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中国“法兰西浪漫骑士”被追杀揭秘

实录:中国“法兰西浪漫骑士”被追杀揭秘

1

作为土生土长的武汉人,而且还是特别爱写乡村诗歌的诗人,谢亚坤被公费派往法国留学时,犹如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法国人实在太浪漫了。法兰西这片土地唤醒了谢亚坤沉睡的浪漫情结,在法国,塞纳河边的散步,香榭里舍林荫下的低徊,酒吧里的慢酌,咖啡馆里的细语……

这些无处不在的浪漫氛围,一一在谢亚坤的心头游走着。来法国半年后,谢亚坤就以积极的姿态融入当地的浪漫生活中。

谢亚坤先后进了五所大学,涉足四个学科,获得了包括普罗旺斯大学法国语言及文学、蒙彼利埃第一大学经济学院发展经济学 DEA和法学院公法与政治学博士学位等六张文凭。

许多留学生到法国,很不习惯法国人的亲脸礼节——在法国,男人与女人之间,女人与女人之间,无论初见、再见或是分别,总会彼此贴一下两边的脸颊,同时伴随嘴里响亮地“啵”一声。

谢亚坤对此是学得最快最到位的。许多留学生同学开玩笑说,谢亚坤这辈子肯定是投错了胎,他应该就是一个法国人。

留学期间,与法国的学生相比,中国留学生的穿着还是保守的,色彩鲜艳的大家都不大敢穿,而谢亚坤显然不一样,他在穿着方面,最早与法国这个时尚之国“接了轨”。

他常常感叹于人与人之间差别太大,同一个天空下,法国学生那么随性那么浪漫,中国留学生也不该那么拘束。谢亚坤常常穿着各种色彩的服饰,他并不是个帅哥,甚至还有些削瘦,但由于其收拾得当,反而衬出了不凡的气质,有些玉树临风的风度。

谢亚坤的浪漫情怀渐渐为留学生们接受和效仿。此时的法兰西浪漫已经渗透到谢亚坤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他像许多法国人一样,休闲时,参加大量的青年音乐派对,品法国葡萄酒,夏天假日,在海滩上进行日光浴,春天假日,用大量的时间在欧洲游历。

在谢亚坤看来,法国的浪漫是一种优雅,一种从容,是融于生活的每一时刻,每个方面,他经常感叹说,这才是真正的生活啊,以前大部分时间都白过了。

在法国,谢亚坤遇上了韩国留学生朴实贞。朴实贞比他大三岁,攻读法国比较文学专业。这是个小巧玲珑的韩国姑娘,在一次户外留学生派对上,浪漫而活跃的谢亚坤一首《在那遥远的地方》的中国民歌引起了朴实贞的注意,她觉得这个中国男人有一股气质侵入了自己的心扉。

而谢亚坤也对这个有着一对甜酒窝的东方姑娘一见钟情。他们很快就在法国结了婚,在中国留学生们看来,这是一对情投意合的佳偶,两人约定,如果谢亚坤回中国发展,朴实贞也跟着到中国。

应中国大学之邀,谢亚坤决定带着妻子朴实贞回国任教。

实录:中国“法兰西浪漫骑士”被追杀揭秘

02

谢亚坤从回国那年开始,几乎就是在校园里独来独往地过着独行侠的洒脱生活。学风相对严谨的中国的大学校园里,出现了一道连女生们都感到讶然的风景:留法回国执教的老师谢亚坤,时常穿着一条来自地中海的标志性的红色花格裤出现在校园里。谢亚坤的标新立异,一时间吸引了师生们的目光。

然而,谢亚坤的这番风景让许多老师感到不协调:当老师,就得有当老师的样子,怎么能这样没规矩呢?

而让一些老师们感到压力的是,谢亚坤每周固定要办文艺沙龙,他充分介绍自己在法国的经历,以及法兰西浪漫文化带给中国的精神变化。在学校里,谢亚坤的名气很大,他接受媒体采访的频率也相当高,看到他在电视上侃侃而谈的样子,一些老师就不以为然,觉得谢亚坤不像个搞学问的。

但是,谢亚坤的种种作派在学生中却极受欢迎,最受到吸引的是那些听谢亚坤讲课的女生们。女生们由于天性的原因,向往着一些浪漫的风情,哪怕是听听人家讲述一些浪漫的故事,也是让人满足的。而谢亚坤的课堂上,显然具备了让女生们侧耳倾听的因素。

