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旧上海“小资”的人生路

张慈中,何许人也?50岁以上的国人,多读过《毛泽东选集》吧?而张慈中,正是《毛泽东选集》的装帧者之一。

“我只读了6年书,我是社会大学毕业的。”年逾八旬的张慈中道完这开场白后,又用笔在纸上画下一连串曲曲折折的脚印,笑道:“这就是我的大起大落的人生片段。”

一个旧上海“小资”的人生路

▲张慈中照片

片段一

抗战胜利后的夜上海十里洋场,一派奢华景象。22岁的张慈中,从那家“沙利文”撮完了西餐,带着微醺的醉态,一扬手,叫住了黄包车夫:“百乐门走一趟。”当他从这家夜总会“蹦擦擦”出来时,回到他在霞飞路租下的高级公寓。

一个旧上海“小资”的人生路

▲“百乐门”被称为“远东第一乐府”

这是张慈中一生中最阔绰的时光。作为当时“上海广告公司界四小龙”之一的他,挣得是“小黄鱼(金条)”,信奉的是“人生得意须尽欢”,又兼“钻石王老五”身份,于是吃大菜,着西装,住公寓,还有个书僮“笔墨伺候”;于是夜夜逛舞场,泡咖啡厅,打台球,溜旱冰,上“大光明”看好莱坞影片。“时髦的地方阿拉都白相过。白相,就是玩呀!买单时就掏出派克金笔签张支票,很气派的啊!”老人大笑道,一副老顽童的神态。

一个旧上海“小资”的人生路

▲百乐门是众多名流聚会的场所

当然,在灯红酒绿间,张慈中也难忘所经历的磨难:5岁丧母,屡遭欺凌。13岁,日本鬼子的一把火,又烧了金山县枫泾的祖宅。他跟着祖父逃到乡下,不料从此再没能重返学堂。16岁,“混在上海滩”,说是学徒,实质是勤杂工,顿顿酱油泡饭,还受尽了屈辱。后来总算赚到一笔钱,然而好景不长,1948年,上海滩爆发金圆券风潮,他惊慌地发现,一夜间,他又成了“小瘪三”。

1945年5月27日,一大早,张慈中和同事骑着摩托车去催账,看到解放军竞抱着枪睡在湿漉漉的马路上,原来上海已解放了。张慈中一时大为感动,叫道:“老蒋回不来了!”

接着,一位曾在“沙利文”相识的“地下党”、军管会领导找到张慈中,请他画毛主席像。张慈中开玩笑道:“给多少稿酬?我可要20块大洋。”领导笑笑:“你先画吧。”于是,张慈中在弄堂里搭起了架子,蹬着梯子画了整整4天,才画完那幅“戴八角帽的毛泽东”画像。结果领导仅给了他2块大洋:“张慈中,你就当为新中国作贡献了!”尽管如此,张慈中还是兴高采烈地参加了庆祝上海解放大游行。后来他才意识到,正是这位领导给他上了“干革命不能讲价钱”的第一课。

一个旧上海“小资”的人生路

▲1952年张慈中参与《毛泽东选集》装帧设计和印制工作

片段二

很快上海美术家协会成立了,张慈中凭借“上海设计界四小龙”之一的身份加入了美术家协会。1949年年底,新中国成立了,北京设计界要到上海去招人,“不知道怎么找到了我,后来他们说,找我是因为我专业好、画得好,再一个原因是我年龄小、单身,符合条件”。

一个旧上海“小资”的人生路

▲张慈中

一个旧上海“小资”的人生路

▲张慈中设计 《资本论》 人民出版社 1975年

1950年,国徽刚设计出来,也刚刚通过。但是国徽的标志颜色,印了很多次都印不好,色彩不鲜明没精神。张慈中是搞过印刷的,所以领导人就让他来解决。

一个旧上海“小资”的人生路

▲张慈中设计 《随想录》 三联出版社 1987年版

“我送到中南海周恩来总理的西花厅外面,交给工作人员。总理看后特别满意,就问工作人员,送稿子的人呢,说在外面,于是就出来见我,一看我这么小,总理乐了,‘还是个小鬼啊,你叫什么名字啊?’我说姓张,叫张慈中,总理就很高兴,‘小张同志,你拿回去给你们领导说一下,非常好’。还嘱咐我额外加印100张,送到他办公室。刚做完国徽的时候,供不应求,天安门、政府、机关都要挂,我就动了脑筋,用丝漆印了很多的国徽,可以挂在大厅里,结果下面很多的单位都来要。”

一个旧上海“小资”的人生路

▲张慈中设计 《中国出版年鉴》 商务印书馆 1980-1989年版

片段三

在结束了漫长的政治斗争之后,1979年张慈中被出版局负责人王子野调到出版局工作,主要是组织和推动全国的装帧工作,筹备第二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会、筹备装帧艺术研究室、创办《装帧简报》等等,还有一个工作就是促进地方成立装帧艺术研究室、举办装帧交流活动,等等。“ 《装帧简报》的一系列资料保留到现在还是比较齐全的,从第二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的筹备、获奖以及出版局在北京的展览,资料全有。虽然每期的内容不多,就寥寥几篇文章,但也充分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状态,这些足以算得上装帧界的史料。”

一个旧上海“小资”的人生路

▲张慈中设计 《中国音乐词典》 人民出版社 1984年版

从1980年到1984年退休,张慈中在大百科出版社任职。“1984年,我应该退休了,社里还是不让我走,说你走了,那些人怎么办,我们管不了。……这么说还是又待了两年,到1986年,领导还不同意,磨磨蹭蹭到了差不多1987年才正式离开。虽然我已经退下来了,但是人事部的人找我说有大的会议时还是一定要去。退休之后我也没闲下来,有关奥林匹克等各种事情也都还在继续做。”

一个旧上海“小资”的人生路

▲张慈中书籍装帧设计艺术馆书籍目录(部分)

一个旧上海“小资”的人生路

▲张慈中设计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一百周年》画册 1994年

一个旧上海“小资”的人生路

▲张慈中设计 《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0-1993年版

一个旧上海“小资”的人生路

▲张慈中书籍装帧设计艺术馆陈列作品

一个旧上海“小资”的人生路

▲张慈中书籍装帧设计艺术馆陈列作品

2016年4月28日,张慈中书籍装帧设计艺术馆在上海枫泾镇开馆,展出了新中国第一代书籍装帧艺术家的设计代表作。身为土生土长的枫泾人,92岁高龄的张慈中在开馆仪式上说:“自己的文化知识基础是家乡给的,没有这个基础就没有现在的自己。所以能将毕生之作回馈祖籍地,也是报答家乡的养育之恩。”

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一个旧上海“小资”的人生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