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雯:明明可以靠脸吃饭,为何却将一手好牌打烂?

文/木木

1

当十岁的晴雯被赖大从人口市场买走的时候,这个面目清秀口齿伶俐的小女孩也许已经意识到她的命运将要发生重大转折。可是她肯定想不出,这转折又是怎样的波折、辛酸和辉煌。

她跟着赖嬷嬷进出贾府,再大的场面,也毫不怯场。就连阅人无数的贾母都不由得喜欢她,夸她生得伶俐标致,惹人喜爱。后来赖嬷嬷见老人家喜欢,就把她孝敬给了贾母。

晴雯在贾母面前千伶百俐,嘴尖性大。却还不忘旧,依然惦记着在外沦落的一个姑舅表哥。赖大欣赏她的这份义气,便又将她姑舅表哥收买进来,找份工作,配了媳妇。

也许就连晴雯自己都没意识到,其实她一生中最念念不忘的,正是对亲情的渴望。甚至直到她在阴暗潮湿的破屋里痛苦地死去的时候,她口里念的仍然是娘,而非宝玉。

这也许跟她的童年相关。

晴雯十岁进贾府的时候,不记得自己的爹娘和家乡,只知道还有个沦落在外的表哥。其他的事情曹雪芹没有过多点明,但是却画到了《金陵十二钗又副册》的画卷上——

揭开看时,只见这首页上画的既非人物,亦非山水,不过是水墨滃染,满纸乌云浊雾而已。后有几行字迹,写道是: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晴雯:明明可以靠脸吃饭,为何却将一手好牌打烂?

2

晴雯的童年,就像那幅画一样,既非人物,亦非山水,不过是水墨滃染,满纸乌云浊雾。

那里没有亲情的温暖,没有父母的关怀,只是一片模糊混沌,怨海离天,愁云惨淡。不过所幸,童年欠晴雯的,在大观园中以另外的一种方式给补了回来。

晴雯在贾母身边侍候一段时间之后,贾母又将她转送给爱孙宝玉,自此她进入女儿王国大观园。

按理来讲,晴雯似乎已经是成功完成了她人生中意义重大的三级跳——从人贩子到赖大家,从赖大家到贾母身边,再从贾母身边到宝玉身边。

如果按照这个路线发展下去,她完全可以像袭人一样——跟着宝玉,当个姨娘,了此一生。

毕竟她跟袭人的经历雷同,出身相仿,地位平等。所不同的是,袭人从小有一个较为完整的家庭,而晴雯则一无所有。

此外,两人的性格也有着天然的差异,这差异如同宝钗和黛玉的差异。如果说袭人算得上是“小宝钗”,那晴雯可以说是“小黛玉”。

实际上,自从进入大观园那一刻起,两人的命运就开始朝着完全不同的方向发展了。

晴雯:明明可以靠脸吃饭,为何却将一手好牌打烂?

3

晴雯之于袭人的不同,对比“吃货”李嬷嬷事件中两人不同的处理方式,就一目了然了。

第八回,宝玉在外吃饭,遇到了晴雯爱吃的豆腐皮包子,于是就打包一份送回家,给晴雯留着。但被乳母李嬷嬷给吃了。

宝玉回来问包子,晴雯一五一十讲了出来,“快别提。一送了来,我知道是我的,偏我才吃了饭,就放在那里。后来李奶奶来了看见,说:‘宝玉未必吃了,拿了给我孙子吃去罢。’他就叫人拿了家去了。”

——这就是晴雯,说话只讲事实,也不管对方是宝玉的乳母,还是别的什么老婆子。后文没提宝玉的反应,但料想必然生了一场气。

第十九回,宝玉在外面吃饭,遇到了袭人爱吃的糖蒸酥酪,便也打包一份送回家去,留给袭人。

刚巧这天“吃货”李嬷嬷又来了,并且也吃掉了袭人的酥酪。宝玉回来问酥酪,袭人是如何应对的呢——

“原来留的是这个,多谢费心。前儿我因为好吃,吃多了,好肚子疼,闹的吐了,才好了。他吃了倒好,搁在这里白糟蹋了。我只想风干栗子吃,你替我剥栗子,我去铺炕。”

