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傑:紮根故土的油畫家

何杰:扎根故土的油画家

油畫家何傑訪談錄

初春時節,百花齊放,萬木蔥蘢。我和油畫家何傑在他的家鄉富順縣沱江邊一露天茶館相向而座,品茗神聊。在我接觸過的幾多自貢813畫會的成員中,何傑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樸素、少言、內斂且略有些拘謹的。談及他的藝術人生,他淡然一笑地對我坦言:

我的這幾十年經歷十分簡單,父親當兵轉業分在了“三線建設”的內遷廠礦富順晨光廠工作,我1972年就出生在這裡。1989年,我17歲多,從晨光中學畢業,參加高考。由於自幼愛好畫畫,所以就報考了美術學院。

第一次高考就落榜了,專業分夠了,學業分差了一截。我不服氣,復讀了一年,再次參加高考,還是專業分夠了學業分差了一截。我不服氣,第三年再考,學業分還是差了一截。1992年我再次參加高考,也許是功夫不負有心人,,也許是蒼天有眼,我考上了。儘管我填的第一志願“川美”沒能錄取,但自貢師專(即現在的四川理工學院)美術系錄取了我。雖不如願,但畢竟是我喜愛的專業。

兩年的專業學習,一晃而過,1994年我分配到了晨光中學擔任美術教師。在晨光中學,教學之餘,我堅持美術創作,主攻油畫,不時有作品參加省市的各類美展。直到2010年,縣裡又把我調到了富順一中教高中的美術,二十幾年的光陰,就這樣過去了。

人說,幼時的喜好,決定了一個人一生的方向,再就是成功學的10000小時定律,決定了一個人一生的成敗。這兩者,何傑都具備了。自幼愛好美術,堅持畫畫近30年,終於學有所成。

也許對人的第一印象時常是膚淺的,一旦投機、一旦進入到彼此感興趣的話題時,何傑眉開眼笑神采飛揚,他的樸質和率真凸顯無遺。

在你周圍的美術圈裡,或者說你們富順這個縣裡,大多是業餘作畫吧?

是的,現在富順縣我所知道的一二十個長期勤奮畫畫的人,90%都屬於業餘畫家,當然我這裡說的“業餘”與對畫家的界定有關。他們大都形成了自己的風格,或者走在努力形成自己風格的路上。他們中比如劉德智的鋼筆畫非常細膩,油畫的也很細膩,他現在風格還處於探索階段;楊勇的畫比較寫實,在風景這條路上走得比較遠;金慶勇在人物刻畫上走的是較為變形的路線,而他的風景畫的色彩感覺非常鮮豔。至於我,也畫了有一二十年了,還一直在不斷的摸索,嘗試不同的風格。

我留意你的畫作,應該是你曾參展的那幅《藏民》進入了我的視線,你是什麼時候開始創作這類主題作品的。

前幾年我畫以西藏民族題材為背景的畫比較多,其實是在2000年前,深圳有些畫廊就有收過我此類的畫,自我感覺市場反響還是不錯的。但因為一些原因,這條路我沒有一直堅持走下去。因此,我真正成系統的繪畫題材也就兩種,一種就是以藏區為題材的作品,還有一種就是川南的田園風光。但就繪畫技巧與繪畫語言而言,尚未能形成一個自己鮮明、完整的風格,還要不斷的探索。

你談到的“鮮明、完整的創作風格”這個很重要,我感覺自貢的畫家與外面一線城市相比,畫作中當代性元素與意識不足。與川內的藝術團體,如:濃園、大修車間相比,在技法層面上,自貢的畫家不見得比他們差,但在意識層面上還是存在差距的。對於這個問題,你是如何看待的的?

