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評價國軍將領李彌?

菸酒閣大學士

李彌最出名的,一個是淮海戰役時所率領的13兵團在救援黃百韜兵團時被全殲,他卻一人化妝逃脫。還有就是國際上大名鼎鼎的金三角了。1949年國民黨敗退臺灣時,李彌第八軍部分殘兵退往緬甸。為籌措軍費和給養,這部分殘兵以種植和販賣毒品為生,這也是大名鼎鼎的金三角的起源之初。在面對數萬緬甸政府軍的圍剿時,幾千國民黨殘兵不但抵擋住了緬甸政府軍,而且還有餘力將數萬緬甸軍打得節節敗退,驚掉了一地眼球。



李彌,字炳仁,1902年生於雲南騰衝,黃埔四期生。李彌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第一,堅決的反G分子。李彌黃埔軍校畢業後被分配在朱德任團長的教導團。在南昌起義時,李彌堅決不從,自己一個人逃跑。在土地革命時期,李彌率部圍剿紅軍根據地,以善戰著稱。而在淮海戰役時,他所率領的第13兵團,被包圍殲滅,李彌拒不投降,仍是一個人化裝逃跑。而當國民黨兵敗如山倒,退出大陸後,他依然在緬甸率殘部組成所謂的“雲南反共救國軍”,其反G意志一直未變。


第二,抗日英雄。1941年,時任國民黨第八軍榮譽第一師少將師長的李彌,率部增援宜昌。他以火炮猛轟宜昌機場,摧毀日軍飛機21架,取得了不次於八路軍夜襲陽明堡的戰績。1942年,日寇自越南進攻雲南,遠征軍反攻在松山受阻兩個多月,始終未攻下松山。李彌率部進攻松山,他採取集中火炮攻擊,配合美軍空襲等方式,一舉拿下松山。解除了日寇對國際交通線的威脅。

第三,功敗垂成的金三角鼻祖。李彌第八軍殘部退入緬甸後,不但迅速盤踞在金三角地區,並以種植販賣毒品站穩腳跟。面對數萬緬甸和印度援軍的圍剿,不但成功抵禦,反而將圍剿軍隊打得落花流水。雖然在大陸被解放軍打得落花流水,但僅憑數千殘部,卻在緬甸展示了中國軍人的實力,也算是另類的揚我國威吧。

1950年秋,奉蔣介石之命接收這支軍隊後,李彌再次率部擊敗了數萬緬甸政府軍的圍剿。打不過李彌所部,緬甸隨即向聯合國告狀,迫於國際壓力,蔣介石不得不將李彌大部撤往臺灣。回到臺灣後的李彌,擔任了國民黨國民大會代表等職,1973年在臺灣病逝。


鳶飛九天2018

“金三角”各路武裝集團的祖師爺,深得游擊戰精髓的國軍高級將領,1953年某國政府軍出動數萬兵力打不過李彌率領的數千殘軍,無奈之下向聯合國提出控訴,甚至請求雲南我軍過境20公里助剿,也算是軍事史上的一段趣事。

1944年抗日戰爭滇緬反攻時,面對久攻不克的日軍松山陣地(《我的團長我的團》劇中的南天門),正是第八軍副軍長李彌想出了挖隧道埋炸藥的主意,將松山主峰連同幾百名負隅頑抗的日軍一起炸上了天,松山即克,整個滇西戰場形勢為之一變。


李彌,雲南人,黃埔四期結業,駐南昌的第三軍教導團排長(團長知名不具)出身,拒絕參加起義逃往南京,輾轉就任川軍張英部副團長,該師1932年被擅長吞併雜牌軍的陳誠第18軍包圍繳械,惟獨李彌拒不從命率部衝出包圍,蔣介石接報後在廬山當面訓斥李彌抗拒收編,李彌答道:“校長只教過我們如何奮勇打仗,沒有教過繳槍!”蔣介石不怒反喜,升其為36軍中校團長,從此成為嫡系。

1939年崑崙關戰役,李彌任第五軍榮譽第1師副師長,輔佐師長鄭洞國(黃埔一期)奮力攻擊,殲日寇第21旅團;戰後該師擴編為第八軍,李彌接任榮1師師長,1940年在第二次長沙會戰最危急時刻,李彌再隨軍長鄭洞國反攻宜昌實施“圍魏救趙”,血戰天皇山,攻佔宜昌機場,焚燬日機20餘架,戰果輝煌,可稱抗日名將。



抗戰結束後,李彌升任第八軍軍長,調往山東作戰,成為膠東地區比較能打的一支國軍,逐漸擴編為第十三兵團,李彌任中將司令官,於是開啟了兩次死裡逃生的花樣之旅。

第1次,淮海戰役後期,在杜聿明統率下,與邱清泉第二兵團、孫元良第十六兵團一起被華野包圍在陳官莊,總攻開始後,各部分散突圍,狡猾的李彌不向南逃,而是反方向逃往山東,最後經青島渡海潛回南京,旋即受命去雲南重組第八軍。