留法生涯让谢亚坤看起来“连血液里都流淌着法兰西风情”,而且,谢亚坤还将鲜明浪漫的性情,将自由、宽容的气氛带进了大学课堂。

有一节课,谢亚坤在讲到法国的法制时,把一部法国拍的艺术电影在电脑上播放,并把电影中有关案件的问题引申到了文艺的领域中。

这种把枯燥课堂延伸到诗意范围的课,让学生们感到兴奋。而谢亚坤有时诗情来了,还会在课堂上感慨:站在蒙城最高处佩鲁广场终端的台地上,可俯瞰地中海,海上红帆点点,我常常去那里看海,看着看着就掉眼泪……这种法兰西式无边无际的浪漫,很容易在学生们中引发起共鸣,一些女生甚至私下里把谢亚坤当成了最后一名“法兰西浪漫骑士”。

谢亚坤大约没有料到,他在台上激情而浪漫的讲课,免不了让情窦初开的女生们情愫暗生。虽然女生们都知道谢亚坤有个韩国妻子,但她们一如既往地喜欢谢亚坤,而且,谢亚坤成了诸多女生的梦中情人。

有个叫陈欢的女生,甚至大胆写了一封情书给谢亚坤。但谢亚坤婉拒了陈欢的表白,因为,当时的谢亚坤,正与远在韩国的妻子两地分居弄得不尴不尬。

自谢亚坤回到中国后,跟随而来的朴实贞在找工作一事上连连受挫,无奈中,朴实贞只好回到韩国一所大学当了名教师。朴实贞希望谢亚坤一起到韩国工作,但谢亚坤觉得自己不适应那边的生活,于是,两人开始两地分居。爱情在时光的流逝中慢慢淡了,一年难得见一两次面的这一对跨国夫妻,终于分手了。

后来,一名刑事诉讼法学专业博士生韩丽与谢亚坤萌生了爱意,谢亚坤有了他的第二次婚姻。

作为校园著名的浪漫骑士,谢亚坤是深得学生们拥戴的。有一年,当届的法学系本科生毕业聚会为了增加艺术气氛,特地把谢亚坤请来。而一向喜欢热闹的谢亚坤也欣然前往。

在当天的聚餐上,谢亚坤触景生情,亲昵地叫所有女生们为“丫头”,还现场写了一首诗送给即将告别“白衣飘飘的年代”的“丫头”们——“六月里的梧桐枝中/有一只孤独的布谷鸟/头顶着烈阳/期待着秋日的辉煌/六月的校园中/有一群待估的骄女/头戴着学士帽/盼生活一份轻松/六月的思念中/有一位旷世的天使/匆忙中莞尔一笑/留给我两份憬憧/六月的一切中/有一个硕大的问号/永恒的追寻/不正是一场春梦……”

这首诗由谢亚坤亲口朗诵后,引发了聚会的高潮,女生们都尖叫着,起哄说让谢亚坤再写一首诗,并由他指定送给班上的一名女生。

在激情的点燃下,谢亚坤果真又当场挥就成一首短诗——把往事喝成咖啡/六月阳光是最好的甜点/远离红尘的言语掉入杯中/光阴的琥珀就此凝结/并应运而出青春之梦/许多年以后/你,亲爱的/还记得么/当年校园的一句话/原来是可以穿透俗世/直抵未来的一片天空……

在同学们的起哄下,谢亚坤把写有这首诗、并有自己签名的纸张折成纸飞机,随意飞向一位女生。这名“幸运”的女生名叫聂璇,她收到了谢亚坤的即兴诗,一时间也兴奋不已,并与谢亚坤狠狠对干了一瓶燕京啤酒……

事有凑巧的是,一年后,聂璇考上了谢亚坤的研究生。

当然,谢亚坤与聂璇再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但一名叫杜成的大三男生的出现,让谢亚坤与聂璇之间的事情出现了微妙变化。

实录:中国“法兰西浪漫骑士”被追杀揭秘

03

杜成出生于黑龙江,大三那年,在图书馆里,杜成偶然间认识并恋上了聂璇,这是杜成的初恋,尽管聂璇是研究生,并比杜成大两岁。

大四那年,杜成在报社实习,与他一起去实习的同班同学陈捷见杜成好几天一直提不起精神,便询问原因。杜成说自己和女朋友聂璇差不多要分手了。原来,杜成偶然间,在女友聂璇的一本书中看到了那首谢亚坤毕业聚会上写的诗,这首诗成为杜成怀疑女友与谢亚坤在一起有亲密关系的最直接证据。尽管聂璇一再解释那只是毕业时的游戏纪念物,但杜成不相信。

