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正確進行提肛運動?

小豬的世界

提肛運動。可是一個可以隨時隨地運動的方式。

早在我國明朝就已流行的“養生十六宜”中,提倡人們“穀道宜常撮”,又稱“氣宜常提”。這裡的“穀道”實際上是指肛門。中醫學講,中氣宜升提,便是這個道理。


提肛運動是規律地往上提收肛門,然後放鬆,一提一鬆就是提肛運動。站、坐、行均可進行。

說白了就是在大街上想大便,憋著的感覺。現在不是說緊張時“菊花一緊”嗎。就是這種感覺。

提肛運動的好處:

可以預防痔瘡:痔瘡如下圖。


在做提肛運動過程中,肌肉的間接性收縮起到“泵”的作用,改善盆腔的血液循環,緩解肛門括約肌,增強其收縮能力。患肛裂的病人主要由於肛門括約肌痙攣引起的劇烈疼痛,使裂口難以癒合。相反,如果肛門括約肌過於鬆弛,對痔核和直腸黏膜的支持力不夠,就會導致痔核脫出和脫肛。肛門疾病術後的人,因肛門括約肌多有不同程度的損傷,此時有效的肛門功能鍛鍊,可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減少痔靜脈的淤血擴張,增強肛門直腸局部的抗病力,促進傷口癒合,以避免和減少肛門疾病的復發。

經常提肛可保護前列腺。男性中老年人的排尿障礙約有半數與前列腺肥大有關。提肛動作可使骨盆底的提肛肌、恥骨尾骨肌、尿道括約肌等肌肉,以及神經、血管,各器官組織之循環代謝活躍起來,達到緩解前列腺腫大及炎症的作用。


房中秘術之中也很看重這個提肛。另外有的功法在打坐要一個木柱頂住肛門……

都說明了對於此的看重。

祝題主身安體泰福壽安康。


紫雲觀濤

生命在於運動,生命不止,運動不息。但是對運動方式的選擇,也是極為重要的,運動方式不僅僅要科學,而且還要根據個人的身體狀況。運動方式不當或者是不適合個人的身體條件,這樣運動不僅僅不能達到運動健身目的,還有可能因此對身體造成一定的傷害。

提肛運動雖好,但不是適合每個人,如果有肛門局部感染、痔核急性發炎、肛周膿腫等患者不宜做提肛運動。提肛運動的正確方式是很重要的,如果做的方法不當,或者運動量過大反而會影響身體健康,那麼如何做,才是健康有效的提肛運動方式呢?有以下幾種方式,可以參考:

一、括約肌收縮法。採取坐位,有意識地收縮尿道、陰道、直腸括約肌,然後放鬆。如此反覆50 -100 次,每日2-3 遍。

二、排尿止尿法。在排尿過程中,有意識地收縮會陰部,中止排尿,然後放鬆會陰部肌肉,繼續排尿。如此反覆,直至將尿排空,每日2-3 次。

三、床上訓練法。仰臥床上,以頭部和兩足跟作為支點,抬高臀部,同時收縮會陰部肌肉,然後放下臀部,放鬆會陰部肌肉。如此反覆20次,每日早晚各1遍。此運動可以增強腰、腹、臀、腿及盆腔肌肉,提高這些部位的肌肉及會陰部括約肌的功能。

四、放鬆呼吸,採取仰臥位,全身儘量放鬆,雙手重疊於小腹,做腹式深呼吸,吸氣時,腹部鼓起,呼氣時,腹部凹陷。如此反覆10-20 次,每日2-3遍。

五、夾腿提肛,仰臥,雙腿交叉,臀部及大腿用力夾緊,肛門逐漸用力上提,持續5秒鐘左右,還原,可逐漸延長提肛的時間。重複10-20 次,每日2-3遍。

總之,在日常生活中,這幾種提肛運動方式,都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條件選擇,也可以聯合採取。在進行提肛運動時,時間不能過長,以舒適為主。


家庭醫生在線

提肛運動過程中需要凝神、用力收縮肛門,持續1~2秒鐘後放松,有節律地交替進行,連續分鐘,每日早晚各一次。長期堅持可以收到明顯效果,感覺精力充沛、排尿有力、排便規律順暢。具體可採用站立、端坐以及躺臥等動作。

