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故事:長髮飄飄的年代——肯佩斯和他的夥伴們

(一)沒有什麼是一頓飯不能解決的

1978年的秋天,布宜諾斯艾利斯的一家餐館裡,兩個中年男人在邊吃邊聊。

其中一人目光炯炯,氣度不凡,加之1米9的身高以及一頭飄逸長髮,無論走到哪裡都是萬眾矚目的焦點,他就是阿根廷國家隊的主教練梅諾蒂。

世界盃故事:長髮飄飄的年代——肯佩斯和他的夥伴們

坐在梅諾蒂對面的那人年齡較大,既謝頂又發福,與風度翩翩的梅諾蒂形成了鮮明對比,但是阿根廷主帥在他面前畢恭畢敬,就像聆聽班主任訓話的一個小學生。

沒辦法,誰讓那個人叫迪-斯蒂法諾。在很多老一代的球迷看來,斯蒂法諾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球員,甚至要強過貝利,因為他的得分能力不比貝利差,中場組織水平則是高於貝利。

可惜的是,斯蒂法諾由於種種原因沒能在世界盃上出場過哪怕1分鐘,雖然他早年曾經幫助阿根廷贏得1947年的美洲盃冠軍(打入6球的斯蒂法諾是該屆賽事銀靴得主),可當時二戰的硝煙剛剛散去,歐亞大陸還滿目瘡痍,飯都吃不飽,誰會去關心在厄瓜多爾舉辦的一個足球賽?

當然,斯蒂法諾最牛的業績是五十年代後期帶領皇馬歐冠五連霸,不過那時候的歐冠影響力有限,除了參賽國的報紙每場賽後登篇豆腐塊以外,其他國家的媒體根本不關注,甚至可以說在歐洲以外的地方,就沒人知道歐冠是什麼。

世界盃可就完全不同了,每四年一屆的盛會,各大洲媒體爭相報道,同時每屆世界盃都會拍成紀錄片拿到全世界的電影院去放映,這在電視轉播還比較落伍的半個多世紀前是最有效的傳播方式,每次世界盃紀錄片上映都是男人的節日,比現在看復聯還熱鬧。如此一來,三奪世界盃的貝利在全球範圍家喻戶曉,斯蒂法諾的知名度則僅限於歐洲以及南美的部分球迷之中。

也正是看中了世界盃無以倫比的影響力,1978年的東道主阿根廷對大力神杯勢在必得,不容有失。

世界盃故事:長髮飄飄的年代——肯佩斯和他的夥伴們

當時阿根廷掌權的是右翼獨裁軍政府,他們秘密逮捕了大量持不同政見者以及激進青年學生,不經公開審判就私下處決,這段歷史被稱為“骯髒戰爭”。由於國內人心惶惶、民怨鼎沸,軍政府希望用冠軍獎盃來粉飾太平,緩解民眾情緒。

鑑於阿根廷國內的狀況,部分西方國家呼籲世界盃易址舉行,不過國際足聯主席阿維蘭熱卻堅決站在了阿根廷政府一邊。作為一個巴西人,阿維蘭熱當然不會對阿根廷有多麼深厚的感情,他的態度主要是基於對自己地位的考慮。

國際足聯由歐洲人創建,最初的六任主席都是歐洲人,總計任期長達七十年,這一局面直到1974年才被阿維蘭熱打破,他的支持者全部來自亞、非、拉,這些國家需要一個領導者來遏制勢力龐大的西方,那麼對於阿維蘭熱來說,就必須要扮演一個不屈從西方壓力的角色,才能為他拉到更多第三世界的選票。

世界盃如期舉行,軍政府不惜一切代價要拿到冠軍,梅諾蒂的立場則是比較微妙,他在政治傾向上是個左派,與軍政府立場對立,但是就像梅諾蒂後來回憶這段歷史時所說的:“我們踢球不是為了任何坐在主席臺上的統治者,我們是為了阿根廷的老百姓而戰,那些鍊鋼工人、烤麵包的、肉鋪的、開出租車的,我們要為他們帶來冠軍”。

當時巴西人已經三度捧起世界盃,烏拉圭也兩次奪冠,唯獨阿根廷還從未嘗過世界冠軍的滋味,只是因為美洲盃冠軍拿得多才得以位列南美三強,梅諾蒂渴望為阿根廷足球創造新的歷史,這點確實與政治立場無關。

梅諾蒂在1974世界盃之後上任,四年來一直在為本土世界盃精心準備。目前他打造的球隊陣容裡,隊長帕薩雷拉領銜的後衛線以及門將菲洛爾、後腰加列戈等人都已經確定,換句話說防守方面無需梅諾蒂再操心,讓他頭疼的是進攻上的人員選擇,特別是頭號前鋒肯佩斯,到底還用不用?

