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上学时候,校门口的各种小吃吗?

曼壹点

回答楼主问题

作为一个吃货,面对这种暴露年龄和地域的问题,还是忍不住点开来回答,毕竟对于食物满满的回忆,是无论如何在脑海里都挥之不去,且一定会流口水的。

学校门口的小吃,大概是分两种吧,一种是小吃摊上出售的,一种是小卖部里出售的。我小时候虽然早已过了食物匮乏的时期,但父母是不会放任给零花钱让我去品尝所有小吃的,所以至今对它们的回忆都是美好的。那就说说小吃摊上出售的那些吧~


小吃摊上出售系列

煎饼果子

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初中时候学校附近那家煎饼果子是目前为止吃过最好的,也可能是因为那个师傅可以满足我的各种无理要求?“师傅,来一个煎饼果子,不要葱花香菜,两个鸡蛋,不要果子,少辣多面酱”,嗯,我好像暴露了什么。


烤肠

现在已经吃不到那么大又那么香的烤肠了,不过也有可能是现在的我注重养生和健康,不在只满足于味蕾的快感了?谁知道呢,反正那个时候觉得放学之后来一根烤肠是幸福的。


烤白薯

北方的冬天是物理伤害,烤白薯绝对是一件必选装备,师傅从大炉子里拿出来烤得黑黢黢的白薯,冒着呼呼的热气,一掰开橘红的瓤,散发着特有的香甜,真的是让人垂涎欲滴的存在。


鸡蛋灌饼

大学时候学校门口一家河南夫妇开的鸡蛋灌饼摊,是最让我记忆犹新的,饼香脆软,鸡蛋不会过老,酱料香甜+微辣,阿姨一口不地道的普通话,耐心询问着每一个学生:要香菜嘛,姑娘?那个时候鸡蛋灌饼还没有加太多的东西,却总是让人一次吃两个都觉得不够。


麻辣烫/炸串

不是现在流行的店铺里18-25块钱一斤的那种,是街边手推车,一个个格子里插着竹签子的那种,晚上饿了就溜达去吃几串,平复一下学习以后躁动的心情。或者煎的串,炸的串,都可以,类似的东西,对于在校园里减肥的女生来说,都是魔咒。


盐酥鸡/无骨鸡柳

虽然现在大鸡排火遍了大江南北,但我小时候可能是盐酥鸡/无骨鸡柳称霸小吃摊的年代,一份香喷喷的油炸鸡肉,可以加各种味道,孜然、麻辣、椒盐,小竹签子一口一个,一点儿也不担心吃太多了之后吃不下晚饭。


油炸臭豆腐/香豆腐

就是各种豆制品,无论是油炸的还是香煎的,只要是和热油厮混过,豆腐就一定是鲜活的。外面是焦脆的,里面是软嫩的,蘸汁也是一种讲究,各个摊位自然有自己的特色。我是在各大校园门口尝过十几种臭豆腐,唯有在川大一个小门的门口吃的那口臭豆腐,色香味俱全。


珍珠奶茶

作为在校园里混迹过的女孩,谁还没喝过几杯珍珠奶茶呢?尽管它是身材维持的最大对手之一,但丝滑香甜的奶茶+Q弹的珍珠,冬天能带来温暖,夏天能带来清爽,为什么不试试呢?何况,爱喝珍珠奶茶的女生,运气都不会差?


以上,希望有帮助~


秋食工作室

那时我们校门口的小吃有冰棍,一毛钱一根,是水和糖混结成的,不象现在的五花百门,炎炎夏天,咦一下,透l心的凉爽,有时还会给同伴舔一下。

还有凉粉,当时是没有冰冻的,也是用28寸的大单车载着两个大钢煲装着,也是一块钱一碗,味清甜爽口。

凉粉和豆腐花几乎是在同一担上的,一头凉粉一头豆腐花,哦,忘记讲多一句了,当时的小吃,他们都是吆喝叫卖的。如"卖冰棍""卖凉草豆腐花"这个样子的


还有松糕,有香的,香是白色的,吃时加香油,也有甜的,黄宗色。。。。应该是用大米做的吧!可填饱肚。

七0后的朋友们,你们说是不是这个样子?


钱太难挣呀1

小的时候一下课就冲出去买小零食,每次都给妈妈要钱买东西,怎么会不记得呢,看看我吃过的你们有没有吃过,我相信你们是吃过的!

1.辣条

2.六味棒糖果

3.锅巴

4.虾仔面

5.酸奶棒

6.虾条

7.话梅8.五彩绳
9.北京烤鸭10.南京板鸭

吃过的举起手来,哈哈哈,喜欢橘子的话就关注橘子的头条吧,更多美食的做法在等着你呦!


橘子做饭

那时的我们,哪有现在这样好的生活条件啊!能吃饭包子馒头就很不错了!幸好我因为个子小,饭量不大,每次买一个馒头都吃不完。所以每次我都分一半给我的伙伴吃。

现在啥吃的都有卖,也啥都可以随时买来吃。可就是没有小时候的馒头好吃了。我永远忘不了学校门口的馒头味!


丑小鸭166246702

作为八零后的吃货,对学校门口的小吃记忆犹新,每每放学以后就流连在学校的小吃摊前。下面介绍下我们这里流行的学校小吃

娃娃鱼

一种用淀粉制作的地方小吃,类似凉粉,俗称“娃娃鱼

酸辣顺滑超级开胃吃了以后就感觉更饿了哈哈


老干妈加馍

小时候吃馒头吃不下,学校门口卖的老干妈夹馍能吃两个

粉鸡

粉鸡,安徽阜阳传统小吃,特色是淡黄油亮, 外表软绵,里边粉色红嫩。品一口微辣略嘛的粉鸡,让人回味无穷


闲猫摄影工坊

北方的小吃,校门口,那是便宜又好吃。

锅贴,鸡蛋灌饼,肉夹馍,土豆丝夹饼,还有一种没有馅,才五毛一个的饼,我爱死,然后是麻辣烫(再也没吃到过这么好吃的麻辣烫了),过桥米线(老板娘很漂亮的川妹子,她到店里的川菜很正宗,关键是价格便宜量还很多,超爱),然后是山西特色,面皮,牛筋面,最喜欢的是牛筋面,大冬天还吃,里面都有冰块😂。


逗比的人生66

我们那个年代零花钱基本没有,吃的就更少了,给我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上学和放学这段时间,校门口总有个背竹筐的老奶奶在那儿摆摊,这也是最早见过的地摊了,卖的搅搅糖和甜蚕豆,现在还能想起那个味,可惜已经找不到了。(1.搅搅糖,一种红色的会拉丝的糖,用两根类似牙签的竹签边搅边拉,吃上去软中带甜。2.应该是用糖水煮过的蚕豆吧,反正觉着好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