其实后面有交代,袭人自己原不想栗子吃,只因怕为酥酪生事,又像那茜雪之茶,是以假要栗子为由,混过宝玉不提就完了。

袭人为了避免生事,对方又是宝玉的乳母,故此不直言明白,拐弯打岔,混过宝玉。而晴雯则是天真率直,一是一,二是二。两人这不同的性格,便也决定了两人不同的命运。

不过,李嬷嬷这次吃酥酪,不但吃的不顺心,而且还同宝玉屋里的众丫环结下了梁子。

那天,李嬷嬷看到放着的酥酪,问道:“这盖碗里是酥酪,怎不送与我去?我就吃了罢”说毕,拿匙就吃。一个丫头道:“快别动!那是说了给袭人留着的,回来又惹气了。你老人家自己承认,别带累我们受气。”

宝玉房里的丫头们,胆敢以这样的口气和乳娘李嬷嬷说话的人,不会有第二个。这里虽不点明“一个丫头”是谁,但必然是晴雯无疑。

当下李嬷嬷又气又愧,恼羞成怒。一怒之下,赌气将酥酪吃尽。晴雯这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一句话,不但激发了乳母李嬷嬷同宝玉身边众丫头之间的矛盾,而且无意中使袭人躺枪。

在不久之后的第二十回,李嬷嬷打牌输钱,疯病发作,在怡红院中一场大闹。指着鼻子骂袭人“小娼妇”、“狐媚子”、“哄宝玉”,还说要将她拉出去配小子。

后来,清理大观园,撵走晴雯的时候,旁边站着帮腔的婆子,李嬷嬷是其中一个。

晴雯:明明可以靠脸吃饭,为何却将一手好牌打烂?

4

然而,李嬷嬷事件并没有引起晴雯过多的危机意识,她不过自己不爽一段时间,气消之后便照常吃喝打牌,将这些不愉快抛到脑后。

宝钗来怡红院找宝玉,晴雯当时心情不爽,直接就抱怨,“有事没事跑了来坐着,叫我们三更半夜的不得睡觉!”

碰巧黛玉在门外叫门,她越发动了气,也不问是谁,便说道:“都睡下了,明儿再来罢。”黛玉说“是我。”偏她没听出来,还使性子说道:“凭你是谁,二爷吩咐的,一概不许放进人来呢。”

至此,得罪宝钗,惹哭黛玉。

怡红院的丫环小红,努力上进,办事利落,终于等到有机会帮凤姐跑腿办事,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却在半路上遇到以晴雯为首众丫环的诘问和车轮式碾压——

晴雯冷笑道:“怪道呢!原来爬上高枝儿去了,就不服我们说了。不知说了一句话半句话,名儿姓儿知道了没有,就把他兴头的这个样儿。这一遭半遭儿的也算不得什么,过了,后儿还得听呵。有本事,从今儿出了这园子,长长远远的在高枝儿上,才算好的呢。”

晴雯一句“有本事,从今儿出了这园子,长长远远的在高枝儿上,才算好的呢。”不想果然成了一句吉谶。后来小红凭着自己的努力出了园子,离了贾府,嫁了丈夫,成功在贾府颓败之际抽身出来。两下比较,自然又是另一番人生画卷。

晴雯:明明可以靠脸吃饭,为何却将一手好牌打烂?

5

晴雯在得罪人的道路上马不停蹄地狂奔,终于临到了自己的主子宝玉。晴雯也在此时,走向了人生中在大观园里最辉煌的巅峰——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事情的起源晴雯失手,将扇子骨子跌折。被宝玉骂了两声“蠢材”,晴雯不忿,直接开火——

“二爷近来气大的很,行动就给脸子瞧。前儿连袭人都打了,今儿又来寻我的不是。要踢要打凭爷去。就是跌了扇子,也算不的什么大事。先时候儿,什么玻璃缸,玛瑙碗,不知弄坏了多少,也没见个大气儿;这会子,一把扇子就这么着。何苦来呢!嫌我们,就打发了我们,再挑好的使。好离好散的倒不好?”

宝玉更气,袭人闻声前来和泥,“好好儿的,又怎么了?可是我说的:一时我不到,就有事故儿。”

晴雯枪口转向袭人,顺带宝玉——

晴雯听了,冷笑道:“姐姐既会说,就该早来呀!省了我们惹的生气。自古以来,就只是你一个人会伏侍,我们原不会伏侍。因为你伏侍的好,为什么昨儿才挨窝心脚啊?我们不会伏侍的,明日还不知犯什么罪呢!”

