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理解《論語》中“鄉愿,德之賊也”這句話?

繁星國學

先上結論:鄉愿(即鄉原,以下統稱鄉愿)的意思就是:媚俗、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接下來,細細解釋一番。

一、關於“鄉”和“願”的意思

事實上,“鄉愿”這個詞的意思雖然比較明確,但拆開來看這兩個字,古今可以說是眾說紛紜了。從漢代一直到現代,對這兩個字的單獨解釋有許多種,雖然不影響我們對“鄉愿”這個詞的理解,但還是有必要追根溯源,為大家詳細說明一番來龍去脈。

我們就不從語言文字學的角度去看了,以免“歧路亡羊”,我們就從主要的幾個註疏來梳理一下,就能探知這兩個字的爭議了。

解釋一:鄉,是鄉里,某個地方;願,即原,究極、探查。

按此解釋,鄉愿的意思就是:到了一個地方(鄉),就有意識的去探查當地人的喜好,然後去迎合他們,以求博取好的名聲和評價。

(這是何晏引用周氏的意思)

解釋二:鄉,同向,指趣味、意向、取向;願,也是探查的意思。

按此解釋,鄉愿的意思就是:見了一個人,就有意識的去探查他的趣味、喜好,然後去迎合他,諂媚他,讓他喜歡你,以求他給你一個好的評價。(這是何晏的解釋)

解釋三:鄉,是鄉里;原,善、好、喜歡。

按此解釋,鄉愿的意思就是:到了一個地方(鄉),問當地人喜歡什麼,然後去迎合他們……意思與上面差不多。

總之,雖然對“鄉”和“願”這兩個字的解釋各有不同,但基本的意思是相似的,就是:媚俗、取悅。

二、為什麼鄉愿就成了“德之賊”了呢?

我們常常說:入鄉隨俗。

我們也常常說:要多站在別人的角度想問題。

這不都是做人做事的一些常見的做法嗎?難道不是情商高嗎?這是不是鄉愿呢?

當然不是,這不是一個層面的事情。

入鄉隨俗,是指尊重與自己不同的風俗,是求同存異;

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是一種溝通的方式。

以上這些,都不涉及道德問題,更與道德的準則無關。

而“鄉愿”,是一個道德問題,尤其是一個道德的實踐問題。具體來說就是,一個人肯定是有自己的是非觀的,甚至三觀還非常正。但是,當他遇到一個人、遇到一個事件,需要他根據自己的道德觀來做出判斷、選擇,甚至要付諸行動的時候,他卻不幹了,不僅不幹,還要順著那些庸俗的見解去說,為的是怕別人不喜歡自己了。

舉幾個例子吧:

這,就是典型的鄉愿,媚俗,為了迎合別人,不惜違背自己的道德準則。

當然了,如果自己認可的道德準則,自己卻不能去實踐,這就不能叫做有道德了,你的道德就是假的。這,就是“德之賊”也。

再舉個例子。

大家熟知的一些人平時天天把“愛國”掛在嘴邊,今天聲討“買日本車的都是漢奸!”,明天辱罵:“去了美國旅遊就別回來了!”,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但是有一天,他有機會移民到美國,他就二話不說,拔腿就走。

這就是鄉愿,因為他知道,在網上鼓吹愛國,能得到很多的讚揚。這就是媚俗,是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三、小結

要知道,道德就是沉重的,從來就不輕盈,道德的實踐就是艱難的,只有少數人能承擔。而大眾自有自己的快樂,可以不必承擔這沉重的十字架。

因此,做殉道者和做普通人,都是可以的,都沒問題

但是,唯獨那些偽君子、媚俗者、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也就是打著三觀正確、道德的旗號,來迎合、慫恿、哄騙大眾的人,才是需要被批判的。


danyboy

怎麼理解《論語》中“鄉愿,德之賊也”這句話?