故而,梅諾蒂特意請斯蒂法諾吃飯,希望老球王為自己指點迷津。

世界盃故事:長髮飄飄的年代——肯佩斯和他的夥伴們

肯佩斯20歲時就拿到阿根廷全國聯賽的最佳射手,同時還入選國家隊以主力身份參加了1974世界盃。1976年,肯佩斯在獲得阿根廷大都會聯賽(1967年到1985年阿根廷每年都有兩個聯賽:上半年的大都會聯賽、下半年的全國聯賽)的最佳射手後加盟西甲的瓦倫西亞,現在看來這是很平常的事,但在當時的阿根廷足壇卻引起了一些爭議,尤其梅諾蒂對此更是不滿。

按照那會兒的電視轉播條件,去國外踢球就等於從國家隊教練組的視野裡消失了,根本無法考察該球員的狀態。更重要的是,那時沒有國際足聯統一安排的國家隊比賽日,各國足協都是自行組織國家隊賽事,也就只能按照本國聯賽的賽程來見縫插針,海外球員肯定無法參加,因此出國踢球幾乎就等於告別國家隊。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斯蒂法諾,由於不在阿根廷國內踢球,他在探戈軍團的出場記錄永遠定格在了1947美洲盃上的6場。

東道主無需參加世界盃預選賽,這也讓阿根廷隊的磨合機會大大減少,只能多安排集訓。好在阿根廷的主要俱樂部幾乎都集中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區,梅諾蒂每週都可以在聯賽中間召集國家隊短期集訓3天,但遠在萬里之外的肯佩斯無法參加這些集訓,這就讓梅諾蒂猶豫不決:球隊的進攻是否該考慮下其他方案,比如說……那個小孩。

世界盃故事:長髮飄飄的年代——肯佩斯和他的夥伴們

阿根廷足球史上的第一個偉大10號馬里奧-肯佩斯

(二)棄馬

馬拉多納在1976年10月首次亮相全國聯賽的時候還不滿16歲(差10天),他的橫空出世令阿根廷球迷欣喜若狂,也對未來充滿了遐想──貝利出生於1940年10月,馬拉多納出生於1960年10月,兩人差了整整二十年。1958世界盃上巴西拿到他們的第一個世界冠軍,貝利也因此一舉成名,而即將到來的1978世界盃正好又過了二十年,如果阿根廷也能如願拿到自己的第一個世界盃,馬拉多納就可以完美複製貝利的球王之路。

對於這樣的一顆超級新星,梅諾蒂自然不會錯過,他在1977年年初就將16歲的馬拉多納招入國家隊,對其考察了足足一年多。不過,世界盃上到底要不要以小馬為核心打造進攻體系,梅諾蒂也吃不準。

飯桌上,斯蒂法諾給梅諾蒂的建議是:相信肯佩斯、重用肯佩斯。

踢球時長年征戰西甲,後來還改換國籍加入西班牙國家隊,退役後又在西甲執教,這些經歷讓斯蒂法諾對西班牙足壇瞭如指掌。肯佩斯加盟瓦倫西亞後連續兩年拿到西甲金靴,贏得了斯蒂法諾的認可,老球王告訴梅諾蒂:哪怕你這兩年沒看過肯佩斯踢球,也應該相信他的實力,相信西甲的水平。

至於梅諾蒂最擔心的磨合問題,斯蒂法諾認為必須是球隊去適應肯佩斯,而不是肯佩斯來遷就球隊,在瓦倫西亞,一群西班牙人都能幫助肯佩斯進球,難道回國後,阿根廷人倒沒法支持他了?