第2次,雲南起義前夜,盧漢以開會為名扣留了中央軍第八軍李彌和第二十六軍餘程萬,兩人一起簽了字,結果沒有軍長的兩個軍卻能聯合反攻昆明,兩人被釋放回去說服部隊停戰,李彌又一次成功脫逃。

陳賡將軍的二野第四兵團抵達昆明後,國民黨軍隊全線崩潰,李彌第八軍殘部在解放軍追擊下逃進緬甸,1954年大部撤回臺灣,卒於1973年,追授陸軍二級上將。


度度狼gg

李彌:(1902—1973),字炳生,號文卿,雲南盈江人,畢業於黃埔軍校第四期,國民黨陸軍中將。

李彌從黃埔軍校畢業後在南昌朱德的軍官教導團擔任排長,南昌起義時,拒絕參加起義,後去了南京。不久被派往川軍賴心輝部任職,1932年被派往江西“剿共”。1932年因反對陳誠的吞併而受到蔣介石的賞識,李彌被調至熊式輝部,並升任第5師團長。

抗戰爆發後,李彌從保安團調回正規軍,先後擔任過第36軍第96師第268旅副旅長、旅長以及第5師副師長。1940年升任第8軍榮譽第一師少將師長,次年率部增援宜昌,多次擊退日軍的進攻,在此戰中以山炮擊中機場的油庫,燒燬敵機21架(並不比陽明堡炸燬24架飛機差)。1942年經第8軍軍長鄭洞國的舉薦,李彌升任第8軍副軍長。次年,李彌在馬關主持幹部訓練班時,曾在石壁上刻下了“還我河山”四個字,以此來激勵官兵們的愛國熱情。1944年滇西大反攻時,李彌所在的第8軍由保山開赴龍陵,負責進攻松山,軍長何紹周(何應欽侄子)指揮部隊兩個多月久攻不下。副軍長李彌接替指揮後,他集中火炮近距離炮擊日軍堅固的防禦工事,同時依靠美軍強大的空軍,對日軍的陣地進行地毯式轟炸,最終全殲松山受敵,收復松山。戰後,李彌因功升任該軍軍長。

抗戰勝利後第8軍整編為第8師,李彌任該師中將師長,該師很快充當了蔣介石打內戰的急先鋒。1947年“南麻戰役”時,李彌在臨朐被華東野戰軍包圍,陳毅三次派人去送信勸其投降,李彌不為所動。1948年李彌升任第13兵團司令,淮海戰役時負責增援被圍的黃百韜第7兵團。黃百韜兵團覆沒後,中野和華野切斷了隴海路,李彌開始西逃,同年12月被圍於永城,李彌再次拒絕了陳毅的勸降。1949年李彌命令第9軍第3師師長出去投降,自己卻換上了士兵的衣服,乘亂逃出了淮海戰場。

李彌逃出來後,第8軍得以重建。後奉蔣介石的命令開赴雲南,負責控制滇緬通道。盧漢率部起義時,李彌等將領在昆明被扣押。離開昆明後將部隊撤到雲南開遠、蒙自一帶,準備捲土重來。1950年被蔣介石任命為“雲南省人民反共救國軍總指揮”,在緬北繼續負隅頑抗。由於李彌的殘部均是國民黨軍的精銳,緬甸政府的正規軍根本不是這群殘兵敗將的對手。緬甸政府只有請求我國政府進剿,直到1954年李彌將殘部撤往了臺灣。1973年在臺灣去世,死後追授為國民黨陸軍二級上將。

對於李彌的功過,可以五五開。內戰有罪、抗戰有功。


歷史軍魂

據說1953年3月份,李彌殘部在金三角大敗緬甸政府軍,打得緬甸政府沒了脾氣,又不敢聲張,而李彌卻大放狂言,要做“緬甸王”……




事情還得從盧漢起義說起,1949年12月9日,盧漢率雲南軍政人員及其所部和平起義,扣押了李彌、餘程萬等在昆明的國軍將領。為了爭取其他的在雲南的國軍起義,雲南臨時軍政委員會也安排了李彌等人的委員職位。蔣介石對雲南的和平起義非常惱火,便任命李彌為雲南省政府主席,餘程萬為雲南綏靖公署主任,同時命令第八軍和第二十六軍圍攻昆明。為了勸說圍攻昆明的國軍起義,盧漢把李彌、餘程萬放出了昆明。

李彌等出了昆明以後,即與陸軍副總司令兼參謀長湯堯商議,把部隊撤到了滇南的開遠、蒙自一帶,準備整軍重來。不久李彌奉召去了臺灣。

1950年,在解放軍秋風掃落葉的攻勢面前,據守在滇南的國軍兵敗如山倒,數萬人被殲於元江東岸,只有一少部分逃脫。其中李彌第八軍237師709團的2000多人,在少將團長李國輝的帶領下向西南方向潰逃,越界進入了緬北。後和先期進入緬北的二十六軍93師278團的1000多殘兵會合,成立了“中華民國復興軍”,李國輝任總指揮,278團副團長譚忠任副總指揮。

