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如何關注孩子心理成長?

guai66

孩子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心理也會有不同的發展。在這整個成長過程中,家長們要關注孩子的心理狀態。

嬰幼兒時期,是孩子依戀關係形成的關鍵階段。

比如說孩子渴了、餓了就會苦惱,如果這個時候父母及時給孩子提供,滿足孩子的基本需求,那這個孩子就覺得這個家庭是安全可靠的,有一些想要的需求可以得到,就會讓他們有一種很安全的感覺。

同時這個時期也是他們感官慢慢發展的階段,這個時候父母可能會買一些顏色鮮豔的玩具、形狀各異的玩具、有聲音的玩具,發展孩子的感知能力。

幼兒期階段,孩子會慢慢建立自己的自主性和主動性。

3歲的孩子很喜歡跟家長說“不”,這就是他們想要表達自己自主能力的體現,他們覺得自己已經是一個獨立的、有自己簡單思維的個體,他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意願。

當然這個階段他們還會有很多創造性,希望探究世界各種不同的東西和探索未知的領域。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會受到很多挫折,也會有很多挑戰,也會有很多不一樣的情緒,比如說會有悲傷、憤怒、內疚等情緒出現。

在這種情況下,其實父母需要能夠理解孩子、包容孩子,並且鼓勵他們不斷地接受這種挫折和挑戰,只有這樣孩子才可以理解,我這樣的探索是被認可的,我可以去接受這些挑戰和挫折,爸爸媽媽也認可我這些負面的情緒。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建立一個比較完善健全的情緒發展過程。

學齡期的孩子有很多人際交往的需求和學業方面的挑戰,這個時候也是勤奮感建立的關鍵時期。

有時候孩子學習開始有一些挑戰的時候,會有受挫感和挫敗感,很多孩子慢慢會有一些厭學的現象,覺得為什麼總是不能做會題目或者不會成功。這個時候需要家長給孩子很多支持,讓孩子知道就算遇到這些挫折,爸爸媽媽也會給你很多支持和幫助,這樣他們才不至於對學習和這些困難慢慢失去興趣,也不會完全不認真學習,進行逃避。

青少年時期,孩子開始主動探索自我,在意他人眼光。

到了青少年時期,比如說高中期,甚至是大學期,在心理學上我們會說這是一個自我同一性發展階段,這個時期的孩子會主動探索自我,同時也會看待同伴的眼光是怎麼看待他們的。

我們說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叛逆,一方面他們不太想聽從父母的一些想法和建議,他們會覺得自己知道很多東西,自己也知道怎樣的一條道路是適合他們的,他們也會很在意同伴們在做什麼,他們也需要做一些什麼。因此,這個時候他們可能會出現比如說和同伴一起看小說、玩遊戲,他們會想通過這樣的活動融入這樣的群體,保持和同伴很親密的距離,因此,這些都是比較正常的現象。


健康中國

文:一同育兒 圖:來自網絡


1、任何時候,都不要否定孩子的人格、人品。

每個人都有做錯事的時候,更何況是個孩子,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當他做錯了事情或者有了不好的行為,你只能就事論事的指出不妥之處,而不是劈頭蓋臉的一通指責把孩子全盤否定。


2、任何時候,先注重並接納的,都要是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因為某個人或某件事,有了情緒,家長首先要做的,是接納、安撫孩子的情緒,與他共情,而不是說一些你怎麼這樣想呢,這有什麼值得生氣的呀等等站在孩子對立面的話語。

如果你想要開解或糾正孩子錯誤的想法和做法,也是要先和孩子共情了以後,再來說你的建議和觀點。


3、多向孩子表達你的愛與欣賞。

儘可能多的向孩子表達你愛他,並且要和孩子多一些身體的接觸,讓孩子非常確信你對他的愛,讓他的內在更有力量更加健康。


一同育兒

只能說中國式的教育有待改變,其實每個家長本心是不想給孩子太多壓力的,但又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只能去應付著這種教育模式!這種教育方式不改變還會有更多的16歲止步於此!作為家長我認為尊重孩子的選擇最重要,不求成才,但一定要成人!成為一個遵紀守法的人!


