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在师一级编制有什么区别?

新史往今来

每日点兵,为您解答

还是有差距的

美英军队的师一级部队作为一个基本的战役单位,英美军队尽量保证各作战师的满员。按照编制,美英军队师一级的配属部队是1.4万人,但是经过加强一般一个是都有1.6万人以上,而且已经全部实现了摩托化。

德军的步兵师按照战前的编制来看,人数不少,都有1.5万人上下,和英美一样,各个师都会有一些加强的部队,平均每个师都可以有1.8万左右,但是在战争爆发时,德军的各个师都已经按照战时编制编组完成,每个师都至少有1.6万人。

苏军一开始开始投入的190个师没有一个齐装满员,一般都只有8000人,还有不少只有6000人,所以在战争中苏军的师一直处于不满员状态,于是后来干脆缩小师的编制,每个师编制就是8000人左右,而苏军把军作为一个基本的战役单位,一般来说苏军的一个军,在实力上和德军的一个师相当,或者略强。德军也在缩小师的编制,后期的一个师也只有一万人多一点,一般是一万人,但是德军的师远比苏军的师充实,苏军一个编制8000人的师能有6000人就不错了,但是德军还是保持部队基本上的满员。虽然人数减少,但是自动火器的数量远远多于战争初期。但是,苏德两国的步兵师都没有实现摩托化,还是用马车来运输物资。

中国军队由于国内工业化不足,导致其师级作战部队配属的数量和装备都不足。中国国民党部队的师级部队跟苏联一样,采取的是小师编制。每个师兵力往往只有数千人。所以在遂行战役任务的时候,国民党部队都是以军为作战单位的。(德械师除外)。中国远征军退守印度之后,其部队得到了美国方面的装备和训练支援。编制也是按照英美军队那样。所以中国驻印军一个师的战斗力相当于中国国内的2-4个国民党军。

日本的情况比较特殊。日本战役级别的军队是师团。但日本的甲级师团可是比英美部队的师级兵力多的。

日本甲级师团辖2旅团(每旅团2个步兵联队),工、骑、炮、镏各一联队,共8个联队,加上一师团部、两旅团部的非战斗人员共28200人。

乙种师团:又称驮马师团,由于后期马匹不足,在甲种师团的标准上压缩了骑兵联队,改为大队(个别不设骑兵)。辖2旅团(每旅团2个步兵联队),工、炮、镏各一联队,共7个联队,加上一师团部、两旅团部的非战斗人员共24400人。

丙种师团:由混成旅团扩编,辖3个步兵联队,工、炮各一联队,一般有5个联队,加上师团部的非战斗人员约15500人。

丁种师团:也是由混成旅团扩编,只辖3个步兵联队,其他兵种只有大队或中队编制,约11000人。由于机动灵活,主要用于扫荡八路军的华北根据地。

不知这样的答案,您是否满意?


每日点兵

日军的编制是标准的“四方形”师,和其它国家的师在一战时都是这样,到了二战前夕才纷纷改编为“三角形”师,因为削减一个团,所以兵力比日军少很多,但本质上是一样的。同样的十万人,日军还不到4个师团,美军则有6个师,那么在具体使用上,师越多也就越灵活,虽然人数是一样的,当然师的兵力太少也不行的,像苏军,10万人差不多是10个师,甚至是15个师的编制了,所以后来日军也改成三三制。

一般师团编有3个步兵联队,一个野炮联队/山炮联队,一个骑兵联队,一个工兵联队,一个辎重联队。

每联队3个步兵大队,每步兵大队4个步兵中队+ 1个机关枪中队 +1个大队炮小队。

每联队直辖:1个联队炮中队+ 1个速射炮中队

野炮兵联队:3个大队 38式75MM野炮24门 91式105MM野炮12门

山炮兵联队:3个大队 41式/94式75MM山炮24门 99式105MM山炮12门.