這支“復興軍”在李國輝的帶領下打敗了緬甸政府軍的圍剿,緬甸政府與之議和,經過討價還價,緬甸政府同意李國輝把部隊轉移到靠近泰國的邊境駐紮,這群差點就當了孤魂野鬼的人,終於有了暫時可以安身的新家——金三角。

消息傳到臺灣蔣介石那裡,蔣介石把李彌大罵了一通,責他“為什麼把這樣一支會打仗的部隊扔在緬甸?”後令李彌返回緬甸召集部隊,準備“反攻大陸”。

當然,李彌的“反攻大陸”會遭到解放軍的痛擊。但他卻得到了臺灣和美國的大力支持,其勢力範圍也迅速擴大,北到密支那,南到泰國清邁,東到老撾北部山區,地盤擴展了20餘萬平方公里,部隊擴充到了3萬多人。李彌大肆招兵買馬,引起了緬甸政府的不安。於1953年3月,緬甸政府軍對李彌發動了代號為“旱季風暴”的清剿行動。

李彌大笑說:“我要做雲南王不大容易,要做緬甸王卻易如反掌!”

此語一出,輿論譁然,緬甸政府向聯合國控訴了李彌“孤軍”侵略,聯合國大會做出了“一切外國軍隊必須撤出金三角”的決議。

蔣介石聽說後,也勃然大怒,即召李彌回臺,把他軟禁了起來,接著下令從金三角撤軍。不願意撤臺的老兵留下了2萬多人,被蔣介石整編成了五個軍,由柳元麟、段希文指揮。

金三角由“二李”時代,變成柳元麟、段希文時代……

李彌,黃埔四期生,抗戰爆發前任寧都保安副司令兼保安十六團團長。抗戰爆發後,先後任第36軍96師268旅副旅長、旅長,5師副師長,第8軍榮譽1師師長等職。40年率部在宜昌與日軍對峙,摧毀日軍宜昌機場及油庫,燒毀敵機二十餘架。

1944年5月,第8軍奉命從保山開赴龍陵,支援滇西遠征軍左翼軍,負責攻打松山。在攻打松山之戰中,李彌接替第8軍軍長何紹周指揮,全殲守敵日軍56師團23聯隊。戰後陳誠向蔣介石舉薦,李彌晉升為第8軍軍長。

解放戰爭中,李彌所部被解放軍殲滅,殘餘逃往緬甸。

李彌雖無經世之才,但在國軍將領中也是一個很會打仗的,可以稱得上是亂世豪傑吧!


燕北林叢

李彌雲南人,松山攻堅戰泰北孤軍都是他的傑作,一生最大的功業成於雲南。他擅長攻堅、野戰,作戰靈活,難得的將才。

1、不是黃埔生就順利

李彌是雲南騰衝人,識文墨,正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在駐粵滇軍第7師師部當差,任勤務兵。後成為師長副官,並且結識乾爹。考入黃埔軍校第四期,編入步科第一團第五連為入伍生,與林彪同班

畢業後,分配在第三教導團。之後雖然跟著東征西剿,但一直是雜牌軍,甚至一度當過縣長(贛南)。

(黃埔軍校)

1938年所部併入36軍,開啟了新的生涯。先後任副旅長、旅長,副師長,加之該部警備重慶,自然也能進入他老校長的眼中。時來天地皆同力

2、結識老長官,開始立功生涯

1940年,以崑崙關作戰立功的榮譽第一師擴編第八軍,

鄭洞國任軍長(參見《鄭洞國回憶錄》)。李彌進入該軍榮譽師,這是其職業生涯的轉折點

1941年4月,李彌率部增援宜昌,燒燬日軍飛機21架。獲得輿論表揚,進入名將序列(名將不僅僅需要常勝,也需要有名)。

(遠征軍反攻)

之後任副軍長,做該軍軍管區司令。

第八軍在恩施一帶防禦,後調入滇西戰場,李彌在1944年返回軍隊,隨即開始攻堅松山。

(松山攻堅)

就是迷龍他們攻擊的樹堡,此時該軍軍長何紹周很像虞嘯卿,他的親戚就是何應欽。而李彌很像龍文章。

李彌多次帶領突擊隊衝鋒,到9月6日攻下松山,取得滇西反攻戰關鍵戰役的勝利。因功成軍長。

3、一身功業在雲南

抗戰勝利後,第八軍走海運青島。跟隨老長官鄭洞國在膠東作戰。

歷次作戰,立下戰功。後以該軍為中心成立第13兵團。在徐州會戰中全軍覆滅。李彌竟然從陳官莊向北走山東、青島逃了出去。

(膠東作戰)

後在獲得蔣介石首肯後,回雲南、四川重新組建部隊,任第六編練軍司令部司令。(胡璉是第二編練軍司令部司令)。其編制狀況為:

司令官:何紹周、李彌(3月),副司令官:馬瑛、王伯勳、王文彥、餘程萬、曹天戈,下轄:第26、49、89軍。
第26軍軍長餘程萬,轄:第93、161、193師。
第49軍軍長何紹周,轄:第327、249師。
第89軍軍長王伯勳,轄:第91、103、147師。

