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沿岸的强降雨比往年早,是梅雨提前了吗?

不入流的大刘

五月以来长江流域至少三轮,其中最新的这一轮(25-27号)正在下,江苏上海人已经体会到它的威力。像南通的雨量接近特大暴雨量级,上海北部达到大暴雨量级,都是五月罕见。可以这么说

,今年长江沿岸的强降雨,比多年平均要早一些。

但需要注意,第一只是早一些,而不是历史最早,像1954、1991、1998、2016年长江流域都曾在5月出现过多次暴雨;第二,今年的5月暴雨,总体来说还是来去匆匆,没有长期滞留,而且以“局部暴雨”为主,除了最新的这一次,面雨量都不算大。而1954、1991、1998年,长江流域在5月就已出现大范围暴雨,江河湖水位都明显上涨甚至出现小规模洪水,今年还没到这个程度。

5月25日上海市区的雷暴


另外,今年五月长江流域的暴雨,都没有南海西南季风的参与,所以不会是梅雨。梅雨是我们老祖宗根据物侯提出来的概念,本意是6月梅子成熟时又潮又热的连阴雨;现代大气科学结合老祖宗的提法和气候学,总结出梅雨的几大要素:首先就是要有季风参与,南海夏季风要爆发,我国处于明显的季风环流状态;第二是副热带高压控制福建等地,副高北侧形成一条稳定少动的雨带,就是梅雨带;第三,梅雨带稳定维持至少3天甚至5天,与此同时雨中气温也要达到夏季标准。这样的雨才能是梅雨。


因此,今年虽然长江流域5月雨偏多,但还算不上有多异常,在历史大洪水年1954、1991、1998等面前排不上号;这些雨水没有西南季风参与,也不够稳定少动,不是梅雨。未来,随着南海西南季风爆发和副热带高压东撤,到5月底,雨带还会回到福建-广东一带,长江流域今年的梅雨还是会在6月中旬前后正常开始。


中国气象爱好者

长江中下游迎强降雨车轮战 局地破5月单日降水记录

是的,5月17日以来长江中下游一带一直降雨不断,四川、重庆,以及湖北、湖南、贵州等地更是大范围强降雨。特别是四川和重庆,是刚刚结束的这一轮强降雨的核心区。比如21日,四川东部、重庆西部、湖北东部、江西北部等地就出现了大到暴雨,四川局地大暴雨,而且这些雨大的地方短时强降雨突出,一些地方小时雨强甚至达到了70-80毫米。为大家列举一些下得大的站点——

四川:乐山(112.4mm)、峨眉山(110.9 mm)、雅安(90.5 mm)、万源(50.3mm)、宜宾(83.8 mm)

湖北:洪湖(78.7mm)、嘉鱼(34.7 mm)

特别对于四川盆地来说,这是当地今年以来首场区域性暴雨,以上所列举的这些站点都是今年以来的最强降雨,而且乐山、峨眉山这么强的降雨打破当地5月下旬的单日降水量极值,峨眉山甚至打破有气象记录以来整个5月单日降水量极值。

22号川渝及周边的强降雨继续,而如果把21日20点-22日20点当一天来看的话,四川东部又有一批站点出现极端降雨,局地也打破了历史同期的单日降雨纪录:重庆开县152mm,四川长宁212.4mm、沐川175.8mm、南溪160.2mm、峨边77.8mm、马边75.1mm、泸定36.3mm。

如此集中的强降雨,自然引发了一些灾情,其中重庆武隆区的滑坡灾害导致一处民房倒塌,5死1伤。

而随着本周第二股冷空气南下,南方第二轮过程将在25日至27日展开,四川盆地东部、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华南西部将有一次大到暴雨过程,并可能伴有强对流天气,强降雨核心区可能是长江中下游,最强时段可能是25日夜间-26日。

虽然强降雨落区与本周第一轮有一点偏差,但之前雨势强的四川重庆湖北湖南以及贵州等地,还是会被雨水包围。而地质灾害又有一定的滞后性,所以看似雨势不大,但仍可能引发地质灾害,决不能掉以轻心;此外,强降水的铺展对于江淮、江汉地区的小麦成熟收晒也会造成不利影响。

今年长江中下游或经历早梅雨

而说到梅雨是不是提前了,暂时还不能下结论,但确实可能迎来“早梅雨”。因为目前本来应该是华南前汛期的盛期,但持续的强降雨和环流形势的演变确实和历史上长江流域的“早梅雨”有类似之处。所以,至少可以这么说,“今年长江中下游或经历早梅雨”。而实际上,梅雨是否开启的判断标准是十分复杂的,只能密切关注,及时为大家更新动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