袭人败下阵来,宝玉气的脸黄。袭人不敢恋战,忍气吞声,“好妹妹,你出去逛逛儿。原是我们的不是。”

晴雯听到“我们”,添了醋意,继续开火——

她冷笑几声道:“我倒不知道,‘你们’是谁?别叫我替你们害臊了!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些事,也瞒不过我去。不是我说,正经明公正道的,连个姑娘还没挣上去呢,也不过和我似的,那里就称起‘我们’来了?”

晴雯夹枪带棒,宝玉袭人毫无还手之力,连“那些事”都抖了出来。宝玉发飙——

“你也不用生气,我也猜着你的心事了。我回太太去,你也大了,打发你出去,可好不好?”

晴雯被戳到痛点,原本天不怕地不怕的她,立马蔫了——

晴雯听了这话,不觉越伤起心来,含泪说道:“我为什么要出去?要嫌我,变着法儿打发我去,也不能够的……我多早晚闹着要去了?……只管去回,我一头碰死了,也不出这门儿。”

接着,黛玉来访,宝玉被叫去薛蟠叫去喝酒,闹剧收场。其后,宝玉带醉归来,千般万般哄晴雯。

最终上演了“撕扇子作千金一笑”的经典一幕,说出了“古人云:‘千金难买一笑。’几把扇子,能值几何?”的经典哄妹套路。

晴雯:明明可以靠脸吃饭,为何却将一手好牌打烂?

6

此时,晴雯的命运早已危机四伏。

后来不久,王夫人叫宝玉身边的人过去问话,袭人自告奋勇。后不久,袭人工资涨了两倍。而且这钱是在王夫人名下领的。这事自然逃不过晴雯的耳目,在一次怡红院女儿闲话大会上,又是一顿冷嘲热讽。

起因是王夫人赏了秋纹两件衣服,秋纹讲给大家听。晴雯听了颇不以为意,“要是我,我就不要。若是给别人剩的,给我也罢了,一样这屋里的人,难道谁又比谁高贵些?把好的给他,剩的才给我,我宁可不要,冲撞了太太,我也不受这口气。”

言外之意,这屋里早已经先赏了别人了,她才不要剩下的。这个“别人”,就是袭人。

晴雯又冷笑道:“虽然碰不见衣裳,或者太太看见我勤谨,也把太太的公费里一个月分出二两银子来给我,也定不得。”说着,又笑道:“你们别和我装神弄鬼的,什么事我不知道!”

晴雯足够聪明伶俐,注意到身边的这些变化。可是她却又天真简单,思考不到这些变化背后蕴含的深刻意义和潜在危机。

及至后来读到“勇晴雯病补孔雀裘”一章,总有些“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意味。晴雯的神,恐怕那时就早已散了。冒着生命危险补一件衣服,这种得不偿失事也只有天真如晴雯能够做得出来。

病中,晴雯听说怡红院出了个小偷坠儿,大怒。先斩后奏,叫宋嬷嬷来,将她撵走——晴雯眼睛里容不得一点脏。

直到后来,同样是这位“宋嬷嬷”,撵走了晴雯她自己,不枉姓“宋”。

晴雯:明明可以靠脸吃饭,为何却将一手好牌打烂?

7

晴雯之被撵,表面上看是王善保家的在王夫人面前告状,说她“仗着他的模样儿比别人标致些,又长了一张巧嘴,天天打扮的像个西施样子,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抓尖要强。一句话不投机,他就立起两只眼睛来骂人。妖妖调调,大不成个体统。”

实际上,即便王善保家的不告,也自有别的人来告。因为“宝玉房里的丫头”,随着她们日益长大,俨然成了贾府中的一个势力群体,是早晚要被清算掉的。而在这个群体中,样貌姣好,性情狂傲的晴雯必然会成为众矢之的。晴雯早晚会被算计,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毕竟,晴雯不会夹着尾巴做人,她留给人的“坏印象”,实在是太多了。所以,王善保家的一提,王夫人立马就想起来了,“上次我们跟了老太太进园逛去,有一个水蛇腰、削肩膀儿、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正在那里骂小丫头。我心里很看不上那狂样子……”

于是便带病被王夫人派人叫过来,劈头盖脸一顿乱骂。晴雯一路哭着回到大观园中。一气之下,开始绝食,病情益重。

最后,王夫人亲自来怡红院查人。几个老婆子跟着,叫嚷着让人传晴雯的哥嫂进来领她出去的时候,她们笑道,“阿弥陀佛!今日天睁了眼,把这个祸害妖精退送了,大家清净些。”

已有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的晴雯,如今打炕上被拉下来,蓬头垢面的,由两个女人搀架起来去了。

晴雯:明明可以靠脸吃饭,为何却将一手好牌打烂?