1.採取站立位時,雙手叉腰,兩腳交叉 ,踞起足尖,同時肛門上提持續5秒鐘,還原。重複一次。

2.端坐時,腰要坐直,雙臂放鬆自然呼吸,然後做提肛運動。有意識地收縮尿道、陰道、直腸括約肌,然後放鬆,如此反覆50次。

3.仰臥床上,左腿屈膝雙臂緊抱,右腿伸直,提肛,連做20次換右腿屈膝雙臂緊抱,左腿伸直,提肛,連做20次兩腿伸直平放床上,提肛,再連做20次 。


科學運動與健康

提肛運動簡單易行,隨時隨地都可以做。主要做法是:全身放鬆,將大腿用力夾緊,凝神吸氣,吸氣時稍微用力,同時用力收縮肛門,像忍大便的樣子,提肛後稍閉一下氣不呼,持續一兩秒鐘後,然後呼氣,全身放鬆,同時肛門也放鬆,一提一鬆為一次。按照這種方式有節律地交替進行,連續做20~30次, 最好每天早晚各練一遍,每遍練30~50次,以不感疲乏為宜。


保健時報

  中醫認為肛門這個地方,不僅有氣的變化,而且氣一足還能化成精。如果這個地方一開放,精氣就要跑出來了,精氣往外跑,生命就沒有能量,一切都力不從心,所以要“閉地戶”,但關鍵不是“閉”,而是要往上“提”。把肛門往上提,精就不容易跑了。因此,養生學中很重視“氣道內提”,收提肛門以保元真之氣內藏。

  經常提肛門有助於升提陽氣、通經活絡、溫煦五臟而延年益壽,並能防治脫肛、痔瘡、陽痿、早洩、尿失禁、尿頻等疾病,同時對防治冠心病、高血壓、下肢靜脈曲張等慢性疾病有顯著效果。

  提肛運動的方法

  我國古代長壽秘方《養生十六宜》中就提到“穀道宜常提”(穀道指肛門),孫思邈也提出“穀道宜常撮”(撮,即提縮也)。意思都是說,經常隨呼吸做提肛運動,有利於體內氣機的升降,以促進體內氣血的運行。

  提肛在坐、站、行中均可進行。具體方法是:全身放鬆,自然呼吸,做時將肛門連同會陰一起上提,同時吸氣,然後呼氣時放鬆。一提一鬆為1 次,反覆進行 30 次左右。

  提肛運動沒有時間、場地限制。提肛的具體做法除臥式提肛法外,還有站式、坐式、踮腳式、坐立式、夾腿式和屈腳式數種,儘管姿勢和動作略有不同,但提肛的方法大同小異。具體的提肛方法是:全身放鬆,將臀部和大腿夾緊,做深呼吸,吸氣提收肛門,呼氣時放鬆,一提一鬆為一次,可做20~30次,每日做3~5次。方法如下(坐、臥、站立均可):吸氣時,肛門用力內吸上提,緊縮肛門,呼氣時放鬆。若能採取胸膝臥位(雙膝跪姿,胸部貼床,抬高臀部)做提肛運動,則效果更好。鍛鍊時,應迅速收縮、放鬆肛門周圍肌肉,可慢慢增加鍛鍊時間和次數。另外,也可採用下法:採用站立、端坐以及躺臥均可,端坐時腰要坐直,雙臂放鬆,深呼吸一口氣(不需要憋氣),然後做提肛運動。此時會感覺到一股酥麻感由下至上傳達到腦部,隨後繼續保持提肛動作,不要鬆懈,直至無法堅持再放鬆。需要提醒的是,鍛鍊時不要緊繃腹、臀及腿部肌肉。堅持數月,可以收到明顯效果,感覺精力充沛、排尿有力。鍛鍊時要以感到舒適為宜,一定不要急於求成,關鍵在於持之以恆。

  提肛運動的好處

  當尿液不由自主、無法控制地由尿道滲漏出來,即為尿失禁,這是女性的難言之隱。經常做提肛動作,可以增強骨盆底肌肉群的反應和收縮能力,加強尿道的阻抗力,使約束小便的機能得到恢復和加強,就能祛除尿失禁的困擾。

  防治肛門疾病

  可以活血祛淤,消除痔瘡

  痔瘡是因肛門靜脈曲張、血液迴流不暢所引起,凡長期便秘、久坐久站、好食辛辣或腹內壓增高時,都容易引發本病。而提氣縮肛時會對肛周靜脈產生一個排擠作用,使局部靜脈迴流暢通,尤其選擇在呼氣時收縮肛門,利用此腹內壓較低的契機,更有利於肛門靜脈血液的迴流。

