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能活多久?

翔哥哥224326

腫瘤的生物學行為,俗話說惡性度的高低。胃癌是異質性很強的一種實體腫瘤,就是說不同的胃癌,同一胃癌不同的癌細胞之間差別很大。這就能解釋為何很多患者同樣性別、年齡,同樣的分期、同一個醫生手術,但是預後相差很大的原因。比如分化程度不同,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復發風險的高低,一般來說,分化程度越低,惡性度越高。


北大腫瘤張成海醫生

“生命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你將會拿到哪塊”.

這是電影《阿甘正傳》裡面極為經典的一句話,媽媽通過這句話教會了阿甘懂得珍惜生活,熱愛生命,懂得善待自己和他人。

每當我想起一個老人家,一個老病號,我就自然而然的想起這句阿甘的巧克力人生哲學,而現在,這個老人家恰好又住在我的病房裡。

這位老人家今年61歲,是一位胃癌病人,確切的說,應該是一位晚期胃癌病人,手術是6年多前做的,當時老人家因為“反覆腹脹”就診我科,剛好住在我的病床上,緣分就這麼不經意間結下了。這是老人家手術前的CT圖像。

可以看出,胃部一個很大的腫瘤,和後面的胰腺後分界不清,

胃鏡的圖像,胃鏡病理提示腺癌。

既然病人全身情況都還不錯,胃癌的診斷十分明確,手術肯定是要做的,病人家屬也是積極配合手術。

術中探查見肝臟表面可及數枚小結節,直徑約0.5cm-0.8cm,質較硬,腫瘤位於胃體小彎側及胃角處,大小約7.0cm×5.0cm,質硬,活動度稍差,行“胃癌根治術”,以防萬一,我們切除右肝表面一淺表結節拿去病理檢查化驗。手術後病人恢復很順利。

術後病理結果:胃體潰瘍型中分化腺癌,癌浸潤胃壁全層及漿膜外纖維脂肪組織。大彎淋巴結(2/15),小彎淋巴結(1/12)。“右肝表面結節”為轉移性腺癌結節。

術後診斷: 屬於胃癌肝轉移,這是胃癌晚期。

既然遠處已經轉移了,我們不能坐以待斃,術後輔助性化療吧,就這樣,手術後先化療6個週期,定期複查,但約1年後複查,發現肝內多了幾個病灶,高度懷疑是轉移癌,繼續化療,同時對於肝臟轉移瘤病灶,間斷行射頻消融術,什麼意思,就是在CT定位下準確將一根針插到高度懷疑惡性轉移癌的部位,通過高頻電流通過電極形成熱量,從而破壞癌細胞。

繼續複查,發現肝臟上面的腫瘤與之前相比少了一些,那就繼續化療了幾個週期,通過複查CT發現肝臟再次出現了新的腫瘤病灶,真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看來目前的化療方案效果不理想,繼續更換化療方案,間斷進行射頻消融術,反正肝臟上面的腫瘤是發現一個消滅一個,化療的目的除了有助於消滅肝臟上面的腫瘤以外,也希望別的地方不要再長出新的腫瘤。

就這樣斷斷續續的化療、複查,好在努力沒有白費,經過種種磨難及艱難的化療、射頻消融等處理,目前肝臟上面的腫瘤已經全部消滅了,別的地方也沒有新的腫瘤復發的跡象。我們總結了下,患者手術後經歷了許多許多次的化療及3次射頻消融術(好在每次化療的毒副作用都是比較小的)。



前前後後6年多的時間,醫生和病人早就像家人一樣對待。1周前,患者住院進來複查,順便調理下身體。總體而言,老人家身體還是不錯的,根本看不出經歷過全胃切除及這麼多次化療的胃癌晚期病人。

現在聊聊胃癌。

胃癌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我國消化道惡性腫瘤中居第二位。

病因不確切,目前來講與以下因素有一定關係:

1、飲食生活因素:長期食用燻烤、醃製食品的人群中,胃遠端癌的發病率偏高,與食品中亞硝酸鹽、真菌毒素等致癌物或前致癌物的含量高有關,高鹽飲食破壞胃粘膜層,使致癌物與胃粘膜直接接觸,增加了患癌的幾率。

2、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引發胃癌的主要因素之一。幽門螺桿菌感染陽性者胃癌發生的危險性是陰性者的3-6倍。控制幽門螺桿菌感染在胃癌防治中的作用已受到高度重視。

3、慢性疾患和癌前病變:

易發生胃癌的胃疾患包括:胃息肉、慢性萎縮性胃炎及胃部分胃切除後的殘胃。胃息肉分為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和腺瘤,前兩者惡變的可能性很小,胃腺瘤的癌變率在10%-20%左右,直徑超過50px是癌變機會加大。癌前病變指容易發生癌變的胃粘膜病理組織學改變,可分為輕、中、種三度,重度異型增生與分化較好的早期胃癌有時很難區分。

分期,大都是根據TNM分期。

T代表原發腫瘤浸潤深胃壁的深度,N表示局部淋巴結的轉移情況,M則代表腫瘤遠處轉移的情況。

早期胃癌多數病人無明顯症狀,有時出現上腹部不適,進食後飽脹惡性等非特異性的上消化道症狀,這個病人的症狀就是反覆腹脹,隨著腫瘤的發展,逐漸出現上腹部疼痛加重、食慾下降、乏力、消瘦、體重減輕。胃癌長在胃裡面的位置不同,症狀也不完全一樣。

