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藤 茶館

青藤 茶館

在杭州,印象最深的還是茶館。

「金庸茶館」開在湖畔,清靜幽雅。那時剛開始,還沒有走入軌道,但絕對是一間一面喝茶一面談論金庸小說人物的好去處。

最大那間叫「青藤茶館」,面積五萬平方呎,可容納一千人喝茶,出版社安排我在那裡和讀者見面。

出來迎接的是兩位二十來歲的女子,沈宇清身穿旗袍,毛曉宇著西裝。

「在這兒坐好哦。」沈宇清說話每問一句「好哦」都是殷勤探詢,軟語商量,聽得舒服。

毛曉宇則機敏靈活,很有說服力,是位絕佳的外交。

兩個人本來都有一份令一般人羨慕的工作,在杭州國際大廈做總機接線員。她們有個共同的理想,就是在最清新的環境之下喝杯好茶。一天在西湖邊上被情景迷住了,就決定開茶館,當今這已是她們的第四間。證實了我一直向年輕人說的:做,機會是五十五十;不做,機會是零的理論。

茶館分十個區,每個都有十多個包廂,裝修考究踏實,不是一般像佈景那麼搭出來,一切顯得古樸典雅,追求自然。

也沒有討厭的臺灣茶道儀式,客人各自用茶盅品茗。另一邊,一排長桌,擺放著種送茶的食物,讓大家無限索取,茶資不貴。

我拿了一小塊煮熟的番薯,甜美得很。又要一小粒糭子,出奇地好吃。

「包得那麼出色。」我說:「簡直絕技。」

沈宇清說:「請老媽子做的,又是啥絕技了?客人勿笑,已算好。」

「青藤茶館」注重特色經營,打文化品牌:風格顯江南風情,擁有樸素的經營理念。注重商業和文化的結合,絕對是成功之道。我請她們來香港開分店,雙姝答應考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