骑兵联队:2个骑兵中队 1个机关枪中队.(有的师团改为搜索联队)。

二战中美军的一个标准步兵师辖三个步兵团,取消了旅的建制。

师的炮兵部队由指挥部和3个105MM榴弹炮营加1个155mm炮兵营组成。

团以下的编制都按3+1的原则来进行。具体来说,一个团除直属的火炮连等支援部队外,下辖三个步兵营,总员3118人。

每个步兵营由三个步兵连加一个机炮连(weapon Company)组成。

把支援火力都集中到机炮连中去,机炮连拥有8挺.30英寸口径的重机枪和3挺.50英寸重机枪以及6门81mm迫击炮,

为全营提供支援火力。后来在机炮连中还增加了7支巴祖卡火箭筒。

为了应对当时的装甲部队对传统步兵的威胁,在每营增设一个战车防御排,有3门57mm战防炮。

团直属部队包括:团炮兵连(105榴炮×6)、反战车连(57战防炮×12加上一个地雷埋设排)及后勤连。

每个步兵连辖3个步兵排和1个机炮排,总员193人。

机炮排拥有2挺.30机枪、3门60迫炮、3支火箭筒与1挺.50重机枪。

最后这种编制的步兵师全员为14,253人,美国陆军二战时编成的总共91个师当中,大部分是属于这类普通步兵师。

按照朱可夫在苏德战争爆发前的军事改革 设想,一个标准苏联步兵师应该是三个步 兵团和两个炮兵团,加上防空,防化,工 兵,侦查,通信,后勤,指挥,卫生分队 ,兵力编制应该在1.45万人左右。但但苏 德战争爆发前,该方案刚刚提上议题。 苏德战争爆发后,因为苏军损失太大,所 以被迫实行简编师制度,全师下辖三个简 编步兵团,每团1700-2000左右,基本都 是三三编制,加上直属炮兵和其它简编分 队,全师约8000人左右。基本上到二战 结束大部分都是这个编制。

苏联还有“第二师”的特殊制度,即 正规步兵师从师到连,每一级指挥军官编 制都会多出一套人员,在战争爆发时,多 出的这一套熟练的指挥人员会马上组成一 个新的师级指挥体系,然后,立刻召集当 地每年集训的预备役人员和库存武器很快 组成一个新的步兵师,经过很短时间的训 练,即可投入战斗。这样比起德国等其他 国家的军事动员速度要快很多。 所以,苏德战争爆发前,德国估计苏联西 部兵力为140个师,只需要歼灭这140个 师就可以了,然而德国就是忽略了苏联“ 第二师”的特殊制度,苏联可以在一两个 月里将兵力增至280个师。实际上,到了 1941年8-9月,德国查明番号的苏军就已 经有360个师了。


德军步兵师编制,师部的直属部队,包括一个指挥连、一个制图排,侦察营、工兵营、摩步营、卫生营、新兵营各一个以及后勤部门。2.三个步兵团,每个团包括团部的直属部队和三个步兵营。3.炮兵团,下辖一个轻型炮兵营和一个重型炮兵营。总兵力约一万七千人。到了战争后期,兵力缺口大,1944年编制时,步兵师还是有三个团,但是每个团只剩两个营,总兵力缩减到8000-9000人。

英国步兵师师辖3个步兵旅,步兵旅辖3个步兵营,步兵营辖4个步兵连1个机炮连。1939年,步兵师编制人数13863人。1944年,步兵师编制扩大为18347人。

步兵师直属

1个中型机枪营(36挺维克斯机枪共3个连,16门4.2英寸迫击炮共1个连)

1个侦察团(reconnaissance regiment)

师炮兵群(旅级),辖3个摩托化野炮团(每个团24门25磅炮——约为88毫米),1个反坦克团(48门反坦克炮),1个轻型防空团(54门博福斯40毫米炮) 。每个野炮团辖2个炮兵连,每个炮兵连分为两个分队(troop),每个分队有6门炮。1940年法国战败后,野炮团编制改为3个八门制的炮兵连。反坦克团辖4个12门制的反坦克连,初期装备40毫米炮,后换装57毫米乃至76.2毫米炮。轻型防空团辖3个18门制的防空连。步兵师没有自己的装甲坦克力量。步兵旅没有直属的火力支援分队。一般根据需要配属1个中型机枪连、1个反坦克连、1个炮兵团、1个工兵连。 步兵营的机炮支援连,辖运输车排、迫击炮排、反坦克排、工兵(pioneer)排。步兵连辖3个步兵排,在连部编有2英寸迫击炮(即51毫米)与反坦克武器分队。步兵排辖3个步兵班。步兵班辖7名步枪手与3人制的勃然(Bren)机枪小组。

