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濟南青島,誰是山東省第三大城市?

匿楓

走過很多城市,包括最近崛起的鄭州、武漢等。本人濟南人,客觀說一下省內幾個城市的感覺。

先說一下青島好了。青島優勢在於沿海港口,經濟發展受益山東一直推進的沿海經濟。很多投資傾斜力度大,項目引進較多。這是青島經濟得以成為第一的根本,沿海加政策扶持。說句心裡話,青島的發展真心帶不動整個山東,甚至連周邊的膠東區域經濟都沒有帶動。現在看,山東的沿海經濟戰略是失敗的。青島,煙臺,威海,經濟沒有聯動,對全省尤其是西部沒有絲毫帶動效果。青島,也沒有發展成為深圳、上海、蘇州、等城市的能力。不要說山東扯後腿之類的話,對比同期投資青島絕對是山東最多的。計劃單列市,投資都是中央直接審批,從這個角度講,中央從來就沒有把青島扶植成為超一流大城市的計劃。

煙臺,經濟受益類似青島,又與青島形成競爭關係。地區經濟主要依靠下轄縣級市的貢獻。屬於山東沿海戰略第二受益者,但永遠無法超越青島。其實我覺得煙臺和青島的情況極其類似,但就發展來說煙臺受到的支持遠不及青島,計劃單列市的優勢是煙臺無法趕超青島的關鍵。

濟南,整體經濟發展綜合性是最強的。沒有突出的產業,也沒有弱勢的產業。由於省會,經濟活力受各方派系影響極大。許多很好的實業被莫名其妙的幹掉了,其中原因不可明言。長期以來很憋屈,有很多規劃一拖就是十幾年。例如地鐵、北跨、東西部的發展。受政治影響極大。

山東如果想大發展,沿海經濟已經證明不可行,根本沒有帶動整個山東經濟發展。現在濟南新區是唯一契機,如果錯過,山東會被南方甚至河南超越。


何謂2

衡量一個城市的規模,我們通過看三個數據,GDP、城區人口、城區面積:

首先看GDP

根據2017年山東各市GDP排名我們發現,前三名分別是:青島(11037億元)、煙臺(7338億元)、濟南(7201億元),煙臺以微弱的優勢領先濟南。

再看城區人口

通過2015年山東城建統計年報數據顯示,青島城區人口338萬,排在山東第一位,濟南城區人口303萬排第二位,臨沂城區人口208萬排在第三位,煙臺只有179萬,位列省內第四。

因此,第二項數據,山東前三名是:青島、濟南、臨沂

最後看建成區面積

1、青島:市區面積3231.1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566.4平方千米

2、濟南:市區面積5112.5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437.6平方千米

3、煙臺:市區面積2722.3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324.3平方千米

4、淄博:市區面積2989.8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264.9平方千米

5、臨沂:市區面積5656.9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213.6平方千米

綜上所述:山東省第三大的城市是煙臺


蔣昊脫口秀

問題有問題,其實煙臺才是山東第二大城市,濟南只能排老三,或許濟南在全國也算獨一家了。今天不說濟南,聊一聊煙臺。

煙臺簡直就是我的夢中城市。

公交車永遠不會擁擠(這一條被當地人駁斥了),大街也永遠不會接踵摩肩。我在煙臺體驗到了日本動漫裡才有的那種“安靜的繁華”,就是冬天的夜晚街邊燈火通明,商店林立,但是沒幾個人,我們戴著漂亮圍巾相伴無言那種。

豬肉串兒好吃又便宜,以及好像所有的飯館都便宜量大肉多。真的,我第一次在煙臺擼豬肉串,一問價格,我操跟白送一樣啊。而且臨海城市,想吃海鮮也方便,38 的大蝦滾出,辣炒花嘎走起(我就管花嘎叫海鮮你管的著麼)。

我很喜歡煙臺的氣候,就算下雪又如何?每年下大雪很浪漫啊有沒有?

煙臺的街上總是乾乾淨淨的,幹天沒霧霾,下雨沒爛泥。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人少,我覺得煙臺大街上廢紙和菸頭都少。

煙臺海邊有一塊地方簡直完美,就是山東工商學院到煙臺大學那一片兒。房價一萬五以下,有近在咫尺的海,暢通的沿海公路,看起來相當不錯的公寓樓和別墅,以及毗鄰的兩個不過分好,也不過分壞的大學(太好的大學帶來焦慮感,太爛的大學又會讓你絕望)。我一直覺得,要住在有年輕人出沒的地方,有年輕人,就不會顯得蕭索。年輕人,是最好的景觀。