之後隨著解放軍南京,加之盧漢起義,全軍退入緬甸。在那裡就是柏楊寫的《泰北孤軍》,有興趣的可以看一下。

總結:

李彌善戰,成名略晚,到抗戰中葉救援宜昌在顯露出來。其最大的軍功就是在雲南:第一次是滇緬作戰,尤其是松山攻堅戰;第二次是解放戰爭後,逃入緬甸,積極部署反攻,對整個東南亞的格局都有影響。

按:經過寫該文,發現目前關於國軍抗戰中師管區、軍管區與解放戰爭後期編練軍的基本沒有。

參考文獻:

《鄭洞國回憶錄、《泰北孤軍》。

毛光遠. 南京國民政府馬政建設研究[D].陝西師範大學,2016.

吳京昴.侵華日軍關內師團的編制與分類[J].軍事歷史研究,2016,30(03):108-124.

隆鴻昊. 抗戰時期第九戰區軍事史研究[D].首都師範大學,2014.

夏靜. 國民黨政府兵役制度研究[D].山東師範大學,2009.

張燕萍.抗戰時期國民政府兵員動員述評[J].抗日戰爭研究,2008(04):129-147.

湯梓軍. 抗戰時期四川兵員動員研究[D].四川大學,2006.

熊群榮. 馮國璋督直及督蘇研究[D].陝西師範大學,2015.

曹心寶. 徐樹錚與皖系興亡研究[D].陝西師範大學,2014.

葉銘. 抗戰時期國民政府軍令部研究(1938-1945)[D].南京大學,2013.

陸軍總司令部各編練司令部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淮海戰役是以毛主席為領導,粟裕為前線指揮官打的,粟裕此戰中殲滅了國民黨部隊總計80萬人,國民黨精銳失去,國民黨幾十年的物資,武器,還有將軍在此戰中消耗殆盡,但是有個人逃出來了,他就是李彌將軍,作為和黃維,黃百韜同級別的司令,他逃出來後,順帶還有司令部的警衛部隊總計7000多人。

本以為蔣介石會讓他繼續打戰的,蔣介石卻安排李彌去了雲南附近,但是隨著蔣介石政權的失敗,雲南被解放,李彌帶領自己的7000人繼續向南逃竄,直接到了緬甸,,但是緬甸軍隊把李彌的殘軍敗將打垮。李彌又逃到金三角附近。

蔣介石去了臺灣,對於這些人已經不管不問,,沒有軍費,沒有物資,這7000人怎麼生活呢,李彌就開始自謀生路,幹起來殺人越貨的買賣。李彌搶劫來往的物資還有有錢的人員,從中獲利,還有人質,最慘無人道的是開始販毒了。毛主席知道後,開始和緬甸軍隊一起合力絞殺這些毒瘤,但是因為一些其他問題,中國軍隊不能大規模進入,而李彌部隊打起了游擊戰,緬甸軍隊根本不是這些人的對手。所以經過幾次戰鬥後,基本成僵持階段,後來蔣介石把這些軍隊大部分召回臺灣,做給國際看,但是私自又留了一部分人員。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這個地方的走私買賣毒品已經成為全世界之最,禍害著東南亞地區的人員。我們哪裡會想到,一個黃埔將軍本來抱著救國的信念最後幹了這個買賣,可悲可嘆同時也可恨。


歷史大家

菸酒閣大學士國軍將領十八:雲南省主席、陸軍二級上將、十三兵團司令官李彌。如果你不知道李彌是誰,只要知道緬北金三角是他部下89師佔據的就明白了。李彌,黃埔四期生,憑戰功升任國軍嫡系第8軍軍長、整編第8軍軍長,1948年升任第13兵團司令官,轄第8、第9、第39軍(李彌的3個軍是自己擴編的),屬徐州剿總序列,在淮海戰役中救援黃百韜兵團未果,13兵團被全殲于徐州西北陳官莊,李彌隻身化裝逃出包圍圈,任第2編練司令部司令,受命重建第8軍,1950年1月李彌在臺灣期間,所部8軍及餘程萬26軍被解放軍擊潰,殘部退入緬甸,9月李彌進入緬北指揮舊部,1953年迫於國際壓力李彌率部分官兵退回臺灣,並在臺灣指揮緬甸殘部作戰,多次打敗緬甸政府軍,是緬北局勢動盪的始作俑者。1973年李彌病逝臺北,死後被追授陸軍二級上將。

李彌1902-1973年,字炳仁,號文卿,出生於雲南盈江縣,1924年保送黃埔軍校,畢業後任第3軍教導團排長,1936年任寧都保安團團長,1938年268旅任旅長,1939年任第5師副師長,1940年任榮譽第1師師長,1943年任第8軍(整編第8師)軍長,1947年任整編第8軍軍長,1948年任13兵團司令官。

