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和同期美国的航母设计理念有何异同?

假如时光倒流_

我是军事妹子,严格来说苏联就没航母,他们叫载机巡洋舰。


首先,美国航母的体型较大,在设计时以机库的空间和甲板的面积的优化为主要方向,也就是舍弃一定的平台反舰能力以及平台防空能力以获得较强的舰载机搭载能力。而苏联航母在设计时仍属于“1+1>2”的体现,通俗的来讲,就是苏联通过在航母上堆砌反舰导弹和防空导弹,以使得两个苏联航母编队的作战能力超过美国的两个航母编队。

图为莫斯科级载机巡洋舰

而且,苏联航母在设计之时就将平台反舰、防空能力放在了第一位。所以无论是莫斯科级航母、基辅级航母还是后来的库兹涅佐夫级航母,在苏联海军中的称号和定位都是载机反潜巡洋舰。尤其是莫斯科级和基辅级,其搭载的雅克-38型战机更是毫无空战能力可言。

图为中途岛级航母

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美苏航母设计上的差异如此巨大的呢?其一,美国海军航母发展的基础就要比苏联要扎实很多。且太平洋战争中海基空中力量的崛起,美国也是有深刻体会到的。所以无论是中途岛级还是小鹰级航母都是舰载机为主,然后使用护航舰艇来弥补防空力量和反潜力量的不足。

图为基辅级航母

而相对的,赫鲁晓夫的核潜艇优先建造的政策则导致苏联航母的发展一直都被搁置。而且,苏联也深知自己无法组建庞大的航母编队用来和美国在公海作战。所以苏联的航母都选择了大量的堆砌武器来提升单舰战力,以达到1+1>2的作战能力。


军事新观察

苏联航母因为起步晚,而且当时的苏联海军整体实力不及对手美国海军,所以在苏联早期航母的设计中,要求航母自身不依靠舰载机的情况下也能有比较强的战斗力。

比如库兹涅佐夫的前型:1143型航母。

这玩意基本就是个有机库和斜角甲板的巡洋舰,防空火力抵的上当时两艘导弹驱逐舰了。前甲板直接放的是各种导弹发射器,不放飞机。全舰共136枚防空导弹,8枚反舰导弹,16枚反潜导弹。

不过苏联人的航母设计有一点,重视对核武器的防护。这当然不是说要硬扛核弹直击。按照苏联人自己的说法:“1143型航母可以承受2000米外爆炸的30000吨TNT级核弹”

到了后来的1143.5,也就是库兹涅佐夫,还是狗改不了吃屎。舰载的各型防空导弹非常多,总计超过200枚,防空能力是尼米兹的4倍以上,还有12枚3K-45花岗岩反舰导弹。

当时红海军的作战理念归纳一下就是:航母放完飞机,全舰队冲锋,干翻美帝然后划着救生艇回家。但是不夸张的说,1143.5和1143这俩航母单独拉出来都能单挑几艘美国驱逐舰。

直到后来乌斯基诺夫同志去世,苏联航母才真正走上正轨,不过这也不意外,比较苏联人管自己的航母叫:“载机巡洋舰”。

另外,辽宁舰也是1143.5系的,为了增大机库空间移除了一些舰载武器,然而原始设计本来就比较坑的1143.5怎么改机库空间都那么大,中国重新自主设计的001A在排水量大体不变的情况下载机量就提高了接近30%。

相比之下,美国航母的设计思路则要正常的多:就是一个浮动机场。美国航母的自卫火力就只有防空导弹和爱国者了。


贞观防务

苏联航母说白了是别别扭扭走到现代航母这条路上来的,直到苏联解体,最像航母的唯一的“库兹涅佐夫”号都不被苏联海军称为航母,而是称为载机巡洋舰,也就是咱们“辽宁”舰的前身“瓦良格”号的姊妹舰,至今“库兹涅佐夫”滑跃甲板内部,还保留着10个巨大的“玄武岩”远程反舰导弹发射筒。也就是说,苏联海军骨子里还是依赖用大威力远程反舰导弹而不是依靠舰载机去执行反舰任务,这就是跟美国航母完全不同的设计理念。

