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我的故鄉

逄維維

在朋友圈看到黑龍江農墾總局更名為北大荒農墾集團的消息,不知道是不捨還是失落,對於我這個少小離家老大未歸的遊子來說,真是打翻了酸甜苦辣鹹各種調料品五味雜陳。

有些詞,比如故鄉,就是會讓你疼、讓你淚流滿面的。念起、憶起,拿不起、放不下,卻依舊心心念念、不離不棄地摺疊成郵票,想投遞出去。卻發現收信的人早已不在了,只能把對故鄉的情和愛用筆寫出、畫出,或詩、或詞、或白描,濃墨淡彩總相宜。

在各種信息中,故鄉與我是越來越陌生了,每每看到有空常回家看看的句子,淚水瞬間湧出。

走著走著,“我的身體是我的故鄉了。”可我的身體那麼小,又怎麼裝的下故鄉呢?

每個人的靈魂一生都要飛出家門,因為它要尋找自己。不斷尋找,不斷迷茫,於紅塵中打滾,然後才能知道原點在哪裡。不是每個人都能得到結果。於是,有的還在漂泊,有的已經迴歸。

什麼時候我才懂得回來,迴歸自己的身體之內,安放我的靈魂於自己的家園?然後,像花開像草長在泥土上那樣自然、順從、安定。不再心心念念關注著來自故鄉的每一縷風……

我的故鄉在各種名稱牌匾的變化中,演繹著時代的變遷和風風雨雨。由最初的十萬官兵創業,到五十萬知青的奮鬥,再到今日崛起的現代化農場,使北大荒早已成為聞名全國、享譽世界的北大倉。

從“北大荒”到“北大倉”,北大荒建設者們付出了何等的艱辛呀!

三代北大荒人用自已的汗水、淚水和血水,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艱苦卓絕的奮鬥。把昔日“天蒼蒼,地茫茫,一片衰草枯葦塘”的“北大荒”建成了繁榮富庶、欣欣向榮的“北大倉”。把“北大荒”建成了我國規模最大的國有農場群,成為全國聞名、世界知名的國家重要商品糧生產基地和糧食戰略後備基地。墾區成為一個以糧食生產為主,農、林、牧、漁全面發展,工、商、運、建、服綜合經營,政、社、企一體社會形態比較完整的經濟社會區域。

如今,北大荒農墾集團的橫空出世,不僅僅是名稱的變化,更是新時期,新形勢下為了輕裝上陣更好的騰飛,再創輝煌。

當我在生機盎然,朝氣蓬勃,一派欣欣向榮,繁花似錦,綠意逼人的春天裡,聽到來自故鄉即將準備起航,衝入商海打造農業大航母的消息,作為遊子的我,站在鄧小平曾站過的蓮花山上,用堅定的目光遙望我的故鄉,默默祝福故鄉繼續用吃苦在前,甘願奉獻的北大荒精神;用堅忍不拔、勇往直前的意志品格,鑄造享譽世界的北大荒農墾集團!向一代又一代來自故鄉,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實現強國夢而努力奮鬥的故鄉人致敬!

北大荒,我的故鄉,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故鄉,在春天裡,作為遊子的我只能遙祝,我的故鄉,在春風裡,再上征程,再次書寫輝煌!祝福北大荒——我的家鄉,明天更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