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打嗝、腹脹和消化不良,可以怎麼緩解?

毛毛褲先生

腹脹根源在於脾

春節期間由於食物豐富,特別是很多人遠離家鄉外出工作,久別離家,忽然回到家鄉,吃到兒時的味道,媽媽的味道會毫無顧忌的大快朵頤,這個時候很多人就會出現腹脹、打嗝、反酸、口臭一些症狀。有一些患者知道自己的脾胃不好就吃的很少,但還是腹脹如故,不消化,胃裡像一個石頭一樣撐著。

還有一些患者是非常能吃但是就是不敢吃,吃多了不消化,腹脹難受,這在中醫上叫“能食不能消,其病在脾”從脾胃的功能上來講,胃是主管受納接受食物的,所以能吃。但是胃負責接受食物後,消化需要依賴脾的運化作用。

運化就是運動化生的意思,就是把食物消化吸收轉化為營養物質氣血能量的過程,很多人能吃不胖或者是吃的很少確很胖就是和脾有關的。基本上可以這樣說,胖瘦都和脾胃有關,胖瘦的關係下次再講。

至於吃的多少都會腹脹,是每個人對脾虛的程度不同,對食物的耐受程度不同罷了。

如何預防腹脹

如果出現腹脹了,首先要做的就是控制飲食,特別是不能多吃。我們小時候都玩一個遊戲:俄羅斯方塊,在玩這個遊戲是我們知道空間越大,方塊擺放的就越好。而人的胃也是一樣,出現腹脹首先就是給胃減輕負擔,讓胃有更多的空間可以蠕動起來,填的滿滿的是沒法蠕動的。所以說飲食上要控制不要吃過飽,七八分飽就可以了。

另外就是少食難消化的食物,和一些產氣的食物如韭菜是粗纖維食物,粗纖維不能水解,不好消化,還有薯類,特別是紅薯,胃病患者儘量少食用,一是薯類容易脹氣,一是紅薯容易作酸,出現泛酸燒心的症狀。還有就是油炸食品、粘糕、湯圓、烙餅之類不易消化,這些要少吃或者不吃。如果出現腹脹不消化的症狀了可以吃一兩次的沉香化滯丸,但注意不要多吃,腹脹解決了就不吃了,吃多了容易破氣。

有朋友春節期間問我吃多了咋辦,今天給大介紹一個食療的小方子:

  • 鮮山楂:3 個

  • 陳 皮:6 克

  • 蘿蔔子:10 克

煮沸5到10分鐘,飲其湯。

這裡我想再特別講一下山楂。大家都知道山楂是消食積的,特別是消肉食效果特別好,我們知道滷肉時放點山楂肉熟肉爛的更快。

在《本草綱木》中有“煮老雞硬肉,入山楂數顆即易爛,則其消肉積之功,蓋可推矣”。山楂中的脂肪酶可促進脂肪分解;山楂酸等可提高蛋白分解酶的活性,又因為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和脂肪,因此用山楂燉的肉更爛易熟。


張正傑

經常腹脹打飽嗝,可能是腸胃不好引起的消化不良,要了解消化不良這種疾病。主要是以下幾點

1.消化不良(dyspepsia) 定義

消化不良是指一組表現為上腹疼痛或燒灼感、飯後飽脹和提早出現飽感的症狀, 可伴食慾不振、噯氣、噁心或嘔吐等。消化不良症狀可由胃腸道、胰、膽、肝臟等臟器疾病引起。消化不良從病因上可分為器質性消化不良和功能性消化不良。其中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血生化和內鏡等檢查無異常發現。

與消化不良發病的相關因素有: 腦力勞動、工作緊張、睡眠狀況差、服用非甾體抗炎藥(NSAID) 和飲食不當等。

2. 消化不良的症狀


中華醫學科普

第一個因素是脂肪的攝入,過多的脂肪會對消化系統造成負擔,進而出現一些消化不良的症狀。建議日常生活中少選擇肥肉、奶油等高脂肪食物,避免過多烹調油的使用,蒸、煮、燉、汆的方式為佳,儘量避免煎、炸、燒烤等烹調方式。同時,大部分的包裝食品如餅乾、糕點等,調味用的芝麻醬、沙拉醬等脂肪含量也較高,可能是大家容易忽視的部分,需要控制攝入量為佳。

