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众筹项目跑了,数万支持者的钱打水漂了

明星众筹项目跑了,数万支持者的钱打水漂了

硅谷Live / 实地探访 / 热点探秘/ 深度探讨

因为喜欢新鲜小玩意儿,小探闲来无事就会逛逛 Kicktarter 和 Indiegogo。这两家众筹网站面对公众募集小额资金,你十块我二十的,就能为一些项目募集到一笔“将创意变成实物”的梦想基金。

不过这里面坑也挺多的,毕竟很多项目都是一些不知名团队做的,有些团队还没有什么经验,所以难以保证能按时交付达到预期的产品。

这两天美国各大科技媒体就在报道一件事儿:Kickstarter 上原本一个明星项目,却在募集到巨资后关闭了公司,让几万人的资金打了水漂。

这个项目来自加州圣地亚哥,名叫 Ossic,想做的东西是可编程的 3D 耳机 Ossic X。Ossic 设想和虚拟现实技术结合,设计的耳机能传递环绕立体声;并且要比普通耳机更先进,因为它们拥有更多的传感器,芯片和软件。

明星众筹项目跑了,数万支持者的钱打水漂了

2016年时 VR 大风还刮得很火,Ossic 被当成明星项目得到广泛宣传,说它家耳机能监测佩戴者的耳朵和脑袋形状,并据此为每个用户定制声音效果“套餐”;然后还能跟其它 VR 应用合作,让它们把自家音效置入 Ossic X 耳机内;还有个宣传标语叫做“音频世界的 VR 设备”。

明星众筹项目跑了,数万支持者的钱打水漂了

大家知道,美国人民是很愿意为一副好耳机掏腰包的。这副耳机听起来这么高端大气上档次,预售价格却只要 199 到 299 美刀,真的物美价廉啊!于是好多科技爱好者和耳机发烧友慷慨解囊,预售数目高达2.2万套,Ossic 在 Kickstarter 和 Indiegogo 上共计募资320 万美元

要知道,大部分创业公司的种子轮融资,也就十万美元到几十万不等啊。

但是有创意是好事,开始干活前却也得衡量清楚自己的实力。制造新硬件,对创业公司是件非常高难度的事情。首先要代工厂掌握制造新产品的技术,就是不小的挑战,往往需要硬件工程师手把手来教;其次,小的下单公司通常需要预付高额定金,来确保代工厂出货,否则后者怕担太高的风险会选择拒绝订单;最后,这些代工厂往往在亚洲,语言和地理障碍,让美国硬件公司难以掌控出货速度和品质。

所以美国科技创业公司,一般不会轻易踏入“硬件制造”这个领域,尤其是高科技硬件。

而 Ossic 进了这个坑就爬不出来了。今年一月,他们还宣布,自己已经发出了首批共计 80 副专供开发者使用的耳机(价格 999 美元),并且能在今年春天进入“大规模生产期”。但最终,他们也就造出了 250 副开发者耳机,并且仅仅发货了其中一小部分。

明星众筹项目跑了,数万支持者的钱打水漂了

于是最近的进展,就是上周末 Ossic 关闭官网,只留下一封名为“一个非常悲伤的告别”的信。

“我们心情沉重但又必须通知您:OSSIC正在关闭,并且无法交付剩下的 OSSIC X 耳机订单。

对研发者来说,OSSIC X 是一款雄心勃勃,但成本昂贵的产品。虽然我们通过众筹和天使轮融资,开发并制造出首批产品,但是,该产品仍然需要更多资金才能完成大规模生产,公司却已经花光了所有钱。鉴于VR起步缓慢,以及一些著名的高科技硬件创业公司都告失败,我们找不到新的融资了。”

明星众筹项目跑了,数万支持者的钱打水漂了

公司的创始团队

这么读起来也真是一把辛酸泪,但是付出了金钱和时间并且满怀期待的支持者们,觉得自己也很无辜啊,所以他们陷入愤怒并要求个说法,也是正常反应。

现在其中 2600 余人已经建起了一个 Facebook 讨论群,正在着手组织和 Ossic 团队的谈判,并采取集体诉讼的手段追回损失。

这件事现在引发了广泛的热论,很多人总结:众筹还是有风险,掏钱要谨慎。不过小探认为:也不能一棍子打死一群项目,有些轻量级的有趣创意,比如构思新颖的桌游游戏,好用的清洁刷之类,还是能点亮日常小生活的。不过,高科技硬件制造,对创业公司确实挑战难度极高,下手还是需谨慎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