看了以上的编制,我想大家应该也发现了,所谓的大师与小师实际上在作战兵力上差不多的,基本上都是三个团9营制,真正造成兵力总数差距的其实是支援火力以及后勤保障单位的数量。

德军在战争后期,由于兵力短缺以及工业受到盟军打击,编制结构也开始像苏军那样简编化,说白了,就是支援火力和保障能力不足。而苏军在战争前也是想和全世界一样的,可是被战争打断,而且损失惨重,简编化就只能进行下去。

具体到我国,国军就不说了,就说建国后的我军,由于财力,工业实力的差距,我军一直都以纯步兵单位为主,尤其是步兵连,那真的是纯步兵,没有任何支援火力,诸如重机枪,迫击炮,都是集中在营以上单位,战时下放,而团一级支援火力甚至还依赖120mm迫击炮,中苏的步兵师编制小就是源于此。

二战美军步兵师在欧洲战场是最豪华的编制,但是即便如此,美军仍然感觉支援火力与保障能力的不足。所以美军开始了一项影响深远的改革…就是模块化。最开始美军是打算建立独立坦克营,用于加强各个步兵师的进攻能力,很快就发现,这样搞很不错呀,因为部署很灵活,而且不用给每个步兵师都配属坦克营,大大节约了装备数量,发挥了坦克营的最大作用。所以战后美军就开始了各种模块化营的建设,这样师旅一级平时不需要管理军队行政事务,如果有需要就能随时抽若干营,组成旅或者师,用于战斗,如果面临的敌人装甲力量不强,那么就可以少带点坦克营,多带机械化营,如果敌人是游击队,那么轮式装甲营就可以了。部署非常灵活,效费比高,相应的,因为要应付多种威胁,对于军人的要求也更高,对于保障能力的要求也更高。

这样也让高级军官脱离直接控制军队,也就没有兵变的任何可能了,军官想腐败也因为单位不熟而降低到了很小的程度。


木荣雨北

二战中,各个国家的陆军师一般都是下辖3个团或旅,以及一个炮兵团有的是两个炮兵团再加上其他后勤支援部队,各个国家的架构都差不多,但是由于各国的财力物力人力不禁相同,虽然架构差不多,但是各国的陆军师的实力相差很大。这里说的主要是步兵师,坦克师和空降师后边再说。

美英军队的师一级部队作为一个基本的战役单位,英美军都是尽量保证各作战师的满员,本身美军的师编制人数约有1.4万人,但是经过加强一般一个是都有1.6万人以上,而且已经全部实现了摩托化,英军也差不多。所以单就一个师的作战能力来说,美英军队的步兵师战斗力最强。

德军和苏军的步兵师按照战前的编制来看,人数不少,都有1.5万人上下,和英美一样,各个师都会有一些加强的部队,平均每个师都可以有1.8万左右,但是在战争爆发时,德军的各个师都已经按照战时编制编组完成,每个师都至少有1.6万人。而苏军也是还在扩编中,开始投入的190个师没有一个齐装满员,一般都只有8000人,还有不少只有6000人,所以在战争中苏军的师一直处于不满员状态,于是后来干脆缩小师的编制,每个师编制就是8000人左右,而苏军把军作为一个基本的战役单位,一般来说苏军的一个军,在实力上和德军的一个师相当,或者略强。德军也在缩小师的编制,后期的一个师也只有一万人多一点,一般是一万人,但是德军的师远比苏军的师充实,苏军一个编制8000人的师能有6000人就不错了,但是德军还是保持部队基本上的满员。虽然人数减少,但是自动火器的数量远远多于战争初期。但是,苏德两国的步兵师都没有实现摩托化,还是用马车来运输物资。

