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八十年代的农村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吗?

田慧雨

八十年代的农村,农民的生活还是贫穷落后的。但是因为家家户户分到了责任田,人们干劲十足,把满腔的热情和智慧投入到火热的劳动中。日子慢慢好起来,精打细算的还侥幸存点余粮。



记得我们村有一对年轻的夫妻。人送外号“熬干坡”。意思是,基本上整个庄稼地里别人都回家吃饭了,还剩他们两口子在地里不停歇的干着。为的是早一日天天吃上白面馍。

还有一家。天昏昏的,就起床了。做好饭以后,嫌太热,就盛入瓦罐,拎到地里。干一阵活,饭冷凉了,才坐下来吃。吃完接着干。为的是早一日住上砖瓦房。

想想那时候的农民真的太伟大了。那么困难,硬是凭着双手,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不停的干呀干呀。终于熬过来了。



交公粮。

每家的粮食打下来,晒干扬净以后,第一件事就是拉到粮管所里交公粮。人口多的要交好几大车。在镇上排队几天交不上是常事。我记得最清晰的是有一年人们因为交公粮之前下大雨,好些人家的粮食都被雨淋了。结果,麦粒有萌动现象。因为达不到标准,粮管所拒收。干部又催得急。好些农民,只得重新晾晒。一簸箕一簸箕的捡出来好的麦子,交给国家。剩下的才留下来。有的狠狠心把历年牙缝里抠出来的好粮食交上去,自己一家人只能吃坏粮食磨的面粉!

窖藏红薯。

每到秋天的季节,红薯下来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在院子里高岗的地方,挖一个长方体的又深又窄的土坑。堆放红薯。这样可以储存的时间长一些。作为面粉不足时的口粮。或者搭配着吃。毕竟,那个时候的粮食还不是十分宽裕。



这个劳动量也比较大。每一块红薯都要仔细检查。上面的土也要弄掉。然后才会一个一个的装满篮子里,用绳子拽着往窖里放。一般是大人蹲在红薯窖里,家里的孩子们往竹篮里放新鲜无疤的好红薯,一排一排放满码齐以后,工作就差不多了。天气暖和的时候,要敞口一阶段。免得窖内温度过高,红薯坏掉。只有在冬天来临的时候,才会逐步封窖。要知道,这可是整整一个冬天的杂粮储备,千万不能马虎。

说过吃的, 再说穿的吧。那时候农村人的衣服基本上是手工自己缝的。记得有一年我八九岁的样子吧。我的表姑上北京去探亲,母亲拿出来不知积攒了多长时间的二十块钱,让表姑捎些东西。



表姑回来的时候,给我捎回来一件粉红色的条绒衣服。还是前面后面都能穿的小罩衣。前面两个小口袋,后面一个苹果样式的小兜。衣服胸部绣着鲜艳美丽的小花朵。别提多漂亮了。可以说我长那么大,第一次穿买的衣服。还有一个草绿色的毛线帽子,带两个细长的小带子,也是农村的孩子从来没见过的。好像一直放到过年的时候,才舍得换上。后来,这件衣服和帽子,我穿小以后,两个妹妹接着穿。因为质量和样式太好了,母亲舍不得丢掉。破烂地方缝一下又送给更困难的二姥姥家。她的几个女儿也是一个接一个的穿了好几年。

住的地方不用说了,土坯房占大多数,上面覆盖着茅草。一到夏天的雨季,人们住到里面都是担惊受怕的。半夜里炸雷响起,都害怕房子会不会塌掉。



虽说生活清苦,对小孩子来说,欢乐的时光也不少。春天挎着小篮挖荠菜,夏天小河里捉泥鳅。在秋天的场地里捉迷藏。在冰冻的河面上滑滑车。在一望无际的田野里打闹,在炊烟袅袅的黄昏做着马车回家,在漫长的暑假里窝棚看瓜……



也许,就是这些点点滴滴的欢乐圈成了一个幸福的项链,从昨天串到今日!不能忘却的岁月啊,在心里翻滚着年华的喜怒哀乐……



八十年代的农村,也许不是孩子们的天堂,但它一定是一片蕴含着无限深情厚谊的净土!

