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退就退”的COSTCO超市,首店落户上海!

被“江湖”盛传为“神一般对手”的Costco超市,货品随时随地随心,“想怎么退就怎么退”不需要理由,每天思考的不是多赚钱,而是尽可能少赚钱,毛利率超过14%需要董事长签字。

对,就是这个超市!在1983年美国开业后的30多年里,一跃成为全球排名第二的零售商,紧追沃尔玛的超市,来了中国!

“想退就退”的COSTCO超市,首店落户上海!

COSTCO首店开在上海

5月8日消息,开市客(中国)投资有限公司(Costco)与上海浦东康桥(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投资协议书,Costco将在浦东康桥设立中国区投资性总部,并和合作伙伴星河控股集团共同建设一家会员俱乐部零售旗舰店。

据赢商网报道,经过2年多的洽谈,Costco首次进入中国大陆,希望通过在上海建立Costco仓储式零售门店扩展其在中国区的业务,Costco合作方星河控股集团共同见证了签约仪式。

COSTCO是谁?查一查便知!

好市多(Costco)是美国最大的连锁会员制仓储量贩店,于1976年加州圣迭戈成立的Price Club,7年后在华盛顿州西雅图成立的好市多。好市多是会员制仓储批发俱乐部的创始者,成立以来即致力于以可能的最低价格提供给会员高品质的品牌商品。目前 好市多在全球7个国家设有超过500家的分店,其中大部分都位于美国境内,加拿大则是最大国外市场,主要在首都渥太华附近。全球企业总部设于华盛顿州的伊萨夸(Issaquah,WA),并在邻近的西雅图设有旗舰店。在2017年6月7日发布的2017年《财富》美国500强排行榜中,排名第16。

COSTCO曾被雷军怒赞

据“江湖”传言,前一段时间,雷军做了一个演讲,就盛赞了这家美国超市——Costco(好市多)。

雷军描述了他去好市多排队的经历:

“我在金山当高管去美国出差,一下飞机张宏江博士就租了辆车直奔Costco。完了回来吹了半天,经他一煽乎,除了我其他9个高管都去了。结果晚上回来大家说东西太好了,我就问怎么个好法。其实就一件事,便宜。所有的东西都比国内便宜,只有十分之一,一堆东西在北京得人民币9000多,Costco只要900块钱。”

“所以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去Costco了,站了15分钟我说我懂了,正好跟我想的东西一模一样!”

雷军说的没错,好市多的确是一家神奇的超市。或许,国内小米的极致性价比也是雷军从这里获得的灵感。

“想退就退”的COSTCO超市,首店落户上海!

你所了解的COSTCO

大多人人知晓Costco超市,基本是其物美价廉和退货方便的购物体验。

常去Costco的人都知道,Costco有一个雷打不动的招牌套餐:热狗+汽水。这个套餐非常便宜,30多年来一直是1.5美元,卖出去了几十亿份。

而且在Costco超市,试吃产品的分量能撑到你!Costco规定,在它这里试吃的分量要够大,不怕客人吃。只要举办试吃活动,当天商品的销售额能大幅增长2到3倍。

另一个就是众所周知的退货规定。

绝大部分超市或专卖店退货是7天内。如果超过7天,对不起,您超时了,不退!但在Costco,退货从不问原因、不限时间,只要你不满意,随时可以退换!甚至连吃一半的饼干,穿过的衣服,用过的电器,一言不合,“想退就退”!

对于Costco来说,退货多并不糟糕。相反,它认为退货有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因为被退货太多的供应商肯定会感觉压力山大,在以后会更注重品质。

你所不了解的COSTCO

Costco这样著称于“江湖”的贴近成本的低价,背后源于两条硬性的规定,并严格地执行了下来,才造就了Costco高质量商品低价的“江湖名声”。

第一,所有商品的毛利率不超过14%,一旦高过这个数字,则需要汇报CEO,再经董事会批准。

第二,面对外部供应商,一旦在别的地方比Costco的价格还低,则它的商品将永远不会再出现在Costco的货架上。

根据Costco财报数据显示,近五年来,Costco整体毛利率一直保持在11%上下,远低于国内一般超市卖场平均15%-25%的毛利率。

Costco的商业模式看上去很简单:不遗余力地减少一切可减少的成本,将利润最大程度透过低价让利给消费者。

那么,利润来自哪里?

Costco是会员制仓储批发俱乐部的创始者,它的核心在于会员,主要利润也来自于会员费。

对于产品,Costco也有着严格的把控。

拥有超低SKU。Costco活跃SKU只有3800,大约是沃尔玛的十分之一。

同时,对于商品的品牌和质量、自营品牌方面,Costco选择中高端品牌作为长期合作供应商,一旦产品出现问题,至少3年内都不会与之合作。此外,Costco发展了Kirkland Signature作为自营品牌,产品种类范围从成衣、电池、生活用品、到食品皆有涵盖,均受到会员相当高的评价。Costco全年销量中20%来自于自营品牌。

不过,这个让沃尔玛等都“颇为忌惮”的对手,在中国是否能复刻以往的成功呢?我们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