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強盜劫掠,一個強盜放火,法國人沒燒圓明園?英國人給出說法

1860年英法聯軍對圓明園劫掠焚燒,是寫進教科書中的歷史事件,也是近代中國極具屈辱性的歷史事件之一,大多數人都知道這件事,卻對其中細節不甚瞭解。

兩個強盜劫掠,一個強盜放火,法國人沒燒圓明園?英國人給出說法

馬克思曾經這樣評價多這一行為:“兩個強盜劫掠,一個強盜放火。”看,這句話中已經表明對圓明園進行搶劫的是英法兩國無疑,而放火的似乎只有一個國家,這個國家就是英國。

事實上法國對火燒圓明園持反對意見,但他們共同侵略中國的目的是相同的,法國人認為對圓明園的搶劫很快會迫使清政府簽訂條約,沒必要再對其進行焚燬,也許是出於這個原因,第一次對圓明園的破壞中並沒有將其焚燒,也就是說英法聯軍其實對圓明園進行了兩次破壞。10月7日到10月8號的那一次是第一次,只是實施了搶劫。

兩個強盜劫掠,一個強盜放火,法國人沒燒圓明園?英國人給出說法

時隔10天,英軍再次來到圓明園除了搶劫之外,又進行了焚燒,大火持續了三天三夜,英軍一共派了三批人進行,而且焚燒的不止圓明園一座園林,包括許多著名的景點,最著名的當屬“五園三山”,圓明園就是其中之一。

英國人為什麼執意要燒圓明園呢?普遍的一種說法是他們為了掩蓋自己搶劫的罪證,索性一把火燒了來個“死無對證”,這是一種主流的說法,也是被普遍接受的一種說法。

兩個強盜劫掠,一個強盜放火,法國人沒燒圓明園?英國人給出說法

而關於為什麼要燒圓明園,英國人也有自己的認知,英軍的統帥格蘭特對此曾發表過自己的看法,他認為英國在和清政府的戰爭中,被抓獲的英國士兵總是被清政府殘忍的對待,大多數英國士兵都被殺害,所以他們火燒圓明園的舉動更像是一種報復,一種讓清政府刻骨銘心的報復。

從另一方面來講,英國人的這個舉動對清政府有著極大的威懾作用,用中國的一句古話來說就是“殺雞儆猴”,從而在談判中爭取到更大的利益。

兩個強盜劫掠,一個強盜放火,法國人沒燒圓明園?英國人給出說法

圓明園無疑是當時人民最深刻的一個記憶,而燒了圓明園足以留下一個不易泯滅的歷史痕跡,這個痕跡會深深的刻在人們的腦海中,證明他們曾經佔領過北京,用來宣揚他們的功績。

所以說英國人想著的並不是銷燬證據,恰恰相反,他們想留下不可磨滅的痕跡,以此來打擊中國人民的意志,使中國徹底屈服。

兩個強盜劫掠,一個強盜放火,法國人沒燒圓明園?英國人給出說法

歷史給予我們的並不是仇恨,而是激勵我們的動力,每當聽到近代史的屈辱,我們都感同身受,這恰恰說明我們都是中國人,中國是一個從不會在苦難中屈服的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