因為要參與“鄉賢文化”活動論證,我曾對“鄉賢”和“鄉愿”做過一個專門的思考,現在來說一下這個問題。

一、要讀懂這句話,就要先理解什麼是“鄉賢”

賢,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解釋為“多財也”。又說:

引伸之凡多皆曰賢。人稱賢能,因習其引伸之義而廢其本義矣。小雅:大夫不均,我從事獨賢。傳曰:賢,勞也。謂事多而勞也。故孟子說之曰:我獨賢勞。《玉篇》說:有善行也。

莊子《徐無鬼》中曾說道“以德分人謂之聖,以財分人謂之賢。以賢臨人,未有得人者也;以賢下人,未有不得人者也。”

“賢”從“臣”從“手”從“貝”。或許“賢”的本義是說,下臣分財於民,或者用財產為民謀利。要出錢,要多勞,而且是帶著為“臣”的本份去做。這其實就是“上忠君”“下愛民”,中間犧牲自我。這就“賢”了。鄉野、鄉村裡面的這樣子的人,就叫“鄉賢”了。

在舊時代,成天為溫飽而四處奔波的人,是沒有機會做“鄉賢”的。

舊時代“鄉賢”的產生,有其特殊的背景。古代的郡縣制,社會管理機構不一定向下延伸到最底層。而社會底層那些頭面人物,其中多半又是地主、行會代表、庠序膳堂藥鋪等等投資人。為了地盤的安定、生產的發展、經濟的繁榮,上承天恩,下恤民情,就幾乎“自覺”地承擔起了管理社會的責任。他們在客觀上起到了一定的凝聚當地民心民力,解決社會民生問題、傳承文化的作用,填補了朝廷管理觸角未能伸及最底層百姓的治理空白。同時,國家政權機器止於郡縣,又減少了大量吃公餉的人員,這對減少財政支出、減輕百姓負擔也能做出貢獻。在所謂“郡縣治,天下安”之中,“鄉賢”的作用不可低估。那麼,真正的鄉賢是既得“上”鼓勵嘉獎也得“下”擁戴的。老百姓“自覺”地為他們樹碑立傳,建碑坊、修祠堂,就很自然了。

為此,“鄉賢”後來甚至發展為一種功名。一個人死後要進入鄉賢詞,是需要國家管理部門審批的。

二、什麼人是“鄉愿”?

其一,孔子是瞧不起底層勞動者的。

比如樊遲問稼,孔子不知稼不能作答,還揹著樊遲說“小人哉,樊須也!”。孔子始終把自己置於高於平民百姓尤其是普通勞動者的上位,並認為只要“好”禮、“好”義,“好”信,“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孔子是聖人,本不用做農活的,也不必看得起學農業知識的人。但是,用現代的眼光來看,作為老師,孔子的師德恐怕也有點問題。

其二,鄉原,鄉愿。

《論語•陽貨》篇中說:“鄉原,德之賊也。”

原,同“ 願 ”,比較通行的解釋為“老實謹慎,恭謹”。

但是,在對此句的解讀中,對“鄉原”一詞,卻幾乎眾口一詞解釋為,指鄉里中貌似謹厚,而實與流俗合汙的偽善者。

這種解釋得以定論並流傳至今,也恐怕和朱熹有關。朱熹集註,說:“鄉者,鄙俗之意。……蓋其同流合汙,以媚於世,故在鄉人之中獨以願稱。”

這樣的人,自然是“德之賊”了。

其三、獨尊儒術,先儒大師們的解釋自然是有其道理的。

《孟子•盡心下》中說:

(萬章說)孔子曰:過我門而不入我室,我不憾焉者,其惟鄉原乎!鄉原,德之賊也。曰:何如斯可謂之鄉原矣?

曰:“‘何以是嘐嘐也?言不顧行,行不顧言,則曰:古之人,古之人。行何為踽踽涼涼?生斯世也,為斯世也,善斯可矣。’閹然媚於世也者,是鄉原也。”

萬章曰:“一鄉皆稱原人焉,無所往而不為原人,孔子以為德之賊,何哉?”

曰:“非之無舉也,刺之無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汙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潔;眾皆悅之,自以為是,而不可與入堯舜之道,故曰德之賊也。孔子曰:‘惡似而非者:惡莠,恐其亂苗也;惡佞,恐其亂義也;惡利口,恐其亂信也;惡鄭聲,恐其亂樂也;惡紫,恐其亂朱也;惡鄉原,恐其亂德也。’君子反經而已矣。經正,則庶民興;庶民興,斯無邪慝矣。”