第二個因素是食物中的脹氣成分。很多食物中天然含有一些脹氣因子,比如大豆類,如果生食的話,可能會引起腹脹等症狀,而通過加熱或者加工成豆製品如豆腐、豆漿等,脹氣因子會被去除,同時也提高了消化吸收率。包括乳糖不耐受的朋友,可以將牛奶改為酸奶或者無乳糖配方的牛奶。

第四個因素是膳食纖維的攝入量。很多朋友可能為了減肥、控制血糖或是緩解便秘,過多地攝入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用粗糧充當全部主食,大量地攝入蔬菜,甚至盲目服用一些減肥食品,引起消化不良,還影響了鈣、鐵、鋅等其他營養素的吸收。建議適當控制膳食纖維的攝入量,可能有助於改善相關症狀。

此外,避免菸酒、辛辣、濃茶、咖啡等刺激,採用絲、丁、沫、泥、汁等比較精細的加工方式,通過天然食物比如富含蛋白酶的獼猴桃或者服用一些消化酶等途徑,都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消化吸收食物,改善消化不良。


營養師顧中一

出現消化不良怎麼辦?鄭醫生來為你支招,介紹幾個有效的能幫助消化的食品給大家。

1、蘋果。蘋果含有鞣酸等物質能幫助消化,可以促進胃腸蠕動,加速排便,讓胃腸有更多空間消化食物。

2、醋。醋的主要成為是醋酸,中醫認為能開胃消食,能促進胃酸分泌,幫助消化。

3、山楂。含有多種有機酸成分,可以轉化成幫助消化的酶,中醫認為山楂消肉食效果極佳。

4、陳皮。含有揮發油對胃腸有刺激作用,能增加胃液,促進腸胃蠕動。

5、檸檬。能促進胃液分泌,增加胃腸動力,幫助消化。

6、保和丸。這是中醫最經典的幫助消化的方子,含有諸如麥芽、山楂、陳皮、萊菔子、神曲等主要藥物,有很好的健胃消食作用,市場有成藥可以購買,簡便實用。

在此,提醒各位,特別是脾胃功能差,有胃腸炎的,年紀大的,容易消化不良的人群更應該注意節制飲食。


中醫養生鄭芝環

消化不良多表現為飯後腹部疼痛或不適,常伴有噁心、噯氣、打嗝、肚子脹等。其中,噯氣、腹脹、腹痛、排氣過多、打嗝等多被認為是胃腸道脹氣。胃腸道的氣體經口排出為噯氣,經肛門排出為排氣,還有一部分可被腸壁吸收。長期的消化不良還會導致營養不良、免疫功能下降等。消化不良只是臨床上的表現,需與早期胃癌、胰、膽、肝臟疾病相鑑別,所以消化不良患者應及早就醫。

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很多,包括胃和十二指腸部位的慢性炎症,使食管、胃、十二指腸的正常蠕動功能失調。患者的精神不愉快、長期悶悶不樂或突然受到猛烈的刺激等均可引起。

若只是單純的消化不良怎麼調理?

中醫認為,火麻仁不僅營養豐富,還有潤燥滑腸通便,用於血虛津虧,腸燥便秘,降血脂、血糖、血壓等多種功效。比如李時珍就在《本草綱目》中記載,火麻仁味甘,性平,歸脾、胃、補中益氣,久服康健不老,神仙也,潤腸通便。

現代研究證實,火麻仁富含人體必需但又稀缺的亞麻酸,對大腦的發育和視力發展有具有重要促進作用;火麻油中的卵磷脂,刺激腸粘膜,使分泌增加,促進腸胃蠕動加快,潤腸胃,並改善便秘,特別是對於改善消化不良有很好的效果。