可能與我們的生活空間和視野有關。其實我也畫了很多系列的畫,這幾年畫的最多的一個題材就是《趕集》,也曾有兩幅畫參加過展覽獲過獎。我們畫畫的人當然要具有當代性,要跟著時代走,但是從另一個方面講,不管是從官方展覽還是市場反應來看,只要把傳統的東西真的做到位,一樣可以得到認可。我覺得把自己的路走好了,不管走什麼路子都能獲得成功,不用一味追求當代性,應該揚長避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應該是這樣的,條條大路通羅馬,不一定要侷限自己走在一條路上。

我並不是美術學院的科班出身,在繪畫技法上跟很多科班生比,可能要差一些,所以我想通過自己的繪畫語言來彌補這個不足。

你早期的那幅《藏民》與你近期畫的藏族女人,康巴人等作品比起來,我覺得你的畫法轉變明顯。在早期《藏民》中呈現出來的敘事性給我的感覺更為強烈,而後面的一些作品讓我感覺他們只是“穿著藏族服飾的人”

畫畫的朋友間,在平時的交流中也給我提出一些意見,同時也存在出於對市場的考量。其實我個人還是偏向於前期的那種畫風和角色。而康巴女人那幅畫是我的一個探索和嘗試,因為我很少畫女人。我還是比較喜歡畫藏族的老人,因為我覺得那更能體現藏族文化的厚重感和滄桑感。

你在畫西藏題材這種類型作品的時候,除了攝影方面的素材外,是如何做素材積累的?

我沒去過西藏,但是我去過四川的藏區。雖然我常年都出去採風,但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是1995年和我兩個同學的川藏邊境採購之旅。那裡的犛牛、綿羊、藍天、白雲,詩情畫意,實在是太美了。也就是那次的經歷讓我對藏族文化和藏族人有了一定的認知,回來以後就畫了很多以藏族為題材的畫。

那次的行程大概是多長時間?

接近二十天,走了三個省,四川、甘肅、陝西,只花了幾百塊錢。

你在藏區感覺到那裡的人們內心的純粹和對信仰的虔誠。那麼在那次遊歷的過程中,有沒有你印象深刻令你終生難忘的事情?

應該是我和同伴一起翻岷山的那段記憶吧,現在想想都非常後怕。當時我們年輕氣盛,想著拿根棒子,如果碰到野獸什麼的就跟它們搏鬥,現在看來是非常可笑的,呵呵。我們在一個斜坡上碰見一群野犛牛,它們見了我們以後就一直嚎叫,後來我們才發現原因,原來是我們之中有個同伴穿了一件紅色的雨披,估計是刺激到了牛的神經了。我們從未聽到過牛這樣的叫聲,都被嚇著了,趕緊讓同伴把雨披扔了,一路狂奔。當時旁邊就是懸崖,如果那群牛朝我們跑過來的話,我們肯定就摔下山了,那可是在4000米海拔之上的山啊,如果摔下去估計連屍首都找不著了。

這麼多年間,我也去過很多地方,但是我始終覺得,只有在藏區那次,我是真的開闊了胸懷,拋開一切煩惱、心事和瑣碎的雜念,感受到最純粹的自己,那次經歷對我的繪畫有很大的幫助。

在你藏區之行後,有沒有寫生、素質作品保存下來?

只有一部分了,那時候的畫我都畫得很慢,從創作到構思都非常謹慎和細心,可能那時的心態也比較好吧,出來的效果也比較好,大部分也是採風回來以後畫的。所以說藝術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一定要多出去採風啊,有的時候作畫的時候可能沒有什麼靈感和想法,但是採風回來以後,創作慾望是特別強烈的。

因為你在學校工作嘛,你在寒暑假沒有課的情況下都是怎麼安排的?

幾乎都是出去採風了。這麼多年基本上每年都組織我們縣裡一群畫家出去採風。有一年是在貴州,那次我帶了接近十個人,橫穿貴州,走了十幾天,幾乎把貴州所有的苗寨都走遍了;有一年在雲南,去了麗江、瀘沽湖等等很多地方。我可是出了名的“儉省團長”,我們在貴州那次,每個人平均下來連一千塊都沒用到,而且吃的也好住的也好,每天吃雞肉,哈哈。

現在你大部分都組織的富順藉的畫家,有沒有想過把這種活動推廣到整個813中來?