1946年內戰開始,李彌和整8師歸屬華東戰場,華野有句:打垮七十三,拖死第八軍的口號,粟裕對整8師的評價,認為其戰鬥力超過黃百韜的整25師。1948年李彌調防青島,歸傅作義指揮,並在當地擴編為3個軍,逐成立第13兵團,李彌任司令官。濟南戰役爆發,李彌13兵團海運上海,經蚌埠抵達徐州,準備在杜聿明指揮下,與邱清泉兵團、黃百韜兵團、孫元良兵團北上解濟南之圍,13兵團前鋒抵達山東魚臺,結果9月24日濟南即告失陷,於是各兵團返回徐州。


徐州剿總總司令長官劉峙。

為配合遼瀋戰役,粟裕經軍委批准,準備發起淮海作戰,殲滅黃百韜兵團。黃百韜駐地在徐州東的新安鎮(運河東岸),李彌兵團駐守在新安鎮與徐州之間的曹八集和碾莊,任務是掩護黃百韜兵團撤退。黃百韜為了等新劃給兵團的第44軍,在新安鎮等了2天,同時居然忘記在運河上架設浮橋,5個軍10萬人馬僅通過1座鐵路橋撤退,結果被華野趕上,損失慘重,總算到達李彌兵團防區,黃百韜認為危機已過,此時草包總司令劉峙認為徐州北不老河區域有華野活動跡象,要求李彌兵團立即換防不老河,黃百韜聞訊大吃一驚,急忙跳上吉普車趕到李彌兵團司令部。



第7兵團司令官黃百韜。

戰場變化訊息萬變,淮海開局國軍就不利,三綏靖區陣前起義,華野迅速南下,新安鎮黃百韜又走了2著臭棋,等44軍2天、忘記搭浮橋,但是黃百韜還有最後一次機會,那就是放棄掉隊的部隊,和李彌兵團一起向徐州靠攏,或者李彌固守曹八集,2個兵團抱成一團,如果是這樣粟裕就失去了戰機,因為戰力最強的邱清泉第2兵團、黃維第12兵團已經向徐州進發,邱清泉兵團只有1天路程了,如此歷史就會改寫,淮海戰局就不會發展成後來那樣。黃百韜請求李彌在曹八集留1天,等他把部隊收攏了再一起走,李彌無論如何不同意,命令曹八集的第8軍和碾莊第9軍不用交接、立即開拔,黃百韜兵團雖然部隊沒有收攏,但主力25軍、64軍已經到達碾莊,此時轉進一定能保存主力,心存僥倖的黃百韜在碾莊停了下來,花1天時間整理收攏部隊。

第2兵團司令官邱清泉(左2)。

粟裕聞訊立即發出命令,各縱隊不惜一切佔領曹八集,切斷了黃百韜退路,將黃百韜兵團包圍在碾莊。劉峙後來說,淮海決戰的命運在碾莊就已經決定了,牽一髮而動全局。第2天憤怒的杜聿明抵達徐州,嚴令孫元良兵團守徐州,李彌兵團、邱清泉兵團不惜一切救出黃百韜,劉峙反對但被蔣介石訓斥。第3天心懷愧疚的李彌第一個集結完部隊,以第8軍1個師首先發動了解放戰爭最大的陣地阻擊戰徐東戰役。然而阻擊邱、李2兵團12個主力師攻擊,粟裕動用了8個縱隊(比包圍黃百韜兵團部隊還多),雙方血戰10餘日,2個兵團只前進了10公里,黃百韜只聽見援軍炮聲看不到援軍身影,最終絕望飲彈自盡,臨死前黃百韜有三不解,其中一不解就是:李彌既然現在要救我,當初為何不在曹八集掩護我撤退?

蔣介石與徐州剿總副總司令杜聿明。

黃百韜被包圍時,前來救援的黃維12兵團也在雙堆集被圍,杜聿明感覺下個倒黴的是徐州的邱清泉、李彌、孫元良兵團,向國防部力爭南撤,爭到27日蔣介石勉強同意撤退。一片混亂中杜聿明還是給粟裕虛晃一槍,以致粟裕認為杜聿明集團是往徐州東南撤向兩淮,命各路縱隊追趕了一天,等粟裕知道杜聿明是往西撤軍時,華野與杜聿明3個兵團拉開了2天路程,無論如何追不上了,使得邱清泉得意洋洋的說,現在是天高任鳥飛啊。


淮海被俘的12兵團司令官黃維。

12月1日杜聿明兵團到達徐州西北50公里的陳官莊,杜聿明深怕蔣介石變卦,早已命令關閉電臺。這時一架飛機飛臨大軍上空,扔下了蔣介石的親筆信,大意你杜老弟不仗義,見死不救,請立即調頭去拯救水深火熱的黃維兵團,否則我們都是黨國罪人云雲。杜聿明心如死灰,走之前就提過,要撤就不能打要打就不能撤,現在走在鳥不拉屎的半路上,要援軍沒援軍,要補給沒有補給,自己命都保不住還要去救人......
華野副司令員粟裕。