8

晴雯得罪过的人太多了,或者说容不下晴雯的人太多了。以至于无论是谁,都有可能在撵走晴雯这件事情上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当宝玉哭道“我究竟不知晴雯犯了何等滔天大罪!”的时候,何止是宝玉,恐怕所有的读者,甚至包括曹公本人也在发问,晴雯究竟犯了何等的滔天大罪呢?

可真的是因为“风流灵巧招人怨”吗?

其实从上面一系列晴雯的事细细查看来,她似乎也并未犯下什么大错。倘若真的真的有错的话,她错就错在太天真、太率直、太漂亮、太伶俐。

所谓“心比天高”,想必指的不是晴雯的野心,而是她的质朴纯真的本心。“身为下贱”,则说她没有受到好的教育,故而更像是一株野生的红玫瑰,肆意生长,红艳美丽,却也带刺伤人。

然而,也正是她的刺,她的率直天真,勇敢伶俐,深深地吸引着广大读者。她的身上似乎没有一点烟火气,没有一点对世俗的妥协和容忍。

她的确应该是芙蓉花神。

如果说晴雯在这世上有什么牵挂的话,恐怕最大的牵挂就是亲情了。这个从小没有爹娘,记不得家乡的女孩,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充满了对家庭和亲情的渴望。在贾母身边,她不忘自己沦落的表哥。在大观园中,是宝玉让她第一次感觉了家的温暖。

你看,整本《红楼梦》中,晴雯从来不把自己当大观园的下人,她把大观园当自己的家,把自己当这个家庭的一份子。

晴雯:明明可以靠脸吃饭,为何却将一手好牌打烂?

9

所以,坠儿偷东西,别人都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偏偏晴雯不行,她哪怕是在病中也不顾自己的身子,先斩后奏将坠儿撵走,她不容家里有贼。

她天不怕地不怕,口齿伶俐,有话就说,有气就怼,就连主子宝玉也不放在眼里。但是当宝玉说要打发她出去的时候,她才是真的怕了。

所以她说,一头撞死也不出去。

是啊,她出去,去哪里呢?她从来都没有过家,大观园就是她的家。她还能去哪里呢?晴雯这样的女孩儿,恐怕也只有贾宝玉的大观园才能容得下她。

所以,晴雯的离开,在某种意义上,预示了大观园这个纯真的女儿王国的衰落。即便晴雯不离开,大观园破败之后,整个世俗的世界恐怕也再无她的容身之处。

她就像指出皇帝没有穿衣的那个天真的小孩,这这样的人是不可能被这个世俗所容忍的。所以她被架着撵出去的时候,老婆子们都高兴地念阿弥陀佛。

最后一夜,晴雯躺在小破屋里,疼的一声声,喊娘的时候,她心里想着的确不是宝玉。她之于宝玉,不过是“担了虚名”。真正和宝玉有鬼的袭人,却安然无恙。然而晴雯有这样的勇气——

“回去他们看见了要问,不必撒谎,就说是我的。既担了虚名,越性如此,也不过这样了。”——这样的勇气和魄力,是袭人等所望尘莫及的。

就这样,晴雯把她短暂的一生活成了一个鲜活的标本,她把自己生命定格在十六岁的纯真率直里,任谁也无法染指。

她说出了许多人想说却不敢说的话,她活出了许多人想活却不敢活的样子。人们喜欢她的率直,可自己却又付不起那背后惨重的代价。而晴雯做到了,所以她才如此地吸引人。

现在,我们可以来回答标题的问题了:晴雯明明可以靠脸吃饭,为何却将一手好牌打烂?

因为,她本无意于参与这一场肮脏的牌局。

如果要拿一种动物来比喻晴雯的话,我觉得她最像猫。一只我行我素,不依赖,不眷恋,不巴结,不奉承的,特立独行的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