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打算结婚生孩子的人,年老退休之后无亲人无子女,应该怎样生活?

玄崇子

身边有几个实例。

一个是我所在二级学院的门房。中年男,五十来岁,兢兢业业,对学生极为爱护,看到所有老师都打招呼。但是他没有家,一辈子没有成婚,住在校内。因为以校为家,为人热心,老师们每次不愿意拿回家的福利,包括杂粮、水果什么的,总是送给他加餐。

然而,在我参加工作的第五年,突然在一个深秋,听说门房从楼顶跳下来,死状极为惨烈。和他相识的另一位师傅告诉我们,他是因为孤单,学生一茬茬毕业了,还是有部分回去看他,但他突然在一瞬间了悟生死。而人性是险恶的,有诋毁他的,认为他年轻时有花痴症,种种。

另一个是我的二伯。农村生活,未受任何教育,生活极度贫困。在照顾中风多年的奶奶去世后,一个人孤苦伶仃,还要从事各种农活。最后,2003年,五十八岁的一个深秋,不知道是心肌梗塞还是自杀(我父亲是医生,偶尔给他开些安眠药),一个人长眠在老屋中。活着时,鸡蛋都舍不得吃一个,挖野菜卖、深山砍柴去卖,犁地、种菜,没有安享一天好生活。那时我们还在上大学,二伯还时常拿着土特产看我们。写到此,不禁让人泪流满面。

听说,鳏寡孤独者不容易长寿。如果在十五年前,我们社会的保障系统完善一些,对这部分人的心理问题重视一些,及时疏导,这些悲剧不会发生。如果我身边有这样的亲人,我一定要关注,避免悲剧重演。

再就是我的大姑姐,69年出生,未婚未育。年轻时谈过几个,眼高手低,最后落了单。从新疆体制内教师到深圳创业破产,又在上海做白领,十多年前,月薪就是一万多,没有存储。

没有家庭的人也就不懂得关心他人,对父母兄弟姐妹皆然。然后又去了深圳,同事普遍都是80后、90后了。知识结构老化,专科学历坐吃老本,依然拿着那份收入。没有存款,没有房子,甚至户口还在新疆。还因为是回族,经常接受盘查。二次手术,35岁,眼睛手术。七十老母照顾。45岁,子宫肌瘤十多厘米,八十老母照顾。母女争吵激烈,都是自私的人。一个觉得委屈,一个贪图安逸,不愿意照料。眼下,她想回都江堰落户,我们当初为公婆买的房,父母坚决不同意。也许,这样一个女儿,他们早就当她不存在了。

所以,成家立业 一般人走的路,还是走下去吧。老伴老伴,最后成了伴。所有的事情可以帮你扛一部分,还有孩子作为人生奋斗的动力。

不要说尽头过得好,就可以一个人。十多年前,我还是拿着二百多研究生助学金,大姑姐一万多,从来是飞机出行,现在又如何呢?张爱玲不也是75岁老死在美国的一个公寓内,结婚没有孩子。


又是乌鸦的杂酱面

我家附近的养老院,基本条件相当于二星酒店,月四千包食宿。一群老年人在一起,其实比和子女生活更有共同语言。二十年后养老设备会更好。只要是城市居民,半年时把钱存够,再有足够的养老保险,养老院不失为好选择。靠子女养老的时代早晚会过去。


科技文化郑军

生孩子与退休养老有关系吗?

①结婚必生孩子,好像不生孩子的结婚就是耍流氓。

②养孩为防老,所以,有地方生孩子还是重男轻女,这些老观念,导致的男女比例都失调了。

现在,再抱以上两种观点,就会吃苦头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只要不危害人类、危害社会、危害他人,好,你随意。所以,结婚生不生孩子,只要两个人愿意选择这样的生活,人家自得其乐。古人就说过: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你不是他,不能体会他的快乐和不快乐。

