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练习书法五年,目前写的水平如何?

陈志艟

五年时光,干其它事也会小有成就,读大学本科也该毕业了,对于书法,五年时间,勤奋些的,顶多算略窥门径。

题主这个字,五年也不算浪费光阴,还是写的可以的。(鉴于图中字形小,较模糊,放大只取了局布)。可能临帖比较杂,看起来既有赵孟頫的笔意,又有魏碑的感觉,或者写过诸遂良的,用笔以秀雅,妍润为主,结字开张,挺有气势。


第一幅感觉好些,兰亭序临的形似,神采没有抓住,呆板些,兰亭序通篇牵丝映带,血脉通畅,顾盼生辉,字字因势取形,似欹而返正,有强烈的动感之美,老兄这兰亭临写得较为拘谨,兰亭的韵律,节奏没有把握住,用笔也较随意,兰亭笔法细腻,结构灵动自然,不好把握 。


从老兄的入门基础看来,楷书以魏碑等字形较为雄强,气势张扬的字体入手,和兰亭序字体出入较大,建议写段时间圣教序,笔法较简便,易于上手,再写兰亭事半功倍。

祝友进步!

本人也是书法爱好者,也喜爱兰亭序书法,偶尔临写,(下附图)敬请斧正,谢谢!


旭日余辉4




朋友~五年应该是一个什么标准呢?这样来说吧~如果只是一个普通爱好者,五年写成这样与十年写成这样,都一样。所以并不要以年限论,毕竟只是爱好。

我跟你两个故事吧,我初学书法第一年,也是自学,我加了一个书法群,现在我还记得那个群主说话的方式,挺有意思的,是甘肃那里的。

他是一个地级市书协的副主席,给我们讲课,教给我们写字,我当时感觉他懂得特别多,他当时讲二王,而且别人发一副字,他能说出是第几届国展的风格。

虽然跟我当初不写二王,不知道啥事国展,但是我很佩服,因为他懂得多,而且眼毒。

他当初示范一个字的其他名家的写法,不看帖,是背出来的,这个能力现在很多学了十几年书法的人也不具备。

他当时用a4纸写二王行书,当初他临欧阳询儿子欧阳通,临了几天跟我们说:我好像感觉到古人写楷书不慢,于是快临了几个字给我们示范。

我当时不理解,为什么a4纸可以用?为什么楷书要快写?

但是我明白一个道理,他这么做是他的体会,并且他愿意告诉我们,增加我们对书法的理解,这是一件好事。

后来,我记忆最深就是,他是卖笔的,我从他那买了三根笔,每个三十块钱。

他说不好用包退,于是我自己用~感觉不好用啊~他说不可能,一定好用,那批笔是他仔细挑的。

我以为他骗了我,他只为了挣钱,后来我退群了。

故事讲到这,有几个细节我跟大家说一下。

第一,那个男的三十来岁。

第二,他学书法四年,这个很重要,他才学了四年。

第三,那个笔,没问题。这是我过后两年才反应过来的。

讲这个故事想说什么呢?

一个专业学四年的人(他有老师),做到了一个市书协副主席(虽然有关系的原因,但是基本功必须要有)

而且他这四年的水平,比很多人十年练了十年水平的人都要强。

我当初知道他只练了四年,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四年就敢出来教人?不怕打脸吗?

后来我觉得我想错了,我把注意力都放到时间长了,没放到水平上。

我感觉好神奇,有人学四年居然到这么高的水平。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以为他的进步速度不可超越。

但是到后来,我走了三年多快四年的弯路,又想想他,感觉更不可超越。

后来,我遇到我老师,他看我字以后就说收我,我问为啥?

我这人比较直,我就问,我字不好,为啥收我。

我老师说,你学了这几年,一直坚持,没放弃,挺好。现在你离踏进书法这门,就差一步。我收了你,你就能进来,不收你,你还得在外边盘旋几年才能进来。

于是就收了我,到后来就是“口传手授笔法”之类的比较具有“秘不示人”等传奇色彩的事。

于是经过几次交流,我的水平蹭蹭上升,他常跟我说,如果早收我,我的水平会比现在还高。

我知道你们都很好奇那些秘不示人口传手授的东西都是啥。

实话说吧,就是我问答经常点评别人字,挑别人毛病的那些问题。

所谓的秘不示人,口传手授,说的是古代,没真迹,没信息。

现在一本字帖跟真迹一模一样,网上教学视频还多,哪还有什么秘不示人的笔法?

