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孙上上
我出生于七十年代。
七十年代,全国很多人还没有解决温饱,吃饱饭是最大的追求。我家在南方水稻产区,主粮是大米,由于粮食不够吃,所以,经常吃稀饭。那时候,每顿能够吃上米饭就是最高兴的事,所以,米饭是我小时候最好吃的食物。我现在一日三餐还是吃米饭。
到了八十年代,全国实行改革开放,农村实行分田到户制,我们一家人能够吃饱肚子,但余钱不多,没有多余的钱买荤菜吃。这个时候,鸡鸭鱼肉等荤菜就是最好吃的食物,家里每个月能够吃两三次猪肉就不错了。
对了,这里要补充一句,在上个世纪七十和八十年代,肥肉也是最好的食物,家里买到肥肉后,赶紧用来熬油,油渣更是香喷喷、酥酥脆的美食,好吃得不得了!
到了九十年代,最喜欢吃的美食是方便面和饼干,既好吃,又不容易坏,携带起来还方便。
食品技术信息
一路走来,想想以前吃的和现在吃的大不一样,和更早比起来当时觉得已经很美很幸福了。
小时候,也就是六十年代末吧,刚记事时,当时还叫生产队。一到收秋,跟着家人去分红薯,用小木独轮车运回家中,洗净就蒸,不等熟透就拿个先啃着,那好吃得很,特别是里面有一种皮很黄,类似黄梨颜色的红薯,当地人叫“老日红薯”,不管是蒸或烤,过程中流出很多甜汁,吃起来又面又甜,和吃糖没啥差别,印象很深,可惜早就断种了。
七十年代最好吃的我认为是黄饼,用纯玉米面做的,比吃红薯进了一步。把玉米面做成类似现在的火烧,放到烧热的平底锅上烤熟,中间加上熟透的软柿子,那好吃得没法说,现在说起来光想流口水。
八十年代初,最好吃的叫“大蒸馍”,也就是现在的手工馒头,现在人听起来没感觉,不就是馒头嘛,但在当时一提起“大蒸馍”,那可不是平常就吃得起的。
当年的走亲访友,串亲戚,大蒸馍可是主贵东西。你走亲戚提着一篮子蒸馍,主人按规矩收下十几个,剩下七八个让客人捎回去,叫做“回”。
但你想走却走不了,为啥?主人立即派家人趁这礼物走他的亲戚,等你见到自己的篮子里剩下几个的蒸馍的时候,天己经不早了。
回到家中家人就会告诉你:今天你舅来咱家走亲戚了(不一定是舅),拿的礼物就是你提的这蓝,哈哈,听着是不是很搞笑?其实在当时没人笑,很平常的,我家也是经常这样办。你想当时蒸馍平常都吃不起当成礼物,亲戚大都是三五里,转起来很快的。
这段写得有点多,想让看到的给年轻人讲讲,年轻人都没经历过,权叫“忆苦思甜”吧。
八十年代后到九十年代,已经实行改革开放,农村已经包产到户了,日子是一年比一年强,到如今早已解决了吃的问题。
那吃的都有什么美食?美食也有也没有,你看现在的人大鱼大肉吃腻了,山珍海味吃烦了,就又瞄上了树叶野菜。一句话总结:
不管好赖,吃多了都不美。
不管好赖,吃不到流口水。
观观园1看海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时间不是让人不痛,也不是让人忘记痛,而是让人习惯痛。在共和国即将成立七十周年的之际,我们一直在奋斗的路上,我们能做的,只是在路上不停的回眸!既然如此,我们索性就把时间可能的回溯,看看那些曾经陪伴过我们上海人生活的那些年代!
