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黃陂落後東西湖那麼多?而實際黃陂離中心城區比東西湖更近?

隨風飄揚174283034

這個問題要從幾個方面來一一討論,回答第一個問題的同時就順帶著把第二個問題也回答了,所以到底是誰離中心城區近就一目瞭然了。

1東西湖區與黃陂區的基本概括

東西湖區全境東西長38公里,南北寬22.5公里,總面積499.71平方公里,2017年常住人口51萬人。1949-1958年黃陂灄口區金銀灘、胡家棟、姑嫂樹三村劃入東西湖區,(要不現在黃陂比現在更加好)


黃陂區面積2261平方公里,2017年,戶籍人口120萬人。黃陂是武漢面積最大、生態環境最好的城區,1949年,黃陂屬孝感專區管轄。1959年,劃歸武漢市,1961年劃入孝感地區,1983年,黃陂再次劃歸武漢市管轄。



2黃陂與東西湖區都與中心城區交界,都在三環線外面,(其實黃陂與東西湖都還有一點點地方在三環線內,下面地圖看看出來),這個邊界問題看不出來誰遠,那麼區政府駐地才有一定代表性,

上圖可以看出,黃陂城區前川距離長江大橋38km,東西湖區吳家山距離長江大橋是16km,所以經濟實力好不好不能看邊界,城區位置還是有重要關係的。

3交通的重要性

黃陂以前在沒有岱黃高速,盤龍大橋的年代,主要公路就是318國道,東西湖區的316國道與107國道並道,所以整個境內107國道兩邊早就是物流園,食品加工,吳家山臺商投資區,多少年以前已經順風順水了,

黃陂地大物博,底子薄,面積大,人口多,直到2008年開始發展南部(也就是現在廣義的漢口北區域,)才開始北部旅遊,南部商業貿易,在後來搞工業經濟區,才有所起色,

下面對比黃陂與東西湖近十年GDP等等主要數據,可以看出來黃陂區GDP不比東西湖差,但是依靠的地大人多的原因,東西湖實力派

從2008年看,黃陂GDP還超過東西湖區的,但是工業增加值比東西湖少許多,說明黃陂還是依靠農業人口堆砌起來的

一個五年過去了,在看看2013年的情況,在12年東西湖超過黃陂,13年又被黃陂超回來了,但是人均GDP黃陂懸殊太大,5.5萬與9.5萬的距離。


在來看看2017年的數據,這一年東西湖區又超過黃陂幾十億,GDP數據反應問題不明顯,有沒有錢搞民生,要看財政收入,下圖大家可以對比一下,東西湖區的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明顯高出一頭,工業投資高100億,但是黃陂經過十年的發展,也有了可圈可點的東西,依靠漢口北市場群的發展,社會消費品總額多了不少,漢口北市場的一帶一路發展的也不錯,外貿也跨越式發展

黃陂區的發展現在有目共睹,可以說與東西湖區的差距在越來越小,北部旅遊搞的風生水起,南部盤龍城漢口北商業市場貿易,橫店武湖工業園區,但是東西湖也如日中天,搞到了納稅大戶武煙,國家網絡安全與人才中心,這個要投入2000億以上,搞好了就是幾十平方公里,



圖為黃陂旅遊景點2017年國慶節期間停車場

黃陂在疾步追趕,2017年首次進入了全國工業100強,東西湖區第53名,


手打了這麼多,囉裡囉嗦,不知道你還滿意嗎?你的問題得到滿意的答覆了嗎?


武漢木蘭家家度假民居

黃陂區面積大,生態環境好,到處都是山,地勢高低不平,水資源豐富,區裡,鎮裡的發展比較好,離鎮較遠的山村交通不便,貧窮落後。東西湖區地勢平坦開闊,起伏不大,水源豐富,有很多外地商人投資開發。黃陂區,東西湖區都靠近中心城區,黃陂區區境跨度大。


千雪的世界裡

友,俺不在貴處,這問題還真得沒法答啊,請諒。


為正能量鼓與呼的人

實際上單從距離遠近來講黃陂縣城前川離武漢市中心城區要比東西湖吳家山距離要遠的多!坐過292路或者開車走過岱黃高速的朋友都知道,黃陂主要是靠發展旅遊經濟!東西湖有很多臺商企業為支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