孔子表面上口稱“過我門而不入我室者,我不憾焉者”,但卻帶著主觀和輕視將別人定性“其惟鄉原乎”,而且罵人家是“德之賊”。不入其門,實際上是“不入其道”。不入其道的,就是低俗鄙陋的,就算你無論多麼老實謹慎和恭謹,就算用聖人的眼光來看也“非之無舉也,刺之無刺也”,你還是假的,對不起,你的存在就是傷害“德”的,甚至是離經叛道、傷天害理的了。

因為在孔子看來,只有他說的才是千真萬確的。

其四、都被孟子的詭辯繞暈了

當然,有人還會說,孟子已經說了“鄉原”,“言不顧行,行不顧言”言必稱古人,而行為踽踽涼涼、閹然媚於世呢,那當然“鄉原”啦。其實,這是孟子高超的辯解話術讓人誤入其轂了。在孟子回答萬章“何如斯可謂之鄉原矣”之前,孟子在回答萬章關於“狂”“狷”的問題。其文為——

“何以謂之狂也?”曰:“其志嘐嘐然,曰‘古之人,古之人’。夷考其行而不掩焉者也。狂者又不可得,欲得不屑不潔之士而與之,是狷也,是又其次也。”

當萬章提出“何如斯可謂之鄉原矣?”的問題後,孟子對上一個問題的說辭似乎還意猶未盡,仍在接著“嘐嘐然”誇誇其談。孟子仍然是在批評“志”“嘐嘐”,而行為“踽踽涼涼”的“狂”“狷”。“非之無舉也”一段幾乎是把“何謂之狂”“何謂之鄉原”兩個問題揉在一起回答了。否則,怎麼能說“鄉原”“非之無舉”,“刺之無刺”呢?“同乎流俗,合乎汙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潔;眾皆悅之,自以為是”皆可“刺”可“非”嘛,何不列舉罪過事例而批之?何況“鄉原”本是“一鄉皆稱原人焉,無所往而不為原人”的老實謹慎,恭謹的人呢。似乎在孟子的心目中“狂”“狷”者即鄉原。這又怎能稱“原”呢?

無可非,無可刺,就拿“不可與入堯舜之道”的大帽子來壓,這也夠強詞奪理了。如果“一鄉皆稱原人焉,無所往而不為原人”的人都入了堯舜之道了,試想孔先生還能到哪裡去收學徒?過其門而入其室者,便“可與入堯舜之道”?孟子自視也忒高了吧。

看來,問題的根子並不在於“鄉原”言行如何?而在於其不入孔門,不入其道。聖人因為有時不得中道,所以勉強把“狂”“狷”者收攏來做徒弟教導。“鄉原”雖似乎並不太狂,也不太狷,反倒是有人公認為“一鄉皆稱原人焉,無所往而不為原人”,這讓一向以為自己是正統的孔聖人怎麼受得了?作為學生,孟子怎麼能不為老師千方百計辯解?

孟子又引用老師的話說“惡鄉原,恐其亂德也”。你本無“非”可“非”,無“刺”可“刺”,俺就是有那麼一點兒擔心,所以要吐唾沫淹你。這不僅顯得主觀甚至還有點兒霸道了。那個“恐”字用得好,主觀臆斷和猜測躍然紙上。

也有人把“鄉愿”解說為“鄉里人的願望”之類。如果真該這樣解釋,在某些人看來,那簡直就完全肯定是“德之賊”了。

賊,害也。《周禮·夏官·大司馬》說:賊賢害民,則伐之。

不要管前面對《孟子•盡心下》章句的學習探討有沒有道理,現在只有記住因為孟子的高論、朱熹的註釋, “鄉原”是“偽君子”的代稱就行了。


孟子 盡心下:

