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相当于什么官?

用户58639260812

在杀死潘金莲西门庆之前,武松也是个官,是阳谷县的都头。这个武都头可厉害着呢!按照今天的标准,他就是威风八面的刑警大队长!听萨沙说一说吧!

武松的这个都头很有意思,第一是县长身边的贴心人,第二可以指挥一些人。

书中写道:那妇人脸上堆下笑来问武松道:“叔叔,来这里几日了?”武松答道:“到此间十数日了。”妇人道:“叔叔,在那里安歇?”武松道:“胡乱在县衙里安歇。”那妇人道:“叔叔,恁地时却不便当。”武松道:“独自一 身,容易料理。早晚自有土兵服侍。”妇人道:“那等人服侍叔叔,怎地顾管得到。何不搬来一家里住?

过了十数日,却说本县知县自到任已 来,却得二年半多了;赚得好些金银,欲待要使人送上东京去与亲眷处收贮使用,谋个升转;却怕路上被人劫了去,须得一个有本事的心腹人去; 猛可想起武松来,“须是此人可去。……有这等英雄了得!”当日便唤武松到衙内商议道:“我有一个亲戚在东京城里住;欲要送一担礼物去,就捎封书问安则个。只恐途中不好行,须是得你这等英雄好汉方去得。你可休辞辛苦, 与我去走一遭。回来我自重重赏你。”武松应道:“小人得蒙恩相抬举,安敢推故。既蒙差遣,只得便去。小人也自来不曾到东京,就那里观看光景一遭。 相公,明日打点端正了便行。”知县大喜,赏了三杯,不在话下。

武松这个都头,其实并不是北宋的军队都头。

北宋军队里的都头,其实就是连长,是低级军官。

县政府里面的都头,不是军官,而是负责抓捕盗贼的捕快,每个县一般有2个都头。

用今天的话来说,武松这个都头,就是县刑警大队的大队长!

武松手下有不少刑警,也就是书里的士兵,可以帮他做事,伺候他。刑警大队长从古至今,都有实权。在古代,刑警大队长想要整整老百姓,也是很轻易的事情,借机索贿也不算什么。

除了武松以外,雷横、朱仝、李立也是都头,都是刑警大队长。

刘唐去拜见晁盖,想要一起去抢劫生辰纲,结果途中就被雷横认为形迹可疑抓住,吊了一夜。后来晁盖行贿给雷横,才将刘唐救出。抓贼是雷横的本职工作,把刘唐吊了一夜,刘也没话说,自认倒霉。

由于有实权,老百姓也很尊重他。在县城内,没有谁敢随便得罪武松,而且几乎每个人都认识武松。

刑警大队长在县政府也是举足轻重的,县长对他很看重,把他当做心腹。

刑警大队负责抓贼,是需要和罪犯正面交手的。当年都是冷兵器,没有手枪,抓贼要肉搏,是靠真功夫的。都头这个职务一般人是干不了的,必须有能耐的人。

武松武功超群,全书里面从没被人打败过,堪称高手中的高手。

有社会经验的人都知道,警察还需要一定的威慑力,哪怕不动手也要能够吓住罪犯,这点武松更是符合。

武松不但有武功,还身强力壮。书中描写,武松身高大约是一米八五左右,体重至少180斤(孙二娘两个伙计都扛不动他)!在当年,普通中国男人也就一米六,武松绝对是个大块头!一般小贼见到武松这个壮汉,就吓得屁滚尿流了!

武松打了老虎以后,县长一看他的身材就很高兴,认为他很适合做刑警大队长,立即给予提拔!

书中写道:到县前衙门口,知县已在厅上专等,武松下了轿。扛着大虫,都到厅前,放在甬道上。知县看了武松这般模样(高大强壮),又见了这个老大锦毛大虫,心中自忖道:“不是这个汉,怎地打得这个虎!”便唤武松上厅来。 知县见他忠厚仁德,有心要抬举他,便道:“虽你原是清河县人氏,与我这阳谷县只在咫尺。我今日就参你在本县做个都头, 如何?”武松跪谢道:“若蒙恩相抬举,小人终身受赐。”

有人说,刑警大队长也要听公安局长的,那么县公安局局长是谁?

就是之前来抓晁盖的观察何涛!

