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本田雅閣上的10AT變速箱那麼小?

牛桂森


本田這款10AT放棄了之前“平衡軸6AT”的設計,而是採用了“主流AT變速箱”所採用的“行星齒輪”構造,這裡不得不提一嘴本田自主開發的“6AT”與“8DCT”,由於為了繞開“AT變速箱”各種個樣的“專利保護”,本田不得已搞出了“平衡軸6AT”,3根軸6個離合器,非常的巨大,之後本田還想搞8AT但是如果依然基於平衡軸技術研發,那麼搞不好會變成4根軸8個離合器的佈局,這樣太大了,所以有了平衡軸8DCT三離合變速箱(多了一個液力變矩器),這6AT與8DCT無論在“結構”還是“體積”上都一度成為業內、業外的笑柄,毫無“機械美感”的怪物。。而實際上,無論是6AT還是8DCT的實際表現都還不錯,都很耐用。

但是本田面臨的問題也出現了,走自主AT路線,平衡軸佈局註定只能走到6檔,哪怕多一檔空間都會不足,而如果沿用8DCT繼續升級出新型產品也沒什麼意義,因為基於平衡軸AT研發出的8DCT雖然叫雙離合,但是由於其核心部件“液力變矩器”的作用極大的消耗了“傳動效率”,這樣的就喪失了“DCT變速箱”的核心優勢—快。面對如此“窘境”本田只能向ZF借兵搞來了9AT,也就是目前“冠道”上所搭載的9AT,ZF 9AT對於本田來說只是個臨時解決方案,在他們自己的10AT變速箱還沒有工程化之前,也只能採購這個價格很貴的產品了。

而本田設計這款10AT時,重回主流路線,放棄了“平衡軸設計方案”,採用了主流“行星齒輪”的設計,同時還是“橫置”變速箱,一般情況下“橫置”變速箱都很小,因為它對空間大小即為敏感,空間不夠,它就裝不進去。


如圖所示,這款10AT的整體長度居然比奧尼爾的腳還要短,同時由於“橫置”變速箱對結構小型化的需求更迫切,所以這款10AT把每一個齒輪⚙️加工的更薄,以減少軸向上的長度。
說到這裡大夥也就都能看明白了,這款長僅37.5cm的10AT甚至比“愛信的6AT”還要小一些,這個主要得益於“扁平化”了每一個齒輪的寬度,讓每一個齒輪變得更薄,以達到小型化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