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古时代黄帝、炎帝、蚩尤之间的大战,为什么都发生在华北平原?

温馨提示

远古时期的最后阶段,我们的祖先已经走过了自发性生存状态,开始了以特定的区域作为长期的活动空间,以特定族群聚集的稳定居住方式,开始了相对比较稳定的发展。慢慢地,有3个特大型族群形成了,分别为:

  • 烈山氏族群,以炎帝为首领,主要分布在江淮流域上中游山地。

  • 轩辕氏族群,以黄帝为首领,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上中游地带。

  • 九黎氏族群,以蚩尤为首领,主要分布在江淮流域下游与滨海地带。

然而,各个族群要继续维持相对良好的生存状况,就必须要进一步开拓新的生存空间,争取尽可能多的自然资源。但是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各个族群之间为了争夺生存空间,不可避免的要陷入无序的争夺和相互残杀。对于这种无序残杀和争夺,当时还没有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权利机构来消弭灾难。这就是史料中所说的“死生”之说,“存亡”之难。

这个时候爆发的两次大战分别是,黄帝和蚩尤之间的涿鹿之战,黄帝和炎帝之间的阪泉之战,两次大战的胜利,从而奠定了黄帝的大联盟盟主权利地位。

这里我们发现一个问题,大战的地点都是发生在华北平原,而不是三方中任何一方的居住之地?这个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为何都偏偏赶到华北这一方大平原?历史的巧合?后文我们再分析,我们首先来大致了解下这两次大战的经过。

近古时代黄帝、炎帝、蚩尤之间的大战,为什么都发生在华北平原?

黄帝和炎帝

涿鹿之战

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

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

从这段记载来看,这是黄帝轩辕氏族群主动发起的一场平乱之战,主要原因是以蚩尤为首领的九黎氏族群不服从黄帝的号令,仍然到处暴力争夺土地和人口,没有一个族群能够抵抗,于是黄帝率师征讨。大战发生的地点也是明确的:涿鹿之野。

关于战争的经过,主要有两种说法。

  • 其一,古代典籍《龙鱼河图》说:黄帝之所以能够打败蚩尤,主要得益于上天派遣了九天玄女下凡相助,赐给了黄帝兵信神符。

  • 其二,《太平御览》和《山海经》神话说:黄帝打败蚩尤,分为两场大战,第一场大战,黄帝首先派遣手下大将应龙出战,蚩尤则请出天神作法,大雾弥漫三日不散,应龙大军难以辨明方向。这个时候,风后制作了指南车,应龙才得以杀出迷雾。第二场大战,蚩尤又请来了风伯、雨师,一时狂风大作,暴雨连绵,眼看应龙大军就要全军覆没了,关键时刻,黄帝请来了“天女旱魃”,用强热的天火止息了暴风雨。于是应龙乘势反击,大获全胜。

关于战争的结局也有两种说法。

  • 其一,《史记》说,黄帝擒杀蚩尤。也就是黄帝抓住蚩尤之后杀掉了。

  • 其二,《管子.五行》说,黄帝任命蚩尤为“六相”之一,做了执掌天时的“当时”。

抛开那些语焉不详的传说以及略显夸张的神话,至少有三点是明确的,其一,黄帝和蚩尤之间爆发了大规模流血冲突。其二,冲突地点发生在涿鹿之野。其三,黄帝战胜了蚩尤。

近古时代黄帝、炎帝、蚩尤之间的大战,为什么都发生在华北平原?

战神蚩尤

阪泉之战

关于阪泉之战的史料记载不是很多,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虽然史料的记载语焉不详,我们能够知道主要是这三点:其一,黄帝和炎帝大战于华北的阪泉之野。其二,黄帝训练了熊、罴、貔、貅,貙、虎等六种猛兽进入战场,最终打败了炎帝。其三,整个战争总共经历了三次大战。

近古时代黄帝、炎帝、蚩尤之间的大战,为什么都发生在华北平原?

阪泉之战

历史争相

说完故事,我们回到之前的问题,为何这两次至关重要的大战都是发生在华北平原呢?历史的真相,还是需要到历史深处去探寻。综合种种史料以及历史分析逻辑,著名秦史研究学者孙皓晖先生得出了如下的推测结论:

当时的华北平原,虽然有很多族群分布,但是还没有形成稳定的特大型族群,也就意味着这个地方还没有真正强有力的统治者。所以,谁能获得胜利,这里就是谁的生存资源。而当时黄河中下游的西部、中原、江淮、东方山海间,都有很多大族群占领,可供争夺的有效生存空间已经比较少了,蚩尤族群和炎帝族群要向黄帝族群发起挑战,就必须要占领当时土地广袤的华北平原来证明自己的强大。于是,华北平原成了当时最具诱惑力的大争夺之地,所以两次大战发生在这里也就不足为奇了。

《史记》

《管子》

《龙鱼河图》

《太平御览》

《山海经》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