养老是自己的事,有孩子有关么?有点。说到这里,不要开骂。儿女有能力为你养老,好,你来享受。如果儿女生活都坚艰,自己一地鸡毛,好的给你口饭吃,不好的,干脆不养,这事不也见怪不怪。你骂他、撒泼、让众人谴责他、甚至告他,只解决一时,却不长久。反而,自己陷入家庭之战,没饿吃也的气死。

就算儿女孝顺,自古忠孝不两全。儿女在外地打拼呢,你能一个电话,让他放弃所有来为你养老?中国的家长,有很多这样的:儿女没能力的,气他不行,怒他不争;常说:你看谁谁谁,人家买了N套房,换了N辆车了,你整天在我眼前晃什么!儿女有能力的,在大城市拼打,没时间陪老人,老人又说了:啊呀,给我钱又啥用?没个人陪,养孩子跟不养啥区别?更有为了发展去老婆家的男孩,老人干脆说:养儿白养了,给人家养了。

这些话很伤人,也很伤感情。时代变了,都有诸多无奈。亲人之间,更应多些理解。

现在,生活都好了,有退休金的老人,晚年整点年轻时未实现的爱好,让自己过的有趣。无论拿个年纪,只要你肯学,肯让自己过的鲜活,都可以做到。比如中国的诸时健,美国的摩西奶奶。你又会说,人家有钱!

有能耐的,什么时候也明白爬起的道理,没能耐的,从小抱怨到老,抱怨到死。能耐是什么?钱?权?都不是,它是你让自己活的有意思、有价值的一股劲儿。无论老幼!

愿人人,结婚为爱为情,生孩子为爱为情,不生孩子亦有爱有情。做好这些,好好努力,为自己为自己养老打基础。


竹竹455

其实过什么样的生活更多取决于生活的态度和经济实力,结婚并不绝对比没结婚好

有很多人劝他人结婚,会说你以后孤苦无依怎么办啊。

但是我们生活中,那些有儿有女的晚年生活就绝对幸福吗?他们的儿女就都真的孝顺有出息,他们的伴侣就永远真诚热烈不出轨。他们的家庭就永远和谐美满不吵架?

事实是,生活总是一地鸡毛,选择什么样的生活,都会有后悔和赌博。


结婚,遇见真爱固然好,然后两人虽然吵架但是整体甜蜜,再生个孩子,好好教育,不求有多大能力,总是不啃老,够独立,自己能够养活自己。

你们的家庭,虽然也有矛盾,也有痛苦,但是和谐美满。

这样的生活,应该是一个结婚家庭最基本的称得上幸福的生活。

但是事实上是,我国离婚率占到一半以上,大多数人的婚姻名存实亡,他们的孩子时常沉醉在网络游戏不可自拔,长大后就逼迫家长买房买菜,还嫌弃你管的太多。

说这个的目的是什么,是我觉得应该纠正一个观念:那就是结婚并不是就绝对比没结婚好

重要的是你要什么样的生活,婚姻对于你意义多大

我认识一些不打算结婚或者不打算生孩子的姑娘,时间多,不缺钱,一年到头可以根据心情旅游,学习新的技能,不断提升自己。赚钱,玩。

并不是不想结婚,仅仅是遇不见爱的人。早脱离了凑合过日子,你说一个姑娘,又不缺钱,也不缺能力,你说婚姻对她意义多大。

难道真会有人天天逛菜市场穿地摊货衣服的女生,对这种女的说,你应该羡慕我。

并不是说,婚姻就被我说的那么不堪,很多人婚姻生活都很美满。建立在双方付出上。

有句话是,如果两个人过的还不如一个人,那不如一个人。

也可以说,没有爱的婚姻一文不值。

所以如果你真想结婚,愿意结婚就去吧,你不想结婚那就不去,都别后悔自己的选择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一定要一直提升自己,努力赚钱,贫贱夫妻百事哀,而对于没儿没亲人,我相信人性啊,你落难的时候你也基本上没亲人了,选择单身更是如此。

最后送上一段话。


廖彩琳律师

不打算结婚生孩子的人,其实早就想好了退休后的生活,不然是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的。



