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如竹,質如菊,而行如風!雅而不躁,秀而不豔!

人行於宙宇之內,當行如風,氣如虹。品如竹,高風亮節名遠揚;質如菊,清秀素雅亦自謙。竹生深谷,雖寂寥亦挺拔,與世無爭,這是一種精神;菊生幽壑,雖寧靜亦清香,不豔不躁,這是一種謙遜;雨潤萬物,雖微渺而益優,這是一種無私。當物慾與心靈碰撞,當外界與內心交叉,你會作何選擇?或許有太多的身不由己,不妨靜心感受一下竹的氣韻、菊的秀雅,從傳統底蘊中找一下內心的答案。

品如竹,質如菊,而行如風!雅而不躁,秀而不豔!

竹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美德的物質載體,是君子的象徵,被無數志士仁人所喜愛,讓萬千古今文人墨客所讚歎。為人最難得的莫過於表裡如一,言而有信,作為“四君子”之一的竹,亭亭玉立、四季常青,也是最具君子代表性的植物,古人有云:“未出土時先有節,及凌雲處尚虛心”,以此來象徵竹的君子風範,而這一象徵性喻體,無疑完美詮釋人的品質,契合精神意蘊。帶著氣質前行,常保留一顆典雅之心,學會在萬事中伴隨高潔之品上路,而事實證明,一個忠於自我,善於反省自身的人必定會越走越遠,越來越好,因為他身上的品質是無價之寶,也是一個人最寶貴的地方。

品如竹,質如菊,而行如風!雅而不躁,秀而不豔!

“吾日三省吾身”,不忘初心,攜夢前行。竹子為什麼是空心的?它代表的是一種虛懷若谷的品格;其枝翠而韌,體現的是柔中有剛的做人原則;生而有節、節節顯露則是高風亮節的體現。即使我們的人生遇到暗淡,路上佈滿荊棘,我們亦應該無畏人生“嚴寒”,奮力前行,正如竹子一般頑強的生命力,堅持走過那一段你所認為的黑暗或者低谷,凡事通透豁達,多一份自如與理解,行如風,我們常用“雷厲風行”來讚美一個人,人生路漫漫,希望我們都時刻不忘明麗開闊,婆娑有致,不畏霜雪,懂得大大小小的取捨,明白點點滴滴的取得。

品如竹,質如菊,而行如風!雅而不躁,秀而不豔!

菊,雋美多姿,清新脫俗,秀氣而不妖豔,被國人奉為中國傳統的名花。做人當如是,以素雅堅貞取勝,不與百花爭奇鬥豔,菊雖盛開在百花凋零之後,但人們卻獨愛它的神韻清秀,更愛它盛於凌霜,寒風吹不落一身傲骨。追隨一種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情趣,展現高尚堅強的情操,在失意時、在迷途時,嗅一嗅菊的清香,重拾一顆美麗積極的心,拍拍身上的塵土,繼續武裝前進,有菊花般傲霜勁骨之人,必定也會更加幸運,因為你的閃光點誘人而獨特。今天,我們不缺衣食住行,而獨獨缺失了一種精神,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一種蓬勃而發的精神,一種堅守自我、勇往直前的精神!

品如竹,質如菊,而行如風!雅而不躁,秀而不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