萬章問曰:「孔子在陳曰:『盍歸乎來!吾黨之士狂簡,進取,不忘其初。』孔子在陳,何思魯之狂士?」 孟子曰:「孔子『不得中道而與之,必也狂獧乎!狂者進取,獧者有所不為也』。孔子豈不欲中道哉?不可必得,故思其次也。」 「敢問何如斯可謂狂矣?」 曰:「如琴張、曾皙、牧皮者,孔子之所謂狂矣。」 「何以謂之狂也?」 曰:「其志嘐嘐然,曰『古之人,古之人』。夷考其行而不掩焉者也。狂者又不可得,欲得不屑不潔之士而與之,是獧也,是又其次也。孔子曰:『過我門而不入我室,我不憾焉者,其惟鄉原乎!鄉原,德之賊也。』」 曰:「何如斯可謂之鄉原矣?」 曰:「『何以是嘐嘐也?言不顧行,行不顧言,則曰:古之人,古之人。行何為踽踽涼涼?生斯世也,為斯世也,善斯可矣。』閹然媚於世也者,是鄉原也。」 萬子曰:「一鄉皆稱原人焉,無所往而不為原人,孔子以為德之賊,何哉?」 曰:「非之無舉也,刺之無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汙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潔;眾皆悅之,自以為是,而不可與入堯舜之道,故曰德之賊也。孔子曰:『惡似而非者:惡莠,恐其亂苗也;惡佞,恐其亂義也;惡利口,恐其亂信也;惡鄭聲,恐其亂樂也;惡紫,恐其亂朱也;惡鄉原,恐其亂德也。』君子反經而已矣。經正,則庶民興;庶民興,斯無邪慝矣。」


水煮周易

子曰:“鄉原,德之賊也。①”(《陽貨篇第十七·第十三章》)

①鄉原:亦作鄉愿。一鄉皆稱原人,故曰鄉原。指誰也不得罪的好好先生。

《孟子·盡心下》:“閹然媚於世也者,是鄉原也。”

“同乎流俗,合乎汙世。 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潔。眾皆悅之,自以為是,而不可與入堯舜之道。故曰:‘德之賊,也。”

孔子學說中“德”的內涵不少,其中“鄉愿”就是其中之一。

鄉愿(鄉原)這個詞含義豐富,孔子眼裡的“鄉愿”大概是指偽君子,指那些看似忠厚實際沒有一點道德原則,只知道媚俗趨時的人。

孟子所指的大約是說言行不一,當面背後各一套的四方討好,八面玲瓏的人。這種人隨波逐流,趨炎媚俗,更多的是指道德敗壞的小人。

從孔子的“德”之中,可以明顯的感動孔子的思想與老子思想的不同。

老子就是不要“出類拔萃”,不為人先,要和光同塵。然而孔子和孟子對這種說法都是嗤之以鼻,不屑一顧的。

孔子與老子,一個積極“入世”,另一個消極“出世”,陰陽對比,可見一斑。


閒看秋風999

“鄉愿,德之賊也” 這句話出自《論語·陽貨》,是孔子說的。在原文中“願” 寫作“原”。

“鄉原,德之賊也” 意思是“貌似忠厚的偽善者,是道德的大禍患” 。

鄉原:鄉里貌似謹厚,而實與流俗合汙的偽善者,指不分是非,同於流俗,言行不一,偽善欺世,處處討好,誰也不得罪的以“謹厚老實”為人稱道的“老好人”。鄉,鄉里。原,音yuàn,同“願”,外表忠厚的樣子。

德之賊也,是道德的禍患啊。賊,害,禍害,禍患。

我們知道,孔子是“中庸”的提倡者和維護者,他主張和諧,主張不偏不倚,但他的中庸是有原則的,他反對無原則的和諧。有子傳達了他的意思:“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學而》第12章)

“鄉愿”這種“好好先生”,為了獲得一鄉的人的好感,抹煞了是非,混淆了善惡,不主持正義,不抵制壞人壞事,實際上是似德非德而亂乎德的人,是德之“賊”。 

《孟子·盡心下》在回答弟子萬章的問題時,把鄉愿者的嘴臉刻劃出來:“閹然媚於世也者,是鄉原也。”(“像宦官那樣在世上獻媚邀寵的人,就是鄉愿。”)“非之無舉也,刺之無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汙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潔,眾皆悅之,自以為是,而不可與人堯舜之道,故曰‘德之賊’也。孔子曰:‘惡似而非者:惡莠,恐其亂苗也;惡佞,恐其亂義也;惡利口,恐其亂信也;惡鄭聲,恐其亂樂也;惡紫,恐其亂朱也;惡鄉原,恐其亂德也。’君子反經而已矣,經正則庶民興;庶民興,斯無邪慝(tè)矣。”(“這種人要找他的不是舉不出具體的事,要指責他又覺得沒什麼能指責的,與淺陋的習俗、汙濁的社會同流合汙。舉止像忠厚老實,行為像廉潔,大家都喜歡他,他自認為不錯,但是卻不能告訴人們走堯舜之道,所以說他是‘道德的竊賊’。孔子說:‘憎惡似是而非的東西:憎惡莠草,是怕它混淆了禾苗;憎惡花言巧語,是怕它混淆了道義;憎惡能言善辯,是怕它混淆了誠信;憎惡鄭國音樂,是怕它混淆了高雅的音樂;憎惡紫色,是怕它混淆了大紅色;憎惡鄉中好好先生,是怕他混淆了道德。’君子要回到正道上的啊。走正道百姓就會思想振作,百姓思想振作,就不會有邪惡了。”)