瑪雲吹牛逼

孩子出生以後,家長首先要考慮和做的就是準備與孩子共同成長,與孩子一起度過既充滿喜悅歡樂又飽受焦慮痛苦的成長過程,同時要關注與解決好孩子成長中出現的問題。

第一,孩子早期潛能開發(0—3歲)。從孩子出生,親子關係建立始,家長就要琢磨孩子的成長及有效的家庭教育問題。從親子關係健康發展來看,就是要把孩子的早期智力(記憶力、注意力、觀察力、理解力、想象力)的開發作為親子教育的重要內容。兒童心理學的實踐表明,孩子早期心理潛能和素質的開發與培養會影響孩子一生的發展,這點一定不容忽視! 家長要在養育過程中善於觀察和發現孩子在心理方面(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的優勢及劣勢,注注重對注意力、記憶力和表達能力的培養,為孩子身心健康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第二,孩子學習心理的培養。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家長們對孩子學習成績的關注遠遠超過老師,很多家長都會說“這次期中考試你必須考到全班第一名!”“不考全校第一沒有獎勵!”等諸如此類的話。於是乎興趣班、奧數班、提高班、加分班、音樂版、美術班、一對一家教(例如學大教育)等應運而生,迎合家長的各種口味,每到週末和節假日,最忙碌的莫過於家長,他們帶領著孩子轉戰於各種培訓班之間,指望著孩子成績突飛猛進。可是,事與願違,很多家長心操了、錢花了、人累了,孩子的學習成績不但沒有提高反而越學越沒勁了,甚至出現厭學或休學等情況。還有的孩子一到考試就焦慮的不行,有些甚至發展到胃痛、拉肚子、反高燒、尿頻等軀體化疾病。為何?唉,都是家長太關注學習成績惹的禍。成績很重要,但是學習方法的掌握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更為重要,這是提高學習成績的根本。家長要在這方面下功夫,從孩子的行為塑造及興趣培養開始,引導孩子學會學習、學會思考。

第三,注重對孩子行為習慣養成的培養。很多家長抱怨孩子做作業粗心、老是磨蹭、做事不專注,學習成績不理想。為何?這與家長不瞭解孩子的心理行為,對待孩子學習的錯誤觀念有關,它涉及孩子的學習心理及良好習慣的培養。例如,孩子平時做完作業,家長覺得孩子做的很快又給孩子加碼再讓做幾道,如此這般孩子就會出現拖延磨蹭等現象,孩子做完規定的作業後應該讓他玩,如是就不會磨蹭;過分溺愛孩子必然會養成懶惰的習慣,還會導致孩子缺乏責任心和愛心,這點家長也要高度重視。習慣決定命運,好習慣是孩子一生成長的財富。

第四,親子溝通與親子衝突。親子衝突是指親子之間在認知、情感、態度、行為等方面不相容而產生的心理行為外顯的對抗狀態(一般而言,此種狀況出現在青春期來臨之際:約13歲之18歲)。在這種狀態下,親子之間互相不理睬、言語爭吵、冷戰或身體衝突。出現這種狀況後,家長會傷心至極覺得人生失敗,從而導致更加粗暴和充滿暴力的言語和行為,而孩子也會感到家沒有溫暖和愛意,仇視一切,桀驁不馴,更加叛逆,進而走向不良邊緣,或沉溺網絡或離家出走。可是,家長要反思,孩子為什麼會出現此種狀況?一是不瞭解孩子的青春期,二是教養方法簡單,三是成人意識作祟。孩子在進入少年期後會面臨一個“疾風驟雨”身心鉅變的發展歷程,初一進入青春期,初三進入青春期最動盪階段。人是社會化的動物,離不開交往與溝通,從親子的溝通看,家長要做到學會傾聽孩子說話,學會關注孩子的心理情感需求,學習交往溝通的方法,以及如何處理親子衝突,這樣才能與孩子一起共同度過青春期,併為孩子健康的走入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

第五,孩子人格與情商的培養。溫室裡長不出參天大樹,一帆風順成長的孩子難以經得起風雨,也成不了大氣候,難當大任。家長該如何看待挫折,如何對待孩子的擔當,如何教育和幫助孩子面對成長中的挫折成了今天中國家庭教育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坦率地說,我們太愛孩子了,太關心孩子了,太把孩子當孩子了,家長們包辦孩子得太多了,讓孩子太順利地成長。可是,孩子回饋給我們的禮物卻是成長和成熟的緩慢,高分低能者太多,情感冷漠者比比皆是,啃老族一片,二十多歲甚至三十歲還小鳥依人的躺在家長懷裡。人格決定命運,情商在人的成長和成功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家長在關注孩子學習成績的同時,一定要高度重視孩子健康人格和情感的培養,這是影響孩子一生的大事,千萬不能揀了芝麻丟了西瓜。

當然,家長還要注意孩子性心理、戀愛,異常心理問題。根據孩子身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適時進行性心理教育、情感引導,堅決不要給孩子扣“早戀”的帽子,沒有早戀,只有孩子對男女情感問題的好奇,家長的職責是健康而科學的引導、及時提醒安全,而不是打壓;當孩子出現異常心理問題時,千萬不能驚慌,更不能迴避,一定要向專業的心理人士求助,儘早解決孩子的心理問題


鬥鷹啊噠噠噠

心理成長

某中學女生自己獨立在國內旅遊一次。自己訂酒店,機票,規劃旅遊線路。這是她宣誓了自己獨立性、自主性的主權。

她以前對考試怕得要命,現在對考試、排名沒有以前看得那樣重要了。只要自己努力,即便沒有考上一個名牌大學,可以接受了。還可以考研,考自己真正喜歡的專業。

第三、以前總覺得欠爸爸媽媽很多,寧可壓抑自己,也要表現出來聽話、乖巧的樣子。現在不覺得自己欠了爸爸媽媽什麼東西。父母扶養自己,是父母應盡的職責,以後自己成家後,也會盡自己責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