首先是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粮食定量供应,一般每人每月26斤。当年全国只有上海发行过“半两”的粮票。“半两”的粮票用处甚多,可以买一根油条或者一碗小馄饨;或者一碗鸡粥,鸡粥只是一碗白粥,浇上一点鸡油和酱油!当时每碗5分。或者一块“奶油”蛋糕(其实是蛋白蛋糕)…
要购买米,光有粮票不行,还得带购粮证,到家里附近的指定的粮店才能购买。每人每月26斤的定量中,规定了供应大米和籼米的比例,这个比例每月在粮店公布。粮食不够吃的,会把自家的大米定量让给别人,交换得到对方的粮票。比如一斤大米可掉换一斤半籼米。基本上,一切食品,包括饼干,都是要收粮票的。
买肉凭票,上海每人每月“配给”猪肉1.50元,当时猪肉均价约每斤1元。认识卖肉的,让他在操刀时候有所“倾斜”,当时如认识菜场卖肉的绝对是上海人“扎台型”的荣耀。所以,一般家庭主妇买肉时,仅仅斩3角肉切肉丝,至于吃红烧肉或吃蹄膀只能到春节吃年夜饭时积蓄点肉票和钞票再吃吧。
购买熟食的话,0.5元的一张肉票,可以买到比如说0.80元的熟肉(红肠、叉烧之类),这也是合理的,因为熟肉经过加工,售价里含有加工费,应该“折”或“净肉”收取肉票。但熟食店里的鸡头鸭脚是不收票的,但是香烟和老酒也都要票。买鱼要鱼票;买蛋要蛋票;买豆制品要豆制品票…只有蔬菜和酱菜不要票。鸡鸭鹅每年大节日(春节,国庆)供应一次。按户口分“大户"和“小户”,供应的份量不同。每当这个时候,小菜场里下半夜三点钟开始排队,也有用砖头、破菜篮子当作人参加站队的。要买到禽类过节,大致得花6-8小时,脚也要冻僵。家里人多的,还可以替换,有时家里人还要分工,你去排买鸡鸭的队我去排买鱼的队。当时上海每个小菜场都人头潮涌,兴旺繁荣,谁能不抓住这个一年一度难得的机会比较好的打打牙祭?这种肉食供应状况,从六十年代还延伸到七十年代未八十年代初逐渐好转。所以,当时一般上海人都识相,非不得已,绝不到别人家里吃饭。
说到营养,当时牛奶是要凭医生证明订购,每天早上送或自己去取。奶粉则凭婴儿出生证明。看望病人可以买听“乐口福”,上海人走亲戚,看朋友流行买“蛋糕"。早餐,一般上海人习惯吃泡饭、过饭的,可以是隔夜的剩菜或者酱菜。有时想开荤,去买两根油条(每根4分粮票半两),剪开成段放碗里,醮点酱油,一家人尝个鲜。点心店里坐下来吃的有:生煎馒头每客4个,0.12元;咖喱牛肉汤:2角(清汤,无肉的5分);大汤团每个4分;豆浆:淡浆3分,咸浆5分,甜浆5分…小馄饨0.12元;大馄饨0.20元;阳春面8分排骨面2角…热天供应冷面,清冷面每两6分。加浇头有各种品种,另计。
大体说来,当时上海的食品供应,都是凭票或凭证的就是有钱也不能买。
从建国初至1992年,我国还属于计划经济时期。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要求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后,直到1993年粮油实现敞开供应,粮票已无用武之地,被正式宣告停止使用,粮价放开后,激活了其他商品的流通,促进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粮产量显著增长。从那时起,长达近40年的"票证经济”就此落幕,也就是说从九十年代开始老百姓再也不用为生活发愁了,从此,中国的老百姓迎来了享受美食的春天!
赵耀俊53116982413
还是,1949一1978年好啊,吃的好,穿的时毛,什么都不用拿钱买,全是国家供给制,
77536800369
六十年代美食?观音土,野菜,棉花壳,树皮等,吃得浮肿,以至于饿死几千万老农民。这段历史不应该屏蔽,应该公之于众,让人民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美化过去其心歹毒!
清新飘逸103034271
六十年代,半饥半饱,半菜半草,生活强熬。七十年代,形势转好,玉米高梁,细粮很少,春节包饺。八十年代,大米白面,肉类鸡蛋,年节一样,不在期盼。九十年代,人狗平级,同等待遇,小孩挑食,零嘴不断。二零年后,吃啥啥够,不想鱼肉,不再节省,吃完填沟。有些老人,精打细算,细水长流。
寒冬9300574292975
这些年代我都经历了,也没什么特殊好吃的,但吃起来放心,不象现在,饭店怕地沟油。超市怕有毒和过期食品。
扶正2
六十年代,吃菜咽糠,红薯叶,南瓜汤。七十年代,从胡萝卜到红薯,米面玉米和高梁,肚子能吃饱,天天叫万岁。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粮票,布票,针线票,火柴票及各式各样的日常生活票消失了,肚子完全能吃饱。现在看到饭店倒掉的餐厨垃圾,要是在六十年代,不抢的人脑打成狗脑才怪。
城之内9
六七十年代我们吃的不管饱不饱吃的每没一口都是美食!!!都是绿色的!不是特色的!心里平衡的!!!!!
4125684059742花儿朵
六七十年代,吃的有机食品,是最好的美食,现在难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