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大帝》中,死得最可惜的3個人

《漢武大帝》是一部優秀的電視劇,雖然有些劇情與歷史記載並不相符,但也因此而減弱它的光彩。在這部電視劇的加工之下,原本只是書上冷冰冰的名字、事件,變得有血有肉、鮮活了起來。觀者也隨著劇情的推進,心緒被帶動得波瀾起伏;尤其是一些人的死去,更是令人倍覺可惜。

《漢武大帝》中,死得最可惜的3個人

一、晁錯

晁錯不只是漢景帝的老師,更是一位有才能的政治家,有才華的文學家。最能體現其政治才能的,當然就是進言削藩,剝奪諸侯王的政治特權以鞏固中央集權。

但正是因為這樣,激起了“七國之亂”,又不見喜於竇太后,最終“披朝服腰斬於市”。

在歷史的記載上,七國之亂七時,晁錯建議漢景帝“御駕親征”,而自己留守京城,被後世很多人認為是不地道的做法。但《漢武大帝》裡卻省去了這些,而是著重於表現漢景帝與晁錯之間的師生情誼,甚至還在晁錯死前讓漢景帝與之見面道別。雖然與書上記載有所不符,可當看到此處時,還是令人忍不住覺得可惜。

《漢武大帝》中,死得最可惜的3個人

二、袁盎

袁盎是一個個性剛直、有才幹,以膽識與見解而被賞識的人。有說法稱他堅持請漢景帝殺晁錯,是出於私怨。但個人更傾向於認為,這只是他作出的一個錯誤判斷,天真地認為晁錯死,七國之亂就會自然平息。而在劇中,也刻意突出了這一點。

不管是出於私怨還是判斷錯誤,總的來說,袁盎還是一個正直的長者。他的死正是因為反對立梁王劉武為儲君,遭到梁王忌恨,為刺客所殺。劇中也有意渲染了這一點——本來他已經逃過了一劫,可為了通知其他不知情的大臣,而被刺殺於竇嬰府牆之外。

如此義氣,能不讓人敬佩?

三、蒼鷹郅都

蒼鷹郅都之死,可以說是最令人遺憾的。他雖然因為執法嚴苛而被稱之為“蒼鷹”,但是,他並不同於後世的酷吏那樣,陷害良善,而是以嚴刑峻法鎮壓不法豪強,維護封建秩序。而且極具才能,任濟南太守,而濟南郡路不拾遺。任雁門太守,威震匈奴,後人把他與戰國時期趙國的廉頗、趙奢等名將並列,被譽為戰克之將,國之爪牙。

《漢武大帝》中,死得最可惜的3個人

在劇中,他因梁王案和廢太子劉榮案,而得罪了竇太后被罷黜免官,幸而漢景帝念其才能而將之調往雁門任太守。氣焰已經越發囂張的匈奴人,聽說郅都守衛邊境,便領兵離開漢朝邊境,一直沒敢靠近雁門。

但可惜的是,竇太后最終還是沒有放過他,因為匈奴的“借刀殺人”之計而將要將他抓回京城問罪。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的郅都,選擇了有骨氣地死去,而不是回去受辱。

郅都死後,漢景帝稱之為“折朕之蒼鷹也”。而就是在他死後不久,匈奴血洗了雁門關,雁門太守馮敬和兩千多官兵全部陣亡。

當然,這是電視劇的劇情。歷史上記載的則有所不同。但無論是電視劇還是書上的記載,郅都終究是難逃一死,借用劇中李廣的一句話說,就是“朝廷也太不愛惜將才了”。

總之,這三人的死,實在是令人覺得可惜可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