我是今夕月映。坚守一种信念,坚持一份纯真。欢迎讨论农业,农村,农民的话题。


今夕月映

我出生于1979年10月份,我经常说再有两个月我就是80后了。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虽然离开农村至今已有20余年了,但对农村内心深处总怀有一份最真诚的眷恋。

80年代正是我的童年,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一生中最为美好的记忆,我也一样,那时虽然物质贫穷,但那种快乐实在是今天无可比拟的,尤其是农村,不像今天的大部分农村,人烟稀少,田地荒芜。

我就说说我童年记忆里的农村生活吧。

那时我们最喜欢放牛,当然没有书里那种骑在黄牛背上吹横笛的意趣,只是相对其它农活来说,放牛是最为轻松的。

放牛基本上是全村的小伙伴一起,把牛赶到一个山洼里,牛全部在底下吃草,到太阳偏西的时候,它们会自己陆陆续续走出来,牛这种动物是非常有灵性的一种动物。

我们在牛吃草的时间内,当然不能一直闲着什么都不干,玩够了都得捡一捆柴,割一捆草背回去,即便是捡柴和割草,我们也是其乐无穷。因为人多,干什么都觉得快乐,一边干活一边唱着歌。

那时还有一件事情让我们非常喜欢干,那就是抓田鼠。每年开春,风和日丽,地暖雪融,这时候在地下猫了一冬的田鼠就开始出洞觅食活动了。

捕田鼠最常用的有夹捕和套捕两种方法。夹捕比较麻烦,要先做四根一样长短的薄木板,三根用钉子固定成一个三角形,第四根放到事先预留能使它俩重合在一起的另一根上,一端固定但能使它上下活动,在不固定的另一端套上用自行车内胎剪好的皮圈,与另一根套在一起,同时用一根细绳连接一根细木棒,细绳绑在能活动的那根薄木片上,竹签一头插在事先连好的踏板上,这样一个夹捕器就做好了。做好几十个,把它们一一放到田鼠洞口,稍作伪装,早上放夹,下午收夹,就等田鼠送“货”上门了。

大人们都比较忙,没有大人的帮助,我们做不了夹捕器,套捕器做起来就相对容易些,就是用细铁丝围成一个活动的圆套,一端连接一截木棒,套捕器就做好了。一旦有田鼠被套,它必定会拼命的挣扎,越挣扎圆套便越紧,它便插翅也在劫难逃了。套捕器简单易行,秋冬季节抓兔子用它一样实用。

田鼠不像现在地沟下水道里的老鼠,因为它只吃农作物,非常干净,而且吃起来比猪肉和牛羊肉都鲜美。田鼠宰杀起来丝毫不费力气,而且剥下的皮也不会有破损,然后把田鼠经过开膛、清洗、腌制,再放到凉水锅里架火把它煮熟,捞出来加点佐料,就可以食用了。

时间过得太快,一转眼都已是人到中年,但农村的那些生活却是一辈子最难以忘怀的记忆。


十年读书

八十年代的农村生活,可以说是苦的。我1968年生人,八十年代那时候我出村上住宿的初中和高中。每月回家一次,回家后父母就做顿好吃的。山药面的饸饹,花椒油捞面,纯天然,无污染,甚是好吃。现在想起来也想再吃上一碗。

八十年代,我在学校的时间比较长。农村学校的生活也是不错的。早餐是玉米面的窝窝头,玉米面粥;中午是馒头,肉片菜汤,菜汤不错,除了肉片外,有时会添加一些无污染的小虫虫。学校为了改善学生的生活,也经常做罗卜馅的包子,也挺好吃的。晚上也是窝窝头和小米稀饭。

八十年代的农村生活,回想起来,挺怀念的!一片蓝天白云,喝着浅井的水,无污染。吃着绿色无污染非转基因的粮食,牛羊猪肉也不是添加剂喂养的。

上是我经历的八十年代的农村生活的一部分,欢迎大家评论!谢谢!


