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宠溺晴雯撕扇的宝玉,即是明日誓死护扇的石呆子?

《红楼梦》一书,大凡写到的物件都别有深意。一些物件预示着人物的姻缘,比如宝玉的玉和宝钗的金锁,袭人与蒋玉菡的汗巾子,宝玉和湘云的金麒麟,巧姐与板儿交换的玩具香橼与佛手等;另一些则暗示着人物的命运轨迹,比如七十回宝玉和姐妹丫环们放的风筝,都有不同的隐喻,元宵节各人制作的灯谜,炮仗、算盘、更香等。

书中与扇子有关的重要情节共有两处。

一处是一般读者们都津津乐道的“撕扇子作千金一笑”。晴雯服侍宝玉时失手掉了扇子,宝玉一时说她两句,更有劝架的袭人声气口角俨然将自己与宝玉合称为“我们”,令晴雯吃醋,反唇相讥,气得宝玉要撵她出去。气头过后,宝玉反过来哄晴雯开心,晴雯恃宠撒娇,偏要听撕扇子的“嗤——嗤——”声,宝玉笑道,“千金难买一笑,几把扇子,能值几何!”任由晴雯尽情撕去。

今日宠溺晴雯撕扇的宝玉,即是明日誓死护扇的石呆子?

书中另一处由扇子引起的事件,则是贾雨村倚仗权势强夺石呆子的二十把扇子送与贾赦,为此贾赦还打了之前办事不力的贾琏。“老爷……立刻叫人各处搜求。谁知就有个不知死的冤家,混号儿叫做石头呆子,穷的连饭也没的吃,偏偏他家就有二十把旧扇子,死也不肯拿出大门来……原是不能再得的,全是湘妃棕竹、麋鹿玉竹的,皆是古人写画真迹……”贾琏许以重金,并好话说尽,那呆子只是不卖,说是“要扇子先要我的命!”不想贾雨村听见后,设法讹他拖欠官银,抄了那些扇子送了来。后来贾家被抄,贾赦的罪名正是“交通外官,依势凌弱”。

扇子煽风,可以借清凉,也可以助火势,微妙的很。晴雯撕扇时,贾家还势头颇旺,借着晴雯撕的扇子,将贾家火红的家运越发煽得红红火火,公子千金一掷,小婢恃宠撒娇,这是寻常人家羡慕嫉妒恨的场景。而当贾家被抄,势去金如铁,贾赦强取的那些扇子,更加速煽灭了贾家甚嚣尘上的气焰。

今日宠溺晴雯撕扇的宝玉,即是明日誓死护扇的石呆子?

我以为,书中“石头呆子”这个人物实非虚设,某种程度上,他预示了贾宝玉在贾家败落后的一段人生轨迹。

《红楼梦》一书原名《石头记》,全书的主人公贾宝玉,实乃真石头。作者为这石头渲染了好大一番背景,系女娲炼石补天所余,在青梗(情根)峰下经日月风雨锻炼,通了灵性,乃寻机来人间一游。若说借物喻事,石头乃是一部书中最大最有来头的物件,全书除了宝玉,唯有这“石头呆子”竟然用石头命名,难道只是巧合?书中写宝玉,不知多少次提及他的“呆意”,连家里下人都知道宝二爷常犯“呆病”,难道这与“石头呆子”又是无缘巧合?

再看石头呆子其人。他穷的连饭也没的吃,竟然用命护着他那二十把扇子,此中情结,定然与利字无关。这些扇子不仅材质上乘,而且扇面具是名家名作,价值连城,富则富矣,但其名贵则非寻常人家可得。想这石头呆子必然曾经家道辉煌,或与风流人物交往,诗酒唱和,或不吝重金收藏名家名扇,方能得到这些顶级扇子。而石呆子视扇如命,虽千金不为所动,这其中蕴含深意:一者,见过大富大贵大世面,不为利诱;二者,精通文玩字画,视艺术价值远远高于尘世荣华,不以家道中落降低其精神贵族的身份;三者,不惧豪门官府的恩威并施,非止气节,更有自己原是从那一等富贵风流中“翻过筋斗来的”,早将红尘看破。此等人物,非宝玉之流者而何?

今日宠溺晴雯撕扇的宝玉,即是明日誓死护扇的石呆子?

试想宝玉在贾府败落后流落民间,随身夹带一些家藏的珍玩宝物,大宗物件不大可能,精巧方便的扇子之类还是可以有的。毕竟是世家子弟,结交过北静王一流的大人物,那些故交旧友出于同情,帮着夹带、或者辗转得到后再回赠给宝玉些许抄家所得,帮助宝玉以备不时之需也是可能的。以宝玉潦倒的境遇,一旦露富后,想保住这些珍玩是不可能的;以宝玉的性格,这些扇子必寄托了他家族情怀、以及思忆当年的深厚情感,岂有不以性命护佑周全的道理?所以说,石头呆子这个形象,与败落后宝玉的际遇不谋而合,曹公不是没有给出八十回后宝玉的结局,只是隐含在前八十回的各种细节中,只是当时荣宁二府均如日中天,书中人物与读者俱怀“火气”,和当时的贾雨村一样,“毕竟还是俗眼,只识得双玉等未觉之先,却不晓既证之后”尔。

最后申明:此文观点系本人阅读体验,未作考据,见仁见智,不喜勿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