說真的,相比杭州,煙臺才是我心目中的“生活品質之城”,杭州只能算“富人和本地人生活品質之城”,好是好,但是有點太貴了。而煙臺無論是房子還是日常消費,都是那種量大肉多又便宜的感覺,那種便宜不是低質量的湊合,而是“在我們這兒,這玩意兒就值這個錢”的富足感。

大概煙臺唯一的缺憾就是工作機會不多吧。我也大概清楚,我之所以對煙臺印象那麼好,可能是因為我不在煙臺賺錢。聽說那裡普遍薪水不高,對一個月薪 3000 的煙臺本地人來說,我說的這些好處就都沒有了。除非哪天財務自由了,否則想搬過去找不到工作也不現實。不過我以後肯定會在煙臺安一處家,每年去住一段時間。

音樂TOP1

單看經濟指標已經不足以評價城市發展水平了,畢竟人口面積不同,還是要從國家戰略,交通區位,產業結構,區域等級層次水平考慮。現在淄博正在修建高鐵北站,臨淄高鐵站,城市輕軌也已經提上日程,多年的城市林業,溼地等城市生態建設和企業的整治轉型及產業更新使得淄博環境質量有了很大改善,作為山東唯一的無水港及重要的保稅物流區,商業發展優勢顯著。現在淄博新區,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開發區,周村區,臨淄區和張店區正在融合成中央新城區。在區域戰略水平,淄博位於魯中核心地帶,東聯膠東半島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西接省會經濟區和中原經濟區,北臨黃河三角形經濟區,屬於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重要大城市,省會城市圈核心城市。淄博工業基礎雄厚,醫療,石化,陶瓷,建築,高新材料,紡織等在全國屬於領先地位,關乎國家重大需求,同時有257和71345兩支部隊駐紮,軍事位置突出。從城市發展基礎和潛力以及建成區情況來說淄博還是老三。近幾年經濟發展速度略有下降,主要為了環境治理生態建設和產業更新。


RAINMAN27830484

光知道GDP,有雞毛用。做省會,最重要的是什麼作用知道嗎?政治,文化,經濟,經濟只是排第三。就政治角度,濟南的地理位置和政治地位比青島高了N倍!就文化底蘊來說,濟南都排在淄博後面,青島更甭說了,上下五千年,淄博就三千年史書記載,青島那時候連個漁村都看不見。說到經濟,這是省裡調控,把經濟往外分,讓整個山東所有的區縣的人民都富起來,特意劃分了濟南經濟圈,青島經濟圈。別覺得青島好了就不知道姓啥了,記住,青島不是青島人的青島,是整個山東的青島。是整個山東人民扶持起來的青島,扶持了山東省的一個名片城市。做人還是不要忘本的好。第三大,依然是大淄博。啥也別說,同樣大的面積我們來算GDP。同樣的條件我們來談談歷史。同樣都是在山東,我們來談談地理位置!承上啟下,魯中魯中,不是說說就完事的。如果不是淄博面積小,哪有煙臺濰坊臨沂的事。所以論地理位置,文化底蘊,以及經濟,淄博當之無愧的第三,魯C就是魯C!當然,淄博也是全山東人的淄博。我們都是山東人,我們都要富強起來!個人富了不忘家鄉,家鄉富了不忘地區,地區富了不忘生你養你的山東省。我愛山東,你們呢?


暖心先森丶

青島煙臺是區域經濟,GDP高是因為下屬管理的區縣多,濟南管理的就三個縣,濟陽商河平陰,經濟比較落後!如果把周邊的齊河萊蕪劃入濟南,那GDP不是煙臺能比的,就算不談GDP,從各個方面來看,比如醫療教育文化建設,好多都在濟南,青島也是比不了的!所以說,目前來說濟南還是第二!


大田歐巴

其實誰是山東省的第三大城市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做好區域規劃。

我有一個想法,現在說出來給大家共議。

城市合併

濟寧和棗莊完全可以合成一個市,畢竟現在的棗莊已是資源枯竭城市,現在屬於轉型期,如果可以和濟寧合成一市,有利於兩市的資源整合,可以有效的解決當下轉型問題。

日照重回臨沂,日照自從1989年從臨沂分出去後,臨沂就沒有了出海口,這也限制臨沂的物流業的發展。如果日照迴歸臨沂,可以解決臨沂出海口問題,同時也可以加大港口建設。兩市合併企業界也可以有一個互補,日照的木材業和臨沂的板材業相互融合。日照港現在大部分運輸的產品都是來往臨沂的,可以說是臨沂的產業扶持才有今天的日照港。迴歸臨沂最大的利好就是可以享受中西部的待遇,在招商環節中有著先天的優勢。