中國人口眾多,網民數量也相當龐大。在網絡上我們可以經常看到一些消息,網民也經常對各種消息生髮出議論。可以說無論是正面消息還是反面消息,我們總能看到來自正反兩個方面的議論:“非之”者有之,“是之”者有之。即便是對一些不良現象的曝光,也總有人站出來主張“理性”看待。理性看待任何問題都沒錯,但要堅持原則,有個是非標準,對於錯誤的東西要明確錯在哪裡。 說到底,鄉愿者到處討好,八面玲瓏,搞無原則的一團和氣,不得罪人,結果使道德原則得不到伸張;正因為鄉愿者以老好人出現,不像那些公開的壞人,所以,敗壞了道德大家還不覺得,他的腐蝕性對社會風氣危害極大,為此孔子說“鄉愿”者是道德的禍患。


陳廣逵

17.13 子曰:“鄉原,德之賊也。”

師:鄉原是啥?為什麼說鄉原是德之賊呢?

無餘:原通願,意思是恭謹、老實。這種人表面上與人友好相處,老好人,其實是偽君子,所以叫德之賊。

師:前人基本上都是這樣翻譯的,有這層意思。可是“鄉原”在這裡還有另外一層含義。因為“願”還有願望的意思,“鄉”代表低級、粗俗。鄉原就是比較簡單、低級的理想。這句意思是說如果一個人的理想很低級,就會違背道德。

為什麼這樣說呢?我舉個例子:比如前幾年流行的“成功學”,讓你先立一個目標,這個目標通常是一年賺個奔馳車或者幾十萬,然後讓你為了這個目標,不擇手段的完成。完成以後就定義為成功了!為此,有人發明了寶馬車銷售法、下跪銷售法等。成功學的銷售手段很低劣,並且這些銷售方法都是違背道德的,用這樣的手段取得的成功其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成功,所以“成功學”就是鄉原。馬丁路德是說過“不擇手段”,可是他後面還有幾個字——“完成最高道德”,完整的話是“不擇手段完成最高道德”!也就是說馬丁路德的真正意思是為了實現最高的理想,可以不擇手段,而不是在違背道德的前提下不擇手段。可是成功學就是斷章取義,不講道德,只講結果。

所以學成功學的人,往往是預期的銷售目標實現了,也就是實現了所謂的成功,可是人卻變得毫無道德準則、毫無羞恥之心,在人生道路上其實是失敗者!但是人如果立大志呢,比如立“士子之心”呢?當前中國正在深化政治經濟體制改革,正在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不懈地努力,我們腦子裡如果想著國家、民族的大義,想著為了完成這樣偉大的歷史使命而奉獻自己的一己之力,自然就不會為了眼前的蠅頭小利而不顧一切地做傷天害理的事情。所以孔子說“鄉原,德之賊也。”


用戶62564438606

“鄉愿,德之賊也”這句話出自《論語》陽貨篇,要理解這句話,可以參考上下倆節來一併解讀,才可以更加的清晰明白。

17.12 子曰:色厲而內荏,譬如小人,其猶穿窬之盜也與。

17.13 子曰:鄉愿,德之賊也。

17.14 子曰: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

我們可以這樣結合起來做個通順的講解,可以仿照孔子的口氣來說:一個人表面嚴肅道貌岸然,但內心軟弱不堅定的話。他就和小人一樣,不會坦蕩蕩一心為公。因為我們人的內心世界,總是可以打敗我們所表現出來的外表表現。內心世界的想法,就像盜賊一樣,無時無刻的會偷偷的溜出來。一個人總是顧念家鄉之情,他去外面做事,去其他國家做事,就不能一心為公,因為他的心始終掛念的是家鄉的情,做事自然要偏袒於對自己家鄉有利的事情,而忽略了對其他地方的人,忘記了要公平對待。因此,鄉愿,也就像賊一樣,總有一天會把一個人真正的仁德道義偷走。當一個人喜歡聽小道消息,喜歡聽未經證實的消息,這個時候,他的君子之德,就也被拋之腦後了,因為他已經不能公正廉明秉公辦事了。

我說過很多次,解讀《論語》,不要單句的去解釋,那是斷章取義。一定要結合前言後語,這才是瞭解真相的渠道,也才不至於誤解了孔子的意思。


命理師陳一宏

怎麼理解《論語》中“鄉愿,德之賊也”這句話?