杜聿明不敢抗命,部署邱清泉兵團打頭陣,李彌與孫元良兵團保護兩翼,向雙堆集方向攻擊前進。12月2日粟裕的各縱隊毫無懸念的追了上來,將杜聿明三個兵團包圍在陳官莊,時逢大雪,缺衣少食的杜聿明集團經過1個多月圍困,在華野總攻時崩潰、各部四散逃命,杜聿明被俘、邱清泉戰死,李彌、孫元良化裝逃出包圍圈。李彌跑的比較藝術,選擇瞭解放軍包圍不嚴密的北方跑,一路跑到了濟南,在轉經青島南下。受命任第6編練司令部,收容歸隊士兵重建第8軍,並赴江西募兵,後駐防雲南。
李彌在戰場上。

12月9日,雲南省主席盧漢通知李彌、第26軍軍長餘程萬、西南軍政長官張群、軍統昆明站站長沈醉等召集開會,會議上盧漢宣佈起義,成立西南臨時委員會,並扣押李彌、餘程萬、沈醉等人。第8軍、第26軍見長官被扣,即向昆明發動進攻,盧漢將李彌、餘程萬放回。李彌回軍後,將部隊撤到滇南開元、蒙自一帶,準備另做打算。1950年1月李彌赴臺灣述職,期間第8軍、第26軍被解放軍擊潰,餘部退入緬北。9月蔣介石派李彌進入緬北重整舊部,並任李彌為雲南省主席兼綏靖公署主任。

李彌與軍官們吃飯(左一)。


菸酒閣大學士

在近代史中,李彌是一個非常特殊的人物,平常我們很少聽得到他的名字,也很少聽說過他的事蹟,但如果要說到一個地方,那大家應該就會了解李彌到底是個多麼厲害的人物了,曾經世界上最大的毒品生產基地金三角就是被李彌間接打造出來的,可以這麼說,如果沒有李彌,那就沒有後來兇名遠揚的金三角。

李彌是蔣介石最忠誠的信徒,無論是在抗日戰爭中,還是在內戰中都保持了很強大的作戰能力,抗日戰爭中李彌屢有驚人的戰績,但是當時他還並沒有進入蔣介石的法眼,所以李彌軍銜的上升是一步步紮實走過來的,在抗日戰爭結束的時候,李彌還是軍長的位置。

內戰爆發後,因為李彌對蔣介石的忠誠以及他在內戰中急先鋒的形象為蔣介石所看重,被蔣介石所看重的李彌開始平步上雲天起來,他從整編第八師長被提拔為了整編第八軍軍長。


這個時候大家要注意到兩個字,整編,凡是帶有整編兩個字的國民黨部隊,實際上的職權我們都是要加一級的,整編師的師長就是抗日戰爭中的軍長,整編軍的軍長就是抗日戰爭中的集團軍總司令。

所以被蔣介石看中的李彌走上了另一個高度,他後來又被提拔為了13兵團的總司令,兵團比集團軍還要大了一個級別,所以李彌又上升了一級。

被歷史大潮所沖垮的李彌

但是歷史的潮流總是無法忤逆的,不管李彌所掌控的軍隊有多強大,不管國民黨中的名將在抗日戰爭中有多厲害的戰績,在紅色力量的洶湧大潮拍擊下,國民黨的所有軍隊都開始節節敗退了起來。

這場潮水積蓄了很長一段時間,一旦決堤,必定會帶著兇猛無可阻擋的氣勢吞沒一切,所以在內戰中的李彌敗得很慘,他所帶領著的強大兵團被洪水衝擊得四分五裂,損失非常慘重,最後李彌兵敗,他拒絕了投降,獨自一人逃出了亂兵之中。



蔣介石非常感動他對於自己的忠堅,所以又給了李彌重新操練隊伍的權力,後來李彌致力於恢復從前的兵力,但因為時間的緊迫,所恢復出來的兵力終將還是遠遠不如往昔的。

李彌後來到了雲南,被當時起義的盧漢扣押住了,和李彌一起被扣押的還有74軍出身的國民黨大將餘程萬,他們二人被盧漢在昆明軟禁了起來,盧漢以為這樣自己就能讓二人手下的部隊隨同自己一同起義了,但是李、餘手下的行為卻讓他失望了。

當得知自己的主將被扣押後,兩支大軍首先想到的問題並不是屈服,他們互相聯絡了起來,集齊了所有兵力,對防守嚴備的昆明展開了非常猛烈的攻擊,面對這兩支強軍的猛烈攻擊,盧漢也有些承受不住了,最後只能將李彌和餘程萬放走,這兩人被放走後也勸自己的手下停止了攻擊,然後他們帶領著手下退走了。

(盧漢)