年老后的生活,其实很好安排。

不结婚,没有孩子,所以的工资肯定是用不完的。即便年轻的时候月光族,那么退休后也是能够支付自己的生活费用的。

年老后可以请保姆。退休后无牵挂,存钱没有用处,提高生活质量是第一位的,把退休金用做于请保姆,解决日常生活问题没问题。

身体状态不佳,进养老院。身体条件不好,经常生病,还是需要找一个护理条件好点的养老院的,这样不用来回折腾,可以更好的维护身体。

如果自己有房产,以房养老。无子女,房产已经失去了意义,尽早做出选择,以房养老。年轻的时候没钱也没关系,月光也没关系。




当然,如果你没有结婚,还有一种选择,收养孩子。不过,目前,收养的条件还是比较严格的。

《收养法》具体规定如下:

第六条 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无子女;(二)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 (三)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 (四)年满三十周岁。

第八条 收养人只能收养一名子女。 收养孤儿、残疾儿童或者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可以不受收养人无子女和收养一名的限制。

第九条 无配偶的男性收养女性的,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应当相差四十周岁以上。


其实在具体执行中,比法条规定的应该更严格一些。



总之,结婚生子完全属于个人选择。但是,养老问题是社会问题,未婚无子的人并不会在养老问题面前有任何特殊选项。


养老那些事

一、由于具有足够的经济基础,可以支付家庭及各种服务费用。现在的社会的服务行业十分强大,而且会逐步完善,他们可以顾各种服务人员为自己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这个问答比较笼统,应该分两个阶段回答。因为我国退休年龄60岁,这个年龄,对于一个人还是比较健壮,能够独立生活,有条件的可以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或者个人旅游,这是第一阶段;年老活动不便的时候选择一个较好的养老院度过晚年生活,这是第二阶段。



三、找一个志同道合的伴侣度过晚年的生活。

人是需要亲情的,上面两种生活方式无论怎么好,我觉得对于一个人来说都是孤独的,特别是在晚年。找个伴应该是最好的。



个人认为,不管是结婚早晚,还是要解的,孩子也是应该要的,不然人生无论在其他方面有如何大的成绩,到老的时候,才知道是无法弥补的遗憾。


高立平坐wlp

在我的身边没有生过孩子的女人,体质特别的好,没啥毛病,而且都七十多岁了,头发都没有白,身体硬朗。看来不生孩子也有不生孩子的好处。没有子女,到老了也好办。国家给养老啊?国家的养老机构不有一项,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可以免费入住的么?那么,还不用花钱,就可以进去了,多么好的事啊?既使住的不好也没关系。自己还有钱啊,可以买房,可以雇保姆伺候自己,想吃啥就可以买啥。因为培养一个孩子从小到大不下百万,而且在照顾子女的过程中,又苦又累的,还有气,会撂下很多病。终生伴随着你。这吃药看病下来也不少钱,咱按没大病少说也得十万八万的。这笔钱留下来,老了水费,电费,物业管理费,取暖费,都够用上十年八年的。所以,没有孩子,到老了恳定得留养老钱啊?她们没有孩子没有拖累,可以出去旅游看看风景,心情也会特别的开朗,活得逍遥自在。这样对身体好,也会减少疾病。总之,人活着就是累,咋活得都有,无须评论任何人做得任何事,只要开心健康快乐的活着,人生就是赢家。


边缘人133585420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随着社会文明程度和社会包容性、个人独立性的增加,“安独晚年”无论在东西方都是一个愈来愈普遍的社会现象。“养儿防老”是农耕社会的产物,而在现代文明社会因为有很多福利保障,让人不再依赖子女养老,所以独身终老才会成为一种普遍社会现象,也成为一种重要生活方式。实际上很多即便有儿女的人在晚年也无法享受到儿女的供养照料,甚至被嫌弃和抛弃的也屡见不鲜,同样属于实质性的独身终老。所以无论有没有儿女,都应当理性的作好年老退休规划,以一种体面有尊严的方式终老。