梅諾蒂茅塞頓開,隨即心中作出了一個重要決定。

世界盃故事:長髮飄飄的年代——肯佩斯和他的夥伴們

世界盃開賽前藍白軍團的集訓大名單是30人,裡面有馬拉多納;隨後梅諾蒂又確定了25人的名單,裡面依然有馬拉多納;在確定22人正式名單的時候,梅諾蒂拿掉了馬拉多納,理由是你還不滿18歲,需要繼續磨練。

從戰術層面來看,梅諾蒂已經確定了球隊主打433,而在攻擊中場10號位的位置上他需要從5個考察對象中選擇3人入圍,這5人分別是馬拉多納、波加、阿隆索、維拉、何塞-瓦倫西亞,最終落選的是馬拉多納和波加。

那麼問題來了,就算不準備讓年輕的馬拉多納擔任核心,為何連個替補的資格都不給?要知道入選的那三個人在世界盃上都沒得到重用,何塞-瓦倫西亞只是小組賽打上過主力,阿隆索和維拉則是一直坐板凳,如果把他倆之中的任何一個換成馬拉多納,起碼無礙大局。

只能說,年少成名未必是好事,很容易樹大招風。之前在國家隊的多場熱身賽上,一旦馬拉多納沒能首發,看臺上的球迷就會不滿,他們在比賽中不斷呼喊馬拉多納的名字,這對其他球員來說並不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況且梅諾蒂作為主帥在排兵佈陣上的權威性也受到了干擾。

馬拉多納的落選引起了軒然大波,梅諾蒂也把自己逼上了絕路,只要阿根廷隊不奪冠,不管是官方還是球迷,都饒不了他。

世界盃開賽前二十多天,肯佩斯從西班牙匆匆趕回阿根廷向梅諾蒂報到,隨後馬不停蹄加入了球隊的合練,但由於太長時間沒在一起踢球,肯佩斯一直找不到感覺。

眼看世界盃就要開幕了,梅諾蒂急中生智,想出來一個主意。

那時的後衛都是盯人打法,兩個中衛不分左右,一個球風兇悍的擔任盯人中衛,全場90分鐘寸步不離對方的中鋒,另一個意識較強的擔任清道夫,負責補位以及指揮造越位。肯佩斯在中鋒位置上被盯得很死,還常常落入越位陷阱,因此梅諾蒂決定將把他後撤到中場的10號位,避開對方盯人中衛的死纏爛打。

這樣在阿根廷中場的三人組裡,拖後的加列戈專職搶斷,8號位的阿爾迪列斯控制皮球,而左腳將肯佩斯來到10號位後並不是擔任組織核心,他是從中路以及左肋部頻頻插上,利用自己的左腳去攻門,因此肯佩斯更像一個左內鋒位置上的二中鋒。

至於中鋒則是讓“小鬍子”盧克來打,與身高1米84的肯佩斯相比,1米78的盧克在身體上沒有優勢,但盧克技術全面、跑位積極,梅諾蒂希望他能為球隊的進攻扯出更多的空當。

新陣根本沒多少機會演練,世界盃就開幕了,球隊只能邊打邊磨合,梅諾蒂心裡也七上八下。

與此同時,落選國家隊的馬拉多納情緒低落,特別是回到自己家後,當他發現父母和兄弟姐妹們都在以淚洗面時,小馬徹底崩潰了,他發誓永遠不會原諒梅諾蒂,他想掛靴轉行,他想自暴自棄,他想報復社會。