兵敗退到緬甸的李彌殘軍

在蔣介石全面敗退臺灣的時候,作為國民黨將領中的重要人物,李彌被單獨召往了臺灣,而他所帶領著的軍隊,因為蔣介石有穩住整個大西南的需求,所以留在了雲南沒有帶到臺灣。

但是紅色潮水終將是李彌的部隊無法抵擋的,李彌的部隊一退再退,最後退到了邊境線外,來到了和雲南相隔的緬甸,在緬甸這片異地中,李彌的殘部重新綻放出了光彩。

在臺灣呆了一年後,李彌轉道泰國來到了緬甸,他重拾起了自己的部隊,最後在金三角一帶駐紮了起來。

金三角一帶是緬甸、泰國、老撾三個國家的交際線,李彌在這裡開始幻想起了他反攻大陸的美夢,但是無論他怎麼努力,他所發動的攻擊都被很輕鬆的化解了,但是李彌並不在乎,他內心對蔣介石的信仰支撐起了他註定沒有結果的行為。

在緬甸戰鬥力非常強大的李彌殘部

李彌在緬甸待的時間久了,自然就受到了緬甸政府的反感,李彌的殘部不僅沒有經過緬甸政府的允許停留在了緬甸,他們還在金三角種植罌粟,為了籌備軍費而大販鴉片,這種行為首先就觸及到了緬甸政府的底線。

再後來李彌竟然為了抵抗緬甸政府的壓力而跟緬甸的反派武裝分子聯繫了起來,如果說前面兩種行為緬甸政府還可以接受的話,那最後一種行為絕對是徹底的得罪了緬甸政府。

所以緬甸政府派出了大軍,準備圍剿李彌,當緬甸雄心勃勃想驅逐這支外來軍隊的時候,殘酷的現實卻讓他們傻眼了,因為他們發現他們最精銳的部隊跟這些中國人打起來完全就不是對手。

這支在中國內戰中如喪家之犬的殘軍在面對他們最精銳的部隊時竟然毫不落下風,李彌帶領著自己的手下軍隊輕易地將緬甸政府的數次圍剿驅逐擋下了。

在緬甸開始膨脹起來的李彌

李彌的話被緬甸政府聽到了,他們憤怒到了極點,但是又對李彌軍隊無可奈何,所以他們只能求助聯合國,最後在聯合國的壓迫下,李彌被蔣介石召回了臺灣。

士兵們在李彌離開的時候,他們也是想跟隨李彌一同離開的,但是被李彌和蔣介石拒絕了,為了李彌和蔣介石的幻想,他們被強制留在了這無根之地。

後來因為國際間的輿論形勢,蔣介石不得不再度召回了留在緬甸的殘軍,但是在這個時候李彌卻打起了小算盤,他跟自己的手下聯繫了起來,他的想法是召回一些根本打不動的老弱病殘,再摻雜一些緬甸的土著民混淆耳目,然後將最精銳、還有這戰力部隊留在金三角,以準備完成他的反攻大夢。



無奈的年邁士兵們

對於李彌的想法,大多士兵是不同意的,他們都想去臺灣,他們不願留在這苦寒而又舉目無親的地方,在這裡他們四處為敵,時刻要提防著不知什麼時候會來的敵人。


雖然他們的實力對很多緬甸人來說很強大,但他們畢竟都漸漸上了歲數,他們也想好好的度過自己的晚年,所以是沒人願意留下的,但是長官的命令他們不得不聽,即便不聽也沒有辦法,因為有著李彌的制止,他們根本去不了臺灣,只能留在了緬甸。

孤苦伶仃的他們因為要維持生活的所需,只能大範圍地種植起了罌粟,在他們的影響下,很多緬甸人也開始在金三角種植起了罌粟,最後金三角慢慢崛起了一個個強力的毒梟,其中最為我們所知的坤沙早年就曾經在李彌的部下接受過軍事訓練,李彌部下的訓練經歷為他後來的強大打下了基礎。


(坤沙)

所以說這就是李彌,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他都是一個執著有信仰的人,但是最終為他執著買單的卻是無數將士們的淒寒孤苦,一個個原本青春壯年的士兵慢慢衰老,他們老到了皮膚鬆垮、身體都佝僂了起來,他們老到了連槍都拿不動了,但是他們仍然要為了生存而不得不拿起槍時刻警惕著四周的敵人,從這方面來看,李彌也是一個極為冷血的人,正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這是自古不變的道理。