难得糊涂25432

作为八十年代的山里娃,讲讲云贵高原农村生活

八十年代,农村土地下放到户,生活水平不高,贫穷落后,解决温饱是重要问题。

土地:山地,耕地不多,种植本地水稻,产量不高,还得交公粮,多数家庭吃不饱,

五谷杂粮成为救命粮。土豆,红苕,玉米,小米,高粱,红豆等经常见于平常百姓家的餐桌。

经济水平落后:无工可打,有点手艺的人生活水平相对而言好些,如石匠,木匠,篾匠,瓦匠。其他的就只能养点鸡鸭,养头猪,大部分是养来卖换点盐巴钱。红白喜事送钱的最多一块,多数送粮食。

民风:邻里间贫富差距不大,

互帮互助,有农活,都是帮了这家帮那家,比干劲、比水平、比体力、比耐力,干活能干的人很受欢迎与尊重。

童趣:上山砍柴,下河摸鱼、洗澡,放牛,找山货换钱,如蕨苔,茶籽,老虎姜,五倍子。


八十年代,在农村是算富裕的是万元户,养什么都顺利,身体好,逐渐形成万元户,村民羡慕得不得了。

记得小时候,最奢侈的就是赶集能买到两颗花生糖,那叫一个开心。上学了,考第一名爸妈奖励3元钱,用这3元钱买两斤毛线,妈妈跟姐姐织成毛衣,那叫一个暖和。各家孩子穿的都是大的穿了小的再穿,补丁又见补丁,鞋子是妈妈纳的千层底布鞋,穿着暖和,舒服。夏天穿草鞋,凉快、实惠!

经过了艰苦岁月,方知生活的不易,能有今天的社会发展,珍惜才会拥有,感恩才会长久。


地印小子

八十年代的农村生活?这个感觉好遥远了。

我出生于79年2月,再过几天就39岁,刚好赶上了20世纪70年代的末班车,我和我的小伙伴们的童年,基本上就是在八十年代渡过的。

我记忆中最早的印象,还是我妈把我背到背上,我就伸手问一个阿姨要爆米花,也不记得那时多大,很小很小的时候,老是喜欢跟着邻居家的哥哥姐姐们跑,去山上爬树,放牛,捡菌子(魔菇),其实我不喜欢吃野生菌子(魔菇),但是特别喜欢捡菌子(魔菇),好像那时候捡菌子,是比较喜欢的几件童年趣事之一。


第二件喜欢的事,是照黄鳝。照黄鳝(鳝鱼)必备神器:手电筒或火把,黄鳝夹夹(夹子,或叫钳子),一般晚上,鱼,鳝鱼,泥鳅,晚上会在水田,水沟里,躺在水下的泥土表面睡觉,当看到了,用夹子一夹,即便泥鳅和它的其他小伙伴再滑溜,也逃不掉了,出去一两小时回家,一般都是大丰收,第二天就可以弄鳝段吃了。现在每年仍然有人照黄鳝,抓来一般是卖给别人,几十元一斤。

第三件事就是刨野地瓜,有句俗话说,六月六,地瓜熟,每年到了野地瓜成熟季节,走过有野地瓜藤的路边,就有股香味,摘下来吃特别香甜,现在很多城市人还到乡下刨地瓜。


当然还有摘刺梨子,这玩意混身是刺,比较厉害的人,连刺一起吃,胆小的人,用手把刺抹掉再吃。

用巴茅(芦苇)做弓箭,也是比较喜欢的娱乐项目。首先用黄筋柴树枝和细绳做成弓,再把芦苇的芯,也就是开花那个杆抽出来,切成一两尺长,然后把竹子切一节下来,一头削尖,一头套在芦苇箭杆上。这样弓箭就做好了。与之类似的,还有做弹弓打小鸟,也是用黄筋柴做的,不过事先得找到一根长成字型的才行。

