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高新區:以“追兵”姿態 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福州高新区:以“追兵”姿态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黨員幹部在馬排安置房一期項目全力攻堅。

2018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作為首批國家級高新區之一,福州高新區立足新起點、謀劃新藍圖,以一往無前的“追兵”姿態,不斷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今日起,本報聯合福州高新區推出“今日高新區”專版,通過深入高新區一線,挖掘高新區故事,展現高新區經驗做法等,全方位呈現福州高新區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旗山腳下,烏龍江畔,一片名為“福州高新區”的熱土熠熠生輝。這裡,是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福州片區的“主戰場”,一大批雄心勃勃的實力型企業在此一展身手。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福州高新區正對照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福州片區建設目標,把信心轉化為廣大幹部內心確認,把優勢轉化為勝勢,把底氣轉化為實力,全力打造全市經濟總量新增長極、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和創新創業科技新城,加快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放眼福州高新區,如火如荼的建設中,好商大商慕名紛至沓來,一批投資體量大、科技含量高、發展前景好的重大項目或在談或落地,一股趕超跨越千帆競發的發展之勢撲面而來,一幅火熱的創業圖景正逐漸鋪開。

福州高新区:以“追兵”姿态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高新大道北段通車。

繪一幅高遠壯闊的產業畫卷

——堅持高起點規劃

突破大功率照明技術瓶頸的透明陶瓷熒光材料,可用於切割的高功率光纖激光器……走進位於高新區的中科院海西研究院,一項項自主研發的高新科技成果讓人目不暇接。自落地高新區以來,海西研究院就引領光電晶體材料學科發展,孵化培育出中科芯源、中科光匯等一批具有核心技術優勢的光電企業,科研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生產力。

如今,海西研究院和高新區正聯合建設省光電產業基地,一期項目徵地工作即將開展,光電產業基金等配套政策也將陸續出臺。依託優勢企業帶動,光電科技產業鏈上下游正在高新區集聚,將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與此同時,在高新區“兩園”,上個月剛落地的福建熔城半導體有限公司項目,已快速進入徵地階段,一期投資30億元,將發展成具世界先進水平的第三代半導體IDM產業基地;在高新區海西園,地球空間一期項目工地上打樁機一字排開,施工正酣,將帶動形成我國東南地區高水平的地球空間信息及應用服務創新型產業集群……高新區正全力推進“抓項目促發展”行動和第二輪重點項目攻堅行動,確保7月底前全面完成熔城半導體、光電產業基地、創新園四期、聯合動力、三松科技等52個項目交地3431畝、拆遷60萬㎡的既定任務,實現項目徵遷交地、開工建設、投產增效滾動接續發展。

“作為高新技術產業的高地和集聚區,高新區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在黨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高新區主要領導進一步明確了“4 1 1”產業發展格局——“4”是加快半導體、電子信息、新能源和新材料、生物醫藥四大產業發展,“1”是積極打造總部經濟集聚區,“1”是全力培育創新創業孵化產業基地。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眼下,高新區的硬件設施陸續竣工或加快建設,靈活高效的體制機制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近日,一套全新的招商辦法在高新區出爐。“除一系列自主招商動作外,創新聘請招商顧問、招商大使及樓宇招商專員,通過配套獎勵政策實現全產業鏈招商。”高新區商務局負責人說,新招商模式是高新區堅持高起點規劃的具體行動,希望藉助高層次力量實現好中擇優,讓更多大項目好項目落地。

創新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也是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內生動力。培育多個重量級平臺集聚創新資源,推出“7 8”創新扶持政策,規劃建設科技金融樓,組建高級戰略顧問團和人才公司,有針對性引進高層次人才和急需人才,人才公寓、公租房建成或在建……在高新區,創新驅動服務體系日益完善,一個個創新企業和高端產業隨之湧現。去年,高新區入選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園區,擁有高新技術企業47家,科技小巨人20家,院士(專家)工作站12家,各類孵化器14家。

福州高新区:以“追兵”姿态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生物醫藥和機電產業園標誌性建築雙子星大樓。

建一座宜居宜業的科技新城

——堅持立體化高品質“築巢”

走在剛通車不久的高新大道北段,打樁聲、挖掘機轟鳴聲等交織,“唱出”項目建設的火熱場景,這裡正建設宏盛實業、創新園三期、地球空間、清華紫光商業小鎮等項目。再往前走,高新大道南段則在加緊道路施工,忙碌的工人和不停運轉的機械設備都在為一個目標努力:8月實現主車道通車。屆時,高新大道全線通車將改善周邊10多萬人的出行環境。

