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裡的三類老師,如何成為名師

在學校裡,老師可以分成三類。按地位高低分:名師、普通教師、差師。按師德分:無德者、中庸者、有德者。對於第一種分類,有的人可能會認為那是教學水平的高低,不是地位的高低。其實內行都知道:名師也就意味著地位高,能成為名師的人,那一定是在學校有地位的。如何成為名師呢?也不在於你教得好不好,因為同樣水平的人很多,有的人成為了名師,有的人成了普通教師、甚至是差師。

學校裡的三類老師,如何成為名師

舉例子,張老師是學校的老教師,學校裡一屆只有兩個火箭班的時候,他就是其中一個火箭班的班主任,張老師是名師。但張老師現在是差師了,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有一屆,張老師班裡有兩個非常優秀的學生,高一和高二的時候穩居全校前五名之內,大部分考試是第一、二名,明眼一看就知道這兩個學生有可能考上清華北大。到高三了,學校做出一個重大決定,要再組一個特優班,這個特優班要把全校的前三十名抽出來,目的是衝刺清華北大。往年是沒有這個班的,今年校長為什麼要突然組這樣一個班呢?美其名曰,是學名校經驗。誰當這個特優班的班主任呢?不讓張老師當,而是讓另一個火箭班的班主任李老師當上了。張老師與世無爭,把自己班最好的幾個學生”貢獻“出去了。

最後,張老師班裡那兩個好學生果真考上了清華,還是全省的前十名,全校也就考上了那兩個清華。但出名的不是張老師,而是特優班的班主任李老師。對此,張老師也沒有爭,李老師在社會上名聲大噪。新的一屆高一要招生了,還是兩個火箭班,李老師和張老師是兩個火箭班的班主任,李老師班人數爆滿,而張老師班只坐了五十幾個。張老師依然很淡定,相信有實力就有好成績。轉眼又到高三了,李老師又成了特優班的班主任,張老師又貢獻出了最好的學生,其中又有兩個考上了清華。李老師再次爆紅,張老師再次默默無聞。李老師領了十幾萬的高考獎,張老師只領了幾千;李老師當上了學校中層,張老師依然是學校的工人;李老師坐在領獎臺上,張老師坐在觀眾席上;李老師志滿意得,覺得理所當然;張老師心中憤憤不平,時有怨言。一不小心怨言傳到了校長耳中,校長一怒,張老師在新高一帶成了普通班。再往後,張老師所帶班級越來越差,領導時不時的開大會罵張老師,張老師由於三十多年的勞累積勞成疾,再加上心中不快,現在課也不帶了,成了學校裡的跑腿工,一代名師就此成了帶不了課的差師。而李老師依然是特優班的班主任,並且成了學校的中層,下一步有可能就是校長了。

張老師,師德高尚,他帶過的學生都誇他,他從來不要學生一分禮,他從來不收家長一盒煙。他對領導是不跑也不送,反而經常說領導的不是,所以他落得了如此結局,讓人唏噓。這就是師德高尚者的境地和無奈。

學校裡的三類老師,如何成為名師

學校裡的三類老師,如何成為名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