何观察的级别是从八品,副县级干部,主管治安。

生辰纲被抢走以后,知县直接让何观察负责。县长在何观察脸上先预先刺好了发配的字,逼他破案。

书中写道:只见阶下一人声喏,立在帘前。 太守道:“你是甚人?”那人禀道:“小人是三都缉捕使臣何涛。”太守 道:“前日黄泥冈上打劫去了的生辰纲,是你该管么?”拔涛答道:“禀复相公,何涛自从领了这件公事,昼夜无眠,差下本管眼明手快的公人去黄泥冈上往来缉捕;虽是累经杖责,到今未见踪迹。非是何涛怠慢官府,实出于无奈。”

至于押送林冲宋江卢俊义的公人董超、薛霸、张千、李万等家伙,就是普通公安干警。

那么,我们可以明确知道,武松的日子其实很好过。

在县城,武都头是实权人物,油水又足,算得上地方一霸了。

如果武松不是为了哥哥报仇,杀了奸夫淫妇,未来的日子会很富足,有权有钱!


萨沙

武松在井阳岗打虎之后走上了人生的巅峰,名气大躁后成为了县里面的都头,这个都头按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刑警大队大队长,都头不是官,而是不入流的吏。


在宋朝以文官为重,县太爷是经过正儿八经科举上去的七品官,是被朝廷任命的最低等官员,在县太爷的下面是县丞和县尉,县丞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副县长,县尉才是我们所说的县公安局长,我见很多人说武松是公安局长,我觉得这个说法是不对的,武松原本是一个普通的衙役,在打虎获得名声之后被提拔成了衙役的队长,距离县尉的位置还有一定的距离。

都头应该是军队里面管理几十人的一个小军官,在宋朝县城里面是没有都头这个职位的,所以武松的都头只能是别人对于衙役队长的一个尊称,古代越是处于这种底层却有一定身份的人往往对别人称呼自己都很有讲究的,他们平时接触的又是普通的老百姓,老百姓对于这些为朝廷当差的人又有着敬畏,所以一来二往的,在宋朝,都头就成为了民间百姓对衙役队长的一个尊称。


可以看得见武松对于这个称号还是在意的,在梁山上,当别人称他为都头的时候他都欣然点头了,当时的土匪们对于这些曾经在朝廷当过差的人都有着一样的敬佩,比如林冲的教头,宋江的押司,所以在刚上梁山的时候,这个称号成为了武松的一个隐形资本,为他减少了很多的障碍。

虽然名号上很响亮,但毫无疑问的,都头就是刑警大队的大队长,掌管着县里面的捉拿要务,是不被编入朝廷体制中的,不属于官员中的一份子,是不入流的小吏,距离入品的官位还有这很长一段的距离,在文人至上的宋朝,以武松的武人身份基本上是不可能当得了官的。


孤客生

水浒传中介绍人没摆脱官本位套路,和现在一样,无论什么人,只要和体制沾点边,都要把职务介绍出来,而且还要渲染的似乎很大,比如林冲的八十万禁军教头,鲁达的提辖,武松的都头。

水浒中还提到了各种官职,实则有些是不准确的。包括宋江的押司,武松的都头,林冲的教头都称不上官,只能算作吏员。宋代官员和吏员界限分明,一旦为吏,基本是终生为吏。

宋代县级治安分隶县尉、巡检。两者地位相当,基本从九品。县尉治县城,而乡里归巡检,可以一县数寨,也可数县一寨。巡检司是县派驻重要关卡类似现在检查站之类公安机关。比如水浒传中的清风寨应是设在清风镇的巡检司。

县尉司所辖治安人员称弓手,巡检司所辖称土兵。弓手为雇佣,土兵为招募。宋哲宗以后都用当地人员,不算军人(禁、厢兵),也非民兵(乡兵),而是专职公安人员,隶路提点刑狱司(类似省公安厅)。

都头这个职务在宋代是真实存在的。宋代旧军制厢、军、指挥、都,“都”是四级编制的最末一级,员额一百人。“都”的领兵官马军为军使、副兵马使,步军为都头、副都头。类似于现在连级。

除禁、厢军外,地方上土兵也采用都的编制。我们可以把禁军理解为大部队,厢军理解成武警,土兵、弓手之类理解为地方警务人员。

而弓手按县之大小,北宋一般十人到五十人不等,一般少于都,头领有时为十将、虞侯之类的节级。但武松、朱仝、雷横之类都是县尉司弓手(警员)的所谓都头,知县可以直接任命,不属于公务员,算是知县聘用的合同工,地位更低于禁军厢军中的正式都头。可以比较为现在一个县的刑警大队大队长角色。

另外,宋代不分马兵弓手、步兵弓手。宋代所谓“马军”称谓,必为禁、厢军(宋代缺马,马军未必有马,但是一种身份)。

所以,武松的“都头”在当时算不上实际意义上的“官”。  


赵燕云

军职名。唐中期诸军统帅之称,后为一部军队为一都的长官之称。唐僖宗时,当权宦官募神策新军五十四都,各都长官称都将,亦称都头。宋各军指挥使下设此官,属低级军官。五代时,都的编制依然流行。军阀朱瑾"募骁勇数百人,黥双雁于其额,号为雁子都",后梁太祖朱温"亦选数百人别为一军,号为落雁都"(《旧五代史》卷64《朱汉宾传》)。