是那些貧民窟的童年小夥伴們天天陪著小馬散心,才終於讓他恢復了平靜,否則我們很可能就看不到後來的球王馬拉多納了。

同樣是這群小夥伴,在馬拉多納成名後也不離不棄,陪著他聲色犬馬、酗酒吸毒。

世界盃故事:長髮飄飄的年代——肯佩斯和他的夥伴們

梅諾蒂後來與馬拉多納在巴薩再續師徒之緣

(三)不是誰都適合留鬍子

不得不說,只有16支球隊參賽的世界盃有著獨特的魅力,小組賽就是場場硬仗,哪怕阿根廷這樣的東道主,同組仍然抽到了法國、意大利、匈牙利三支歐洲勁旅。

首戰匈牙利,憑藉著盧克的一射一傳,探戈軍團2-1贏得開門紅。

第二場迎戰法國,盧克先是製造點球,由隊長帕薩雷拉一蹴而就,隨後法國隊憑藉普拉蒂尼的進球將比分扳平,但是盧克再次用一腳精彩的禁區外抽射奠定了2-1的勝局。

毫無疑問,此刻盧克的風頭蓋過了所有人,然而第三輪迎戰意大利的比賽之前他卻在訓練中意外受傷,幸好兩支球隊都已經出線,比賽只是決定小組第一。

盧克不在,梅諾蒂剛好再把肯佩斯放在中鋒位置找感覺,但他依舊沒有打破球荒,對方的貝特加打進本場唯一進球,藍衣軍團小勝東道主。

第二階段,各小組前兩名共8支球隊出線後並不打淘汰賽,而是再分為兩個組打複賽,複賽的兩個小組第一直接進入決賽爭奪冠軍,兩個小組第二爭奪銅牌。

複賽中阿根廷與巴西、波蘭、秘魯同組,巴西的實力就不用說了,波蘭和秘魯在當時也是狠角色。波蘭是上屆世界盃的季軍,隊中的射手拉託是世界盃金靴,中場核心德厄納是僅次於克魯伊夫和貝肯鮑爾的金球獎第三名獲得者,還有一名超級新星博涅克也是未來的金球獎前三,這次小組賽裡波蘭力壓衛冕冠軍西德隊獲得了頭名。而由南美足球先生庫比拉斯壓陣的秘魯則是當時的美洲盃冠軍,本屆世界盃的小組賽裡也是拿到第一,將風頭強勁的荷蘭擠到第二名。

對手都如狼似虎,而阿根廷陣中狀態最好的盧克尚未傷愈,被寄予厚望的肯佩斯還沒開胡,梅諾蒂無奈中只能藉助一下迷信活動,他命令肯佩斯刮掉了嘴唇上的小鬍子,希望能時來運轉。

世界盃故事:長髮飄飄的年代——肯佩斯和他的夥伴們

對陣法國隊時,“小鬍子”盧克射門擊中特雷索爾的手臂,為阿根廷贏得點球

(四)遠處蔚藍天空下湧動著金色的麥浪

複賽首輪迎戰波蘭,盧克依然高掛免戰牌,肯佩斯擔任箭頭,比賽踢到第16分鐘時,貝爾託尼45度傳中,肯佩斯用一個標準中鋒式的頭球衝頂首開紀錄。

上半場第40分鐘,波蘭利用前場任意球在阿根廷禁區內製造混亂,拉託頂向空門的頭球被肯佩斯用一個標準門將式的單臂撲救擋了出去。當然,裁判肯定要判罰點球,不過肯佩斯連個黃牌都沒得,這並非是裁判手下留情,而是當時的規則就是這樣。

由於波蘭隊長兼頭號球星德厄納主罰的點球綿軟無力,被阿根廷門將菲洛爾穩穩抱住,波蘭人痛失扳平機會。

下半場第71分鐘,阿爾迪列斯從中線開始帶球突破,連續擺脫四名波蘭球員的防守後將球傳給肯佩斯,肯佩斯順勢過掉最後一名後衛左腳低射得分,2-0鎖定勝局。

同組的另一場比賽裡,巴西3-0大勝秘魯,本組的局勢開始明朗,巴西和阿根廷成為熱門,兩隊在第二輪的直接對話萬眾矚目。

為了迎接與巴西的大戰,盧克火線復出,不過這樣一來也遇到了另一個問題,貝爾託尼怎麼辦?他本來是右邊鋒豪斯曼的替補,小組賽中替補出場絕殺過匈牙利,因此在盧克受傷期間貝爾託尼獲得了首發機會,打波蘭時為肯佩斯送出過助攻。

梅諾蒂果斷拍板,拿掉豪斯曼,為貝爾託尼騰地兒。

豪斯曼在1974世界盃上就已經成名,雖然主要職責是邊路突破傳中,但他在那屆大賽上依舊打入3球,是阿根廷隊內的最佳射手。隨後梅諾蒂上任開始大換血,豪斯曼和肯佩斯憑藉出眾的能力成為1974屆國家隊中僅有的兩個倖存者,可以繼續參加1978世界盃。

