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海昏侯汉墓出土的金蹄上所书的"上"字为何是楷书?

丶倪少聪

文物小奇谈:海昏侯墓的马蹄金上为何有“上”字楷书?楷书发明可能早于东汉!

为什么会有楷书出现在西汉黄金上呢?是不是说明楷书的发明要早于现在普遍认为的东汉、汉末呢?答案是肯定的,这一结论目前学术界也还在争议中,但是可以拿出来争辩。

西汉南昌海昏侯墓,自2011年开始发掘,直到2016年春取得重大进展,出土了青铜器、铁器、金器、玉器、漆器、陶器、纺织品、简牍等各类文物共有1万余件,种类之多,数量之大,超过同时期任何一座墓葬,特别是大量的黄金。

目前据统计可知,海昏侯墓的黄金数量约478件,总重量120公斤,金饼385枚,大马蹄金17枚,小马蹄金31枚,麟趾金25枚,金板20块,更令人感到奇怪的是马蹄金上的“上、中、下”三种字体居然是楷书。

字体突出,属于铭文,字体横平竖直,稳重端庄,符合《辞海》中对楷书的评价“形体方正,笔画平直”,显然是当时一种成熟的、通行的美术字。

在此前,学术界普遍认为,楷书应自东汉末期产生,在唐代完全形成,而目前最早看到的楷书作品是三国时钟繇的《荐季直表》,海昏侯墓马蹄金上的楷书,等于是推翻了原有的楷书诞生年代旧结论,的确令人振奋。

我是亦文亦物,自驾5年,行程数万,撰文700多篇百万字,解读山西古建筑的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