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联友副总经理文军红:智能网联打造全新车生活

昨日,2018T行神州北京站以“网联化和智能硬件打造全新车主服务生态”为主题的活动在北京富力万丽酒店盛大举行。T行神州圈应该是国内车联网最大的平台之一,对中国车联网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本次大会中,请来了很多行业内的大咖,像北汽集团新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荣辉、康宁中国汽车玻璃事业部亚洲区商务总监王剑波以及深圳联友科技有限公司汽车技术事业部副总经理文军红等等。

深圳联友副总经理文军红:智能网联打造全新车生活

文总主要演讲的内容主要三个部分,向我们阐述了三个观点、一次实践以及四类产品。

以下是演讲内容速记内容

刚才荣院长给我们上了一堂很精彩历史和经济课,我一直沉浸在里边还没有走出来。我是来自联友科技,联友科技实际上从2005年开始做车联网,这里也是跟大家分享一我们现在做的一些体会,我们今天主题是网联和智能硬件,实际上网联我们认为它是一个手段、它是一个工具,最终包括把车智能化,所有这些为了我们车主的生活,我们标题是“智能网联打造全新车生活”。内容主要三个部分,第一我们三个观点,一次实践,以及四类产品。

三个观点

观点一:我们要做改革派,这个跟荣院长图大同小异,我们一定要做改革派,为什么改革派呢?应该有这样几个原因,新势力很多人认为他们就是造反派、不管什么流程、不管什么过程,宣布很快要出车,出车也是很新的,各种新的东西,当然我们传统主机厂也不是说一成不变的,包括荣院长说的,传统车都成立新的技术研究部门,从事各种新技术的研究。在五化、六化方面,不管老的还是新的这个是达成一致的,但是现在像新势力也看到很多新闻,即时交互可能有点问题,很多车辆说几月份上市,什么时候获批,可能有一些问题,当然我们一些传统车都在做新能源汽车,对联联、智联跟新势力比还是有一定差距,我们既要结合传统车企把车做稳做好,能够稳定、可靠、按时交付车主,除了一些技术门槛,这对我们制造也是很大的挑战,这个也要一定的管理水平能力,同时我们也要学习造车新势力它的这些智能化、它的快、对市场应变快。在车这里实际上有两个特点,第一个它是一种制造,属于重工业加工,但是它有另外一个特点,它是消费品,就像手机是消费品一样,迭代非常快、变化也快、升级也很快,汽车兼顾两个特点,第一个相对比较重的加工制造,另外它也是消费品,必须满足所有车主需求、变化快。

观点二:我们要做易迭代、能生长、高可靠的车。车应该是这样,既然要求可靠,同时能够生长、能够迭代,这个才是我们满足大家需要的车。如果说要迭代、要生长需要什么?实际上需要比较强大的系统,同时还需要能够学习、能够自我学习,这个才能做到很好迭代、它能够成长、能够靠自我学习去成长,能够和后台很好的连接,到现在车联网都在做OTA,很多人做的只是应用层面的聊天,后边知道做到易迭代,包括很多车厂车约要做迭代,能够对车上操作系统、对黑太都是有很高要求的,包括对网络安全。

观点三:我们要做端云一体的系统给车赋能。大家很多都在谈这个话题,几个一,比如一个账户、一朵云几个,我们是做了一些实践,有一些落实。我们端云一体除了端、除了智能,对云平台不仅仅有数据收集、有实体接入,应该面向未来给很多智能驾驶里边一些策略在平台上边都要有考虑,实际上现在很多驾驶只是在端这边做,因为端里边相对来说比较好做,技术上也快一点,我们能做识别加强、做变道辅助,都是通过识别感知,对车单个决策在做,对我们交通解决还是靠不同的车,包括整个路况之间怎么协调、怎么沟通、怎么调度,这个需要后台来做支持服务。所以我们要做好网联和智能,端云一体我们任务是很重要的。

这是我们三个观点。围绕三个观点我们怎么做车?我觉得要有一个理念,做车联网原来谈功能,现在大家谈的场景化,以场景出发做车联网功能,甚至是体和用的关系,以前更多围绕这个车,车应该具备什么功能,我们说要互联网、导航要好,围绕着好用,都是围绕车在说,现在大家都在谈场景化设计的时候,其实提升另外一个角度,不是围绕车,车本身也是一个工具,应该围绕整个生活,应该以生活为主,我们生活、工作怎么使用车,车应该怎么设计?不是车怎么样,而是围绕人干什么、做什么,车要什么样。换一个角度以生活为出发点,以生活为体,以车为用,做各种功能考虑和设计。

一个实践

这个实践主要是启辰D60,东风启辰和东风日产属于两个并列的公司,应该属于最早做合资,最开始定义合资自主,都属于东风有限下,启辰当时也是对标斑马,目前来看效果还不错,启辰上市以后,现在启辰系搭配车联网上市,应该月销过万,在自主品牌还可以,这几个月销量都是过万。启辰这个案例,我们也总结了一下,它到底有哪些特点?