孤客生

李彌脫險記 民國38年1月6日華東、華中野戰軍對包圍圈中的杜聿明集團發起了總攻擊,血戰四晝夜後,國軍三個兵團(邱清泉、李彌、孫元良)全軍覆滅,但第十三兵團司令長官李彌成功脫離戰場。 李彌在逃亡途中,碰上了被共軍釋放的軍伕汪新安,便順手在其的放行條上加了一筆,變成兩個人,在汪的掩護下到了汪的家鄉碭山縣汪闞莊,並被安置在其叔叔汪濤家中,被汪濤當場識破,李彌便如實告知,汪當即表示雖是一個粗人,但懂得忠孝節義,拼了身家性命也要保護李彌平安脫險。當夜便約了表弟高大榮(黃浦16期畢業,在原縣府工作)商議,並請鄰村的親戚宋開元刻了印章,偽造了通行證,三人於16日結伴到了徐州。 17日循鐵路到宿縣,共軍排查甚嚴,怕被識破,只得返回徐州,躲到高大榮朋友翟景堯家中暫住。李彌分析越危險的地方越安全,決定反其道而行,向北進入解放區腹地,繞道山東濰縣後,再去青島。 25日三人乘卡車到了濟南,當晚搭乘膠濟鐵路火車到了濰縣。民國35年李彌率第八軍曾長駐此地,深得當地鄉紳擁護,結交了不少好友,魯中人士向來有俠義風範,果然出手相救。李彌找到了濰縣原商會會長李惠芝家,因怕目標大,被李惠芝安置在好友中醫杜巍九家中的地下室。李惠芝夫人的侄子王桂合手上正好有一張兩個人的到高密的路條,便安排李彌和他一起去高密。 29日在李惠芝的精心安排下(裝在麻袋裡),李彌在王桂合的陪伴下離開濰縣,並在2月初到達了青島,到達青島時,形同叫化子,崗哨不讓他們進城,經過交涉後,與徐州綏署第二綏靖區司令兼青島警備司令劉安琪通了電話,劉親自開車來接他,並派專人護送到南京。 至此,李彌在近一個月的時間裡,遍歷蘇、豫、魯三省解放區,在眾位素不相識的陌生人和故友的幫助下,終於脫險。 1951年鎮反時,汪新安老婆告密,東窗事發。 汪濤聞訊逃到新疆,用熱油、硝酸毀容,但仍被抓回碭山歸案,不願受辱,在獄中撞牆自殺。 宋開元不願受辱,吞毒自殺。 高大榮被判15年。 李惠芝被槍決。 杜巍九被判10年。 汪新安被判3年勞改(因其妻舉報有功)。 李彌後重建第十三兵團,任雲南省政府主席兼綏靖公署主任,第十三兵團殘部退入緬甸金三角,組建成雲南人民反共救國軍,1954年撤退臺灣,1964年以陸軍中將銜退出現役,1973年突發心臟病去世,終年71歲,去世後被追贈陸軍二級上將。 李彌的女兒與齊邦媛是同學,齊都媛在回憶錄《巨流河》中有專門回憶李彌的章節,對其作出了很高的評價,此章節在齊先生的堅持下,在大陸版本中未被刪除,大家有興趣可以看一下。


wangjt105958766

讀《水滸傳》裡面有一個奇人,最後真龍入海,成了國王,這個人就是李俊,作為梁山裡面兄弟最後的人,在打敗方臘後,詐病歸隱,與童威等人遠赴海外,成為暹羅國主(就是泰國)。

在民國時期也有一個人差點成了李俊這樣的人,這個人就是李彌。

在李彌敗退到臺灣後,李彌的殘部則敗退到緬甸,後來竟然成了佔據一方的“金三角”大毒梟!

雲南人李彌是黃埔四期的學員,畢業後一直在國民革命軍序列參加戰鬥,但是李彌實在是不走運,黃埔四期的學員都獲得了很好的成績,但是滇軍出身的李彌始終沒有得到蔣介石的信任,直到抗日戰爭爆發前,才取得蔣介石的信任,從保安團調回正規軍。

到1940年才成為師長,在1941年增援宜昌的戰役中,集中日軍宜昌機場的油庫,燒燬敵機二十一架,從而獲得一致好評。

抗戰勝利後,李彌前期一直在雲南活動,配合杜聿明準備逼迫龍雲下臺,在全面內戰後,李彌的第八軍在山東等地活動,結果被打夠嗆,結果在南麻戰役中又被打夠嗆。

在淮海戰役中部隊被全殲,但是李彌挺會給自己開導的:"個人命運不好,我不相信國家命運也不好。G軍有什麼了不起,美國開一個軍來就解決問題。"後來部隊被圍,李彌竟然換上負傷士兵的衣服,乘混亂之機逃走了。

蔣介石念其忠心耿耿,又恢復了他的建制,還讓他當第八軍軍長,其實蔣介石認為李彌是雲南人,還是希望他在雲南能夠有所作為,蔣介石曾秘密叮囑李彌:"雲南政局不穩,盧漢不可靠。西南是反攻的最後根據地。雲南地位很重要,要保住通往緬甸的路線。你到雲南任職後,把第八軍帶回昆明,時機成熟就改組盧漢政府,給你當省主席。"

結果,後來盧漢投誠,李彌的部隊一部分被殲滅,另一部分逃到緬甸,這些殘部雖然對內戰爭很菜,但是對付緬甸政府還是搓搓有餘,忍無可忍的緬甸政府向聯合國提出訴訟,這才迫使一部分軍隊回國。

但是,李彌為了個人的影響力,依然不讓主力軍回臺灣,希望他們在緬甸繼續從事戰鬥,這些殘部後來在金三角站住了腳跟,就這樣,金三角有了一支沒有國籍,沒有補給,沒有退路,為了生存,他們開始種植鴉片,後來就形成了當時世界上最大毒品生產加工基地!

直到1992年李彌的殘部才向泰國政府交出全部作戰武器。這支金三角神話的國民黨殘軍正式解體。我們以往看到的那些港臺片一些老大需要到金山角買毒品,那些種植鴉片的軍人,其實就是李彌的殘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