其实现在是没有的。

那老师的意义在哪呢?

老师的意义就在于,如何把你的思想重心往专业上引导。

举个例子,一个视频,有些人看结构,有些人看笔法,有些人看运笔。

老师的意义在于,引导你去看那些深层次的东西,有意义的东西。

就比如当很多人还停留在字形上,已经有人开始关注笔法了,有人关注笔法的时候,有人已经开始强调转折布白变化了,更深层次的人追求气韵了。

这是个人需要去摸索的,但是有一个经验多水平高的老师去引导,往往几句话的事。

天天教你横竖撇捺笔法的老师,教你方方正正结构的老师,只能说是负责任的老师,并不是一个有水平的老师。

所以回到朋友你的字,我想说的就是,第一如果只是爱好,就不要问自己水平与书龄的关系。
如果想要专业一点,你的水平也是有一些用笔基础,但是徘徊在门外。

建议你找个有水平的老师。


如论天赋,临米芾这大姐四十多,学了半年多,这个水平。

当初我只指点过他几天,但是我得承认,他天赋确实好,不要说半年,就是给我两年我也写不到这个水平。

但是我没指导她之前,临米芾也就是比常人高一些水平,还是正常范围。

我不是说我指导了什么秘诀,我只是把我懂得分享给了她,一起学的还有好几个,在网上也发过视频。

但是我惊叹他的学习能力,太高了,短短几天进步太大。

你也应该找一个老师,你临帖不是没基础,用笔也不是多差。

虽然很散漫,但是也是临帖临出来的,只不过比较杂,水平大概和我初学两三年差不多,那时候也是自学。

估计你今天的水平也没比两三年前好多少,最多就是运笔和结构更稳固了一点,其余应该没长进。

这不是你的天赋问题,这是你还没有得到一个正确的引导。

这世界上没几个天才,我见过的也不是天才,最多算是聪明的,学起来比较快。




这是我写的,前两个是临,最后一个是昨天写的。

我每天点评的那些字,可能他们都学了二三十年,年龄都五六十岁了,为何我有底气?

因为我理论学的多,有一定实践能力,并且我还在学习理论,每天坚持写字,写成这样最多算专业一点,不能算好,不努力是不行的。

并且,我身边的老师和他的朋友,都是非常专业的人,他们愿意教我,而且我也不笨,基本听过就能理解到,就能记住,慢慢就能实践出来。

所以我很有底气,字不好,但是不业余,文章虽然不到论文水平,但是我能看得懂论文并且能为大家做一个简单解释。

朋友,你缺的是一个专业的圈子。

你得找一个跟我老师差不多的人给你带进去,不要看现在的水平,不要跟别人比。

如果你比的那个人水平高还好,如果水平低,就把你耽误了。

不要拿你的五年水平说事,你今天可能是弯路,保不齐这就是你未来走上专业道路的财富。

我现在很感谢自己走过的弯路,我也愿意把经验分享给大家。

我是梁宇航,以上经历属实,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一点帮助,希望你可以关注我。


梁宇航

我想和你谈一下,书龄和年龄的关系。因为我本身也是一名书法教师。也是正规书法学校毕业的学生。大学毕业之后就一直在培训班里面从事书法教学工作。你说练习书法已经有五年了。目前的书写水平客观的讲只能是一般化,如果你只是喜欢书法?只是把它当做爱好来说。十年、五年、15年意义都一样,自己练、自己写就好了,如果你想专业的学习书法。就必须找一个好的老师。老师的意义就在于,如何把你的思想重心往专业上引导。

因为我们都是喜欢书法的人。没有必要妄自菲薄,互相打击。实事求是的讲我一开始学习书法的时候。就在小学三年级,那时候在路边摊的卖书商人那里买了一本柳公权的在半透明纸的那种临摹字帖,而且还是电脑把一个字一个字处理过的。那时候不懂呀,在书店里买了一支三块钱的毛笔,弄了点墨汁,就郑重其事的开始练起字来。一直写了好多年,终归还是不知道什么叫做书法,直到上了高中以后,遇到了我现在的老师,才开始系统地学习欧阳询,学习书法理论、学习书法历史,上升到书法的研究领域。

