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馬鐙有什麼差異?

藝嶼EYESVOT

這麼說吧,都說中國古代有四大發明,但其實要我說應該是五大,而這第五大,就是馬鐙。

別看馬鐙這東西做工簡單,長得不大,它可是改變了古代戰爭面貌的神器。在馬鐙發明以前,騎兵騎在馬背上是很不穩當的。這就是為什麼戰車兵會先於騎兵出現在人類戰爭史上,最早的騎兵出現於遊牧民族中,西方最早的騎兵來自斯基泰人(文明六中前期逆天的民族),而東方最早的騎兵起源於匈奴。因為沒有高橋馬鞍和馬鐙,最早的遊牧騎兵會騎馬衝到敵軍陣前,然後停下射箭,待敵人衝過來之後,迅速騎馬撤離,經常以其高度的機動性打的步兵和戰車措手不及。戰國時期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學的便是這種戰法。與此同時,西方也在嘗試利用騎兵的機動性進行正面作戰,在亞歷山大大帝東征波斯的時候,除了用馬其頓方陣壓住中線,另外的高超戰術就是夥伴騎兵的衝鋒了。由於沒有馬鐙,騎兵很有可能在於敵軍碰闖後因為慣性而彈於馬下,因此那個時候的騎兵都是反手握矛,以便刺擊後長矛可以直接脫手,然後下馬搏鬥。

大概到了公元前2世紀左右,安息帝國開始崛起,此時中東出現了高橋馬鞍,然後具裝重騎兵誕生了,因為高橋馬鞍的保護,騎兵可以在馬背上坐穩,此時一系列騎槍也誕生了。高橋馬鞍誕生後,它一路向東西方的兩個帝國延伸,雖然並沒有陶俑和實物作證,但是根據西漢的歷史記載和墓穴壁畫顯示,此時的中國已經擁有了高橋馬鞍和原始的馬鐙(如此一來,飛將軍李廣才有可能轉身騎射)。早期的馬鞍難以保存,所以很有可能是布質的或者木質的。根據東漢的騎兵陶俑來看,最早的馬鐙只有一側有,很有可能是為了方便騎兵上馬所準備的。致於最早的實物雙馬鐙,則是遼寧北票十六時期北燕馮素弗墓的鎏金銅裹木質馬鐙。但迄今為止,對於西漢和東漢初年的高橋馬鞍及兩漢馬鐙,卻始終沒有發現其實物和能夠證明它們存在的藝術作品。

馬鐙的出現,是具有跨時代意義的,如果說高橋馬鞍可以讓騎兵坐穩的話,馬鐙則可以讓騎兵站在馬上騰出雙手像步兵一樣與敵人進行近戰肉搏,同時又可以藉助馬匹的衝擊力給敵人更大的傷害,這一個細小的中國發明,徹底改變了日後1800多年的戰場格局,直到加特林機槍發明之後,騎兵的優勢才從此蕩然無存。

關於馬鐙的材質,就如同我之前所說的,最早的馬鐙應該是木質或者布質。中國現在出土的最早實物是馮素弗墓的鎏金銅裹木質馬鐙。然後在南北朝期間,鐵製馬鐙出現,與此同時也是中國具裝騎兵最為興盛的時代。中國馬鐙的形制最早為三角形(A型),三個邊都很平整,南北朝期間馬鐙底邊出現一定弧度,三角形的兩個腰逐漸的變成了半圓弧(D型),底邊變寬,更便於騎兵踩踏。此後馬鐙形制成熟,沒有什麼變化了就。

現在西方人普遍認為是西遷的匈奴人將中國的馬鐙帶到了歐洲,並給予當時的羅馬人和日耳曼人以迎頭痛擊。大約公元6世紀中葉,柔然人在被北魏擊敗後,(柔然人)阿瓦爾人(Avars)從東向西,穿過俄羅斯南部最終到達多瑙河與蒂薩河之問的地帶定居,到560年時對強大的拜占庭帝國構成了嚴重的威脅。然而,可能很少人知道,其之所以銳不可擋,就是因為使用當時獨一無二的鑄鐵製的馬鐙。為了消除這種威脅,拜占庭國王提比略二世對騎兵進行了大改組,公元580年又親自訓練騎兵,特別強調必須使用鐵製馬鐙。公元8世紀之後,鐵製馬鐙開始流行於歐洲(法蘭克重甲騎兵),並且創造出了騎士文化。

要說馬鐙之間的區別,除了材質就是形制了。東方地區比較流行的是A型馬鐙、C型馬鐙,其中中國主要有窄踏板直柄金屬鐙、寬踏板直柄金屬鐙。日本在7世紀之前一直盛行長直柄金屬鐙。歐洲主要是D型馬鐙,其特點是馬鐙長得像數字8。因為馬鐙最後的發展趨勢都是更方便使用者踩踏,所以並無東西方孰優孰劣之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