这些无法释然的争吵多了,两人就觉得过不下去,聂璇干脆提出了分手,但杜成又舍不得放手,于是就在煎熬着过日子。

杜成决定去找谢亚坤,希望他不要纠缠聂璇。一个还未踏上社会的大四学生,和一个留法十二年的教授,在校园休闲椅上进行一场对话。

显然,在谢亚坤看来,眼前的这个学生太不成熟了,谢亚坤对杜成侃侃而谈:对待聂璇,你这样吃醋当然不行。大学里的爱情,应该浪漫些,女孩们都喜欢浪漫,看看,你因为妒忌,似乎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这样不好……你看看,我是个喜欢搞婚外恋,搞师生恋的人么?

杜成接下来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他当时的一个念头是:这个法国回来的风流男人,确实把聂璇给迷住了。在爱情上,自己确实不是他的“对手”。

但杜成不想放弃这场恋爱,他在恋爱上太用心也太用力了,就不想放弃。杜成与谢亚坤谈话后又与聂璇吵了一架,他坚决相信聂璇与谢亚坤“肯定有一腿”,理由除了那首小诗外,还有就是全校的师生们都知道谢亚坤是本校“法国留学回来的最浪漫最风流的男人”。

而这次,聂璇再次提出分手,并附加了一句话:与你这样的男人谈恋爱,是全世界最累的事,你确实不懂得什么叫浪漫!哪怕是一点点!

聂璇的这席话点燃了杜成对谢亚坤的仇恨之火,他将他和女友分手的原因怪罪于谢亚坤,如果不是谢亚坤的那种浪漫吸引了聂璇,他相信他还是有能力去维持和聂璇的恋人关系的,然而,一切都因为谢亚坤而发生了改变。

一个想让谢亚坤消失的想法主导了杜成的思维。

那天,习惯于提前到教室的谢亚坤在讲台上作讲课前的准备。

这场杀戮几乎没有任何征兆,就在上课前几分钟,忽然,教室门被猛地一下子推开了,杜成手持一把菜刀,径直冲讲台上的谢亚坤而去,谢亚坤还没反应过来,杜成持刀快速向他的右颈部砍去,一刀、两刀,转眼谢亚坤便瘫倒在地,血不断地从他的右颈部汹涌而出……

这时,反应过来的学生们顿时乱作一锅粥,哭喊声、求救声不断,隔壁教室的老师与保安闻讯而至。而杜成砍伤谢亚坤后,神情镇定,他并没有逃跑,而是掏出手机报了警。警方迅速赶到现场,带走了杜成。

实录:中国“法兰西浪漫骑士”被追杀揭秘

04

接下来,关于犯罪嫌疑人杜成的杀人动机,以及他与谢亚坤之间的关系,成为外界不断猜测的重点。

谢亚坤在工作期间,曾写过一篇评价大学的文章——《我的大学》:尽管她有人气却乏人文,尽管她自由却乏激情。我想让她激活起来,我更喜欢我的女学生青春动人、丽而不娆,我更喜欢在课堂之外多做一些讲座和探讨;我更喜欢着一条漂亮的领带让大学增色添彩……谢亚坤试图通过他的浪漫气质去影响身边的环境。

当然,浪漫无罪,谢亚坤将自由宽容的气氛带进了大学,初衷都是美好的。然而,他无论是教学还是生活都遵奉浪漫原则,不管他人非议,这种“舍我其谁”的态度将他孤立起来,他在吸引一部分人注意的同时,也引来另一部分人的嫉妒。特别是在和女学生的关系上,谢亚坤以为吸引女学生是自身魅力所在,却没意识到这种“浪漫”很容易引起误解。

在中国目前仍旧比较传统的生活中,一旦老师和学生关系暧昧,老师不仅要面临师德缺失的指责,还有人品道德缺失的批判。谢亚坤完全没有顾忌到这种现状,依旧“特立独行”,最终被人怀疑是导致感情破裂的第三者,惹祸上身。

谢亚坤在亲人、朋友和学生的怀念中走了。

如今,在校园里,师生们再也无法看到那个穿着红色花格裤的中年男人,风度翩翩地从阳光下优雅而过……


实录:中国“法兰西浪漫骑士”被追杀揭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