此外,由於速度快、腳下賊,豪斯曼的右路突破是當時阿根廷足壇一道亮麗的風景,有他出場的比賽球票都能多賣,敢把他放上板凳,梅諾蒂可謂又一次豪賭。

與巴西隊的比賽裡,由於沒有了豪斯曼的突破,復出的盧克還沒找到節奏,剛剛打開進球賬戶的肯佩斯也再次啞火,雙方互交白卷收場。

這樣一來,小組頭名的爭奪就要看最後一輪巴西迎戰波蘭、阿根廷對壘秘魯的戰績了,如果巴阿兩強雙雙獲勝,將憑藉淨勝球分出高低。

世界盃故事:長髮飄飄的年代——肯佩斯和他的夥伴們

當時的賽制並不是最後一輪同時開球,先舉行的比賽裡桑巴軍團3-1贏了波蘭,這樣一來阿根廷必須淨勝秘魯4個球才能壓過巴西,而最終的結果是踢成了6-0,肯佩斯和盧克都梅開二度,左後衛塔蘭蒂尼也有一球入賬,另一球來自替補出場的豪斯曼。

巴西人在這屆大賽上保持不敗卻無緣爭奪冠軍,自然會對阿秘之戰各種諷刺挖苦。數年之後有人曝料,該場比賽之前阿根廷軍政府給了秘魯政府3.5萬噸小麥,還提供了5000萬美元的貸款,“小麥換冠軍”的說法不脛而走。

不管巴西人如何抱怨,最終走上決賽場地的還是東道主,對手則是在當時因掀起全攻全守風暴而備受推崇的荷蘭人。只不過橙衣軍團的陣中,插遍茱萸少一人,天子呼來不上船,他們的頭號球星克魯伊夫因個人原因拒絕參加本屆賽事。

(五)一個人的決賽

儘管缺少了克魯伊夫,但橙衣軍團在倫森布林克、內斯肯斯、阿里漢等人的帶領下依舊錶現不俗,複賽中力壓西德、意大利等勁旅獲得了決賽權。

此外,荷蘭人在進入決賽前的6場比賽中共打入14球,展現了強大的攻擊力,而阿根廷即使對秘魯刷出了6個進球,其6場總進球數也不過才12個,與荷蘭相比稍遜一籌。

決賽之前,更多的人看好橙衣軍團,或者說,是大家不願看到荷蘭重蹈50年代匈牙利的覆轍──開宗立派但沒能世界盃上黃袍加身,只落個“無冕之王”的安慰稱號。

隨著意大利主裁塞爾吉奧-戈內拉吹響開場哨,體育場內飛揚的紙屑如暴雪漫天,阿根廷在球迷的瘋狂助威中大舉進攻,荷蘭的反擊也是狠辣無比,多虧了主隊中衛加爾文以及門將菲洛爾的數次救險才力保大門不失。

比賽進行到第38分鐘,阿爾迪列斯帶球突破後將球傳給盧克,盧克順勢橫敲,肯佩斯領球殺入禁區左腳剷射破門,阿根廷1-0領先。

到了下半場第37分鐘,荷蘭隊替補出場的南寧加頭球扳平比分。

傷停補時階段,荷蘭人一腳長傳打穿了阿根廷的防線,倫森布林克接球后的射門已經令出擊的菲洛爾無能為力,但是門柱拒絕了這個進球。

比賽被拖入了加時賽,加時賽上半時段,帕薩雷拉在本方後場一腳長傳找到了貝爾託尼,貝爾託尼將球交給後排插上的肯佩斯,速度已經起來的肯佩斯帶球連過兩名後衛,面對出擊的荷蘭門將瓊布羅德一腳捅射,皮球被瓊布羅德擋出後先彈到肯佩斯的腿上再彈到瓊布羅德的頭上,皮球從空中落下時有三個人飛奔到位,分別是肯佩斯以及兩個荷蘭後衛,但最終還是肯佩斯搶先一腳將球蹬入球門,東道主再次取得領先。