而在1143.5“库兹涅佐夫”之前,那四艘1143“基辅”级航母,就更不像航母了,也就是现在停在天津和南通做航母公园的“基辅”号和“明斯克”号,还有改装后卖给印度的“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另有一艘被拆除。


这就是还在苏联海军服役时的“戈尔什科夫”号,大家看,甲板上堆满了各型反舰导弹,防空导弹,火炮,左侧甲板可以起降卡-27直升机和雅克-38垂直起降战机,基本上确实就是苏联“载机巡洋舰”这么个模式,雅克-38比同时代的英国“海鹞”性能和可靠性差得多,有个说法,雅克-38的飞行员最大的敌人不是敌机,而是自己的座驾。可以说,带上雅克-38和卡-27只能说聊胜于无,打起仗来,还得靠携带的反舰导弹去砸,靠防空导弹挡住来袭的敌机和导弹。直到1143.6“瓦良格”之后的被直接拆毁在船台上的1143.7“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设计时才加上弹射器,计划使用核动力,但还是在甲板上挖了12个P-700“花岗岩”导弹坑,也就是说,即便最像航母的苏联航母,也是载机巡洋舰。总结一下苏联航母,那就是对舰载机没那么看中,对远程反舰导弹死抓不放。这个思路对不对已经无需实战验证了,最强的苏联航母随着苏联解体早已死在乌克兰尼古拉耶夫造船厂的船台上了。

同期的美国航母,咱们就说同样是常规动力的“小鹰”级吧,不但没有反舰导弹,连防空导弹也是点防御的24枚“海麻雀”,加上三座“密集阵”近防炮,攻击防御任务基本都交给护航舰和舰载机,其携载的80架舰载机,有F-14D20架,F/A-18C/D36架,E-2C预警机和EA-6B电子干扰机各4架,6架S-3B反潜机,6架直升机,2架ES-3A电子侦察机。这些飞机在距离航母1000公里以外就可以对敌舰队发动多波次猛烈攻击,整个航母战斗群防空反舰反潜战力更是强悍,对比一下,苏联最强的反舰导弹P-700“花岗岩”最大射程不过550公里,苏联载机巡洋舰,”基洛夫“级,“光荣”级巡洋舰,“现代”驱逐舰,要承受多少波次美军战机的攻击才能冲到美国航母500公里的距离发射反舰导弹攻击?

当然,苏联载机巡洋舰也不是对付美国航母而生的,如果对付一般国家的舰队,它那一群熊汉还是挺吓人的。(N)


联合防务

苏联和美国虽然相互竞争,但抛开意识形态和组织效率不说,本质上还是两种帝国模式的产物。

美国帝国模式是典型的海权帝国,其基础在于对海洋秩序的控制,而后基于自身市场化的优势通过市场地规训让资源自发流动到自己想让它流向的地方。确保全球市场稳定运行,避免受到其他国家可能的干扰或阻断是美国的核心利益。所以,美国既需要维持压制任何海权国家海军对全球秩序控制权地竞争(制海权),也需要强迫陆权国家将特定区域用陆军封闭起来的可能性(权力投射)。

苏联的帝国模式则是传统的陆权帝国,核心不在于海域地控制而是陆地的控制。控制陆地主要手段不是两期登陆而是大规模装甲集群地大纵深推进,歼灭对手的地面部队是直接控制土地、人口、资源的基础。因此,苏联的建军模式核心是陆权,苏联的安全则取决于其最大对手,也就是西欧所在的西部。海军和空军都是辅助性的,为地面陆军集群提供空中或者侧向掩护。

因此,航母在二战后一直都是美国海军最为核心的作战力量,其制海能力和由海向陆能力都是极为重要的。而苏联最重要的是陆军,花费大量资源投入到昂贵的航母建设上并不是什么理性的选择。杀到土耳其海峡、松德海峡或者日本海峡,俄国陆军可能比俄国海军可靠得多。