路好人氣旺,路通產業興。眼下,高新區江濱路、虎秀路、新南大道、五都路二標段等主幹道路均在全力建設,年底前全區將新增通車裡程28公里。

“產業是核心,但我們不孤立地發展產業。”高新區主要領導在高新區發展版圖上可謂動了大心思:要立體化、系統性地建設高新區,一座城市宜居、宜業,宜商、宜遊,既惠及民生,其釋放的魅力更能反哺高質量發展。

福州高新区:以“追兵”姿态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建平路口違章建築拆除,沿路綠化景觀完成,城市越來越美。

今年,高新區計劃投入150億元,在道路、安置房、棚戶區、教育、衛生、水系、景觀綠化等十項民生短板全速攻堅,打造高品質、高顏值的高新之城。

對比高新區不同時段的航拍圖,只見一片片鐵皮房、舊房屋不見了,一條條道路在修建,一棟棟新房在拔起,一處處景觀在變美……一座現代化宜居宜業科技新城正快速崛起。

福州高新区:以“追兵”姿态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國家知識產權大樓。

帶一支特別能戰鬥的幹部隊伍

——堅持打造高效率軟環境

今年初,輪船港在停工近6年重新啟動整治,高新區建平村的吳依伯隨之成了移動“小廣播”,逢人就要說說輪船港的最新進展——“河道已經挖通了,擴寬改造做完以後還要整治黑臭、美化景觀,水清岸美的輪船港很快就要重現啦”。

建平棚改工程包項目有22個子項目,個個涉及民生。比起重啟輪船港項目,更難啃的骨頭是省教育學院項目紅線內拖了10多年無法整治重汙染的違規根雕廠房。這塊硬骨頭,建平村包村幹部江祥昭帶隊用1個月時間啃下了。

建平棚改項目能推得動、還推得快,建平村包村幹部江祥昭這把“尖刀”要領頭功。去年9月底,在市委辦公廳制定下發《關於進一步提振各級幹部幹事創業精氣神的通知》時,高新區創新“三尖刀”攻堅模式——每個指揮部選派3名區鎮精幹幹部進駐項目村組建項目攻堅組,建立起以問題為導向的“日督查”“周彙報”“月評比”機制,3把“尖刀”通力協作,帶動村幹部、黨員、村民小組長全面投入徵遷建設主戰場,幹部的精氣神被全面調動起來,“不能等、不能停、不能看、不混日子、不當懶漢”的強烈訊號迅速傳遍整個高新區。

省委副書記、市委書記王寧強調,要加強幹部隊伍建設,不斷提振幹事創業精氣神。“高素質的幹部隊伍和高效率的工作機制是高新區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趕超的重要抓手。”高新區主要領導表示,充分發揮黨員幹部帶頭作用,把最精幹的幹部放到最需要的地方,用精氣神帶起一支能戰鬥的隊伍,才能開創高新區工作新局面。

實幹出成效,苦幹贏民心。今年我市一季度“抓項目促發展”專項行動中,高新區項目開工完成率與項目竣工完成率均列全市第一,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全市第二。

福州高新区:以“追兵”姿态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鮑海峰/繪圖

隊伍建設永遠在路上。如何讓廣大幹部持續不斷謀求更大作為?高新區給出的答案是:黨建引領。

“黨建工作要與經濟工作同謀劃、同部署。”高新區主要領導表示,目前高新區已在3個徵遷建設指揮部上成立一批臨時黨支部,組建黨員攻堅隊,把黨建陣地延伸到項目一線,讓黨旗在項目一線飄揚,讓黨徽在項目一線閃耀,使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促進了廣大幹部在項目引進、產業發展、城市建設等各方面爭當排頭兵。

“進一步提振幹事創業精氣神,通過一線考核讓一線幹部既感受到組織關愛,也感覺到身上壓力,激發了他們想幹、敢幹、會幹的熱情。”高新區黨群工作部負責人說,高新區樹立“以戰果論英雄”的鮮明導向,發揮一線考核幹部正向激勵、反向問責機制作用,目前已表彰一線幹部30餘人,提拔7人,問責停職2人。

高新區幹部的變化,帶動了項目徵遷建設,更贏得了民心。像建平村吳依伯這樣的“小廣播”還有很多,他們每天奔走在高新區,成為高新區幹部不懈努力的動力源泉。

福州高新区:以“追兵”姿态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高新區海西園。

小知識

福州高新區位於福州中心城的西南側,與倉山區僅一江之隔,是1991年獲批的全國首批國家級高新區。下轄海西高新技術產業園、生物醫藥和機電產業園等主體園區,2013年起託管閩侯縣南嶼鎮和上街鎮5個村。2016年6月,經國務院批覆同意,啟動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2017年,在全國147家國家級高新區中排名第32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