子曰:“鄉愿,德之賊也”,出處自《論語》陽貨篇,就只一句話,沒有上下文。

說起來,孔老爺子說話真是言簡意賅,讓我輩後世弟子好頓揣測。所幸,孟老爺子也說過類似的話,似乎可以窺見其意。

《孟子•盡心下》中說:“閹然媚於世也者,是鄉原也。”

這就比較清楚了,兩位聖人對於鄉愿的認識集中在“媚於世者”或者說是首鼠兩端、模稜兩可之輩。

《論語·子路》:“子貢問曰:‘鄉人皆好之,如何?’子曰:‘未可也。’‘鄉人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

這段對話可以作為旁證,孔老爺子喜歡的是善惡兩分、大道直行,有擔當、有立場的君子,所以才會說“鄉愿是德之賊。”

但有意思的是,不知道為什麼孔老爺子會把“願”和“鄉”放在一起說,莫非他認為這種人鄉里比較多?哈哈哈!

說實話,這種沒有立場的老好人不但鄉里多,城裡也一樣多,甚至可能位列朝堂的大臣比例還要高一些。

武則天時期,朝中有大臣名字頗有趣味,叫蘇味道。這位蘇味道可是個神童,史稱9歲能文,20歲便舉進士。武后朝官至同鳳閣鸞臺平章事,躋身相位,名列《新唐書》,娶名將裴行儉之女為妻,也算光宗耀祖了。

但可能是因為武后朝政治鬥爭過於險惡,朝中根基不顯的蘇味道便是典型的老好人,誰都不得罪。

他最常對人說的一句話就是:“處事不欲決斷明白,若有錯誤必貽咎譴,但模稜以持兩端可矣”。因為,有事沒事兒就模稜兩可,被人戲稱為“蘇模稜”,成語“模稜兩可”亦源出於此。。

但模稜兩可並沒有保全他的職位,他先被貶為坊州刺史、後又貶為眉州長史。一個子嗣因而留居眉州,成為了蘇東坡的先祖,如果沒有這次貶嫡,蘇東坡就是我們河北人啦!

其實孔子反對的並不是鄉下人,甚至也不全是一般意義上的老好人。因為,作為一個普通人,老實巴交,不招人不惹事,也不會招致孔子用“德賊”這種詞彙來形容。

孔子真正反感的是“竊據有德之位”的人尸位素餐,凡事沒有立場,只為保住自己的位置,頻頻舉手點頭。這才是孔子反感的德行有缺之人,至於一般老百姓,還真不見得入得了孔子的法眼。


藏地讀行

孔子最喜歡和2種人交朋友,一種是狂者,一種是絹者。狂者嫉惡如仇,遇事拍案而起。絹者有底線,不肯同流合汙。

孔子最討厭的就是鄉愿,就是好人也說他好,壞人也說他好,這種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沒有底線原則的人。


空空空42973354

儒家希望培養的是些什麼人?歷史上,各種對儒家的批判,但就從這一點上,就可以知道,儒家想培養的是有獨立人格,能有所擔當的人,什麼是賊?偷偷摸摸,鼠竊狗偷。一看就知道是在描寫遇到人或事,人前恭唯,背後非議的形狀。為啥會把鄉愿,說得這麼嚴重?因為古人治德修身,立人處事,以誠為先,只有待人以誠,則遇人遇事,可以不假顏色,而鄉愿,則獨缺誠,待人待已,於德無補~


趕著烏龜去爬山

"鄉愿,德之賊也",原文為:子曰:"鄉愿,德之賊也。"其出處為《論語》陽貨篇。孔子反對"鄉愿",就是主張以仁、禮為原則,只有仁、禮可以使人成為真正的君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