这才真正意义上的开始我的书法学习。然后现在每天坚持练字,楷书300字,笔耕不辍,没有一个好的老师的指点。才算融入到这个圈子里面。我现在没事的时候经常去美术馆展览馆,看一些名家字画,通过看展览,看他的这个笔画的墨迹,在感受书法之美,回去和老师一起探讨。这样慢慢的,我的书法就开始有进步了。也在一些大小型比赛中获过奖。也加入市了里的书法家协会,自然的越写越好。也许书法是一个比较枯燥的过程。就三五年的时间看起来很长,但实际上用在书法的时间,又没有那么多,年龄和书龄是一个不是正相关的一个问题。


art严玊

您写的已经非常好了!




但是就个人意见而言,我觉得您还应该再往细了写,也就是细节上还需要下功夫,再就是写王的字应该尽量往小了写,接近原帖大是最好的,但是太难实现


临帖就要临的像,越像越好,因为越像就越能掌握笔法和结构,越能体会到用笔!


个人觉得您有些笔画写的不太细致,需要大量的练习才能有所收获提高,说的不对的地方希望您不要生气,请见谅

我才写书法不到两年,所有的配图都是我的临作,当然还差的很多很多,希望大家给予批评指正,谢谢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您,祝您和各位书友书艺进步


墨宝

五年,时间可谓不短。但从你的字看,基本上还没入门。

你的字,一是笔法不对,墨浮在纸上,杀不进去。二是结构松散,收不紧。你如想有所进步,建议:

1、学习一点书法基础理论,了解书法包含什么内容。没有理论作基础,只知写字,却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写,是不会有进步的。前面帖子有些人建议找老师,找老师的目的也是要让我们搞清这些问题。

2、扎扎实实临帖。临帖的目的是学习前人写字的方法,并运用到我们要写的内容中。

3、认认真真打好楷书基础。要掌握笔法,非练楷书不可。从你的字看,笔法和结构都有问题,一定没很好地练过楷书。

4、找一帮兴趣相投的书友,相互切磋、交流、学习,共同提高。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不错,缺点体势还没用好。

我从小就喜欢书法和绘画,以前没有时间和好的心态练,断断续续,但从不放弃,因为这是爱好,打心底喜欢,不常练但经常看,也是一个爱砖研问为什么的人。我认为可以找老师学,也可以自学,学书法技法其次,重要的是心法,个人认为心法:就是理解书写者为何要这么写,为什么这么写好看,书写者表达的意境是什么。这是我遇到瓶颈从绘画方面或者网上看视频等方面触类旁通得来的。写字也如画画,一先要部局,把整体的势态形体把握住勾勒出来,再从细处下笔润色(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还有就是心态心境,心态心境平和稳健,画出来和写出来的字才会平和大气稳重。笔法技术靠时间可以练出来,而意境体势要靠理解体悟才可能提高,大多人练多悟少。其实什么东西都是会者不难难者不会,大道至简,理解越深刻的东西,最后总结起来需要把握住的也就只是几个点而已。不然写个书法也像搞火箭发射一样难,那是不可能的。中国最古老的东西,就是道家的思想大道至简、道法自然。注重简约和意境。下面是我最近半年专心练书法理解的东西,技法:一、按,这是用笔的主要技法,因为它是体现的是字的力量感和稳重感。然后才可能引申出提,拖等辅助技法。二,单个体势,主要是圆形态,重心保持垂直向下,或者保持左右平衡,结字多连笔要紧凑不散可以使得重心稳凝实,这表现在为为什么多笔画的字好写而少笔画的字难写的原因。三,整体体势:道法自然,可以这样理解,字体绘画,它是艺术性的东西,不是机械化的东西,她需要变化,需要流转,不可能一模一样,要大小配合,刚柔并济。你要表达的是柔美平和,那么整体的变化的起伏就要小。要表现雄浑壮魄,那它整体的起伏就要大。多年的学习经验,先整体后局部。大局搞好了局部也就容易了解决了。总体心态要平和后再去练字写字,不然会越写越没感觉,尽量做到先体悟后下笔。