濟南萊蕪合併,萊蕪是一座靠鋼鐵產業發家的城市,產業單一造就的後勁不足,在轉換產能上問題多多,其實完全可以和濟南合為一市,發展第三產業。

東營和濱州也可以合併為一市,東營是山東另一個因資源而建的市,所以在當下的時期完全沒有必要,所以和濱州合併也是一種資源整合,雙方都可以互補。

誰是第三城

現在討論誰是第三城並不重要,其實每個人的想法和有不同。現在山東GDP前三的城市是青島、煙臺和濟南。有的人喜歡以GDP論英雄,但是GDP真的能顯現出一個城市真實的水平嗎?比如浙江金華市2017年GDP是4010億元,人口545萬,排名浙江蘇省第7名全國54名,人均GDP7.36萬,那麼你認為他是窮還是這富呢?金華的人均GDP在山東都是中下游。

如果按城區人口和城區面積來算,臨沂現在是繼青島濟南第三個突破230萬人口的城市,2025年有望突破300萬人口。2030年有可能突破350萬,畢竟臨沂的人口基數大。在未來幾年內臨沂米字型高鐵全部建成,運客能力將超越徐州,將成為魯南蘇北最大的高鐵樞紐,這將加快臨沂的發展。

魯南高鐵、濟萊臨高鐵、臨連城際、京滬高鐵二線、濱臨城際、臨淮高鐵這幾條線建設中預留高速磁懸浮列線路車,那時將達到每小時600裡的速度。

誰是山東第三城,每個人的認知不同結果也不同,我認為2025年臨沂有可能會成為第三城,但是現在還不足以成為第三城。


路邊哪些事

在外地人眼裡山東最強的三個城市也是最有名的三個城市濟南青島煙臺、濟南在山東的政治地位不可動搖、青島副省級計劃單列這兩個城市一直是山東省政策照顧的重點!煙臺基本和山東其他城市一樣沒有省重點扶持但城市開埠早沿海開放的地位還是一直在山東三強!有人說煙臺主要考縣市經濟也對但不全、對是煙臺一直各縣市非常強、當年把煙臺最強的三個縣市威海文登榮城划走差點要了煙臺的命、不對是因為煙臺市區一個開發區的經濟總量就接近山東一個地級市的總量在全國也排在前面、所以煙臺的強大經濟在於他的門類齊全和高端、現在國家大國重器都能看過煙臺的影子、高鐵、大飛機、航天、海工、軍工、三D打印、機器人、生物醫藥、黃金機械、汽車製造、電子芯片等等這是一個城市實力的體現!

問題有問題,其實煙臺才是山東第二大城市,濟南只能排老三,或許濟南在全國也算獨一家了。今天不說濟南,聊一聊煙臺。

煙臺簡直就是我的夢中城市。

公交車永遠不會擁擠(這一條被當地人駁斥了),大街也永遠不會接踵摩肩。我在煙臺體驗到了日本動漫裡才有的那種“安靜的繁華”,就是冬天的夜晚街邊燈火通明,商店林立,但是沒幾個人,我們戴著漂亮圍巾相伴無言那種。

豬肉串兒好吃又便宜,以及好像所有的飯館都便宜量大肉多。真的,我第一次在煙臺擼豬肉串,一問價格,我操跟白送一樣啊。而且臨海城市,想吃海鮮也方便,38 的大蝦滾出,辣炒花嘎走起(我就管花嘎叫海鮮你管的著麼)。

我很喜歡煙臺的氣候,就算下雪又如何?每年下大雪很浪漫啊有沒有?

煙臺的街上總是乾乾淨淨的,幹天沒霧霾,下雨沒爛泥。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人少,我覺得煙臺大街上廢紙和菸頭都少。

煙臺海邊有一塊地方簡直完美,就是山東工商學院到煙臺大學那一片兒。房價一萬五以下,有近在咫尺的海,暢通的沿海公路,看起來相當不錯的公寓樓和別墅,以及毗鄰的兩個不過分好,也不過分壞的大學(太好的大學帶來焦慮感,太爛的大學又會讓你絕望)。我一直覺得,要住在有年輕人出沒的地方,有年輕人,就不會顯得蕭索。年輕人,是最好的景觀。

說真的,相比杭州,煙臺才是我心目中的“生活品質之城”,杭州只能算“富人和本地人生活品質之城”,好是好,但是有點太貴了。而煙臺無論是房子還是日常消費,都是那種量大肉多又便宜的感覺,那種便宜不是低質量的湊合,而是“在我們這兒,這玩意兒就值這個錢”的富足感。

大概煙臺唯一的缺憾就是工作機會不多吧。我也大概清楚,我之所以對煙臺印象那麼好,可能是因為我不在煙臺賺錢。聽說那裡普遍薪水不高,對一個月薪 3000 的煙臺本地人來說,我說的這些好處就都沒有了。除非哪天財務自由了,否則想搬過去找不到工作也不現實。不過我以後肯定會在煙臺安一處家,每年去住一段時間。

