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空管系統多措並舉提升航班正常:穩中求進打好航班正常“攻堅戰”

民航空管系统多措并举提升航班正常:稳中求进打好航班正常“攻坚战”

“先做好我們能做的事兒,一個一個航班盯,一個一個問題解決。”這是民航局空管局在面對2017年空域條件有限、航班量持續增長、複雜天氣同比大幅增加等諸多“超高”航班正常壓力時的內部共識。他們將航班正常視為“攻堅戰”,始終堅持穩中求進原則,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全力以赴。

空域不足科技補

車不斷增多,路越來越堵,解決擁堵問題的關鍵是道路資源要足夠——這一地面治堵判斷同樣適用於空中治堵。

但是,在考慮多重因素的情況下,我國民航可用空域沒有大幅度增加的可能。“客觀現實決定了我們不能只是‘等靠要’,需要想想辦法。”民航局空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用不用的空域交換想用的空域,從而使天路設計更合理,飛起來更順暢。”這一理念初見成果。2017年,滬蘭大通道正式貫通,陝甘青、京津冀、黔桂地區空域優化完成,瀋陽、重慶機場實現進離場航線分離。

客觀空域有限,但新技術帶來的發展空間無垠。民航局空管局將發展目光轉向了新技術應用。去年,新疆地區實現了ADS-B管制運行,“理論上空域容量能增加15倍,容納更多的航線,安全性能也會大大提升。”而在成都、西安等繁忙機場實現的“雙目”運行,廣州、北京連續爬升/連續下降等舉措,也有效提高了當地民航運行效率。“效率的提高就意味著在短時間內能容納更多的航班量,這對做好航班正常工作意義重大。”業內專家表示。

協同聯動共擔當

民航運行的鏈條性特點,決定了航班正常工作必須以“協同聯動”為根本。如果有一個環節“掉鏈子”、不擔當,就可能讓其他環節的努力“付諸東流”。為此,作為民航運行的“神經中樞”,空管系統主動加強協同聯動,與行業各單位共同擔當起提升航班正常的重任。

民航空管系統認為,協同聯動要內外兼修。一方面,要加強與軍方以及航企、機場的聯動;另一方面,則要加強系統內各單位、各崗位的聯動。

2017年,軍民航融合發展再進一步。民航空管系統上報了幹線航路網、繁忙機場(群)終端區規劃和國家空域分類建議3個重大專項方案,並有序推進了中南、華東、華北地區空域精細化試點工作。“期待隨著軍民融合的深入,在特殊天氣出現時,能有更高效的溝通渠道和靈活使用的空域,助力航班正常。”

在與航班正常鏈條重要環節——航企和機場——的協同上,民航空管系統則推行“引進來”和“走出去”。在民航局空管局運行管理中心以及各地區空管局流量管理單位,都會看到一個航空公司的席位,民航空管單位主動請航企有關人員走進管制現場。“此舉增強信任感,提高了溝通效率。有需要商量的事情,面對面溝通更有效。”某航企代表如此評價這一舉措。

與此同時,民航空管系統還推行運行信息“走出去”,開發空管APP,及時共享天氣信息、公開流控發佈、通報運行情況。“一旦有嚴重的複雜天氣,我們會多渠道協調航空公司提前調整航班計劃,將航班延誤治理關口前移。”民航局空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系統內部,民航空管系統則在氣象、管制崗位協同以及各地空管單位協同上發力,持續探索提高管制氣象融合程度,加強對臺風、雷雨等惡劣天氣預判,提高大面積航班延誤預警能力。還建立了流量控制兩級審核發佈機制,嚴格執行最小雷達管制標準,全面推廣跨區域總量管理實驗運行,實現了7個地區CDM系統互聯,系統整體運行效率大幅提高。

長久發力有規劃

航班正常工作需要持續發力,久久為功。民航空管系統著眼長遠,開展前瞻性規劃,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做好人才隊伍培養工作,為航班正常工作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2017年,民航局空管局出臺空管“十三五”發展規劃、10年中長期建設規劃,編制空管現代化戰略實施路線圖,明確空管未來發展路徑;貫徹落實民航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會議精神,推進重大工程建設取得突破;全年63個工程項目竣工投產,政府性基金整體預算執行率達到93%,實現工程建設進展和預算執行率雙提升。

此外,民航局空管局大力整合行業內外培訓資源,成立空管局職工網絡大學,開辦空管和氣象專業博士生班,形成了多層次、多元化、多渠道的人才培養模式;加強隊伍建設,完善管制培訓體系,啟動“管制+1”項目。全年舉辦各類培訓2900餘期,累計培訓36000人次。在民航局的支持下,民航局空管局建立了管制員調訓制度,全年累計調訓2000餘人次,激發了員工的工作熱情,調動了員工的積極性。

安全第一永不變,品質提升無止境。2018年的雷雨季已經來臨,沉甸甸的責任和壓力讓民航空管人更加努力前行。他們將攜手行業各單位,共同努力,打好航班正常“攻堅戰”,為旅客提供更順暢的空中之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