墨色小余鱼

我觉得关键不是几年,是真正练习的时间和是否得法,如果每天两小时静心读帖临帖,坚持五年,应该有更高水平,当然能有老师带入门更好,没有老师,网上有很多书法讲座视频也不错,自己琢磨很久不得法的看次示范也许就明白了。我小时候学欧,后来跟老师学过魏碑,临过赵之谦,主要写大字楷书,初中学习忙了就放下了,现在再拾起笔来还能记得一点基础,最近迷文征明的小楷和行书,临了一遍文征明的琵琶行,原照片不在,从空间里找到上传的再下载就不太清楚了。




发现太模糊了,补一张刚从新提笔时的滕王阁诗吧,很生疏了


济南sasa

题主写的已经很好的,书写的功夫很好,用笔也可以,现在面临的问题就是临帖和创作的脱节。

看你的临帖和创作基本没什么关系,古人临帖的目的就是为了创作,而我们现在很多朋友就是为了临帖而临帖,一到创作傻眼了。我们迫切需要临创转换的训练。

临创转换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临帖很舒适,创作太费脑子,很多人就停留在了这个舒适区,不想出来了,认为多临帖慢慢就会创作的。

很多人不会创作,去问老师怎么办,老师一般都会说不会创作就去多临帖。错了!不会创作应该多去创作啊。

多多临帖其实也行,但是太慢了,要等到猴年马月啊。创作也需要训练,需要用专门的时间去分析和研究,不然很难写出好的作品。

解决了笔法和字形的问题,下一步的章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下面分享一下我教学生创作时使用的方法,望批评指正。

我的办法就一个字:套。

如果你学习行书,需要创作一首28个字的古诗,你就可以找古代的法帖套进去。

比如你要写李白的《赠汪伦》,你就可以把他套进米芾的《张季明帖》里。完全按照米芾尺牍里的字的大小、粗细、连断来书写,如下图:



假如你要写长卷,你既可以套用王羲之的《兰亭序》,写长条你就可以套用王铎、傅山的。写扇面、对联你可以套用清代人的。

刚开始你可能不懂,为什么这里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套的多了你就明白了,套的多了你自己也就会了。

套的多了,你自己就可以写一幅符合章法、节奏和整体感的作品来了。

每天临完帖,用一个小时时间套上一幅,坚持一年保准你笔下生花。

你觉得呢?


不二斋

五年写这样还算可以,但是直接点说肯定没用功。在我看来临摹古代书家作品形似只是基础,但从你临摹兰亭序可以看出,章法、笔法、字法都没有掌握。当然兰亭序变化多端,非天赋凛然勤加练习者无法望其项背。咋们作为书法爱好者,写写书法全当自娱自乐修生养性罢了。
两幅作品兰亭序相对较好一点,米芾的就有点弱了,笔力上欠缺很多,牵丝引带太多,字很飘。建议先从赵孟頫练起,等精通以后再学王羲之。最后再博学众家之法与一身。章法上也需要研究研究。在这里就不多说了。当然只要你喜欢勤加练习一定会有所成就的。一点拙见望采纳。

这是我前段时间临摹的兰亭序,别人定制的,最近没网也没发过视频教程,想要了解的话点我头像。有视频教学的,以后会多发的。


翰墨

五年的时间不算短。在学习书法中也不算长。

从你临写的兰亭序来看,应该是自学。因为没有任何一个教师会让一个初学者去临写兰亭序。而放大临写兰亭序,别说初学者,即便长年浸淫此道的巨匠,也没有一个成功。


正确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前提。大家感觉行书比较随意,学习起来比较容易。现在很多学习书法的朋友一开始便把行书做为入门学习的书体。练习起来感觉蛮像回事儿的。可是多年的练习下来,和刚开始时比起来没有多少区别。这是为什么?眼界限制了你的能力。

学习书法,不仅仅是要练字,还要练心。有正确的学习观念,才能引导自己的学习方向。方向不对,越练只是错误的积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