八十年代生态环境很好,村里不像现在缺水,以前山这边那边两条水沟,一直有水流,那时候读小学,放学回家,会去水沟抓螃蟹,抓泥鳅,那时水沟里还有一种小虾,据说这种叫金勾,非常好吃,拿一个神器——戳箕,往水里一捞,就能捞几十个。

八十年代农村很穷,没有水泥路,没有网络,没手机,电视是黑白,只能看四川一台和中央台,那时很穷,但是大家都很快乐,如今农村富了,小车,天然气,水泥路,网络,电脑,什么都有了,然而人们再也没有童年的快乐。


其实我和这个世界不熟

你还记得八十年代的农村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吗?

一、农业土地改革。1980年分田到户。大家知道,在分地之前是村集体经营土地,当时的村委会叫“大队”,下边有若干个生产队,由生产队组织生产经营。记得分地时,先是抓阄分地,然后抓阄分牛分马,因为当时大队只有一台75马力东方红拖拉机是不能分的,你家一头牛、他家一匹马的,感觉和“土改”差不多。


二、文化发生变化。听着录音机跳摇摆舞。八十年代初期,改革开放新进来很多文化上的东西,记得当时村里有几个时髦青年,烫了头发,穿着喇叭裤,淋着双卡录音机,在草地上大跳摇摆舞,那情景,“哎呦我勒个去!”老酷了,让我们这些小孩儿羡慕不已,估计现在跳广场舞的这些人就是当时那波人变老了。还有就是当时的流行歌曲中,迟志强的《囚歌》大行其道,什么西北风《信天游》、《黄土高坡》也是红遍大江南北。


三、记得那是真的很穷很穷。记得在1986年考上高中,上学的前一天还没有学费、住宿费,大约是40元,急坏了父亲,带着哥哥给别人家割了一天的小麦为我赚了一学期的费用。我去的中学在一个小镇子上,可以说住一个月下来,吃不到一顿菜,吃的全是家里带的咸菜,吃不饱,早上肚子咕咕叫,在教室里根本静不下心来学习。学也没上好,弄的只能在这里答悟空问题了,嘻嘻……


三农广讯

八十年代的农村生活您还记得吗?

我来回答。八十年代我一直是生活在农村,八四年高考过后,滚回农村广宽天地去锻炼,去干修地球的工作。

那时刚刚改革开放,田地己责任到每家每户。

我回家后,就在家帮助家里干农活。那时也不兴出去打工,深圳刚开始搞建设,但是也有些人在往沿海地区跑。

每天帮妈妈用手工机器压面,开小百货店,种田种地种菜。每到热天,全湾都到村口大桥上去乘凉,也有人在桥上睡通宵。桥上每晚满满一桥人睡在各自的竹床上,每天下午太阳落山我就扛着竹床到桥上去占位子。

那时没有电风扇,一湾人就在大桥上乘凉备暑,也很热闹。有讲笑话的,有讲故事的,充满了欢声笑语。

记得我家最早买了一台收录机,我父亲总是把音量开到最大,让湾里所有人和过路的人能听见。每逢暑假,孩子们都相互串门,这个湾子玩到那个湾子,几乎一个大队大部分的大人和小孩彼此都认识。哪里有什么事,一下全知道,哪里有电影都会赶去看。

那时经济都不怎么好,电器还没普及。我回家以后帮妈妈开店,然后带手工机器压面,那活很苦的,全手工操作。十里八乡都来我家压面。一天下来腰酸背痛,整个人骨头都散了架,晚上躺床上翻身都翻不动。没办法,每天得坚持,第二天刚睁开眼就有二三个人等在门口,乘太阳没出来前,都要手工机器压出来晒干。一天复一天,天天如此苦渡日子。接着我家又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每天放电视,家里坐满了人,都围着电视机兴高彩烈地看着。妈妈好客,加上又做点小生意,对来的大人小孩总是客客气气的,日子过得也很舒服。