根据不同需求,美国的航母侧重于大平台、大舰载机规模,因为他们是海战的核心。而苏联其实航母是可有可无的,陆军如果搞定了西欧,仅仅西欧的资源就足以维持庞大帝国的运转,海军只要保证沿海安全即可,运输还有铁路系统在支持。

冷战不同之处在于,潜艇发射载有核弹头的弹道导弹形成了极为巨大的潜在杀伤力,这几乎是苏联建设庞大海军、发展航母的唯一理由,即与美国形成核均势。苏联发展航母主要就是为了让核潜艇能够获得更久的空中支援,从而更为安全地抵达发射阵位。对于苏联,核潜艇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同样是吞金巨兽的航母,这也是不同帝国模式决定的。

所以,美国航母完全依赖舰载机提供制海作战和权力投射作战的战斗力,这是长期以来的发展模式,没有争议。而苏联航母却在陆权与海权地撕扯中争议不断,发展了莫名其妙的、搭载大量导弹武器“载机巡洋舰”等。论航母平台性能,美国航母绝对优于苏联航母,但仔细想想,苏联不太发展航母就错了吗?也没有。因此,哪个更好取决于国家自己的需求,美国模式更适合海权国家或者有庞大海权需求的国家,而苏联航母模式则或许更适合陆权国家,如果陆权国家真的需要的话。


怪蜀黍老囧曾

美国海军就是苏联海军的目标,苏联设计的航母自卫能力普遍较强。

但是两国的航母差距本来应该是性能之争。

因为政治成了美苏对抗的又一个体现点之争。

苏联海军目标明确,我们要美国的那种。

美国平的,平的,我就要平胸,钢板万岁!

要注意苏联航母设计的起步并不算晚,甚至于在沙俄时期就有了航母计划,只不过沙俄死的早所以沙俄的航母计划无疾而终。

1939年库兹涅佐夫当上了海军人民委员(海军总司令。然后开始斯大林的大建计划被库兹涅佐夫砍了两条,加了两个71型航母计划,结果慈父表示,没有人能动我的战列舰给打回去了。

然后么没多久以后苏德战争爆发,别说航母了,战列舰都不造了。苏联失去了一个契机。


二战胜利了,库兹涅佐夫表示,我要造航母,实在不行改改齐柏林也算啊(苏联攻占德国别的不说,先捞齐柏林去了),或者引进两条美国的护航航母也行(库兹涅佐夫授意的,但是被下面的人以这有损苏联国威上报斯大林了),海军里出了奸细,又没成功。因为在航母和斯大林格勒级战巡里斯大林选择了管子大的。

斯大林同志喜欢的是大舰巨炮,至于这群一马平川斯大林表示有多远滚多远

在1953年热衷于大舰巨炮的斯大林同志死了,这几年苏联打算来一个85型航母,(54-56年计划)海军表示我们终于有机会大建了......结果吗

航母就是个铁棺材!的忠实信徒赫鲁晓夫上来了,来把斯大林格勒级拉去打靶!航母什么的那是浮动着的棺材,那是帝国主义的工具!我们不需要!

赫鲁晓夫很愤怒,你竟然喜欢这群棺材,所以嘛库兹涅佐夫就被踹了(1956年库兹涅佐夫被退役)。

然后赫鲁晓夫表示戈尔什科夫你来吧。

戈尔什科夫比库兹涅佐夫机智多了造了一群新词比如说1126型战斗机母舰,不过这种暗度陈仓的做法还是被赫鲁晓夫发现了,被勒令终止。

直到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苏联航母计划都是一潭死水。

不过这个时候么因为弹道导弹潜艇时刻可能从海里钻出来,然后爆了莫斯科,所以苏联海军迫切需要提高近海反潜能力然后赫鲁晓夫松口了不得不批准了反潜航母的计划,没错就是1123莫斯科级直升机航母....那个还不如出云的东西.....只要敢让苏联海军造出云级标准的,苏联海军就敢直接造带拦阻索的那种。