鍾老大30

飽餐後吃這幾種食物助消化

山楂粉

餐後可以吃一些諾碧康山楂粉,直接用水沖泡就可以喝,也可以加蜂蜜或者是糖調味喝,山楂粉味酸、甘,性微溫。能健脾開胃、化滯消食,增進食慾,尤善消油膩肉積。現代藥理研究認為,山楂粉含有脂肪酶,並能增加胃消化酶的分泌,促進消化。

獼猴桃

有研究表示,人在吃掉獼猴桃後,胃蛋白酶的消化能力會增加,這也可能加快蛋白質在小腸內的吸收速度,從而讓身體對蛋白質的利用水平得到整體提升。這主要是因為獼猴桃內天然產生的一種特殊成分——獼猴桃鹼,它能加速消化,讓蛋白質得到更快更全面的吸收。

檸檬水

檸檬富含檸檬酸、蘋果酸、維生素C、鉀、鈣、鎂、磷等營養成分,泡水有利於營養物質的釋放。檸檬水有益消化道健康,可刺激胃液分泌,幫助消化,促進排便,清理腸道。因此,飽餐後,喝一杯檸檬水能促進消化,緩解消化不良、燒心和脹氣等症狀。

菠蘿

菠蘿含有特殊蛋白酶,在胃中分解蛋白質,能夠補充人體內消化酶的不足,幫助消化。因此,飽餐一頓後,可以吃些菠蘿促進消化。


乖乖的生活

1.煩惱不計較:胃病的罪魁禍首往往不在於吃也不在於穿,而在於你的心情不美麗,怨氣不僅會“攻心”更會“攻胃”。帶著這樣的心情吃飯還會加劇自律神經的紊亂和消化供血不足,很快脹氣、打嗝、反酸、胃痛就會來陪你了!

2.寧少不能多:胃脹、打嗝的人千萬不要吃多,不管餐桌上的美味佳餚多豐盛,要控制好量,吃到感覺不餓了就馬上停筷子,否則你馬上就要為自己的一時貪吃付出“慘痛”的代價了!

3.分秒不能差:每天三餐的時間一定要固定,稍有偏差就會讓胃腸“蒙圈”。到吃飯時間了不吃飯,胃液已經分泌好了在那裡等著,食物再不進去就只好自己消化自己了。不是吃飯的時間亂吃東西,本來胃腸還在休息,突然又要工作,只能手忙腳亂造成功能紊亂。

4.喜熱不喜涼:不管感覺多渴、多熱,切記一點,千萬不要吃生冷的東西。有些患者甚至感覺吃常溫的食物都會出現不適,那就稍微加熱再吃,但切記不要太熱,以免燙傷胃黏膜。


蔡笑英

消化吸收不良的病人,注意飲食調養。供給充足的熱能和蛋白質,由於是長期病,機體消耗大,應供給充足的熱能,以防止體重繼續下降。

補充足夠的維生素。除食物補充外,必要時補給維生素製劑。少量多餐。選擇細軟易消化的食物,既保證足夠營養,又不致加重腸道負擔。


我想要你笑

交給你一個非常簡單的方法,不用吃藥打針,我親測很有效果,是一位老中醫教我的,你可以試一試,就是按你的足三里穴,自己就能做到。

如果你按對了穴位,會有脹疼的感覺,有時也會有點麻,可以用中指疊壓法揉這個穴位,輕重自己掌握,每次按壓1到3分鐘,這個穴位有理氣止痛的效果。

我以前胃不好,吃點硬的或者涼的就會漲肚,有時還胃疼的厲害,也吃了不少藥,但一直沒有治癒,前些年聽了這位老中醫的意見,上班空閒時間就自己按揉這個足三里,慢慢的胃好多了,以前的胃疼也很少再犯,你試試吧,如果效果好請記得傳播出去!


明晰自己心理諮詢師

其實大多數胃病患者,包括一些醫生,都忽視了一個問題:針對一些急性的病情,吃藥、輸液確實能快速見效,但是這隻能是暫時的緩解。胃病屬於慢性病,特別是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患者,吃藥和輸液有時候不能解決根本問題,不是長久之計。想要徹底擺脫胃病,藥要吃,儘量少,可以服用衛樂舒對抗菌,多增殖一些體內的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