中国和日本由于国内的工业水平不高,尤其是中国,国军的师一般都是在1万人以下,9000人就是很充实了,但是火力贫弱,师属火力主要是迫击炮,缺少身管火炮。日军的情况比中国军队要好的多,由于有独立的国防工业,日军的师装备水平和中国差不多,但是补充和补给中国要强太多。

二战中的步兵师是各国陆军的核心,一般都是三三制,在战争的初期,曾经有过每个师两个旅,每个旅两个团的所谓方块师的编制,但是经过战争初期的实践,各国都改变了这种方块结构,改成了三三制。

空降师属于轻型步兵师,架构和一般的步兵师差不多,但是每个师的人数较少,美军的空降师也就1.3万人,德军的那个空降师也差不多,英军也只有1万人左右,这个主要是受到各国空运力量的形象,美国的空运力量最强,所以空降兵的人数也最多,实战经验也最丰富。苏军的空降兵人数多但是空运力量最弱,苏联的伞兵大部分作为精锐步兵投入地面作战。

装甲师的情况和步兵师有所区别,德军装甲师的核心是一个坦克旅,加上一个摩步旅,坦克旅有两个坦克团,有300辆左右的坦克,在苏德战争爆发前的扩编中,坦克旅的两个坦克团被调出一个,但是增加了一个摩步团,坦克每个师从160到200辆坦克不等,一般的架构是一个坦克团,三个摩步团。英军一个坦克师是有三个装甲旅,有约300辆坦克。美军的装甲师坦克最少,不到200辆,分成两个战斗群,但是美军的独立坦克营比较多,一般每个步兵师都可以加强一个。

二战中以师为基本的战役单位,苏军是军。现在各国都是以旅作为基本的战役单位,现在的旅有点像二战时期的团战斗队,或者叫加强团,组织架构还是以三三制为主,美军曾经实验过每个旅2个营,但是效果不佳,还是改为3个营。


有痰

德国1939 重步兵师

师部

侦察营(含3辆装甲侦察车)

反坦克营(三个连共含3675毫米反坦克炮)

通信营

工兵营

师炮兵团40105毫米榴弹炮;8105毫米榴弹炮)

三个步兵团 3250

- 反坦克连(1237

毫米反坦克炮)

- 团炮兵连(675毫米步兵炮;2155毫米榴弹炮)

- 三个步兵营 (共步兵9 连,机关枪3连,工兵3排,通信3排)

满员17 200

940 辆车

450辆摩托车

5375 马匹

火炮72

反坦克炮72

8迫击炮142

高射炮12

重机枪 138

轻机枪378


kml9218144212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野战师,大体存在着“大师”和“小师”两种形态。其中“大师”,就是兵力较多的师,而“小师”,就是兵力较少的师。

大体来说,苏联和中国国民党的军队,采取的是小师编制,每个师兵力往往只有数千人。比如说苏联,在1944年一个师有6000-7000人就算中等程度的满员,而在苏德战争尾声,很多苏联步兵师只有3000-4000人左右;国民党的步兵师也是以6000人为标准,实际很多更少些。而德国、美国和日本军队,则采用的都是大型师编制,正常情况下每个师兵力都在15000人左右,甚至在2万人左右(美国和日本)。

采用小型师的好处是:可以很迅速的组建起数量众多的野战师,也便于军官控制士兵(官的比率高于兵,可以借此增强控制力);但这种师的单位战斗力很弱,特别是营一级人很少(如苏联一些师,一个营只有200-300人),很容易就拼光了;大型师组建起来没那么方便,但是单位战斗力强,营一级兵力众多(700-1000人左右),打硬仗的能力强。不过小师制下,师的数量多,垮掉一些师也无所谓。也因此小师制下,对固有单位的补充倒不是太重视,而宁可去组建新单位。


解惑历史

师作为基本战役单位,在描述、报告战场双方兵力时,以师为单位。如二战德国进攻苏联动用225个师,大家就基本知道了德军的进攻兵力。而不会说动用多少军或集团军。因为师作为战役单位,编制比较固定,虽然师可以进行加强,临时编入炮兵或装甲力量,但不会过于夸张。但军或集团军就不一样,军可以编有2到n个师,集团军可以编成2到n个军,让人困惑。