世界盃故事:長髮飄飄的年代——肯佩斯和他的夥伴們

加時賽下半時段,肯佩斯高速突破並助攻貝爾託尼打入鎖定勝局的進球,阿根廷以3-1的比分如願以償捧得金盃,荷蘭人則是連續兩屆世界盃決賽都因遭遇東道主而飲恨。

3個進球裡面肯佩斯2射1傳,這無疑是一場屬於他的決賽。

此外,全部比賽共打入6球的肯佩斯還包攬了本屆世界盃的最佳射手以及最佳球員,這無疑是一屆屬於他的世界盃。

且慢,假如倫森布林克補時階段的那記射門稍稍再向裡幾公分呢?那麼荷蘭隊在90分鐘內就已經捧杯了,而且此前已經打入5球的倫森布林克的進球數會增加到6個,肯佩斯的進球數會停留在5個,這樣最佳射手就是倫森布林克,同時作為冠軍隊內的最大功臣,倫森布林克也最有可能當選最佳球員。

當時荷蘭球員曾經說過,如果那個球進了,誰還會記得克魯伊夫?當然了,這種說法有些偏激,更像是隊友們對克魯伊夫拒絕參賽的抱怨。

只能說,造化弄人。

世界盃故事:長髮飄飄的年代——肯佩斯和他的夥伴們

(六)關於10號

梅諾蒂執教國家隊時定了個制度,所有球員不分位置不分名氣,一律按照名字的字母順序來排球衣號碼,於是1978世界盃上他們的1號是中場阿隆索Alonso,門將菲洛爾Fillol是5號,肯佩斯Kempes恰好排到了10號,以至多年後有球員回憶此事時開玩笑說,梅諾蒂肯定在確定22人名單前就精心計算,看名字選人,以便讓肯佩斯如願以償。

到了1982年的西班牙世界盃時,排到10號球衣的是中場埃爾南德斯Hernandez,肯佩斯是11號,馬拉多納Maradona是12號,但此刻小馬已經聲名鵲起,1979年帶領阿根廷國青隊勇奪世青賽冠軍(他本人是世青賽最佳球員),又連拿1979年、1980年兩屆南美足球先生,絕非四年前那個初出茅廬的新秀可比。為了體現馬拉多納的地位,梅諾蒂不得不說服埃爾南德斯與小馬互換號碼,也打破了自己立下的規矩。

儘管如此,身披10號的馬拉多納在1982世界盃上踢得也不開心,除了小組賽打匈牙利、薩爾瓦多時表現不錯,在面對比利時、意大利、巴西這三支勁旅時都發揮一般,在0-3落後於巴西時還因為惡意傷人被罰下。

不過相對而言,馬拉多納畢竟在這屆世界盃上打入了2球,而且在賽事最佳球員的評選中也進了前10名,真正讓人失望的是肯佩斯,這位四年前的英雄此刻在場上如夢遊一般,作為主力中鋒在進球上交了白卷。

世界盃故事:長髮飄飄的年代——肯佩斯和他的夥伴們

也許,只有抬起頭來看到前面頂著盧克才能讓肯佩斯找到感覺,可惜的是,已經33歲的盧克因為狀態下滑沒能入選這屆國家隊。而肯佩斯在1982年時才28歲,此前他在1980年帶領瓦倫西亞獲得歐洲優勝者杯,他本人也以9個進球拿到該屆賽事的最佳射手。之後為了更好地備戰世界盃不缺席國家隊集訓,肯佩斯又從西甲迴歸阿根廷,幫助河床贏得了1981年的全國聯賽冠軍。

可以說肯佩斯的狀態一直保持得不錯,世界盃又是在他熟悉的西班牙場地上舉行,為何發揮如此失常,這也是多年來始終沒能解開的迷。

也許,他和馬拉多納在球場上八字不合吧。

不過兩人私下的關係倒是相當不錯,1981年馬拉多納效力博卡、肯佩斯效力河床,整個阿根廷都在熱炒兩大巨星之間的對抗,這兩隊之間德比的火爆程度也是全球足壇排名第一,但馬拉多納卻在德比賽後盛邀肯佩斯來自己家做客,兩人相談甚歡。

就像馬拉多納所說的:“我和我的家人、還有我所有的好朋友一生都會是河床的死敵,但我們對肯佩斯永遠充滿敬意,是他將阿根廷寫入了世界足球的版圖。”

世界盃故事:長髮飄飄的年代——肯佩斯和他的夥伴們

鷹有時飛得比雞還低,但雞永遠不曾飛到過鷹那麼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