莫斯科号1965年下水。二号舰1967年开始建造1969年宣布服役这个速度....为了有个能起飞东西的战舰苏联海军已经尽力了。

古巴导弹危机苏联的潜艇被美国航母各种调戏,然后戈尔什科夫寻思着这不是个事啊,然后就有了以大型导弹巡洋舰为核心的攻击型舰队的想法,基辅级航母以对舰攻击,反潜打击于一体。

顺便在认识到了雄猫加远程拦截网又有了基辅级航母能够起到压缩敌军防空网的要求

基本要求定下来了以后,涅瓦开始画图,在得到乌斯季诺夫的批准后。

1970年7月21日基辅级航母基辅号开始建造,但是这东西还是叫载机巡洋舰吧,叫航母实在是亏心。

趁着这功夫海军开始琢磨狸猫换太子,出来了下面这俩东西。不过指望yak38的桅杆保卫者来压缩敌方舰载机活动范围,撑起防空圈什么的未免有些扯淡,所以在这个时候苏联开始设计这两种航母


依旧保留有较强的反舰攻击能力,但是能够起飞常规固定翼飞机,能够有力的压缩敌方拦截网。

这俩方案怎么样?看起来还行吧😃
再怎么说也是个正儿八经的航母了啊。

只可惜啊,依旧没通过,所以继续造基辅级,但是就这样海军都不放弃任何机会,毕竟路是人走出来的。

所以苏联海军表示基辅级就基辅级,我把基辅级航母砍成平的行么?


大佬依旧不让,反舰导弹都不要了,我看你们想去克格勃喝茶了!苏联海军愁眉苦脸的继续造1143去,海军表示我也很绝望我能咋办?

估计那会俄罗斯海军已经琢磨这改装基辅级航母了,

什么的拦不住我们造真正的航母by苏联海军,要不得库兹涅佐夫的计划通过了,四条基辅级航母都得这么改了。毕竟苏联有了基洛夫和光荣以后反舰能力已经很吊了少几个也还能接受。

不过么既然下面这个过来就捏着鼻子继续用吧。

苏联人到这里终于能够用舰载机压缩敌方防空圈了!虽然苏联海军心里可怜的不行,但是有总比没有好啊!

苏联的航母计划从来没有怂过




甚至于双体航母都想要。

然后么一代代苏联领导人表示航母你就不要指望虽然说一再松口但是么好不容易宋的差不多了.....

苏联亡了........

大洋彼岸的美国

我们要航母。
饺子级改造。

我们要大航母。


中途岛级也改造
但是接下来么,

国会,自己和空军抢军费去,抢下来就是你们的。海军雄心勃勃的推了下面这个计划

空军我觉得还是b36更好,所以开工没几天的合众国级没了。

当时美国海军也被核弹万能论整的很绝望,但是出了弹道导弹核潜艇以后美国海军得到了喘息。

过了几年啊,大佬换人了海军有机会了开始大建



福来斯特级超级航母提一句当时是五十年代....

过了没几年也就是1961年


这个时候苏联海军依旧在和上级申请造航母的时候,美军的航母都换代了好几次了.......

然后什么企业尼米兹福特级那是一个接一个的

苏联海军mmp我们也想要航母啊。甲板下面怼几个反舰导弹占不了多大空间,少一个两个舰载机的没什么😂

这是一直让苏联海军不断流口水的航母。

航母实质上哪有什么差异啊,无非就是这个移动机场的自卫火力咋样,然后就没别的了,结果让斯大林的大舰巨炮论,赫鲁晓夫的核弹万能论,后人也是萧规曹随的航母什么的不存在的,把苏联航母弄成了残废

但是就这样从涅瓦设计局的垃圾堆里翻一翻都能找出来这个暴风级航母....
所以嘛苏联航母导弹多,因为上面不要导弹少的。

苏联航母没弹射,上面不让研发弹射器。

苏联航母滑跃多,我们也很绝望啊,科技树都不让点只能这么走了。



美军在经费不足的时候也想造小航母来着但是忍一忍下一任总统上台就大建,这样美苏的差距越来越大,领导人的态度才是美苏航母差距的根源!