北宋在指挥之下设都的编制,显然也是袭用五代旧制。都一级统兵官,马兵是军使和副兵马使,步兵是都头和副都头,在副兵马使和副都头之下,尚有军头、十将、将虞候、承局和押官。按照规定,"副兵马使、副都头阙,并转员后,取拣诸军军头、十将补填"(《长编》卷399元佑二年四月丁未)。但军头看来并非是各支禁兵中普遍设置的军职。[《宋史》卷187《兵志》介绍禁兵各级统兵官,只有十将,将虞候、承局和押官,并无军头,而同书卷171《职官志》介绍"武臣奉给"时,军头又在十将之上。《兵志》不介绍军头,也可说明军头的设置并不普遍。]宋仁宗时,欧阳修《乞差武卫人员》奏中说,侍卫步军司"屯驻淄州武卫第六十六指挥","并无正辖官员,只有权管副都头四人,亦并是往年曾在信安军作过之人"。其中"军头刘绪"、"右十将孙荣、田荣、蔡斌"四人"元系本州武卫第九指挥内军头及右十将","准州帖,准步军司牒,权充第六十六指挥副都头勾当"。此外,尚有军头韩筠,左十将徐吉、贺进、谷兴、段干和右十将王清、丁用、楚兴等八人"亦元系本州武卫第九指挥将虞候、承局"(《欧阳文忠公全集》卷118)。可知武卫军中设有军头,十将还分左十将和右十将。然而据《嘉定赤城志》卷18,台州雄节第六指挥编额五百人,除指挥使和副指挥使各一人外,另设都头三人、副都头五人,十将、将虞候、承局和押官各十人。威果第六十指挥编额四百人,也设十将、将虞候、承局和押官各十人。这两指挥禁兵都不设军头。

按照规定,一都应有一百人,这与实际编制人数不可能有太大的出入。宋仁宗时,尹洙说:"诸处马军每一都枪手、旗头共十三人,其八十余人并系弓箭手;步军每一都刀手八人,枪手一十六人,其七十余人并系弩手。"(《河南先生文集》卷20《奏阅习短兵状》)可见当时不论是马兵还是步兵,一都实际上也就是近百人。

小说《水浒传》中武松曾担任都头一职。《水浒传》以北宋被背景,按理,北宋的都头该是一个军职,相当于现在的连长。但武松有负责治安的管理,实际上又有元朝都头的缩影。这也反映了《水浒传》撰写的历史背景。

在宋朝,县里根本就没有"都头"这个职务。 "都头"军职名。唐中朝藩镇和禁军中的领兵官称"都将",或称"都头"。宋代于禁军中设都头、副都头,其职位低于指挥使。"都"是一个军事单位。 在县一级,负责抓捕罪犯的称"衙役"。衙役人数不多,大概有十几人,分两个班,每个班的班长称"班头"。 在县里,都头是县役的通称,即凡是县里的衙役,都可以称为都头。这是借用禁军中的"都头"一词,以对县役们表示尊重。 所以,武松等人实际上也就是县里的一个衙役。 需要说明的是,武松还是一个"步兵都头"。 步兵是国家正规军的一种。正规军分步兵和骑兵两种。宋朝的县一级既没有"都"这个军事单位,就更谈不上"步兵都头"这个职务了。所以,武松这个步兵都头究竟是什么职务,其职责权限是什么,就又是一个未解之谜了。


茶余饭后谈军事

武松一辈子就当过一次短暂的“官”,也就是阳谷县的“都头”。

都头这个官衔,应该是《水浒传》作者杜撰的一个官衔,历史上的都头官衔是一个低等的武官,武松这个都头严格意义上讲算不得“朝廷命官”。

中国古代朝廷命官无论是七品制还是九品制,基本上就任命到“县丞”这一级,再往下就是“吏”和“役”。武松的这个都头应该是“吏”这个层面的县衙的“雇员”。

尽管不入流,但是武松这个“吏”和宋江“押司”这个“吏”还是有本质去别的,宋江这个“吏”,相当于知县的秘书(或秘书长),而武松这个“都头”实际上是县治安大队的大队长,有自己的一干部下。

很多人认为,武松这个都头是刑警大队长,其实,武都头还真的没资格破案子,要不然他也不会用“私刑”来解决他的哥哥武大郎被毒杀的案子了——直接抓人就是了。

武松当都头时间短,书中除了写武松帮着知县往老家护送了一次贪腐的“赃款赃物”,没有描述过武都头日常工作是什么,但是在书中却描述过另外一个都头雷横的工作状态。

雷横是郓城县的都头,和宋江是“同事”。

书中描述的雷横的工作,是巡逻,主要是发现和解决地方的可疑分子和治安事件。刘唐就是雷横在夜间巡逻时在破庙里发现的可疑分子。然后五花大绑,准备带回县衙细细盘问。接着,雷横顺便到东溪村保正晁盖家里“打了一次秋风”,这才有了刘唐晁盖相见并合伙商议劫取生辰纲的下文。