  能夠強壯會陰,提高“性”趣

  在女性骨盆底和陰道的肌肉中有一束肌肉叫做“恥骨尾骨肌”。它猶如一張繃緊的吊床,支撐著骨盆內的全部臟器和陰道的肌肉。如果該肌缺乏經常的鍛鍊,常會引起陰道敏感性下降,性快感減弱。一般中年女性,尤其是經陰道生產的多產婦,陰道肌肉變得鬆弛。經常提肛可以使整個骨盆底肌肉群得到鍛鍊,變得堅實而富有彈性,有利於生殖器官的血液供應,增強性感受能力,進而可提高夫妻性生活的質量。

  提肛運動可加強骨盆腔肌肉收縮,男性做此運動可助改善勃起障礙,但若屬因動脈血不足或心理等引起的性功能障礙,此運動效果有限。

  男性做提肛運動對肛門及攝護腺的收縮有幫助,理論上對性功能有幫助。


棲身你的岸

“藥王”孫思邈在《枕中方》中有提到“日撮穀道一百遍,治病療疾又延年”。翻譯出來就是——每天收縮收縮肛門、做做提肛運動,對身體好!別不信,這個羞羞的動作真有不少用處:

● 可以增強盆底肌肉力量,改善局部血液循環;

● 對於正常人可預防痔瘡等肛周疾病;

● 促進肛門疾病手術後患者的恢復,預防組織水腫;

堪稱菊花一緊,幸福萬家!!

如何正確地收縮“菊花”呢?

簡單地說“提肛運動”就是有規律地往上提收菊花,然後放鬆,簡單又隱秘,站著、躺著、坐著、走著都能做。

坐地收菊法

坐著沒事兒乾的時候,可以有意識地收縮尿道、陰道(女性)、菊花,然後放鬆。如此反覆30次為1組,約3分鐘,每天做2~3 組。

抬臀訓練法

仰臥在床上,把頭和兩個腳後跟作為支點,抬高屁股,吸氣,同時收縮會陰部和菊花周圍肌肉。然後呼氣,放下屁股,放鬆會陰和菊部肌肉。如此反覆20次為1組,每日早晚各做1組。

夾腿提菊法

仰臥,兩腿交叉,臀部及大腿用力夾緊,菊花慢慢用力上提,保持5秒鐘然後放鬆,提肛的時間可逐漸延長。重複10~20 次為1組,每日做3組。

排尿止尿法

在尿尿時,有意識地收縮會陰部,中止排尿,然後放鬆會陰部肌肉,繼續排尿。如此反覆,直至將尿排空,每日2~3 次。

提肛運動最佳時間

睡覺前、起床後、OOXX後、大小便後。


好大夫在線

提肛運動,在中國內家拳裡,常作為煉精化氣的輔助訓練,效果顯著。

內家拳裡傳授的提肛法,兼有導引呼吸法門,比較複雜。在這裡跟大家交流一個相對簡單,卻效果很快很明顯的提肛法門。



第一步:身體自然站立,兩腳與肩平齊,腿微屈(不筆直即可),手臂垂在身體兩側,腋下空虛(不要夾緊即可)。頭頂百會穴微微往上領(彷彿頭頂一碗水),尾椎骨微微往下坐(身體微有後靠之意)。

第二步:找到這兩個感覺後,全身放鬆,自然呼吸,調整到一個很舒服的狀態。

第三步:重點來了,注意看。舌尖頂著上顎,提肛(不可太用力縮起)同時深、緩吸氣,吸氣的同時,十個腳趾頭抓地,小腹微微往後壓(不必用力),後腦勺微微往上領(不可用力),此時要感覺後背發緊。舌尖頂著上顎略略用力一吸(不可太用力)此時口腔中會有唾液產生,微停一秒鐘。

第四步:將口中的唾液嚥下去,然後(注意次序,先咽後呼),用鼻腔長長呼氣,隨呼吸用意念將唾液送到丹田(小腹肚臍下方),腳趾隨呼氣緩緩放鬆,肛門也隨呼氣緩緩放鬆,小腹隨呼氣緩緩充實(感覺到充實即可)。