设计理念的差距真的只有苏联航母比较注重航母本身的战斗力但是绝对不是基辅级这种!这种事迂回,只可惜迂回的出不来了

戈尔什科夫号航母,倒是也让戈尔什科夫留在了俄罗斯人民的心中,就是不知道戈尔什科夫终于如愿的有了一条纯粹的航母却发现一群人在自己身上去完厕所用手擦的感觉如何。

(美国航母都没有维克拉玛蒂亚号纯粹!毕竟这东西导弹没有,好像连近防炮也没上去)

苏联航母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啊!

至于为什么苏联航母的反舰导弹一个比一个大么....四个舰队都是出门就是敌军!反舰导弹差了容易还没出家门就给挂了...


寻找丢失的方向盘

看武器的时候凡事看国家的战略方向。如果能够理解一个国家的战略要点那么某些国家为什么回出现“奇葩”的武器也就能够一眼知道背后的目的了。

一句话——透过现象看本质。

前苏联经过十月革命后唯一经历的大规模战争就是二次世界大战的卫国战争。卫国战争中的很多战例对其影响是巨大的。

苏联在二战中利用拖拉机厂生产出坦克、给训练不足三个月的士兵装备波波莎冲锋枪、造就了二战神话的喀秋莎火箭炮、以及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的各个英雄们……

有时候很多人笑苏联的武器系统是那种傻大笨粗的玩意,但不要忘了AK-47和RPG的横行世界,但要清楚的是俄国从来就不是一个野蛮粗暴的国家,在历史上尼古拉·卡尔达肖夫、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罗蒙诺索夫、斯特魯維家族、根里奇·阿奇舒勒、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克鲁泡特金、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亚历山大·恰亚诺夫、伊万·捷连季耶维奇·科雷米诺夫、尼古拉·叶戈罗维奇·茹科夫斯基、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基巴利契奇、彼得·尼古拉耶维奇·费多谢耶夫、皮特林·索罗金 、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波格丹诺夫 、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赫尔岑 的名字基本上是响彻世界的,上面只是科学家和部分哲学家,文学家音乐家政治家等等的伟人还没有计入其中!俄罗斯是一个伟大的名族。

伟大的民族怎么能作出傻事?

但苏联有着一些局限性,二战的经历让苏联有一种让敌人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的思路。我们不能说这种思路是对还是错。毕竟没有那个国家和哪个主义统治了全世界。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的策略还是有效的。

后期冷战时期苏联发现核武器是可以灭国的武器,因此各种核威慑力成了苏联的直接武器,简单粗暴是不是?但不可否认的是——有效。

因此苏联对于航空母舰的设计并没有放在战略的重点上,甚至当初苏联将航空母舰直接叫做——载机巡洋舰,也只是苏联导弹巡洋舰的一个补充罢了。在苏联的战略思想里面是要打一场全球范围的全面战争,航母的作用在全面的核战争中的作用往往是无足轻重的。

苏联的巡洋舰配备了载机,只是为了补充巡洋舰在打击频率和波次上的不足,那么就没有必要设计成一个海上的永备移动机场。

什么是航母?什么像航母?都已经是不重要的事情了——还是W君的老话“需求决定武器形态、需求决定武器存在”苏联没有航母的需求。因此所谓最像航母的“库兹涅佐夫”号也仅仅是苏联的第五梯队武器平台。第一级武器平台为陆基导弹、第二级武器平台为核潜艇、第三级武器为战略轰炸机、第四级武器平台为导弹巡洋舰。之前的几级都是奔着灭国去的,而航空母舰也仅仅为了解决一些局部战争而已。那么在这样的战略思想下航母会是什么形态?不言而明了吧?