师编制大部分是33制,即师辖3团,团辖3营,营辖3连......所谓大师小师,不是说基本编制的问题,关键是三点,一,师有没有辖旅,师辖3旅旅辖3团,实际变成1师9团,如整编74师,是中西混合的产物。二,师规模大小决定战斗力,1万5千人的师不是3个5000人的师能对抗的,前者虽然也是三团制,但是拥有炮兵团,辎重团甚至装甲营医疗营舟桥营等各种加强辅助部队,2战德国出现了大德意志师这样的超级师。三是师级单位变化在营一级,营的数量和战斗配置非常重要,综合起来,美军和德军师的编制和管理方式最为科学和有效,超过2万人臃肿降低战争效率,低于1万3显单薄,但是日军师团的编制有很大问题,师团辖2旅团,非常影响战斗力,而内战时期,国军将领在军事方面对老蒋意见最大的,就是33制改为一师二团制。


烟酒阁大学士

题主这个问题问得实在是有点大。二战期间,师这一级的编制可谓是变动最大、最频繁的,不止是各国之间天差地别,各国自己在不同时期的变化都非常大。

从结构上说,二战期间,绝大部分国家的师都采取的师-团编制,也就是师下面辖若干个不同类型的团。但也有少数不一样的,比如战争初期的日本,采取的就是师-旅-团编制,抗战初期的中国军队也采取的是师-旅-团编制,二战初期的德国装甲师也采取了这一编制,即师下辖旅、旅下面再辖团,当然,到后来也都改成师-团制。另一个比较特殊的是美国的装甲师,采取的是独特的师-(战斗群)-营编制,每个装甲师下属3个装甲营、3个装甲步兵营、3个装甲炮兵营,战时根据需要临时编组成2-3个作战群,每个群下属若干个营。

各国师的编制在战争中也在随时调整。比如开战之初,苏联步兵师下辖两个炮兵团,但开战以后,由于损失太大,又减少为一个,同时减少的还有步兵师内的各种支援和后勤部队;苏联坦克师在开战之初也是非常大的编制,但开展之后,一方面由于损失太大,另一方面苏联人发现编制太大的坦克部队使用起来反而不灵活,同时对后勤保障的压力也太大,所以干脆撤销了坦克师这一级编制,改为坦克旅/机械化旅-坦克军/机械化军的模式。

各国在师一级编制上的另一个重要区别是对师的定位。在美、英、德、日等国,一般是把师作为基本的战役战术单位,师一级的部队往往能够独立执行一些战术任务。但苏联由于前期装备、人员的损失太大,尤其是合格的指挥员损失太大,到后期基本上是把军作为战役战术单位,师本身的作战力量有限,尤其是支援保障和后勤力量严重不足,必须在军的编成内才能遂行战术作战任务。


联合防务

二战中,各国的师是不一样的。

德国和美国步兵师,一般都是1.5至1.6万。临战前会补充技术兵种,大约1.8万。

苏联步兵师属于小师编制,一般一万以下,甚至很多8000。

日本师团分17个甲种师团,每师团2.8万。90个乙类师团,每师团2.4万。230个丙种师团,每师团1.5万。30个丁种师团,每师团1.1万。这么折算下来,每师团平均1.75万。

国军师编制:1、教导总队13517人;2、调整师11423员名(野炮挽马师);3、整理师人员13390员(野炮)。

地方军的差距更大,很多简编师五六千人,而日军的一个步兵联队就是3800人,所以,某些公知将日军的师团与中国军队的师来做对比是可笑的,也是可耻的,这还没算技术兵种和空海军支援力量的差距。


张勇達州

师是合成部队,除了战斗部队(比如步兵师里的步兵团)之外,还有炮兵、工兵、防空兵、防化、通信、运输等诸多保障力量。西方师一般保障力量很强,人数多,自持力强,作为基本战略战役单位使用;苏联师保障力量少,人数自然就少,自持力差,但削减的保障力量被集中到更高的军一级集中使用,军作为基本战略单位,师作为基本战役单位。从实际地位来说,苏联军>西方师>苏联师。中国这边,北洋军师从德国,国军共军师从苏联,所以共军一直保留军级编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