光知道GDP,有雞毛用。做省會,最重要的是什麼作用知道嗎?政治,文化,經濟,經濟只是排第三。就政治角度,濟南的地理位置和政治地位比青島高了N倍!就文化底蘊來說,濟南都排在淄博後面,青島更甭說了,上下五千年,淄博就三千年史書記載,青島那時候連個漁村都看不見。說到經濟,這是省裡調控,把經濟往外分,讓整個山東所有的區縣的人民都富起來,特意劃分了濟南經濟圈,青島經濟圈。別覺得青島好了就不知道姓啥了,記住,青島不是青島人的青島,是整個山東的青島。是整個山東人民扶持起來的青島,扶持了山東省的一個名片城市。做人還是不要忘本的好。第三大,依然是大淄博。啥也別說,同樣大的面積我們來算GDP。同樣的條件我們來談談歷史。同樣都是在山東,我們來談談地理位置!承上啟下,魯中魯中,不是說說就完事的。如果不是淄博面積小,哪有煙臺濰坊臨沂的事。所以論地理位置,文化底蘊,以及經濟,淄博當之無愧的第三,魯C就是魯C!當然,淄博也是全山東人的淄博。我們都是山東人,我們都要富強起來!個人富了不忘家鄉,家鄉富了不忘地區,地區富了不忘生你養你的山東省。我愛山東,你們呢?


仙女不仙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我是臨沂市裡人,在青島工作8年了,現在不是討論誰是山東第三嗎?我覺得是臨沂,臨沂發展的道路特別像中國的發展過程:底子差,靠自己努力快速發展,以前中國被西方瞧不起,臨沂也是被別的所謂老牌半殖民地城市看不起啊,也是靠自己發展,中國在升級轉型,臨沂也是啊:關停汙染企業,發展物流,無水海關海港,旅遊,小商品,臨沂市區是個平原地域,連臨沂是什麼地形都不知道就說臨沂是山區,不對吧。還有,好多人說煙臺縣區有錢發展好,臨沂縣窮,我就問一句:臨沂縣區的人來臨沂市裡的有多少?連市裡路都不認識,就說自己的縣窮,臨沂沒前途?臨沂的縣區需要努力了,因為市裡也沒有國家扶持,靠自己的。濟南我就不說了,幾百年都那樣。就說說煙臺和青島,靠海,開發的早,青島是德國人佔領後開始發展擴大的,臨沂是90年代末開始發展的。青島斷斷續續發展了100多年,臨沂發展了不到30年。有個有意思的事情,為了兒子上學我關心了新開樓盤,有個app叫搜房網,青島在售新樓盤是280多個,濟南是260個,臨沂是230個,煙臺是160個,菏澤是10個。最近五年青島在發展,但是慢下來了,韓企來來走走,煙臺應該也是有增長但速度在放緩,臨沂造了一座新城,城市在10年左右大了2倍多,發展速度很快,還在加速。再說說那個上市公司的問題,1000萬以上就可以上市,缺錢的企業才上市圈錢,臨沂有個魯南醫藥,上市能值500億,沒有上市,不缺錢,別的上市的大企業另說了。最後一句話:悶頭髮展,20年後,看誰厲害就行了,深圳30年前不還是漁村嘛,至於你遇到的臨沂人愛吹牛,那是蒼山的,和臨沂關係不大。你懂得。


qzuser203162215

本人每年都會轉大半個山東。咱先說濟南,論經濟實力,濟南市全國省會城市中gdp不如省內兄弟的僅有的2個城市之一,另一個是呼和浩特。山東省內青島以青島港為依託,又兼併了幾個臨近縣級市,經濟實力穩居第一。煙臺目前以超越濟南,位居第二。濟南經濟被超越,但政治,軍事,地理位置毋庸置疑,很多公司的山東分公司設在濟南不是沒道理的,交通十分方便。濟南絕對是山東的大哥。

論個人平均收入,我覺得東營能超過青島。東營是人口不多,各個富得流油。但東營產業結構太單一。青島房價高,但論個人收入不及濟南。青島和煙臺平均收入差不多。

論環境質量當屬威海,威海經濟排倒數,但生活環境是真的好,空氣清新,馬路乾淨,人口稀少,一般不堵車。威海公司不多,就業選擇面窄,這就是外來人口都是老年人的原因,現在威海主打養老。當年威海從煙臺劃分出去,也是斷了自己經濟之路,威海以前去外地火車很少,現在有動車了,好了很多。

煙臺論生活質量,經濟水平,人文素質,地理,交通,環境雖不是頭名也名列前茅。如果看整體舒適性,煙臺最好。

青島嘛,除了經濟好,人口多,房價貴,無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