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底气从哪里来?

生活永远不可能像我们想像的那样好,但也不会像我们想像的那样糟糕,无论是好的时候,还是糟糕的时候,都一定要有底气。

有了底气,我们才能在风雨袭来山穷水尽的时候,依旧能够找寻出路,遇见前方的柳暗花明。

那么,人的底气从哪里来?

​你的底气从哪里来?

- 01 -

怀有教养

什么是教养?

它只是用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准则,能够要求别人的,叫法律。真正有教养的人,都懂得善意包容。

有一个有名的大师,想把自己的衣钵传下去,决定收个徒弟。

闻者众多,都想拜他为师。经过多次筛选,有两个成了最后竞争者。

大师对两人说:你们出去找一片世界上最完美的树叶,这时你们最后的考验。两人遵命而去。

没有多长时间,一人归来。

他找到了一片并不漂亮的树叶,说:这片树叶虽不完美,但是我看到最完整的树叶。

第二个人转了一天,心里一直记着最完美的树叶,一直寻找直到晚上才空手而归。

他两手空空对大师说:

我去过很多森林,见到很多树叶,但怎么也找不不到那片最完美的。

大师点了点头,没有说话,最终把衣钵传给了第一个人。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世上本来就没有完美的树叶,总是盯着事物的缺点穷追不舍,是一种低级的体现。

做人也是一样,你我皆凡人,谁都有缺点,总要求别人尽善尽美,是极其没教养并且不道德的行为。

这就是孔子所说的: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你的底气从哪里来?

- 02 -

坚持努力

美国总统托马斯.杰弗逊说:

我很相信运气 ,事实上我发现我越努力,我的运气越好。

一个荷花池,第一天荷花开放的很少,第二天开放的数量是第一天的两倍,之后的每一天,荷花都会以前一天两倍的数量开放。

如果到第30天,荷花就开满了整个池塘,那么请问:在第几天池塘中的荷花开了一半?

第15天?错!是第29天。

这就是著名的荷花定律,也叫30天定律。

人生拼到最后,往往拼的不是运气和聪明,而是努力。

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12岁时,你觉得觉得游泳很难,便放弃了学习,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

18岁时,你觉得觉得英文很枯燥,上课从来没认真听讲,等25岁,出现一个心仪的工作机会,要求是熟练掌握英语,你只好说“好后悔没好好学习”。

日本著名设计师山本耀司曾说:

“我从来不相信什么懒洋洋的自由,我向往的自由是通过勤奋和努力实现的更广阔的人生,那样的自由才是珍贵的、有价值的。

我相信一万小时定律,我从来不相信天上掉馅饼的灵感和坐等的成就。做一个自由又自律的人,靠势必实现的决心认真地活着。 ”

​你的底气从哪里来?

- 03 -

心存善良

人存好心,善良为本。慈善胸怀,厚德宽人。

让人感受到你的存在,这世界充满阳光,社会温暖,人心温暖,得道多助,路自宽行。

作家村上春树说:

是这些人组成你生命中一点一滴的温暖,也是这些温暖,使你成为更好的人。

有一个农夫的玉米品种,每年都获得极好的收成,而他也总是将自己的优良种籽,毫不吝惜地分赠给其它农友。

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大方?

他说:我对别人好,其实是为自己好。

风吹着花粉四处飞散,如果邻家播种的是次等的种籽,在传粉的过程中,自然会影响我的玉米质量。

因此,我很乐意农友们都播种同一优良品种。

他的话简单却深含哲理:

凡你对别人所做的,就是对自己所做的。所以,凡事你希望自己得到的,你必须先让别人得到。

哪怕世间不尽人意,也愿你身披善良的铠甲,向阳而生,真诚待人。

​你的底气从哪里来?

- 04 -

保持真诚

《世说新语》里,讲了一则这样的小故事:

郗鉴听说琅邪王氏的子侄都很英俊,就派门人到王导家去物色女婿。

门人回来说:

“王家年轻人都很不错,但听得消息时,一个个都打扮一番,装出矜持的样子,只有一个年轻人,袒腹东床,神色泰然,只顾吃东西,好像没听到我们说话一样。”

郗鉴一听忙说:“这个人正是我要物色的好女婿!”随后便把女儿郗璿嫁给了他,这也是成语“东床快婿”的由来。

和王家其他人们不一样,王羲之生性真诚豁达自然。

不追求锦衣华服,不可以掩饰自己,不经意流露出好男儿的真性情,故此才被郗鉴大为欣赏。

我们常说,真善美。

比起善良,一个人的真诚更加值得称道。

​你的底气从哪里来?

生活总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变故和困难,即便你没法笑对这一切,也愿你如《一个人的好天气》里那样:

我既不悲观,也不乐观,只是每天早上睁开眼睛迎接新的一天,一个人努力过下去。

怀有教养、心存善良、保持真诚、坚持努力,有底气,才是面对生活最美的样子。

转:诗词天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