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生說:“這個病很厲害,一代發、二代傻、三代四代斷根芽”

李德生說:“這個病很厲害,一代發、二代傻、三代四代斷根芽”

中央於1977年恢復了北方防治地方病領導小組,並任命李德生為領導小組組長。80年代初,成立中央防治地方病領導小組,仍由李德生任組長。當時,全國有各種地方病人3200多萬,病人不僅不能生產,重病的還要有人來照顧他們。地方病防治工作關係到人民的切身利益,關係到四化建設的順利進行,是一項光榮而艱鉅的政治任務。李德生擔任組長的8年間,先後到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雲南、浙江等省、自治區30多個重病縣考察病情,指導工作。

面對全國大面積的病區和艱鉅複雜的工作,李德生提出,要深入到病區、病人家裡去進行實地調查研究。經過調查研究,李德生提出要把治病與改水結合起來;把治病與治窮一起抓,儘快使病區人民走上健康富裕道路。李德生髮現,許多情況,省市領導並不瞭解,防病治病只靠業務部門不行,要爭取領導的重視與支持。李德生將調研情況和解決的意見反映給有關省市領導,很快改變了病區工作落後的局面,地方病防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果。地方生產有了很大發展,人民的生活也得到顯著改善。

讓人談之色變的“克山病”

1979年11月,李德生在遼寧省鐵嶺市地方和當地駐軍有關領導陪同下,來到地處遼北山區的西豐縣,視察地方病防治情況。遼寧省衛生局、省地方病防治辦公室的領導也專程趕來,陪同視察。

11月29日下午1點50分,李德生首先來到西豐縣樂善公社,聽取公社黨委關於本地區流行病、地方病宣傳、地方病防治等方面的情況彙報。公社黨委書記張玉棟彙報說到“全社有四種地方病,其中有二十六個為克山病人”時,李德生說:“這個病很厲害,是一代發、二代傻、三代四代斷根芽。明顯發病的有二十六人,不明顯的還可能有,應該查一查。”

李德生接著說:“有地方病的地方,水裡不是少什麼元素就是多點什麼。我看過的長嶺、內蒙、通遼、哲盟等地的水含氟量都高,氟中毒病人常年躺在炕上不能動,一躺就是多少年。治的辦法就是打深井,一方面可以灌溉,一方面可以人吃。你們這裡的地方病可能也是水的問題,要在水的問題上下點功夫。”鐵嶺地委領導隨後說:“搞個實驗,深井非得打到一百到二百米才行。”之後,當地居民逐步飲用了地下深井水。使得群眾患克山病的幾率大幅度下降。

三十多年過去了,在黨中央的親切關懷下,從1980年開始,西豐縣採用水塔、壓力罐和無塔無灌直接引泉入戶等3種形式,改善了水質,絕大多數村屯都吃上了自來水,地方病基本得到了控制。1985年西豐縣被評為全國防治地方病先進集體和全國防治病改水先進集體。

李德生說:“這個病很厲害,一代發、二代傻、三代四代斷根芽”

克山縣西城鎮英民村衛生所大院內立著一塊紀念黨和政府對抗擊克山病支持的石碑。

李德生與東陽大爽村的情緣

“如果不是李德生將軍的到來,我們大爽村民不可能這麼快擺脫地方性甲狀腺腫(碘缺乏病)的折磨。這麼多年過去了,村民們一直十分懷念敬愛的李德生將軍。”現年50歲的東陽市巍山鎮大爽村村委會主任樓堅說,李德生一家對大爽的恩情,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得完的。

大爽一度深受地甲病威脅。上世紀50年代末,一場轟轟烈烈的大辦鋼鐵運動,讓大爽村原本鬱鬱蔥蔥的青山,變成了禿頭山,植被受到嚴重破壞。大小麥、大豆、玉米、番著等旱作一路種到山腰、山頂,由於土地貧瘠,環境惡化,加上飲用水中碘含量低,患上地甲病的村民越來越多。樓堅回憶說,小時候,印象中,村裡經常可以看到掛著個大脖子的傻乎乎的人。1984年,東陽開展了地甲病病情普查。大爽村的情況令人震驚:全村患病人群達86.06%,發現疑似克汀病人32例,確診克汀病人(聾、啞、呆、傻)9例。其嚴重程度,在全省罕見。這一情況,受到了當時縣地和省裡領導的重視,並採取了一些防治措施。

李德生說:“這個病很厲害,一代發、二代傻、三代四代斷根芽”

李德生看望大爽村地甲病患者

1985年4月,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地方病防治領導小組組長的李德生來到杭州開會,聽取全國各地地方病防治工作彙報。當從浙江省領導口中聽說大爽村地甲病非常嚴重時,李德生坐不住了。大爽,這是李德生曾經戰鬥過的地方。如今,這裡的群眾遭了難,李德生說什麼也要親自去一趟。

李德生說:“這個病很厲害,一代發、二代傻、三代四代斷根芽”

李德生視察大爽

李德生說:“這個病很厲害,一代發、二代傻、三代四代斷根芽”

李德生將軍與夫人曹雲蓮

在大爽中小學,當了解到403名學生中有264人患地甲病時,李德生說:“智力差的兒童要愛護,不能歧視。”臨走時,李德生指著山上的坡地,對東陽縣委、縣政府和羅山鄉的領導說:“要退耕還林,種草種樹,治病治窮一起抓。”在大爽期間,李德生還交待紹興地區專員,儘快打通大爽至諸暨楓山村的公路;並要求浙江省民政廳提供一定的資金扶持,幫助村裡辦企業。李德生來大爽時,樓堅正在大爽中小學上學。樓堅回憶說,李德生離開大爽3天后,施工隊就派了進來,沒多久,大爽至楓山3華里左右的公路就打通了。不久,村裡在上級資金的支持下,由老書記帶領,辦起了鉀石粉廠,解決了一部分勞動力的就業問題,也改善了村民的收入。

李德生說:“這個病很厲害,一代發、二代傻、三代四代斷根芽”

李德生看望大爽村地甲病兒童患者

李德生說:“這個病很厲害,一代發、二代傻、三代四代斷根芽”

李德生將軍親筆信

更令大爽村民感動的是,從1985年開始,村裡的4戶特困患病戶,每年都會收到李德生家寄來的包裹。裡面是棉鞋、棉褲、帽子、內衣等等,有時還夾有部分現金。李德生在大爽看到的病兒,當時只有10歲左右,這些寄來的生活用品,尺碼逐年增大。每年不間斷,一直持續了近10年。

通過持續多年的綜合防治,大爽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11年7月,省、市疾控中心專業人員對該村地方性甲狀腺腫防治效果進行了評估。結果表明,當地甲狀腺腫患病率已從86.06%下降到0.64%,沒有新發的克汀病人,兒童的智力水平有了明顯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