苏联的海军头把交椅

苏联海军的二把交椅

苏联海军的战略补充

定位不同、需求不同决定了武器的不同。如果真的是冷战上升于热战航母本无用。


军武数据库

冷战时期,前苏联作为两极中的一极,在军事上从各个方面与美国展开竞争,其中航母是重要一环。虽然苏联航母制造起步较晚,直到古巴导弹危机后苏联领导层才认识到航母重要性,但苏联航母发展很快,到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航母从设计理念到制造工艺都已经不输给美国,至上世纪八十年代,苏联航母制造水平很多地方甚至已经有超越美国迹象。

美苏作为世界重要航母制造大国,双方设计理念可以说各有特色,既有互相借鉴也有各自特色。

相同点:双方都将核动力定为比较完美的航母动力系统。美国方面不必说,很早就出现核动力航母并逐渐淘汰常规动力航母。苏联方面核动力航母发展较晚,但苏联航母设计人员很早就意识到核动力应当是未来航母发展主流,只是苦于苏联当时技术条件不足无法实现。上世纪八十年代,苏联国家经济发展面临重大问题,但这种情况下相关技术人员却努力试图建造两艘世界先进的核动力航母。其中一艘比利牛斯号已经在黑海试航,但很快苏联解体,这两艘核动力航母都未能完成。

不同点:美国航母设计讲究宽大甲板配合弹射起飞,这主要是为让航母尽可能承载更多飞机,同时减少起飞与降落风险,避免飞行员受到甲板上建筑影响而判断失误。这种设计比较符合现代化航母设计需求,目前为多国接受。苏联方面则比较混杂,既有老式仰角设计也有平铺式甲板配合弹射设计,但有一点,苏联比美国更加重视航母本身防御能力。苏联航母无论大小,其本身都是一个巨大移动海上武器平台,很难被攻击,即使脱离编队理论生存能力也非常高,可是这往往要牺牲航母内外空间,所以苏联航母与美国同吨位航母相比所承载飞机数量往往较少。


大国策

美国航母:小弟们,你们靠后,看我用飞机揍他们。

苏联航母: 我不是载机巡洋舰么?小弟们操导弹,一起上!

图一:莫斯科级,前半身长得跟巡洋舰一样,也就屁股平,除了苏联外,谁会认它是航母?

苏联的航母科技树发育得非常晚,还长成了歪脖子树,大多数时间都跑歪了,不在正确的路子上,苏联长期搞的是四不像的载机巡洋舰。美国的航母科技树从二战时航母大决战就一直是直的。苏联搞不成航母倒不是军方不行,而是外行指导内行,几代高级领导层不行。

二战之前,苏联的重工业底子是不如美国的,海军战略思想和造船工业都不如日美,搞不成大海军,更搞不成舰队航母这种海战神器。好不容易挺到二战后,苏联军方也想效法美国造航母式海军,但是受到批判,主流的国策认为,航母是资本主义和霸权主义产物。

图二:苏俄造出来的所有航母,连美国的小鹰级都打不过。

在这种国策的指导下,苏联军方搞航母是很困难的事。以苏联海军之父戈尔什科夫为代表的航母派是不能跟国策对刚的,谁敢对刚不光是丢乌纱帽的事,人头落地也不是不可能。要发展航母,只能曲线救国。

赫鲁晓夫这个导弹神教教主,对于苏联海军发展航母是个坏事,也是个好事。赫鲁晓夫信奉的是没有什么事情是一发导弹解决不了的,如果不能解决,那就来两发导弹。因此,苏联海军是不可能建造以舰载机为绝对战力核心的美式航母,但另一方面,换个说法:我们要造一艘载机巡洋舰,少装飞机,多装导弹,用导弹轰杀美国航母。这个路子老赫是认的。所以就出现了什么莫斯科号和明期克号这种奇葩。

图二:乌里扬诺夫斯克舰将会是苏联一型伟大的航母,路子走对了。然而它跟着苏联一起挂了。

但邪路一开始就是走不通的,苏联海军心里门儿清,所以后来老赫下台后,苏联就先后上马了库兹涅佐夫舰作为过渡,希望能把乌里扬诺夫斯克舰,作为追赶美国重型航母的一个起点。配备弹射器的这个起点终于是正确的,但这个起点挂了,原因是苏联解体了。

综上,在同期,苏联的航母战力从来无法跟美国航母相比,靠莫斯科舰和明斯克舰这种破船,无头猪突到美国航母防御圈里去打反舰导弹,纯属YY。这两级舰跟日本二战时的航空战列舰伊势号和日向号没啥区别,狗肉上不了台面,不会有决胜可能。


