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從子女角度出發,你覺得大人們什麼時候才能學會換位思考呢?

小丸子的囧事兒


這個問題問的非常好,做父母的都是無時無刻的關心孩子,難免會把自己所謂的經驗教訓什麼的,不知不覺的、以過來人的名義或多或少的強加到孩子身上,時常會引起孩子的不滿,導致自己也覺得冤枉,有一種好心好意但不被理解。

雖然我們自己感覺已經做的很不錯了,但也還是總把放任和建議的界限弄不清楚;所以,時代的烙印、年齡的差異、人生經驗教訓等,都會影響著同孩子的完美溝通!每次我們與孩子溝通時,都先叮囑自己要換位思考,但基於上述原因,很難把握這個度,非常難!換位思考誰都想的到,但執行起來談何容易?!做家長的,只能多瞭解孩子的興趣愛好,多學習,多與時俱進,時常以開放的心態多引導罷了。


蟄伏客1


從子女的角度出發,大人應該在嬰兒期就學會換位思考。

美國育兒專家有一個忠告,一歲前的嬰兒,怎麼寵愛都不過分。

從我帶女兒和外孫的經驗看,嬰兒的所有需求都是為了生存,這時他們沒有什麼歪心思,滿足他們的需求,就是讓他們有安全感。可惜的是,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很多家長為了自己方便,罔顧嬰兒的需求。


露西他爹


從一出生就應該這樣思考。第一、寶寶哭了,不是病了就是餓了,你晃悠悠她幹嘛?又不是因為沒晃悠才哭,吃飽了自然就睡了。第二、孩子需要的是陪伴,而不是你在她身邊玩手機!第三、堅決杜絕自己不會飛(琴棋書畫),生個蛋想讓蛋飛的父母,想讓你的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先去驗一下自己的DNA,我不信兔子長大了能變成老虎!



首彩之行政總廚鉑哥


現代社會沒有必要做這樣的換位思考了,這是一個“想著容易做著難”的話題。首先,父母和孩子不是一個時代的人,特別是現代社會發展的速度太快,兩代人成長的環境差異太大,可以說代溝既大又深。你怎樣能夠逾越這樣的溝壑去換位呢?在改革開放前,中國的農耕社會形態保持了多少年,雖然朝代更迭,但農耕文化,社會形態大同小異,也就是說上下兩代人差距不大。那個時代用換位思考的方式還是有意義的,因為除了年齡差異外,其它方面差異不明顯。其次,現在的孩子從上中學開始基本上離開了家庭,與父母的路面距離和心理距離都是越來越大。當他們工作了,絕大部分與父母又不在同一個地方,職場內涵又不相同,兩代人的環境差異再次拉大,沒有換位思考的條件與意義了。


一冉入新


首先說結論,大部分人是永遠都學不會換位思考的,極個別懂得換位思考的人在對待子女時候可能本身就會,不需要時間。

拿現在最熱門的一個話題,疫情。全國人民都在喊著“武漢加油”,當然大部分人是真心的加油,並且很多人出錢出力,對於那些親付一線的人來說,犧牲責更大。但是對於呆在武漢的人來說,顯然他們更希望逃離那裡,畢竟大多數人是沒有感染的,留在那裡顯然更危險,可見,局外人和當事人根本不可能換位思考。最近有爆出身在武漢的外地人得不到救助物資,流落街頭,可見武漢本地人也不可能和留在那的外地人換位思考。

至於父母,因為對孩子有絕對的控制權,所以更不可能換位思考了。


樹先生9527


你好,我是道之成。我個人覺得當大人有了自身心態的調整後才有可能學會換位思考。

心態的調整需要一件事或一個人讓大人有觸動,有關聯性的對照思考,這些會造成自然而然的思考。這人或事可以是自己發生,也可以是身邊的,認識的不認識的人發生,可以親眼看到,親自經歷,也可以在網絡上,電視書刊中,只要能獲得這方面的信息就有機會對照自己思考換位後自己。除非大人覺得自己永遠是對的。


道之成諮詢


儘管很多人都喜歡換位思考這個說法。但這個說法本身就不能成立的。或者說這是一個不需要說,即便說了也做不不到的要求。

這是因為如果雙方在同一個邏輯系統內,雙方只要根據自己接收的事實表達觀點就可以了。即便出現觀點的不一致。雙方也不會就觀點本身去要求對方做出改變。

但是如果雙方不在一個邏輯系統內,那麼即便做到了身份的互換,由於思考的邏輯的方式不同,雙方也不可能真的接受,甚至理解對方的觀點。

子女要求父母去理解子女,這有點像二刷人生劇本,當子女和父母的邏輯不一致的情況下。兩者還是不會互相理解。


danny1261


他們小時候經歷的所有

都在你身上重演

其實他們一直在思考你的人生

你卻在拒絕他們的善意


松樹lasabc


很多家長不明白,大人的世界是大人的世界,孩子的世界是孩子的世界,這兩個世界是不一樣的,孩子雖小,但也有自己的一片小天地,有自己的喜怒哀樂,如果父母硬要用大人世界,要求來對待孩子,勢必會發生許多親子關係上的問題和不愉快。


石頭26679


孩子記事的時候,也就是3歲左右吧,大人就應該學會換位思考,這時候孩子會模仿大人的行為,同時也渴望大人的陪伴。這時大人對孩子的未來習慣以及親子關係都有很大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