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有自己的傳統戲劇嗎?

甜甜小千



南昌採茶戲就是專屬於南昌的傳統戲曲,也為江西採茶戲的一個主要流派。

南昌採茶戲是江西省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起源於清朝中葉,民間的“花燈”和“十二月採茶調”,主要流行於南昌、新建、安義等地區。

主要的劇目有“南昌四大記”:《南瓜記》、《鳴冤記》、《辜家記》、《花轎記》。



在清末民初時期,南昌採茶戲大多數演“十八摸”之類的黃色小調,難登大雅之堂,所以這在當時的南昌城,是禁演的。不過在民間倒是廣為流傳。

直到1927年,經過改進的南昌採茶戲,有了自己獨有的一些劇本,才漸漸的開始在南昌城裡演出。不過翻來覆去也就“四大記”,所以也被人戲稱“哭不死的梁山伯、殺不死的蔡鳴鳳”。

到了1937年的時候,南昌採茶戲劇團開始辦理“平民劇社”,正式招收學員,專門來學習南昌採茶戲。

抗日戰爭全面開啟之後,南昌採茶戲曾有段時間,被稱為“贛劇”。

不過此贛劇並非彼贛劇,大家不要弄混了。


戲曲說

城南花已開,昌盛待君來——南昌魅力之傳統戲劇盤點

南昌,英雄之城,魅力之都。南昌不僅有繁華的街道,特色的小吃,熱情的市民,作為一個歷史古城,文化底蘊同樣不可小窺,我們都知道戲曲是我國的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而南昌,也有屬於自己的傳統戲劇。

1.贛南採茶戲

俗稱燈戲,主要流行地區為南昌,贛洲、東韶關、曲江等市縣。清代嘉慶年間後,贛、粵兩省的採茶戲班交流頻繁。之後,正式定名字為贛南採茶戲。此外,還有南昌、贛東、贛西採茶戲等。

2.贛劇

始於明代弋陽腔,傳承到現在足足已經有五百年的歷史,分為饒河、廣信兩個流派。饒河戲流派多在饒洲府的鄱陽、樂平、餘干、萬年、德興等地。而廣信班流派在廣信府的上饒、玉山、貴溪、橫峰等地比較活躍。一九五零年被正式定名為贛劇。

3.儺戲

大南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是古時人們用來祭祀祈福之戲劇,有重大節日時,人們戴上各式各樣的鬼神面具,向天舞蹈,祈求平安。南昌以前還有專門的儺文化紀念館。

4.宜黃戲

也被稱為稱之為宜黃班。流傳於江西的宜黃、南城南豐、廣昌等縣,遠及贛東北,贛南和福建閩西一帶,一九五七年時,將劇名定名為宜黃戲


黑齒思維

南昌的的採茶戲我不知算不算,我從小就聽著長大的,爺爺奶奶喜歡聽。

南昌採茶戲流行於南昌、新建、安義等地。主要曲調有“茶燈調”和由“茶燈調”發展演變而來的“攀筍調”、“秧麥調”、“下和調”等。音樂伴奏的二胡有“花奏秦腔”的演奏方法,分中弓與短弓兩種,而短弓又有頓弓、顫弓、上滑音、下滑音、打指等拉法。傳統劇目有以江西南昌民間故事為題材的《南瓜記》、《鳴冤記》、《辜家記》和《花轎記》,合稱“南昌四大記”,富有鄉土特色。是由民間採茶燈和燈綵相結合發展演變而成,後又吸收了南昌地區的民間舞蹈並與之相結合。

為什麼我對採茶戲這麼瞭解,我本人姓辜,其中《辜家記》這個就是我村子上真實故事,我爺爺幾乎每週都要看一篇,百看不厭,我也被他們的態度感染了。

南昌的採茶戲個人覺得很好,值得大家一看,每年村子上也會請人表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