由此说明,都头就是地方治安大队的大队长。当然也是知县的高级差伇和保镖。

武松是一个很好脸面的人,在他看来他一生有两件事是很有面子的,第一件就是“打虎”,第二件事就是做“都头”,两件事都是经常挂在嘴边的。他最愿意听的称呼就应该是“打虎的武都头”。

尽管武松是个浪迹江湖的好汉,但是,他对“体制内”还是很向往的,当他因为在景阳冈打死猛虎而被众人披红带花的抬着拥进县衙的时候,知县见到这个“威猛先生”很是喜欢,先是赏了武松银子,然后又让武松做他的“都头”。

武松面对赏银,很是大度,他推辞的也很上档次:县里的猎户因为那只吃人的猛虎缕缕被罚,日夜蹲守很是辛苦,不如将这些银两赏给猎户。猎户们当然是非常感激这个“打虎英雄”。

但是在知县推举他做都头的时候,武松二话没说就跪下磕头,感恩戴德。

在这之后,都头的经历尽管短暂,但是武松很怕别人忘了自己曾经也是“体制内”的人,“阳谷县都头”就时常挂在嘴边。


步武堂

《水浒》成书于明代,书中官职记载和宋代真实情况相差很多。在之前的问答中老编也提到过,这里不在复述。关于武松是什么职务,经过分析,老编认为他不是官。

武松打虎后,被阳谷县封为都头。其实在宋朝,县里根本就没有“都头”这个职务。“都”在宋代是一个军事单位,人数为一百人。论人数和今天的连相当,领兵官称为都头(马军称都兵使)。 理论上都头是最基层的武官了,但武松的都头却和这个都头不同。

宋代县一级,负责抓捕罪犯的称“衙役”。衙役人数不多,按县的等级从几人到十几人不等,通常又分为皂班和快班两个班,班里的头头称为班头。而所有县里的衙役都被称为都头,这是借用禁军的都头一词,以示对衙役们的尊重。这就象旧社会凡是当兵的,百姓都叫他们一声“老总”一样。因此武松实际是县里的一个衙役,连班头都不是。

宋代的县从赤县、畿县、望县一直到下下县共分了十等,每等县里的班子成员品级都不相同。如赤县的县令是正八品,县丞、主薄和县尉分别是从八品、正九品上和正九品下。而下下县的县令是从八品,县丞、主薄和县尉分别是从八品、从九品和从九品下。阳谷县究竟是哪一级的县不好确定,但从其没有县丞来看,疑似是下县(宋代下县不设县丞)。

即然是下县,那么班子成员中最小的县尉都是从九品下了,那么再往下的班头和都头都是无品级的吏员了,武松也不例外。因此“武都头”并不是什么“连长”,也不是“县公安局长”,也不是“刑警队长”,只是一个普通的衙役。


沙场秋点兵

都头是宋代基层军官,大致相当于排长,管辖一都,标准为50人。

中国古代没有警察,从事警察职能的公务人员如衙役,监狱差役等也是军人编制,所以各府县在辖下设若干都头来管辖这些差役。都头级别一般正从九品。具体职责大体相当于刑警大队长,看守所所长这些。从编制上看,县辖都头手下最多也就十多个人。

宋制,非边境地区,一县弓手限于15人。


张勇達州

巧了,两个人都是由丁海峰饰演。如果说拍《人民的名义》的导演没看过丁海峰演的武松,并且不曾有意识的引导观众把两者联想到一起讨论,恐怕他自己都不相信。



曾有一个笑话:

老师:“小明,你的梦想是什么?”

小明沉思片刻道:“有房有铺,自己当老板,妻子貌美如花,还有个当官的兄弟。”

老师:“北宋有个人和你一样,他姓武!”


王事情

古时没有公安局,刑警队之分,只有捕快。武松是阳谷县捕快总头,也称都头。按现在说法是县公安局局长的职位,古时相当于八品,现在应该是副处级。在古时也称起上地方一霸了。


彩云东升

古代没有公安,只有捕快,而武松又是捕快的头,所以应该相当于现在的县公安局局长一职,直接受县令指挥,参加全县的治安,捉拿,治安,维稳。权力还是有的。古代一县虽然人口没有现在一县多,但总也有几万人以上,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赌博的,卖淫的,小混混,小偷,强奸的。所以武都头外水是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