那时农村生产,农民还是很可怜的。积累税收很重。光人头税都一百多块钱一个人,粮食还要上交国家任务,除留下每人人均400斤口粮外,其余全部上交,不够找差价。平均每家下来一年的积累税收有一千多一块钱,生产化肥国家按供应卖给农户,不是按需购买。

生活用品也是靠供应,供应布票,肉票。就连生个孩子,座月子还要大队出证明,才能买到二斤红糖。每年想吃肉等年关大队发肉票,再到食品公司去买计划肉过年,凭肉票买肉。做新衣服也是凭供应布票,到供销合作社买布,做新衣服过年。

那年代吃商品粮的,该有多优越啊,我们农村孩子真的是高攀不起。

农村唯一的出路就是读书和参军,只有这样才能跳农门。


懂你98682

八十年代的农村生活你还记得吗?

(蟹苗池,安徽宣城,水阳镇)

首先介绍一下自己:正宗的‘’60后‘’,我见过农村1978年后的分田到户“责任制”;见过一家一户从“饥半饱”的愁眉苦脸,到一日三餐大米饭的灿烂笑容!七十年代未刚上初中,八三年来到陌生的城市;一直铭记于心!(安徽、宣城……农村状况)简介:

一:1979年初,两个生产小组合并一个生产大队;大家大合拢,虽产量有所提高;可还是穷!一公粮不能少缴。二是农民为国家建设出“义务工”你不得不自带“干粮”上工,包括:修道路、修机场、筑河堤……都是“工分制”。

二:1980年后,又恢复生产队建制,改为“两个组”;这说实话劳动积极性提高了,双方生产小组有老百姓选“领头人”;务工、管理、品种搭配等等……那一年产量翻了一番,除去“公粮”任务;家家都有余粮,年终一户也能分到二、三百元积累金。(别小看这二、三百元钱,这才是幸福的开始)

三:一九八一年底,我地分田到户;积极性更大了。因为以家庭为单位,老小齐上阵;大大提高了劳动积极性……
(富起来的农村


一般住家小院)

那一两年有三多:

a:做新房的多了

b:娶媳妇的多了

c:信用社有存款的多了

同样那几年有三少

a:埋怨的人少了

b:缀学的孩子少了

c:乡、村干部发号施令的少了

一直到1983年底,我离开了农村;来到这“陌生”的县城,开始城我的新的征途!那年我17岁

最真实的八十年代农村有几大特点:

一是天是蓝色的,

二是水是清澈的;

三是人是老实勤劳的,

四是乡、村干部为民清廉的;

五是子女要上本乡学校学习的,

六是贫富大家互助的;

七是日子越过越好日新月异的,

八是社会治安还有点乱的(主要是街上的小流氓欺负老百姓);

九是家家户户年终有积累,过年孩子有新衣裳穿,

是家多余劳力向江、浙、沪去打工。
(村村通水泥路和电力配电房)

经过一段时间,农民也知道要投入,开始投资购买“铁牛”淘汰农耕文化,走向初始机械化!以上是我对八十年代初的家乡的初步记忆,这都是真实的;人到中年后,这段情怀永远抹不去!谢谢阅读,不喜勿喷;请尊重过去的真实的往事!

以上配图都是春节“华为手机自拍”,都是真实的。
六O后“下岗”以后的我:“树下酒仙”向读者:问好!祝友谊长存!