雖然胃癌的檢查項目很多,但目前用於診斷胃癌的檢查主要是纖維胃鏡檢查,能夠直接觀察胃粘膜病變的部位和範圍,並可以對可疑病灶鉗取小塊組織作病理學堅持,是診斷胃癌的最有效方法,

超聲胃鏡還可以瞭解腫瘤在胃壁內的浸潤深度以及向胃壁外浸潤和淋巴結轉移情況,有助於胃癌的術前臨床分期。對於有胃癌前期病變者,如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及胃大部切除病史者,定期體檢行胃鏡檢查尤為必要。

具體到這個病人,

胃癌的病因,我們無從得知。

腫瘤分期上,肯定是晚期了。

“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that you will never know what you gonna get”,用這句話來形容這位老人家的遭遇是再合適不過了。

沒有哪一種生命的軌跡是偶然出現的,它的出現總是遵循著某些規律,有時候突然出現的人生變故改變了那種生命軌跡,面對這一重大人生變故,有的人會意志消沉、一蹶不振,有人會樂觀向上、勇敢面對,雖然我們不知道最終結果如何,但也許就是這面對人生態度的細微區別,經年累月,創造出人生的奇蹟!!

關注健康,醫路同行,讓我們為大眾健康保駕護航!!


頭號在線醫生

決定胃癌分期的因素有三個:T,N,M。T指癌細胞在胃壁內侵犯的深度,未超過粘膜下層為T1,侵犯肌層為T2,侵及漿膜下為T3,穿透胃壁為T4(未累及鄰近臟器為T4a,否則為T4b)。N指轉移淋巴結的個數,無轉移為N0,1-2個轉移為N1,3-6個為N2,超過6個為N3。M指的是遠處轉移,有為M1,否則為M0.

T分期的劃分 (圖片來自網絡)

然後,不同的T、N、M排列組合,得到臨床分期(stage I-IV),見下表。凡是有遠處轉移(M1),不論T和N,一律為IV期;而在無遠處轉移的情況下,只要是T1,都屬於早期胃癌,不論N的情況如何(當然不能是遠處的淋巴結轉移)。

如果沒有遠處臟器或遠處淋巴結(如左鎖骨上淋巴結)的轉移,則不屬於4期,很可能有手術根治的機會。如能手術,可以延長患者的生存。

胃癌從早期進展到晚期經歷了多長的時間。這涉及到胃癌自然史這個主題,即無醫學干預的情況下胃癌自然進展的情況。這個問題很難回答,研究資料及文獻也很少,原因如下:

1.一旦發現胃癌,不給予醫學干預有悖於倫理(總不可能讓患者從早期拖成晚期吧),因此研究者很難收集到此類病例。

2.不同的患者,胃癌惡性程度不同。少數胃癌雖然處於早期(即T1),卻可以看到明顯的血管侵犯和血管內癌栓,這種情況下發生遠處轉移應該是很快的;而有的胃癌惡性程度很低,幾年也不一定發生遠處轉移。

3.在不手術,不做病理檢查也就是無醫學干預的情況下,要對胃癌分期非常困難。當然,現在對於胃癌侵犯深度的判斷有內鏡超聲,它對T1期胃癌也就是早期胃癌的判斷還是很準的;同時,各種影像學檢查對M1的診斷準確率較高。但就腫瘤診斷而言,病理檢查才是金標準,只有手術或活檢獲得了組織標本送病理檢查後,才能真正明確是不是T1或M1. 而對於N分期,影像學的準確率很低,就更依賴術後的病理結果了。


風輕雲淡的me

我是一個農村人,所有的親戚,朋友,同學幾乎都是農村人。其中一個同學趙某二十二年前因胃癌動了手術,切除了大部分胃,直至現在還健在。已經七十五歲高齡了,只是人和發病前相比瘦了很多。另外一個今年六十三歲的同族人,我應稱叔父的張某十年前因胃癌動了手術,也同樣切除了大部分胃,休息了幾年後現在仍在當環衛工人。據醫生說癌症病人大部分是被嚇死的,只要早發現,及時切除,正確對待生死問題,:保持樂觀還有相當長的生存期。


秦一農夫

這個問題我最有權回答,

我母親是1990年查出胃癌,並於當年進行胃切除手術,胃整個切除,用大腸代替胃,手術時也把脾切除了,因為輸血感染了丙肝,真是死裡逃生!

術後每頓吃的很少,一天吃四五頓,經過一年的恢復,才開始敢吃東西,體重從140斤掉到九十幾斤,在這個期間她最愛吃的就是螃蟹,幾乎天天吃,沒有做過化療,因為胃全切除,胃癌是早中期,沒有擴散,

這樣生活了二十年,最後是因為丙肝轉變成肝癌,二十年來她最愛吃的是海鮮,也並沒有什麼不適,這已經是奇蹟了,所以癌不可怕,是可以戰勝的!


雪花紛飛下的濱城


馬興無


是小四川兒阿

去年6月26日作了胃全切,癌症分期也不好。一年來感覺個人應無視病狀存在而不是該咋咋辦的消極式狀況為佳!所謂積極應對是對症的首要態度。我自我感到一天天好起來。只是這手腳麻木被五期化療近2O天水米不大進而失去排毒機制所拖賴連累造成的狀況鮮有緩解。但本人努力求解不輕言放棄,故而獲得心結無憂最佳狀態。得病不怵是病者自癒的前題!本人在6O歲時放言壽至九十,現身體尚虛,內心尚在追求高壽境界!


小彌陀5


一頭青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