厉兵

美国航母受到太平洋战争的影响,常规化、编队化:

美军强调航母的编队化行动,拥有宙斯盾防空系统的驱逐舰和巡洋舰担当远程防空任务,同时护航战舰上搭载的直升机还要承担反潜任务,而航母的舰载机专注于对海、对地的攻击以及早期预警任务,因此说美军航母出动总是伴随着大群的护航编队,这也是我国海军发展航母的思路。

美军航母设计强调舰载机数量和航程:

因为舰载机决定了航母攻击范围和强度,美军在研发航母时十分注重舰载机数量及其质量,整个航母的设计也是围绕舰载机需要进行的,比如标准的弹射器和激光助降系统,都是为了让舰载机更好的作战,弹射器保证舰载机可以获得尽可能大的航程与载弹量,这决定了航母的攻击能力,而激光助降系统保障舰载机昼夜间的安全降落,不至于到了夜晚就失去作战能力。

苏联海军发展滞后,航母使用受到老旧思想的限制:

苏联海军力量不足以组成美军那样的庞大混合舰队,因此航母需要自己承担反舰、反潜、防空等多种任务,这导致苏式航母上堆放了大量的导弹和相关设备,比如著名的“基辅级”航母就是一个巨大的武库舰,也被称之为载机巡洋舰。其庞大的舰岛上整合了各种装备的火控雷达,远比美式航母要复杂,就算是超级核动力航母“乌里扬诺夫斯克号”建成下水,在保留大量武器的情况下它的舰岛也不会比基辅级小太多。

苏联航母的反战并不是服务于舰载机,导致攻击能力低下:

苏联航母大多使用滑跃式起飞甲板,而且苏联内部还极力反对研发烧钱的弹射器,这就说明在其高层眼中,远距离攻击作战并不是舰载机的任务,而是航母自身携带的各种远程导弹的责任,舰载机采用滑跃式起飞模式不仅航程有限而且不能满载弹药,导致舰载机即便突破敌方防空拦截进入攻击阵位,它能做到的攻击效果也十分有限,

而且苏式航母也不打算配备预警机和电子战飞机,可见它所承担的战术任务远没有美式航母那么多,说它是载机巡洋舰再合适不过了。


利刃巨透社

这和所处环境,应对的假想敌和自己所拥有的技术条件有关。

都知道苏联是一战末成立的,整个二战苏联和美国一种狗到中后期才参战,区别是苏联离德国太近被人盯上了,所以被迫参战,美国悠哉悠哉的发完战争财从容单位下山摘桃子。这就导致了一个结果,虽然战后美苏称霸,但是老美拿了世界老大单位称号并且牢牢掌握全球制海权,据说二战结束时老美油200多艘航母。苏联陆军很牛空军一般,海军就呵呵了。那么问题来了苏联一艘航母都没有的前提下怎么对付美国航母群建立自己的全球远洋打击力量呢,苏联提出了——饱和打击,这个概念,就是核动力万吨级导弹巡洋舰为核心的打集群。苏联的航母最初不叫航母,叫舰载机导弹巡洋舰。而对应的老美研制除了世界唯一的抗饱和打击系统——宙斯盾。这就是苏美海军的发展背景。其次具体说到航母发展,苏联直到解体也一直在纠结造航母呢还是造重型导弹巡洋舰呢,倒霉就倒霉正苏联解体前苏联的最后几任领导人在苏联冷战全球对峙失利的情况下提出近海防御。航母也就搁浅了。瓦良格属于这个时期的一个怪胎,也是航母和导弹巡洋舰纠结的时代产物。而美国航母就简单了,随着美国海军的逐渐强大,世界海军的唯一霸主地位的巩固。老美提出了核动力,大吨位,纯航母功能的概念,也就时全核舰队,离岸打击,为了应对中国反介入战略提出了海空一体联合纵身打击。福特级就是为了应对F22,X37等上舰发展10吨级别的航母,就是打造一批隐身超音速突防纵深打击力量突破我们的反介入防御圈。问题是我们有东风系列不对称岸基打击力量一切白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