,Ontology節點首先通過抵押Stake申請參與網絡共識,然後通過可驗證隨機數(verifiable random number),隨機從所有共識節點中選擇若干節點,提出備選區塊,驗證備選區塊,對驗證結果進行背書投票後完成區塊的共識。

簡而言之,VBFT算法通過VRF選擇節點子集實現了共識算法的擴展,同時通過隨機性和PoS保障了算法的抗攻擊能力,通過類BFT算法實現了快速的狀態終局性。

相對於其他共識算法,VBFT算法的一個最大的不同是,VBFT算法是和Ontology的治理模型緊密結合的。VBFT算法基於Ontology定義的網絡層次架構而設計,同時通過可驗證隨機性保障Ontology層次架構的去中心化和公平性。通過VBFT算法,公有鏈網絡的性能將大大提高,從而將極大的提高可用性。開發者將有一個更好的應用運行平臺,進一步擴展了應用的想象空間,豐富未來區塊鏈的應用。

此外,本體核心賬本採用模塊化設計,支持可插拔共識算法,根據具體的應用場景/類型可以方便、快速地切換成其他的共識算法,包括PoS、DPoS、Raft算法。也就是說每個區塊鏈可以採用獨立的治理模式,在自己的轄區內合規發展。

4.本體網絡為行業應用提供“最後一公里”支持,應用開發者無需具備底層的分佈式系統開發能力,就可以直接基於本體網絡提供分佈式服務。

作為信任的底層基礎設施和底層價值通道,本體網絡支持上層各類應用的開發和應用,將信任的應用擴展到很多維度,從實體認證到數據交換,從分佈式流程到分佈式社區,從分佈式交易到分佈式聲譽,結合底層的區塊鏈分佈式賬本體系,聯合各類服務夥伴在不同地域、不同領域提供多樣化的信任服務。

參與傳統區塊鏈架構的dApp(去中心化應用)開發,需要較多的區塊鏈技術積累,這也讓不少行業夥伴望而卻步。本體網絡提供一系列應用框架,包括API、SDK以及各種應用功能組件,讓各行各業的應用服務提供方開發自己的dapp,做到dAPP as a Service(DAAS),讓區塊鏈真正好用起來。在這個基礎上,應用開發者無需具備底層的分佈式系統開發能力,就可以基於本體網絡提供分佈式服務。

ONT團隊分析

由於本體和NEO同屬於分佈科技旗下的項目,本體團隊實力和NEO有得一拼,甚至比NEO團隊更強大,技術實力在國內當然也是首屈一指。

據官方介紹,本體的核心團隊是一支由區塊鏈底層技術專家、分佈式應用開發專家、世界金融機構專家和架構師、產品規劃和設計團隊、還有專業的市場和商業拓展團隊組成的專業化團隊,目前核心團隊成員超過60人,團隊成員不僅具有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科院等教育背景,也不乏有在IBM、Cisco、EMC以及大型金融機構、大型數據公司、互聯網企業等組織和機構中,從事分佈式系統和去中心化共識算法設計、網絡協議、存儲系統、架構設計以及產品研發等經驗。

本體負責人李俊,同時也是分佈科技的首席架構師,計算機學士、通信工程碩士、MBA、PMP。16年IT和Fintech經驗。資深的區塊鏈架構與解決方案專家,豐富的技術管理經驗。之前在國際頂級IT公司和中國大型金融交易所從事技術架構、技術管理、技術規劃等工作。參與過多項大規模系統的架構設計與技術管理。多次從頭構建起完整的技術團隊和體系。

首席戰略官季宙棟,前世界500強集團區塊鏈負責人、(工信部)中國區塊鏈技術與產業發展論壇副秘書長,開源工作組組長,中國電子學會區塊鏈專委會委員,ISO/IEC TC307中國代表團成員,青島區塊鏈生態聯盟副理事長。參與了工信部區塊鏈白皮書及相關標準編制工作,撰寫有《區塊鏈開發指南》等專業書籍。具有豐富的區塊鏈架構和應用研究與設計經驗,並且領導了多個區塊鏈社區活動。

顧問達鴻飛,Onchain CEO,小蟻區塊鏈創始人,中國區塊鏈行業意見領袖。是多家銀行、券商、登記計算機構的區塊鏈技術顧問。於2011年接觸比特幣,13年全職從事區塊鏈技術創新,2014年創立小蟻,並帶領小蟻成為行業標杆。同時也是中國第一本區塊鏈譯作《區塊鏈新經濟藍圖》的譯者。

儘管達鴻飛以顧問的身份出現在本體團隊,但有網友認為本體其實是達叔牽頭成立的。不管是否由達叔牽頭成立,本體和NEO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是毋庸置疑的。本體負責人李俊同時也是分佈科技的首席架構師,而顧問達叔則是分佈科技和NEO創始人,因此,得益於NEO項目的成功,本體團隊的技術實力顯然不容小覷。

ONT項目進展

1.項目整體規劃

本體項目有兩條戰略線:一是新一代高性能公有鏈和鏈網體系,另一個是分佈式信任協作平臺與生態。目前本體核心團隊已經完成了第一版高性能基礎公有鏈和模塊化的區塊鏈定製框架,以及在分佈式信任平臺當中的分佈式身份框架和分佈式數據交換協議框架等重要的基礎性模塊。

項目整體規劃如下:

2018年,主網上線,發佈並持續優化同構鏈網體系——蘇格拉底2018(Socrates 2018),建設並持續打造分佈式信任生態。蘇格拉底(Socrates)是單鏈框架,也是本體鏈網體系的基礎,主要將基於本體框架搭建區塊鏈網絡,實現業務跨鏈。

2019年,將在主網上線異構鏈網——柏拉圖2019(Plato 2019)。基於區塊鏈網絡生態,打造本體鏈網生態體系,在不同區塊鏈架構之下,認同本體生態的基礎之上,實現業務跨鏈。

2020年,將基於主網,推出下一代互聯網——亞里士多德2020。專注於本體生態鏈網和現有互聯網業務的深度融合,將信任網絡的實現集成到現有互聯網信息組織方式之上,將區塊鏈生態從資產化業務向輕資產信息業務擴展,實現信任互聯網生態。

ONT(本體)詳細解讀:為什麼說本體是史上最牛區塊鏈項目?

以上可以看出,2018年要在本體框架網絡上實現業務跨鏈,並且打造分佈式信任生態,2019年則要在不同區塊鏈框架網絡上實現業務跨鏈,到了2010年則要實現區塊鏈與互聯網的融合。總體而言,團隊對於未來的規劃非常的清晰,開發的難度也巨大。這樣一個宏大的項目背後必須要求強大的技術實力來支撐,否則項目很難進展下去。目前本體只是搭建了一個框架,主網還未上線,萬里長征,只走了一小步。

2.代碼提交進度

ONT(本體)詳細解讀:為什麼說本體是史上最牛區塊鏈項目?

ONT(本體)詳細解讀:為什麼說本體是史上最牛區塊鏈項目?

ONT(本體)詳細解讀:為什麼說本體是史上最牛區塊鏈項目?

ONT投資價值分析

1.本體直擊當今社會的信用痛點,想象空間巨大。本體利用區塊鏈技術,構建一個多維一體化信任體系,可以跨鏈、跨行業實現實體認證、數據交換和流程協作等功能,可擴展性強,這是傳統技術無法實現的,應用前景非常廣闊。

在現代社會,我們的信任機制是建立在政府、法律、第三方權威機構和熟人群之上的,但沒辦法完全禁止坑蒙拐騙。最近炒得沸沸揚揚的空姐坐滴滴順風車遇害的事件,就是滴滴平臺在對司機的身份沒有能嚴格把關的情況下造成的悲劇。

本體網絡為每個人構建了一個經過學校、政府、公司和朋友等多方驗證過的身份ID,身份的真實性會大幅提高。可以設想,如果滴滴公司與本體達成合作,更容易確保司機身份的真實性,出事的空姐或許就不會坐上惡魔司機的順風車了。

因此,本體打造的分佈式的信任生態可以說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一旦按照規劃所說順利落地,運用到各行各業中來,本體的價值也會凸顯出來。

2.項目團隊實力較為強大,為項目落地打下堅實的基礎。達叔一手創辦的NEO已經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本體作為備受關注的“NEO2.0”項目,本體的團隊陣容相比較前期的NEO要強大很多。這也為本體項目的落地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3.本體與國內主流基金達成合作。據官方介紹,本體宣佈已經與紅杉資本、經緯中國、真格基金等頂尖機構合作,聯合打造支持實體商業應用的新一代基礎公有鏈,及連接實體商業場景的分佈式信任生態。這無疑給本體打了一注強心劑。

ONT(本體)詳細解讀:為什麼說本體是史上最牛區塊鏈項目?

ONT投資風險分析

1.項目開發難度大,能否順利落地存在很大不確定性。本體想要打造區塊鏈之間的互聯網,要將各條公鏈和聯盟鏈融合起來,根據各行各業的業務場景來發揮每條鏈的優勢。目前而言單一的底層公鏈都存在性能低下、不易擴展以及吞吐量低等問題,而本體想要將各條區塊鏈融合在一起發揮價值,勢必要顧及到方方面面,對於技術團隊的開發能力非常高。如果本體不能源源不斷地吸引優秀的開發者加入進來,項目進展肯定會受到很大阻礙。

個人認為這一風險挺大的。本體項目的兩條戰略線:一是新一代高性能公有鏈和鏈網體系,另一個是分佈式信任協作平臺與生態,這兩條路線實現的難度都非常大。現階段本體只是制定出了公有鏈的整體框架,主網還未上線,要達到官方規劃的設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2. 本體開發的新一代共識體系OCE還有待驗證。目前區塊鏈主流共識有pow、pos和dpos這三種,在區塊鏈中應用較為廣泛並且具備各自的優缺點。本體的OCE共識體系是建立在NEO的DBFT基礎之上的,目前而言DBFT還未被大規模驗證,因此OCE共識體系在實現和驗證層面還需要很長的時間,存在很大不確定性。

小結

本體致力於構建一個跨鏈、跨系統、跨行業、跨應用和跨終端的分佈式信任生態。本體定位於信任的底層價值通道,通過底層的協議支持,串聯各數據主體與信息主體,形成多維的場景支持,由此逐步構建基於可信實體與數據的信任生態。可以說本體是史上最牛逼的區塊鏈項目了,它的理想非常遠大,如果能夠順利落地,想象空間也是巨大的。同時,本體也是個非常龐大的工程,落地難度也超乎想象,因此,投資風險也較大。但鑑於本體與NEO千絲萬縷的聯繫,本體像NEO一樣爆發出無限能量也是有可能的。

風險提示: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做投資建議,幣市有風險,入市須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