第五步:閉眼意守丹田,全身放鬆,直到呼吸自然、身體舒適後,再來下一次。

如此循環,三次一組,每組之間多放鬆一會兒,共做三組(每天最多三組,不可貪多,切記)。時間不夠的話,連做三次即可。

熟練以後,就可以隨時隨地做。等電梯,乘電梯,等公交地鐵,乘坐公交地鐵,都可以做。

此法關鍵在於每天堅持,不要間斷。

因為這個法門相對還是複雜的,雖然風險很小,但涉及到呼吸導引,大家一定要注意黑體字的提示,非常重要

一般的提肛運動,不必這麼複雜,直接提肛即可,不必刻意配合呼吸,也沒有什麼風險,每天提肛一百下,也可有效祛病強身。


孫思邈講過“日撮穀道一百遍,治病療疾又延年”。傳說乾隆皇帝之所以風流又長壽,與堅持提肛運動有密切關係。

這個方法見效之神速,超乎想象,至於什麼效果,這個這個,你懂的……

有興趣的話,大家可以試試看。


不二太極

提肛運動怎麼做

  提肛運動,主要是利用提肛過程增加局部肌肉活動,使得局部之靜脈血液循環得到改善,減輕靜脈淤積、曲張。

  提肛運動其實沒有什麼具體的要求,無論你是站著還是坐著亦或是躺著都可以進行提肛運動,而且做提肛運動沒有時間環境的要求。大概的做法就是向上收緊提肛肌5秒鐘,再慢慢放鬆10秒鐘,每天做三次,每次大概做15次。當然也不能做的過於頻繁,防止訓練過度無法排尿。

  肛門鍛鍊的常見方法

  肛門運動包括肛門會陰部活動及以提肛為主配合軀幹和肢體活動。具體方法介紹如下。

  1、括約肌收縮法

  採取坐位,有意識地收縮尿道、陰道、直腸括約肌,然後放鬆。如此反覆50 -100 次,每日2-3遍。

  2、排尿止尿法

  在排尿過程中,有意識地收縮會陰部,中止排尿,然後放鬆會陰部肌肉,繼續排尿。如此反覆,直至將尿排空,每日2-3 次。

  3、床上訓練法


  仰臥床上,以頭部和兩足跟作為支點,抬高臀部,同時收縮會陰部肌肉,然後放下臀部,放鬆會陰部肌肉。如此反覆20次,每日早晚各1遍。此運動可以增強腰、腹、臀、腿及盆腔肌肉,提高這些部位的肌肉及會陰部括約肌的功能。

  4、放鬆呼吸

  採取仰臥位,全身儘量放鬆,雙手重疊於小腹,做腹式深呼吸,吸氣時,腹部鼓起,呼氣時,腹部凹陷。如此反覆10-20 次,每日2-3遍。

  5、夾腿提肛

  仰臥,雙腿交叉,臀部及大腿用力夾緊,肛門逐漸用力上提,持續5秒鐘左右,還原,可逐漸延長提肛的時間。重複10-20 次,每日2-3遍。


櫻桃燦的小榴蓮

1、括約肌收縮法

採取坐位,有意識地收縮尿道、陰道、直腸括約肌,然後放鬆。如此反覆50 -100 次,每日2-3 遍。

2、排尿止尿法

在排尿過程中,有意識地收縮會陰部,中止排尿,然後放鬆會陰部肌肉,繼續排尿。如此反覆,直至將尿排空,每日2-3 次。

3、床上訓練法

仰臥床上,以頭部和兩足跟作為支點,抬高臀部,同時收縮會陰部肌肉,然後放下臀部,放鬆會陰部肌肉。如此反覆20次,每日早晚各1遍。此運動可以增強腰、腹、臀、腿及盆腔肌肉,提高這些部位的肌肉及會陰部括約肌的功能。

4、放鬆呼吸

採取仰臥位,全身儘量放鬆,雙手重疊於小腹,做腹式深呼吸,吸氣時,腹部鼓起,呼氣時,腹部凹陷。如此反覆10-20 次,每日2-3遍。

5、夾腿提肛

仰臥,雙腿交叉,臀部及大腿用力夾緊,肛門逐漸用力上提,持續5秒鐘左右,還原,可逐漸延長提肛的時間。重複10-20 次,每日2-3遍。


笑林傳奇

肛門疾病

的雙重作用。其基本的方法可採用站、坐、臥等多種姿態進行,使用意念及內功,將肛門上提至臍中,做肛門上收的動作,自然呼吸或吸氣時提肛縮腹,呼氣時將肛門放下。此法不受時間和場地等條件的限制,一提一收為1次,每遍20~30次,每日2~3遍。
  1. 提肛的具體方法方法:吸氣時,肛門用力內吸上提,緊縮肛門,呼氣時放鬆。每次肛門放鬆、緊縮30次,早晚各一次。若能採取胸膝臥位(雙膝跪姿,胸部貼床,抬高臀部)做好提肛運動;則效果更好。


  2. 臨床上主張早期進行肛門功能鍛鍊,一般可在術後第三天起開始進行,逐漸增加鍛鍊的幅度,延長鍛鍊的時間。即使痊癒以後,也主張每天堅持進行鍛鍊,這樣便可避免和減少

    肛門直腸

    疾病的復發。
    轉發點贊求關注,帥哥美女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