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移民海外,留守老人:孩子,沒什麼事,我就先死了

文章講述了幾個發生在中國的真實故事,道出了兒女遠離後,留守老人獨自生活的艱難,不禁讓人哽咽。

沒什麼事,我就先死了

72歲的羅奶奶,一個人住在湖北老家。兒子一年也就回家一兩次。

兒子上次回來是在農曆的臘月二十九,離開的時候正好大年初二,在家裡的日子還不到三天。羅奶奶從來不怪他。

退休前,羅奶奶是名老師,一直都有寫日記的習慣,退休後發現,日記裡可以寫的東西越來越少。翻開過去一年的日記本,寫得最多的是:“今日無事”。

在孩子過完年,離開後的一個月裡,羅奶奶生病了。

終於有一天,她艱難地在日記上面寫了幾個字:沒什麼事,我就先死了。

羅奶奶去世的消息,兒子三天後才知道。

子女移民海外,留守老人:孩子,沒什麼事,我就先死了

從太陽昇起到落山,不說一句話

向大蘭,一個人住在重慶的某個深山窩裡,已經74歲。村子裡大多是60歲以上的老人。

前幾年,兒子還把老人接去同住,不到三年,向大蘭就回來了。人生地不熟,氣候不習慣,吃得也不習慣,加之與兒媳也合不來,日子久了,越住越痛苦。

回來後的向大蘭,越發不愛與人說話,不看電視,也不會用手機,很多時候就在門口坐一天,從早晨看太陽昇起,到傍晚看太陽落山,不說一句話。

一天,她的侄子端了碗豆花過來,喊了幾聲也沒反應,想到老太太不愛搭理人,侄子又端著豆花走了。

又過了幾天,鄰居帶著藥酒、止痛片來找向大蘭,喊了半天又沒見答應,另一個鄰居說,向大蘭已經三四天沒出門了。

村長、向大蘭的妹妹等人隨後趕來,撬開門後發現,向大蘭吊死在門頭,屋子瀰漫著一股臭味,是自殺。

子女移民海外,留守老人:孩子,沒什麼事,我就先死了

一位老人和十條狗

王師傅是安徽一名退休工人,60多歲,早年離婚,一個人將兩個女兒撫養長大,現在獨自居住在一棟居民樓的樓頂,和周圍的人很少來往,也很少說話。可能是害怕孤獨,家裡養了近十條狗。

有一天,樓下的馬師傅發現不對勁,樓上的燈整天整天地亮著,也沒關過,家裡的狗一開始還汪汪叫,這幾天卻不叫了。樓下的大媽說,已經好幾天沒看王師傅出來買糧、遛狗。

大家覺得可能是出事了,於是報警。門一開,就聞到一股異味,還有一屋子竄來竄去的狗,場面一片狼藉。王師傅已經死了,大概一週左右,具體時間不知。

子女移民海外,留守老人:孩子,沒什麼事,我就先死了

坐到終點,又坐回起點

劉爺爺已經82歲,躲過了日軍的轟炸機,也捱過了三年自然災害,晚年卻被孤獨捕獲。劉爺爺有三個子女,一個出省了,一個出國了,還有一個身體不好,很少過來。

劉爺爺每天基本不著家,去江邊看人下棋,或者在小區裡看野貓打架,一看就是半天。實在沒意思,就隨便找個公交車,從起點坐到終點,又從終點坐到起點。

對他們來說,不缺錢、不缺穿、不缺吃,唯一缺的是,飯桌的對面能有個人一起吃飯。

子女移民海外,留守老人:孩子,沒什麼事,我就先死了

子女移民海外,留守老人:孩子,沒什麼事,我就先死了

怕摔倒 不敢洗澡

李皖園已經76歲,一個人住在北京東城區,她身上患有兩種慢性病,兩年前就已經行動不便,最大的困難是吃飯。

李皖園只能靠女兒每週末過來幫忙做頓飯,或帶來夠吃一週的包子、餃子,維持生活。女兒已經53歲了,身體也不是很好,來一次也不容易。

老人說,為了不拖累女兒,“晚上儘量少喝水、少吃飯,少去衛生間”,“也儘可能少洗澡,萬一跌倒、摔傷,就太麻煩了。”

誰又能想到,那個曾經扛過世界的母親,到老了竟然連澡都不敢洗。

--------- 我是心痛的分界線 ---------

有研究稱:“移民國外的子女,時間越久,受到輿論和責任的約束越來越少。”贍養老人的意識逐漸淡漠,為老年父母提供的經濟支持也逐漸減小,這種趨勢不容忽視。

我們還能陪父母多久?

中國人的平均壽命是72歲,就算父母超出13歲,活到85歲,算一算,這輩子你到底還能和父母相處多久?

網上曾流傳過這樣一個計算公式:

假如一年中,只有過年7天才能回家陪父母,一天在一起頂多相處11小時,若父母現在60歲,活到了80歲,我們實際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只有1540個小時,也就是64天。

每次錯過心中總會想著,爸媽就在那,日後總是來日方長……

64天,就是我們以為的來日方長!

還有流行一個說法:人生其實只有900個月,而你可以用一張A4紙畫一個30X30的表格,每過一個月你可以在小格子裡打鉤,你的全部人生就會在這一張白紙上。

假設我們的父母平均五十歲的話,

他們的人生是這樣的...

子女移民海外,留守老人:孩子,沒什麼事,我就先死了

假如你們天天見面

你能陪伴他們的時間是這樣的

子女移民海外,留守老人:孩子,沒什麼事,我就先死了

假如你們一個月見兩次面

你能陪伴他們的時間就是這樣的

子女移民海外,留守老人:孩子,沒什麼事,我就先死了

假如你們一年見一次面

就會是這樣:(

子女移民海外,留守老人:孩子,沒什麼事,我就先死了

如果已經做了選擇遠離父母,或許我們能做的,僅僅是趁著父母還健在,多回家看看。

對年邁的父母來說,這就足夠珍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