哪么该如何规划呢?首先,钱肯定要存点下来的,经济是一个基础,有单位公司有退休养老保险当然好,没有的则要购买点养老金保险或相关理财投资产品,可以不多,但要有稳定持续的收益,要不然晚年要花钱的话自己也赚不了钱,那如果没存钱就很困难了。其次可以和街坊邻居们搞好关系,经常去邻居家聊天,经常买点小东西给他们,你要相信,有时候街坊邻居比儿女还要亲,毕竟是他们经常和你在一起,天天看到你进进出出的人,很多老人离世后第一时间发现或在现场的都是左邻右舍;最后就是能够和志同的道合的有相同情况的朋友同事比邻而居共同养老,这样可以相互有个照应,而且也很好玩,不会太过于孤单。如果所有的选择都不合适,住进养老院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和很多老人在一起,重回幼儿园学校时光,隔三叉五看着一个个熟悉的人离开,感受人生的苦短。不过我可以郑重的告诉所有的朋友,据大数据研究发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会在患严重疾病的一年内去世,其它大多数时光都是能够自我照料的。至于意外去世的人自然也不属于孤独终老,也就是说一辈子绝大多数人只有最多一年的最后艰难时光,相比较一辈子一个人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这一年的晚景时光其实还是很值得的。所以,面对这个艰难的话题,请放宽心,乐观来看。

我希望自己不要活的太老,适度就好。能自然老死,这是人生最好的结局!请关注我,互粉,我有更多故事!


终南冠

【小生君王】结婚生子是人生中很重要的历程,如果你错过了,人生一定不会完美。年老退休之后无亲无子,肯定孤独终老。那应该怎样生活?答案也是肯定的,首要的问题就是解决孤独问题。



我在京时做过空巢老人的义工。这些空巢老人的共同特征就是孤独。拿一句俗语来讲,孤独不是病,但孤独时真要命,一点也不假。这些空巢老人的内心是很脆弱的,都有心理疾病,甚至变态,有自杀倾向。



我陪伴过一个空巢老人,老伴去逝,两个孩子在国外。这位老人不和孩子一起生活,只一个人呆在老屋子里。如果你不去看他,他可能半个月也不会和他人说一句话,有时竟不去买菜,熬一锅粥喝三天,怕见人。只要我去了,他会想尽办法留我多呆一会,有时会流出恳求眼泪。



孤独老人应该得到社会的关注和关爱。帮助他们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与人沟通交流,丰富自己的生活,这样才能走出孤独的阴影,欢度晚年。

关注小生君王,一个人如果无婚无子,再怎样生活,其实晚年是很凄凉的。每个人还是要积极追求幸福,享受天伦之乐。


小生君王

那些不打算结婚生子的人,年老退休之后除了孤零零一个人时刻准备着被死神孤独之神带走,就是去敬老院跟一群或有子女或无子女的老人们等待被带走的那天。

人其实都是怕孤独的,小时候喜欢黏着父母,得到父母的关注,大一些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再大一些喜欢得到异性的关注,长大了希望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几乎人生每个阶段,没有人希望独自一人面对发生的事情,不管是开心的,还是痛苦的,人的本性就是喜欢分享,希望分担,得到认可,获得满足。除非被伤害太多,失望太多,不得不竖起城墙,阻挡伤害的同时,也阻挡阳光和温暖。

如果不是非要不可,希望所有人都能找到可以互相依靠,互相信任,互相扶持相守一生的人,如果不能陪伴到老,至少不要浪费在一起的时间,就算分开,也不会空留伤害和悲痛的回忆,毕竟,我们都要继续走下去,充满希望的面对明天。


到了我们老了,病了,走不动,吃不了的时候,能有一个人陪着我们散散步,不催不急,陪我们晒晒太阳,暖暖和和,能有一个人在我们生病的时候陪在床边,不离不弃,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了!所以,趁我们年轻的时候,勇敢的去爱,去付出,去游览,去品尝,不要怕伤害和失去,因为我们现在还能负担的起,我们现在的付出是为了老了的时候可以不孤单,可以在人生的最后一刻,不要孤孤单单的,而且温暖而又安详的闭上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