何傑:想過的,其實我覺得大家都是十分願意去的,只是在時間上不好協調。其實我也希望能跟813的其他會員一起去更遠的地方,比如新疆啊,黃土高原之類的,因為那裡的地域跟我們現在生活的環境不一樣,給人的感受肯定也不一樣。我覺得一個人在一個地方呆久了,有時畫畫會沒有感覺的,所以到了一個跟自己居住環境截然不同的新環境的時候,會有一種新的感受和興奮的感覺,就會有很多源源不斷的靈感,說不定你的畫就走出來了。

歲月如歌。二十多年從事教學工作之餘,何傑他從未放下畫筆,近十多年來,何傑的油畫作品先後參加全國全省的展覽,水彩《歲月》入選首屆全國小幅水彩畫展;水粉《追》獲全國教師美展二等獎;油畫《祈禱》獲川南五地市美術展覽優秀獎;油畫《初春》入選四川省美術作品展;水彩作品《趕集》獲四川省水彩畫展優秀獎;油畫《橋頭》入選上海青年美術大展;油畫《紅土地》入選首屆四川省文華美術獎作品展;水彩畫《紅牆》獲迎接第十二屆全國美展四川省美術作品展優秀獎;油畫《恐龍殘片》入選大山大水.大美四川美術創作工程作品展。

步入不惑之年的他第一次踏入雪域高原這片淨土,在那裡初次接觸極近原始的自然風貌,神秘燦爛的獨特文化,淳樸強悍的藏族形象。這一切都給了他們終生難以忘懷的記憶;更使他們心靈受到巨大震撼的是高原那令人魂牽夢繞、驚心動魄的美,那是一種神秘的美,一種蒼涼、悲壯、深沉而博大的美,還是一種具有崇高人類之愛之美。它遠離俗媚,不事張揚,是天地間之大美。而這又恰好與他的審美理念,情趣相契合,與他的性格、氣質、素養息息相通。而他所熟悉的油畫寫實手法。又為表達他的心聲,提供了必要的手段。於是創作的激情噴湧而出,西藏題材便成為他寄情抒懷的一片沃土。

在創作中,他選擇了一種既適合表達內心情感,又能發揮自身優勢的寫實手法,他注重發掘自己的造型方面的潛質。借用古典油畫中透明半透明的多遍手法,以增強畫畫的厚重感與層次,適合弱化色彩的對比,以凸顯形體結構的魅力;人物的描繪,常常以簡約的人文、自然環境相融合,以增強高原文明的神秘感,歷史的滄桑感和人物的精神內涵,留給人們更大的想象空間。他的作品有著鮮明的地域特色,而其中所傳達的人文精神卻超越了地域和時空,對生命的崇敬,對人性、人性的關注,成為他創作思路的說導。這些作品,深深地凝聚著他的內心感受,充溢著他的眷戀的情懷。畫家的人品、性格和作品相融,形成一種含蓄、細膩、深沉、寧靜的風格。他的作品流露出的審美個性傾向於一種內向型的抒情,追求一種深沉的詩意,雄渾深厚的氣質,含而不露的韻味,作品平易的生活中,擷取人類某種共同的精神,借鑑西方某些表現手法,傳達出一種東方的神韻,這或許正是他努力追尋的方向。

藏區之行,使他更加清晰地意識到自己作為一箇中國藝術家,在借鑑西方藝術的同時,首先要有自尊,要自信自立,走自己的路。迫切希望對自己的母文化進行深入的再學習再研究,並將此視為終生的必修課。

何傑的藝術節根鬚深深地紮在養育了他的這片熱土上。他腳踏實地不隨風飄搖,是一位執著虔誠把藝術視為生命的畫家。

何傑,1972年1月出生於富順縣,1994年7月畢業於四川理工學院美術專業,2003年進修於四川教育學院油畫專業,2007年進修於天津美術學院造型專業,1994年9月至2010年8月在晨光學校擔任美術老師,2010年9月在富順一中擔任美術教學工作至今。現為四川省美術家協會會員,自貢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自貢市油畫會副會長,813創作基地副主席,自貢畫院特聘畫家,富順縣美術家協會主席,富順縣名師工作室學科導師。

2001年9月獲全國園丁金獎;

2003年9月水彩《歲月》入選首屆全國小幅水彩畫展;

2003年5月水粉《追》獲全國教師美展二等獎;

2003年7月油畫《祈禱》獲川南五地市美術展覽優秀獎;

2004年油畫《初春》入選四川省美術作品展;

2006年水彩《趕集》獲四川省水彩畫展優秀獎;

2007年油畫《橋頭》入選上海青年美術大展;

2013年油畫《紅土地》入選首屆四川省文華美術獎作品展;

2014年水彩畫《紅牆》獲第十二屆全國美展四川省美術作品展優秀獎;

2015年油畫《恐龍殘片》入選大山大水.大美四川美術創作工程作品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