1、基于LBS的便捷出行。当然这个出行导航都在做,这个是基本的功能,手机的导航和车际的导航有没有区别?大家都在有手机导航,为什么车主要用车际导航而不用手机导航?实际上跟车本身结合以后,它是有很多小的特色,包括现在在这里,手机的导航和车际导航能够衔接起来,从你出发找车,下车以后到最后目的地,包括我们双盲的导航,包括和车的转向进行结合,这些要花心思做好,很多车主愿意用车际导航。回头统计,大家使用功能,车上车际导航用的还是很高的。

2、基于AI的语音交互在车上首先我们要解放我们手,在车上点本身不安全的,所以语音交互大家也在做,语音交互应该说我要干什么,车给我们一个反馈动作。这里更多意思是他听懂你不是听到,说冷的时候可以把空调开到适合温度,说饿的时候根据喜好订餐,说磕睡的时候可以讲你喜欢的相声,心情不好可以放你喜欢的音乐。它懂你,我能够直接跟它交互,虽然我们都是用语音交互,这个语音不是机械我们收进去,他做一个反馈,能够跟我们做比较好的交互。目前来看语音交互也是很受欢迎的一个功能,至少车主很喜欢的功能。

3、基于云端的海量在线影音娱乐,这个不用说了,前面提供服务必须有很多资源和内容,这也是我们能够做标准服务生态,需要整合第三方很多生态资源,我们整合进来以后包括一些电台、包括一些音乐,这些很受车主欢迎,在车上很多车主做在线音乐或者电台收听。

4、基于同一账户的跨屏服务,这就是前面说的我在手机上的东西,在手机上听的歌上车以后能不能继续听?车上做的动作,下车以后手机上还有没有?这个需要我们强大的后台和车端、前后端把账户打通,让大家无缝连接。目前包括音乐、导航、第三方合作把账户全部打通,不是说在车上这一段时间或者这一段距离我们能够做一些操作,你上车之前、下车以后所有需求或者想要的一些服务它是连贯的,这些我们已经做到了。

四类产品

车的卖点也做了调查,车联网功能从第三方调查来看,车主比较认可,评价还是比较高,所以我们也比较一些车联网应用,得分还是相对比较高的。所以联友做车联网后边除了一些理念、除了一些实践,我们总共有四类产品,在云和管里边,这个平台是一类,在端里有三类,在这些平台上,管理平台上我们是一类,关于端产品有三类,实际上在运营上边也有一些探索,当然运营不是说包括做出行共享,不是为了做这些,而是通过做这些知道要把一个车联网、智能网做好到底什么样场景,到底存在什么问题?从我们做出行公司它对智能网联车需求是什么?然后车主对车需求是什么,我们自己动手搞业务实践一下,到底有那些痛点、哪些问题。所以我们平台这里有一类产品,端这里有三类。

在平台这里除了这个平台,跟端上车际接入、运营商接入,更主要跟自有系统接入,联友也做了包括CRM、DRS很多系统,我们把信息车联和传统的CRM结合起来,这个也是间接为我们主机厂提供一些设计支持,整个平台和我们企业营销系统全部打通的。这个平台已经开始用,最开始2014、2015年做这个构架,后来对标,包括微软提供这个服务,和爱立信做了对比,发现我们架构和他们架构都是一样的,我们也是2015年开始做的,后来做一些交流、对标的时候发现大家基本大同小异,大家看法和认知是一样的,有不同的层次,然后这种平台层、有应用服务层,有一些可能需要你扩展的,但是稳定不变、反应快的,在L2层也是用了一些大数据、用了一些微服务技术,应用层就是需要它很快变化的,也需要能够扩展的很多新的资源,今天是这一家,明天可能另外一家,包括互联网公司有一个特点,可能一家很火,过几天不存在又出现另外一个东西,包括现在一下抖音火起来,新的业态马上能够融进来。还有大数据和安全也要很好的结合起来,这是我们已经做成一个架构。

第二类在车里边,车结构都是做新能源、电动车,实际上车结构都变了,后面智能化、网联化产品必须适应新的车联结构,所以除了现在说有T核以外,还有比较好的网端,我们传输是以太网,然后分块包括做动力、信息语音、智能驾驶等分几块,有几个合成一个中心网端,实际上网端作用比较重要,车里边不会独立一种协议,是多种协议,我们网端要适配、交互。我们面向网端、智能驾驶、还有面向信息都做了一些产品。

T—Box相关产品,最开始做后装OBD,到TCU、包括智能电线合成。然后智能驾驶舱产品,我们做的时候有一些我们理念,智能驾驶舱大家都在做,我们有一些不同的特点,我们认为以后是单板多屏,好处能够降成本,它是软硬分离,好处可以迭代,这个软件能够不停更新,我们传统的那些主机厂卖一个机子卖给你,再也不管了,对我们来说未来新车不适合,它是能够变化、能够迭代,所以要软硬分离、端云一体的,这是我们利用一些特点,基于这些理念在做。

再就是智能驾驶,智能驾驶做了自动泊车,也已经量车今年12月亮相,下一步是自主泊车,下车不管自己找车位、自己停好,能够做自动召唤,这都是移动互联结合起来做,这个是我们在车端的产品。

我内容就是这些,谢谢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