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长江口不断堆积滩涂,而钱塘江入海口却是喇叭形?

china-xxf

长江口不断堆积滩涂,形成沙洲,并逐渐形成三角洲,其实世界上一些主要河流的河口都是如此,当河水流到入海口或入湖口时,河口变宽,河水水流向外扩散,水流的动能明显减弱,同时又有海中潮水或湖水浪涛的顶托作用,使得河水中所携带的泥沙更容易沉积下来,而且海水中溶解有许多电离性强的氯化钠(盐),这些大量的电离子也有助于悬浮的泥沙沉淀。

相比于钱塘江,长江携带的泥沙要多得多,而且长江水量也非常大,对海水的冲积能力强,有利于泥沙沉积,所以长江三角洲的成长非常快。对比古代的海岸线和现在的海岸线就可以看出来。

在2000年前,扬州都几乎是临海的,但现在的入海口则推进到了两三百公里外的上海。


反观钱塘江:钱塘江流程短,而且一直以来植被覆盖非常好,江水清澈,携带的泥沙非常少,所以河口泥沙的沉积速度非常慢。同时钱塘江口外是非常宽阔的杭州湾,本来喇叭形河口的潮涌就比较大,而钱塘江的水量又少,在潮涌面前处于弱势,在这种情况下,钱塘江携带的泥沙就被潮涌给带到别的地方去了,而且长江水也助长了钱塘江口的潮涌,海潮怼不住长江口的长江水,就从上海南部将溢出的江水往杭州湾里怼,这样就使得钱塘江口潮涌更大,每年七八月份长江洪水期,也是钱塘江潮最大的时候。如此强大的潮涌不仅使钱塘江口泥沙淤积缓慢(只在江口形成一道水下的拦门沙),甚至连直接受到潮涌冲积的北岸还不断被侵蚀,如果不是千年来海塘的保护,损失的陆地还会更多。所以钱塘江口别说什么三角洲了,原有的陆地能保留下来就不错了。

不过钱塘江口就没有滩涂吗?答案是否定的。钱塘江口北岸土地不断被侵蚀,但南岸则是不断生长的。与北岸相比,南岸所受到的潮水冲击要小得多,而且潮涌裹挟着的长江泥沙也在这里沉淀下来,逐渐淤积,所以杭州湾南岸的陆地其实一直在增长,数十年来围垦增加了上千平方公里的土地。


从图中可以看出,北岸沉积几乎只发生在北岸的最南端,而南岸的海岸线则全面向北推进。也许有朝一日,钱塘江潮涌不再,泥沙淤积速度更快,在杭州湾也形成河汊纵横的三角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