树下酒仙

我是70后农村人,小时候最难忘的是和小伙伴们在一起玩了。

打弹珠,几个小伙伴一起打弹珠,既刺激,又开心。


打纸板,打翻了就拿走,有输有赢,纸板用旧书本折叠起来的。

小溪边抓鱼抓蟹,有时候还能捡到鸭蛋。


夏天池塘里泡水多凉快,都是瞒着家人大中午去的。

小溪边放牛,有一次不小心牛不见了,吓死宝宝了,还好小溪对面的好心人捡到送回来了。

搳草喂猪喂兔,陪母亲一起去很远的地方搳草,然后用手推车拉回家。

到山上挖树桩,以前没有煤气灶,都是到山上去砍柴来烧饭,我们村后面就是山,几个小伙伴有时间都会一起去山上挖树桩。能为家里做点事,会得到邻居们夸奖,小伙伴们很开心。


天台草根


那时候,天还是那么蓝,水也是那么清……

生产队的出工铃声把人们从梦里拽起来,一年四季都是这样的过着日子。

一出工,队里几十个人浩浩荡荡,有说有笑地成群结队地向地里走去。有的扛着锄头,有的背着铁锨……

那个牲口把式就很惹人羡慕了,他颇有几分得意地把牲口牵出来,大声吆喝着:“得儿……喔,喔,喔,吁,吁,吁……”吸引着众人的眼光,有时还会表演希望挥动着手里的马鞭,在空中打出一个响亮的鞭花来……

豫剧《人欢马叫》是村里宣传队的保留剧目,就有人喊道:“你看你那能样,活脱脱是一个刘自德……”那人也哈哈大笑:“今年再演戏,我就登台了……”

众人起哄,气氛马上就活跃起来了……

队长也跟着笑了一会儿,就让大家安静下来,开始分配每一个人的活儿……

八十年代,农村里能演一场电影那可是过年一样的热闹。从六十年代开始,我们村那时还有从焦作来下乡知识青年,他们单独住到了一个大院里,组成一个青年队。

他们拥有自己的庄稼地,自给自足,还养了好几头猪。

那时我们看电影也跟着青年队沾了不少光,隔一段时间就有从焦作来的电影队慰问这些知青。

我们也就多看了许多场电影………

《闪闪的红星》《火车司机的儿子》《平鹰坟》《瓦尔德保卫莎拉热窝》《三定桩》…………一系列经典影片就是在那个时候看到的。

记得最清楚的是那一年夏天,放映的是《渡江侦察记》。

每次慰问演出前都要有一个领导讲话,那天领导讲了一大通,终于讲完了。

领导高声宣布:“今天我们带来的电影是《渡江侦察记》,现在演出开始……”话音刚落,四周一片黑暗,妈的,停电了!

那时也没有自备发电设备,我们只能苦苦等了两个钟头,还是失望回家了……

八十年代家里就有了收音机,听戏,听小说,听评书是在家里最为美妙的享受…!

那时候能在广播里听到附近村里的人和事那可是很激动人心的。

我在八五年春节参加了河南人民广播电台的戏曲知识竞赛,居然得了个三等奖,从广播里第一次听到我的名字,乡亲们见了我都是羡慕不已……

更让我激动的是,我居然在八八年得了焦作市的一个剧本创作奖,不仅上了广播,还上了《焦作日报》,《河南农民报》……

八十年代,院里有一棵老槐树。

每年春天,槐荫婆娑,槐花飘香。我放一个小高凳在树下,坐在马扎之上开始信笔涂鸦……

那时候,心里的梦想在春风里流动,一行行文字浸润着槐花浓郁芬芳在笔下跳跃,不知名的鸟儿唱着自己的歌曲为我平添了许多清新……

那时候读着李清照的《点绛唇》:

“蹴罢秋千,

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

薄汗轻衣透。

见客人来,

袜划金钗溜。

和羞走,

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

那么美丽的一个画面就如同那生动精妙的电影特写,我也就看见了一个清纯可爱的女孩子偷偷回头向那“客人”投去含羞一撇,却又怕被人看见,装模作样闻着那梅花……

时光在心头,而今无奈阻欢游。八十年代,一曲相思几场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